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媚;陈敬国
目的:探讨乳酸及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肾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肾衰竭患者96例进行分析,测定血乳酸浓度,计算6h乳酸清除率.结果:存活组治疗后血乳酸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6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能够有效判断肾衰竭患者的预后,可作为较好的临床评估指标.
作者:廖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提肛训练联合中医护理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96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提肛训练和中医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尿潴留发生率以及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肛训练联合中医护理是剖宫产术后预防尿潴留的有效方法,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吴茱萸烫疗结合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混合痔手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选择混合痔手术后尿潴留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吴茱萸烫疗结合穴位注射新斯的明,对照组采用热敷按摩及诱导排尿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显效时间、有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吴茱萸烫疗结合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混合痔手术后尿潴留疗效优于采用热敷按摩及诱导排尿治疗的方法,且具有快速、简便、经济、病人无痛苦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桂平;陈星羽;吴健放;阮永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心理指导在无痛人流术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孕6~10周自愿到门诊手术室接受无痛人流术的孕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静脉注射+手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指导.通过术后评估问卷及术后1个月电话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焦虑严重程度、复诊数、满意度及阴道出血持续时间等方面比较,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复诊数及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明显比对照患者低;而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心理指导在无痛人流术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降低术后复诊率,提高受术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吕芷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血凝酶、去甲肾上腺素联合治疗新生儿出血症的疗效.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禁食、输血、留置胃管等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血凝酶和去甲肾上腺素进行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血凝酶、去甲肾上腺素联合治疗新生儿出血症过程中,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银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血丙种球蛋白对重症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期)早期治疗的临床体会,为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9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用利巴韦林、甲基泼尼松龙和甘露醇治疗,治疗组加入血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及死亡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好,住院天数缩短,死亡率明显下降.
作者:胡家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80例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措施,在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更年期Kupperman进行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患者的护理中,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较单纯常规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兰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再次手术的原因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2月-2010年6月我院接诊的10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再次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以肝外胆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主,联合肝叶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术、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以及胆肠内引流萤建术对其进行治疗.结果: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5个月~3年,平均随访时间(52.3±21.2)月,其中3例患者胆道感染,患者无结石复发以及吻合口狭窄等症状发生.结论:胆总管囊肿诊断失误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不当极易导致的多种并发症,需再手术,肝内外胆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胆总管囊肿的再次手术中疗效显著.
作者:叶亚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的临床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良性前列腺并发膀胱结石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进行微创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观察组住院时间为(8.2±0.6)d,1例尿路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0.4±1.2)d,尿路感染2例,术后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两组患者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患者,应根据手术特点,给予针对性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肝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肝胆管盆空肠Roux-y定向吻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25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实验组),入选病例均行肝胆管盆空肠Roux-y定向吻合术,随机选取同时期于我院行肝外胆管切开取石术的25例患者,将其进行常规手术肝外胆管切开取石术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比较两组胸腔积液,切口感染,残留结石,并发症发生率及总体疗效等指标.结果:25例实验组患者中,20例患者治疗效果为优,3例患者治疗效果为良,2例患者治疗效果为差,临床优良率为92%,经随访观察,实验组4例患者术后出现了并发症,其中1例为胸腔积液,1例肺炎,1例切口感染,1例肝胆管残留结石,并发症发生率为16%,对照组手术治疗优良率为80%,并发症发生率为2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肝胆管盆空肠Roux-y定向吻合术可取净结石,解除肝内胆管狭窄,避免术后消化性溃疡,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理想术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顾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感染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感染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感染、肛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减少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乔珍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炎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同时与术后结果对比,探讨X线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我院16例经手术后证实的炎性乳腺癌的X线特点及临床表现,并对比分析.结果:①乳腺密度增高、紊乱8例.②肿块5例,边界模糊4例,伴有少量钙化点2例.③皮肤改变:所有16例患者均有乳房皮下脂肪混浊(呈索条状或细网状致密影)、皮肤粗糙变厚.④乳头凹陷者5例.⑤腋窝淋巴结肿大者7例.手术前乳腺炎3例、2例异常增生结构(性质待定),经取细胞做病理证实为炎性乳癌,16例患者中有11例在术前经X线诊断为炎性乳腺癌.结论:通过X线诊断炎性乳腺癌的准确性较高,可以作为排查炎性乳腺癌的首要诊断,临床应用价值大.
作者:李晋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循证护理临床效果.方法:两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均给予相同治疗措施,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患儿给予循证护理措施.记录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儿体内PaO2显著上升,而PaCO2则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患儿效果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儿体内pH经治疗后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较治疗前以及两组比较结果并不明显(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且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李小盼;胡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钉置入技术在下颈椎骨折脱位治疗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复位,伤后7~10d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植骨融合治疗.结果:患者均复位良好、固定,65枚椎弓根螺钉成功置入,术中未出现脊髓、神经根及椎动脉损伤,术后X线及CT显示65枚螺钉完全位于椎弓根内,15例患者单节段固定,其中1例因单侧置钉困难增加一椎体固定.结论:对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常规术前颅骨牵引复位,应用后路关节突解锁,椎弓根钉置入技术进行脱位椎体复位及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能早期实现三柱固定,恢复脊柱稳定性,终达到颈椎生理曲度恢复,骨性融合稳定,神经功能部分改善的效果.
作者:蔡永捍;罗恒斌;毛文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Ⅰa-Ⅱb期期宫颈癌的不同疗效,并探讨合理的预后干预.方法:选择Ⅰa-Ⅱb期期宫颈癌患者48例,分别行腹腔镜下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探讨适合的术后干预思路.结果:治疗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2年,均未发现复发和转移.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配合合理的预后干预,能达到开腹手术治疗Ⅰa-Ⅱb期期宫颈癌手术的效果.
作者:齐金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超早期脑梗死和早期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对比不同阶段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入选2012年6月-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脑梗死患者56例,其中27例超早期脑梗死(发病时间在6h以内)患者为A组,29例早期脑梗死(发病时间大于6h,小于24h)患者为B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性.结果:A组疗效显著,且治疗后24 h、7d和14d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不同阶段对预后影响较大,抓住治疗时机,尽早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治疗的疗效性.
作者:郑颖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使用骨科外用方剂洗二方对风湿麻痹症状患者治疗.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接诊的100名风湿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外用膏药、贴剂,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13.2±2.6)d明显短于对照组(18.24±2.9)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骨科外用方剂洗二方治疗风湿麻痹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丙戌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癫痫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患儿给予丙戌酸钠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 (23/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 (20/2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2/25),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5/2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丙戌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明显优于左乙拉西坦,且并发症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杨永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相结合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治疗的60名患有腹部手术后粘性肠梗阻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禁食、肠胃减压以及使用抗生素等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治疗.对两组疗效、症状缓解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经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实验组治愈总有效率为86.7%,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66.3% (P<0.05);实验组症状缓解时间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西医治疗,中西医方法相结合对治疗腹部手术后黏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付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冠修复结合根管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病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隐裂牙治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患者,研究组进行冠修复和根管同步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患牙显效率为67.75%,有效27.43%,无效4.82%,总有效率委派95.18%,对照组治疗患牙显效46.15%,有效15.38%,无效38.47%,总有效率为61.54%,对比显示研究组患牙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冠修复结合根管共同治疗隐裂牙牙髓病,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患牙治愈率.
作者:孙又宜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