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宣;朱中贵;金伟勋;黄俊河;郭万兵;张智;徐国球
目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TORCH病原体测定,探讨新疆焉耆地区孕产妇TORCH感染情况,为孕产妇保健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随机选取新疆焉耆县人民医院、焉耆农二师医院、焉耆县妇幼保健院、焉耆县计生委进行孕前、孕早期检查的妇女共计3980名,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孕产妇TORCH抗体,分析测定结果.结果:新疆焉耆地区孕产妇TORCH测定结果显示,总阳性率为13.27%,其中蒙古族占3.51%,维吾尔族占3.64%,回族占2.4%,汉族3.34%,IgG类抗体中CMV-IgG阳性率高,为88.2%.结论:焉耆地区蒙、维、回、汉孕产妇TORCH感染率较高,需积极的进行监测,大力开展孕产妇TORCH感染宣传活动,让广大育龄妇女充分认识TORCH的危害性,预防先天性TORCH感染.
作者:许时菲;贾翠兰;谢前进;徐宝山;燕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B型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在老年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年龄≥60岁,胸腔积液病人5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25人,分别为B超组即B超引导下胸膜活检组;CT组即CT引导下胸膜活检组.观察检出率、确诊率、并发症等.结果:B超组恶性肿瘤确诊率为76.00% (19/25),结核性胸膜炎确诊率为8.00% (2/25),阴性为16%(4/25),总检出率为84.00%;CT组恶性肿瘤确诊率为60.00%(15/25),结核性胸膜炎确诊率为4.00%(1/25),阴性为36.00% (9/25),总检出率为64.00%.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确诊率及总检出率明显优于CT引导下经皮胸膜穿刺活检,同时B超较CT无辐射、操作上更方便、费用更低,所以可成为老年胸腔积液患者确诊常规应用手段.
作者:劳程强;吴和波;张静珊;张仲明;钟秀娴;吴美燕;邓先金;尹昱昊;赵平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选肝癌细胞系HepG2中侧群细胞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流式细胞荧光激活分选技术分选肝癌细胞系HepG2中的侧群细胞(SP).实验细胞分为SP细胞、非侧群细胞(NSP)以及未分选细胞(Tota1组)3群,分别采用细胞生长曲线法比较3群细胞的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裸鼠成瘤实验观察其体内外成瘤能力.结果:HepG2细胞中分选出的SP细胞比例为(3.1±0.2)%,细胞生长曲线表明SP细胞的增殖速度快于NSP细胞和未分选细胞(P<0.05),SP、NSP和未分选细胞软琼脂平板克隆形成率分别为66%、16%和32%;裸鼠体内成瘤率分别为100% (10/10)、30%(3/10)和70%(7/10),同时3组肿瘤平均质量分别为0.728g、0.185 g及0.452 g(P<0.05).结论:肝癌细胞系HepG2中SP细胞的成瘤性和增殖能力强于非SP细胞和未分选细胞,表明SP细胞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梁浩晖;朱宝和;王成友;张敏杰;倪勇;詹勇强;韩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观察发生宫颈病变的妇女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比较分析宫颈组织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妇科就诊的怀疑有宫颈病变的患者656人,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活检及专业的病理诊断,并进行HPV-16和HOV-18的基因学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无宫颈病变组比较,GIN Ⅰ组、CINⅡ/Ⅲ组、宫颈癌组高危型HPV DNA阳性率明显增高(P< 0.05);与CIN Ⅰ组比较,CINⅡ/Ⅲ组、宫颈癌组的高危型HPV DNA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感染HPV-16和HPV-18后,发生宫颈癌的危险度均较高,OR分别为48.85和26.00,发生CINⅡ/Ⅲ的危险度也较高,OR分别为11.59和19.36.结论:宫颈组织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建议临床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时注意HPV感染,患者应注意自我保护,避免HPV的感染.
作者:刘素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磁共振成像(MRI)对隐性骨折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X线显示阴性的隐性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20例做了MRI、MSCT,MRI 10例,MSCT 16例.结果:X线阴性的病例在MSCT、MRI上均有骨折,3例椎体附件骨折X线及MRI显示阴性,MSCT可见骨折.结论:MSCT、MRI能显示隐性骨折的病变特点和严重程度,是隐性骨折的佳影像学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平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左肝外叶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输血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近期效果优良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再手术率、胆道感染率及残石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近期效果好、结石清除率高,值得临床借鉴采用.
作者:陈功华;夏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行早期功能锻炼的术后康复作用.方法:选择行手术复位固定治疗的骨折患者74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小组,每组包括37例患者,观察组37例患者于开始手术之前与手术完成以后行早期功能锻炼护理,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6.65±4.18)d(观察组)、(38.20±4.31)d(对照组),前者明显比后者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关节恢复灵敏率以及术后1年弃拐行走率分别对应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在骨折患者行手术之前及术后行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有效促进患者骨折部位关节灵敏度的恢复,使患者实现弃拐行走,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具有积极的护理作用.
作者:沈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应用头痛宁胶囊对原发性头痛进行治疗可以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收治的原发性头痛患者患者90例,随机划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临床应用头痛宁胶囊方案进行治疗,B组应用氟桂利嗪联合吲哚美辛方案进行治疗,治疗3周后对比AB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达97.77%,B组的总有效率达66.66%,经对比AB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存在明显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原发性头痛患者使用头痛宁胶囊进行治疗,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还对血液流变起到改善的作用.
作者:王启春;吴大鸿;董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必静注射液治疗小儿胰腺炎(C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胰腺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例数分别为40例和30例.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必静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常规消炎治疗,7d为1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两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心率、呼吸、体温(T)、白细胞(WBC)和血淀粉酶(BA)恢复正常时间.结果: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下降,实验组血清CRP、IL-6、TNF-α以及IL-18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CRP=6.78,tIL-6=4.92,tTNF-α=3.05,tIL-18=6.62,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的心率和呼吸得到良好控制,体温、白细胞和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也缩短,总治疗有效率明显增加,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静注射液治疗小儿胰腺炎可有效控制炎症、缩短患儿体质恢复时间并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关向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实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伴有高血压的70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是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与血压控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住院期间均保持良好血压状态,采取不同护理模式,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较好,(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下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在临床治疗中,疗效较为明显,适合长期临床应用.
作者:李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用中药烫熨治疗对急性脑梗塞康复期的护理展开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中药烫熨治疗护理和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两种护理干预下,观察组护理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预后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烫熨治疗护理干预有效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术后并发症危险,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许玉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门诊输液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且探讨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采用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门诊输液组和住院患者组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门诊输液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要低于住院患者;同时门诊输液患者护理的差错率要高于住院患者.造成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包括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和医院硬件设施和管理因素.结论: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水平、树立为患者、合理分配资源、加强安全管理和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来提高门诊输液护理质量.
作者:张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心电图(ECG)对低钾血症的快速评价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具有低血钾ECG特征患者,对照同步12导联ECG以及当时的血清K+,观察不同的血清K+患者的ECG特征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所选取的80例有低血钾ECG特征表现的患者,其中68例患者血清K+下降,其中ECG诊断敏感度为85.0%.结论:心电图可快速有效地筛查出低钾血症,同时可对低钾血症进行明确诊断,在临床急诊治疗低钾血症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林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视网膜疾病中应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为医院提高视网膜疾病的整体治疗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0-2013年我院收治的128例(132眼)视网膜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结合其手术效果、裸眼视力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本组1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后1d患者的平均裸眼视力、眼压分别为(0.46±0.13)、(2.53±0.79) kPa[(19.2±5.7) mmHg],与治疗前的(0.11±0.07)和(1.53±0.62) kPa[(11.4±3.7) 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本组患者未有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仅10例(10眼)于拔管期间出现轻微结膜下出血,占7.81%,术后3d自行恢复正常.结论:给予视网膜疾病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视力,并且具有微创、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作者:谢洪涛;张慧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儿童前臂桡尺骨双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62例前臂双骨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用手法复位结合自拟中药方治疗.对照组28例,用手法复位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评判总优良率为94.1%,疗效显著.对比优于对照组的单纯手法复位治疗.结论:手法复位配合中药内服能显著提高儿童前臂双骨折治疗效果
作者:刘雄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超声与钼靶BI-RADS分级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诊断.方法:回顾分析98例105个术后病理证实的IDC病灶的超声与钼靶BI-RADS 3~5分级影像图,比较两者以及两者联合对IDC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与钼靶分级以及两者联合诊断IDC的准确性分别为85.7% (90/105)、77.1% (81/105)、95.2% (100/105);超声与钼靶BI-RADS分级对IDC的诊断,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与钼靶两者联合诊断,诊断价值高于单一方法(P<0.05).结论:本组研究中,超声和钼靶按BI-RADS分级,均对IDC有较高的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诊断IDC的准确率更高.
作者:陈艳婷;郭国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基层医院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老年高血压治疗的患者96例,其中男60例,将其分为两组,各48例,研究组行厄贝沙坦片治疗,对照组行卡托普利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情况,以及血压和脉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8%,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和脉率变化进行比较可知,研究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程度比对照组的明显,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两组的脉率治疗前后的变化均不大,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老年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治疗,应选取降压效果明显,降压比较持久平稳、不损害患者身体、副作用少的药物,才能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戴光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配合精神病专科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31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A、B、C4组,A组予以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予以中药汤剂及一般性护理,C组在A组基础上予以中药汤剂治疗及精神病专科护理.干预2个月,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表(IPROS)、住院精神病患社会功能评定表(SSPI)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个月后比较4组BPRS、IPROS、SSPI结果,差异明显.BPRS比较,B、C两组分别与A组比较,均优于A组(P<0.05),C组与B组比较均优于B组(P<0.05).IPROS比较,C组与A、B两组比较,分别优于A、B两组(P<0.05);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PI比较,B、C两组均优于A组(P<0.05),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疗法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精神症状以及社会功能,而精神科专科护理足有力保证.
作者:周丽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急性腹痛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内科2011年1月-2012年12间收治的100例性腹痛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头孢曲松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头孢曲松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经临床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明确诊断;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内科应做好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工作,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头孢曲松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程更好.
作者:梁家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将12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口服润燥止痒胶囊4粒/次,3次/d,及桂利嗪25 mg,3次/d,同时嘱其外用润肤乳.对照组63例口服桂利嗪25 mg,3次/d,同时嘱其外用润肤乳,两周为1疗程. 结果: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润燥止瘁胶囊联合桂利嗪可有效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
作者:陈小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