学术投稿

外痔切剥辅助PPH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徐苏民

关键词:外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混合痔
摘要:目的:观察外痔切剥辅助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58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外痔切剥辅助PPH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PPH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6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显34.48%均优于对照组的55.17%:6.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痔切剥辅助PPH术治疗混合痔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治疗混合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干预护理对孕产妇抑郁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社区干预护理孕产妇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孕产妇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社区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之后第1周、第4周以及第6周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7%,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产妇抑郁症患者进行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在护理干预之后的HAMD减分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陈碧泓;徐敏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主管开窗对口引流术治疗马蹄形肛瘘80例

    目的:观察主管开窗对口引流术治疗马蹄形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马蹄形肛瘘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主管开窗对口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马蹄形肛瘘患者实施主管开窗对口引流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痊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何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医院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目的:探讨医院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使用的药品进行分析,总结问题发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比较实施措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改进措施后,药品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药品安全管理评分、质量管理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医院药品管理上存在较多的问题.实施改进措施,加强药品管理,能够减少问题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和质量.

    作者:蔡青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电针灸联合vitalstim吞咽机治疗真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舌三针电针灸联合vitalstim吞咽治疗机治疗60例脑卒中后真性、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真性、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舌三针”电针灸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电针灸联合Vitalstim治疗机治疗,对比两组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洼田评分提升至(3.98±1.31)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量表评分降低至(23.61±4.44)分,提示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治疗有效率高达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真、假性球麻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电针灸联合vitalstim治疗仪方案治疗,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吞咽功能恢复快,安全性高.

    作者:洪安辉;雷伟东;吴杰贤;黄小良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芬太尼联合曲马多在腰椎间盘切吸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在腰椎间盘切吸手术中应用芬太尼联合曲马多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1月间在韶关粤北人民医院行腰椎间盘切吸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芬太尼组:芬太尼0.05 mg;复合组:芬太尼0.05 mg+曲马多100mg.两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mL在局麻开始前20 min开始注射.两组均采用1%利多卡因作为局麻药.结果:T2~T5时点复合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值低于芬太尼组(P<0.05);复合组中芬太尼的追加剂量少于芬太尼组(P<0.05);T6时点两组的MAP、HR及VAS无差异(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曲马多应用于腰椎间盘切吸术中镇痛的效果较好,并可减少术中芬太尼的用量.

    作者:杨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产妇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能力形成的影响

    目的:观察产妇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能力形成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产科住院的2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产妇予以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对各自健康教育模式的满意程度、出院时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产妇分娩后母乳喂养自给率.结果:观察组予以产妇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后,健康教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传统健康教育满意度,对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也优于对照组,且分娩后3d母乳喂养自给率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予以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提高母乳喂养自给率.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儿童尺桡中下1/3骨折29例分析

    目的:观察儿童尺桡中下1/3骨折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夹缚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2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29例儿童尺桡骨中下1/3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夹缚固定,早期患处外敷凡士林加大黄粉,内服云南红药,指导适当的功能锻练,中期调整夹板松紧度,皮肤涂凡士林,定期X光片检查配合功能锻炼,后期骨折外洗中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3期治疗后,骨折愈合良好,活动功能良好.结论:儿童尺桡中下1/3骨折经手法整复、小夹板夹缚固定治疗,骨折全部达临床愈合标准,功能活动良好,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郭润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艾塞那肽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及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分析艾塞那肽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人进行基本生化指标的检查后,皮下注射艾塞那肽进行治疗24周后,测定生化指标,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患者腰椎的骨密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4周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值(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脂肪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值及脂肪指数(FMI)值显著降低,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功能指数(HOMA-β)、骨钙蛋白(OC)、环磷酰胺(CTX)、抗酒石酸5b(TRAcP5b)、骨密度(BMD)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和机体对胰岛素抵抗作用得到良好的改善,但患者的骨密度及骨转化物标志物等并无明显变化.

    作者:欧阳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超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滑膜病变的价值分析

    目的:对使用超声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膝关节滑膜病变的价值对比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取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高频超声对两组的滑膜、髌上囊液体及软骨内外髁软骨厚度进行比较分析,观测两组的膝关节病变情况以及关节处积液情况.结果:观察组髌上囊液体深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滑膜厚度也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股骨内外侧髁软骨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超声对RA患者进行膝关节软组织监测,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且具有简单直观、重复性好等特点.

    作者:罗卓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对社区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血糖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对社区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新会区会城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90例非糖尿病ACS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无血糖控制),每组30例.统计干预前和干预30 d时3组心肌酶、左心室重构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3组干预前各组肌酶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干预30d心肌酶指标均较干预前降低;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心肌酶指标亦均较对照组降低,且大剂量组亦低于小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左心室重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大剂量组左心室重构发生率亦低于小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大剂量组的发生率亦低于小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CS合并急性高血糖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控制有利于患者心功能和预后的改善,且血糖控制效果越好效果更佳,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从而改善ACS合并急性高血糖患者心功能和预后.

    作者:邓宪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局部中药洗浴治疗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

    目的:观察局部中药治疗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妇科门诊2012年9月-2013年9月确诊85例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应用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43例中药坐浴后应用保妇康栓治疗,比较两组症状好转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实验室检查查阴性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症状好转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实验室检查阴性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局部中药治疗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卢景凤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脑瘫患儿家庭需求现状的调查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脑瘫患者家庭需求满足的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使用《家庭需求调查量表》对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于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脑瘫科的50例,6个月以内确诊的2~12岁脑瘫的患儿家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家庭需求上脑瘫患儿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瘫患儿年龄在家庭的专业需求、经济需求、服务需求上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信息需求和精神需求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脑瘫患儿出生排序在家庭的信息需求和专业需求上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在经济需求、服务需求和精神需求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瘫患儿家庭对信息的需求、专业需求和精神需求程度高,同时,脑瘫患儿的年龄、出生排序、家庭经济状况都会影响家庭需求的程度.

    作者:李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取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实施甲状腺手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后的出血情况、血压、心率以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疼痛平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术后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术后出血量,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能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率.

    作者:刘秀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输尿管镜联合尿道镜下腔内尿道会师术对改善尿道损伤临床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输尿管镜联合尿道镜下腔内尿道会师术对尿道损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尿道损伤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6例,分别给予传统手术方式和输尿管镜联合尿道镜下腔内尿道会师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1.25%、31.2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P<0.05);对患者进行3 ~3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者术后均能恢复正常排尿.结论:经尿道腔镜下会师术操作简单、痛苦小,接受治疗后患者尿功能恢复理想,对尿道损伤具有良好改善作用.

    作者:招卫乾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的超声检测

    目的:应用超声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13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观察组,将同期所收治的98例年龄相仿的非脑血管病住院者作为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别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类型、斑块形态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观察组IMT增厚检出率72.3%高于对照组的38.7%(P<0.05);颈动脉斑块检出率72.9%,高于对照组36.6%(P<0.05);不稳定斑块检出率为56.7%高于对照组的28.5% (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密切相关,且以不稳定斑块的发生率较高,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显示患者的实际症状情况,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更多的数据支持,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作者:万登敏;韩兴权;雷劲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PF、GP及DC方案诱导化疗联合放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5-氟尿嘧啶联合铂类(PF)、吉西他滨联合铂类(GP)及多西他赛联合铂类(DC)3种方案诱导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方法:68例Ⅱ-IVA期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分为3组,PF组16例,GP组30例,DC组22例.每组采用不同的诱导化疗的方法化疗2~3程后予根治性放疗.结果:3组诱导化疗结束后及放疗后3月鼻咽及颈部淋巴结的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方面PF的Ⅲ度及以上放射性口腔粘膜炎较其它两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F、GP及DC这3种方案诱导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可耐受且近期疗效相当,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作者:王羽;陈国健;程霞;李坊铭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颅内外脑动脉狭窄共存者脑梗死模式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颅内外脑动脉狭窄共存者的脑梗死模式的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23例,通过头颅影像学及颅内外血管评估,分析颅内外脑动脉狭窄共存者的脑梗死模式.结果:在123例入组病例中,与单纯颅内或颅外脑血管狭窄者相比,颅内外脑血管狭窄共存者中深穿支+皮层支,深穿支+皮层支+分水岭脑梗死多见(P<0.05),大脑中动脉皮层支脑梗死亦较多见(P<0.05).结论: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动脉-动脉栓子形成为颅内外脑动脉狭窄并存者发生脑梗死可能的机制.

    作者:李雯;庄伟端;杨俭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48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6个月、1年、2年随访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复发率较低.

    作者:欧阳石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都进行直丝弓矫正技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及两年后的探诊出血情况、牙周袋探诊实际深度、前牙覆牙合情况、前牙覆盖情况以及牙槽骨高度方面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及两年后复查的探诊出血情况、牙周袋探诊实际深度、前牙覆牙合情况、前牙覆盖情况以及牙槽骨高度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采取口直丝弓矫正技术矫正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探诊出血情况、牙周袋探诊实际深度、前牙覆牙合情况、前牙覆盖情况以及牙槽骨高度情况.

    作者:张义仁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2年4月-2014年5月,我接收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基础性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药物,比对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好转率(95.0%)和对照组(80.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指标转变情况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临床不良反应总率(5.0%)小于对照组(22.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期间使用胺碘酮药物,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血压指标,提高好转率.

    作者:王建斌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