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成;陈明达
目的:探讨驳骨油纱外敷消除Colles骨折肿胀的佳使用频次.方法:选取Colles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使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加驳骨油纱外敷治疗,实验1组每2天加入驳骨油并每周更换1次驳骨油纱;实验2组每周更换1次驳骨油纱,期间不加入驳骨油.2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以及治疗4周测量健侧及患侧手掌周径并记录健患侧周径差值.结果:所有病例均在6~8周内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标准.治疗前,2组手掌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多个观察时点周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各观察时点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2组手掌周径差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而变小,且实验l组优于实验2组.结论:使用夹板内固定配合驳骨油纱外敷治疗Colles骨折时,每2天滴入1次驳骨油,会比每周更换1次驳骨油纱期间不滴入驳骨油消肿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张迪晖;林韵颖;陈光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成分的影响.方法:选择肝胆气郁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ERCP取石治疗,治疗组予ERCP取石联合柴胡疏肝散中药治疗.留取ERCP术中及术后第3天、第7天鼻胆管引流出的胆汁,检测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ase)活性、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钙离子(Ca2+)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后第3天、第7天胆汁成分与术中比较,2组TBA含量均升高,β-Gase、TBil、DBil和Ca2+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7天,治疗组TB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β-Gase、TBil、DBil和Ca2+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可改善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成分,从而有效预防结石复发.
作者:陈建林;陈锦锋;韩宇斌;邓健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纵观古今医著,作为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中重要的辨证指标,振、战、栗在众医家笔下常被提及,然而三者时而被分开表述,时而被合并讨论,各家论述均有其精妙之处,但无统一定论.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试将振、战、栗三者分开进行辨析,同时对振、战、栗之症状的临证诊治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郭宏明;张毅;李娟;李金田;史光伟;刘涛;赖乾;张越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蓝芩颗粒治疗牙周炎患者炎症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将纳入观察的牙周炎患者共108例随机平分成2组,同时设54名健康成年人为正常组.对照组采用含漱液含漱,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蓝芩颗粒.观察比较牙周袋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量(AL)、龈沟出血指数(BI)和菌斑指数(PLI)、探诊后出血(BOP)等牙周健康指标情况,以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的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D、AL、BI、PLI、BOP等牙周健康指标情况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各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炎症因子CRP、IL-6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较对照组明显下降,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芩颗粒可以降低牙周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牙周炎的炎症控制.
作者:李捍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复元活血汤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的《医学发明》,方由柴胡、天花粉、甘草、炮穿山甲、当归、大黄(酒浸)、红花、桃仁(酒浸去皮尖)组成.全方具有活血祛瘀、疏肝通络的功效,主要治疗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笔者多年来运用该方辨证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附睾炎、前列腺肥大伴急性尿潴留等疾病,疗效确切.现将医案介绍如下.
作者:胡金成;陈明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een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以软骨和软骨下骨发生退行性改变的关节疾病.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的疼痛、功能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出现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及行走困难等.KO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基于经筋“束骨利关节”理论,KOA也可归属于经筋之病.目前中医在治疗KOA方面,不仅仅局限于内服药,还有许多外治法,且疗效显著.微针刀作为一种新型治疗工具,对KOA引起的疼痛状态及功能障碍均能明显改善.微针治疗本病,既有针刀医学的切割机理,也有针刺医学的调整机理.笔者就其治疗KOA的作用机理从中西医两个方面探讨如下.
作者:王玲;李正祥;李秀彬;王海梁;柯奇朝;周贤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痰热蕴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成人CAP痰热蕴肺证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白细胞计数(WBC)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CD4+/CD8+的变化,记录主要症状的改善时间,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CRP、GR、WB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以上3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A、IgM水平及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对照组IgM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55%,对照组总有效率78.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咯痰、发热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成人CAP痰热蕴肺证,能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戴乐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西医治疗急性白血病(AL)的主要方法,但由此可带来诸多不良反应.中医药协同治疗AL具有明显的增效减毒效果.笔者就中医专药专方治疗AL进行文献分析,为进一步优化中西医结合治疗AL提供参考.
作者:俞方泉;庄海峰;罗秀素;高瑞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排石汤联合西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排石汤内服.评估2组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4%和9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石汤联合西药治疗肾结石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明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绝经期关节炎的中医辨证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等数据库,收集中医辨证论治绝经期关节炎的相关文献,提取症状、处方信息构建绝经期关节炎医案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隐结构模型、频繁项集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绝经期关节炎的辨证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医案604则,得出医案中高频症状16项,建立绝经期关节炎证候隐结构模型;统计出高频处方、治法与药物,挖掘症状-药味、药味组合频繁项集各8项.结论:中医治疗绝经期关节炎多以补益气血肝肾、散寒除湿为法,常用处方以补中桂枝汤、二仙汤、红花桃仁煎为主,其相关规律可为临床治疗绝经期关节炎提供参考.
作者:黄彦新;刘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刺四缝配合健脾化痰法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刺四缝配合健脾化痰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3月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0,P=-0.023).治疗前,2组咳嗽频度、活动后咳嗽情况、痰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月,观察组复发率为11.11%,对照组复发率为55.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四缝配合健脾化痰法治疗小儿慢性咳嗽,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体征,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作者:梁玉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益气滋阴活血方内服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糖、肾功能及血浆胱抑素C (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8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糖尿病饮食、合理运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替米沙坦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滋阴活血方.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血糖、肾功能、CysC及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的中医症状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P2hBG)、尿微量白蛋白(umAlb)、血肌酐(SCr)水平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FBG、P2hBG、umAlb、SCr水平及UAER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CysC水平及治疗组的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的CysC及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滋阴活血方治疗早期DN,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控制血糖,减轻炎症.
作者:周笑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尤在泾使用六味地黄丸的用药特点与临床应用经验.方法:以《评校柳选四家医案(柳宝诒)》为底本,选取尤在泾使用六味丸及六味丸加减的19则验案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六味丸使用的门类、六味丸药物及药对使用情况.结果:尤在泾运用六味丸多用于咳喘、遗精以及内伤杂病,常在临证中加五味子、牛膝、肉桂、天冬等药物,常以五味子和肉桂、枸杞子和天冬作为加减药对.结论:尤在泾以治病必求于本为旨,应用六味丸时重视先天之肾,以求水火共济,阴阳协调.
作者:楼毅杰;沈跃明;马睿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膜性肾病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病理类型之一,约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20% ~ 35%[1],该病大部分起病隐匿,病程缓慢,伴有渐进性肾功能损伤,终末常发展为肾衰竭,甚至危及生命[2].膜性肾病的病理机制复杂,治疗颇为棘手,目前西医尚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程锦国,温州中医院主任中医师,从事肾病临床工作30余年,获得浙江省杏林之星、温州市十大名中医等多项殊荣,对膜性肾病的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笔者曾师从程主任,侍诊案侧,耳濡目染,有所体会,兹将程主任诊治膜性肾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武亚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小儿脾虚气弱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脾虚气弱型便秘患儿随机分为埋线组35例和西药组34例.埋线组采用简易穴位埋线疗法进行治疗,每20天埋线1次,共治疗2次.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口服40天.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记录患儿首次排便时间和每周排便次数.结果:埋线组治疗总有效率85.71%,西药组治疗总有效率73.5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埋线组首次排便时间短于西药组,每周排便次数多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小儿脾虚气弱型便秘疗效显著,治疗效果优于乳果糖口服液.
作者:葛国岚;金玉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自血穴位注射疗法结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型)患者随机平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养血通痹汤内服治疗,治疗组采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结合中药养血通痹汤水煎内服.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91.67%,对照组7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2组总体症状、体征积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较治疗前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5).且治疗结束时,2组总体症状、体征积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组疗法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总有效率相当;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总体症状、体征积分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均可有效降低ESR、CRP数值.
作者:胡莎;李金香;旷惠桃;章薇;黄洁;陈成;石文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狼疮性肝损伤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程中常见的并发症,起病隐匿,部分患者仅表现为检验学指标的异常,在临床中未受到足够重视.笔者从中医理论出发,对狼疮性肝损伤的病因病机及诊治思路进行探讨,认为该病以虚为本,以郁为标,气血失和,瘀毒内结,虚实夹杂,交织成疾.治疗应标本兼治,以扶正祛邪为纲,以疏肝调气为要,施以解毒、祛瘀、滋阴之法.随着中医药的干预,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肝损伤有望提高其临床疗效.
作者:刘秋萍;李倩倩;张丹丹;李海昌;温成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周易象数切脉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脾、胃经五输穴皮温及胃促生长素(Ghrelin)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治疗组行周易象数切脉疗法治疗,对照组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治疗第7天、第14天、第21天脾、胃经五输穴的皮温与血清Ghrelin含量,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2组脾、胃经五输穴皮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治疗组隐白、阴陵泉皮温均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1天,治疗组脾、胃经五输穴皮温均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脾、胃经五输穴皮温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脾、胃经五输穴皮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Ghrelin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同一时间点Ghrelin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hrelin含量与脾、胃经五输穴皮温升高呈正相关(P=0.003).结论:周易象数切脉疗法通过调节脾、胃经气的失衡,提高脾、胃经五输穴皮温,达到改善脾胃功能的目的,其机制可能与血清Ghrelin含量升高有关.
作者:谢胜;侯秋科;周晓玲;朱良初;赵正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黄连阿胶汤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40例.针药组采用揿针联合黄连阿胶汤治疗,中药组采用黄连阿胶汤治疗,西药组予艾司唑仑片治疗.评估3组治疗效果,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评分的变化,记录中医症状的发生率.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90.0%,中药组总有效率67.5%,西药组总有效率82.5%.针药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P<0.05);针药组的总有效率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指数评分及ISI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针药组ISI总分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1),西药组ISI总分治疗前后差值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 0.01),西药组2项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中药组(P<0.05);针药组早醒指数评分治疗前后差值高于中药组(P<0.05),西药组早醒指数评分治疗前后差值与针刺组和中药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药组及中药组情绪抑郁、善太息、潮热汗出、急躁易怒、五心烦热发生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均低于西药组(P<0.05);针药组情绪抑郁、急躁易怒发生率低于中药组(P<0.05).结论:揿针联合黄连阿胶汤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失眠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陈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汤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阴虚火旺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6例阴虚火旺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3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配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知柏地黄汤.治疗2月后,对患者的各项中医症状进行评分,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8%,对照组总有效率74.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咽干口燥、心烦失眠、口渴喜饮、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大便干结积分及中医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6项中医症状积分及中医症状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医症状总积分治疗前后的差值较大(P<0.05).结论:知柏地黄汤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阴虚火旺型2型糖尿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关伟泽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