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阎雪梅;田素斋;张俊霞

关键词:婴儿, 新生, 泪囊炎, 手术中, 并发症, 护理, 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中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516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行泪道探通术中出现的53例并发症进行分析,查找其发生原因.结果 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并发症为窒息、假道及泪道撕裂,通过护理干预,减少了泪道探通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新生儿泪囊炎探通术中并发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发生原因,采取有针对性护理,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或将并发症的危害减少到低程度.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乙状窦还纳术治疗搏动性耳鸣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乙状窦还纳术治疗搏动性耳鸣患者的护理方法,丰富临床护士的护理经验.方法 通过对41例行乙状窦还纳术治疗搏动性耳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术前检查的准备与指导、术前心理疏导、术后疼痛的护理、面瘫的观察与护理、耳呜的观察与护理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护理要点.结果 2例患者在术后第1天即主诉耳鸣消失,9例患者在术后1周内主诉耳鸣消失,21例患者在术后半年内主诉耳鸣减轻逐渐消失,2例患者恢复半年后主诉耳鸣未消失,但耳鸣声音与术前不同.41例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乙状窦还纳术是治疗搏动性耳鸣的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手术效果显著.细致周密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全面深入的观察能够使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葛雪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薄荷水喷入对留置鼻胆管患者口鼻咽喉并发症的预防与缓解效果

    目的 探讨预防和缓解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后留置鼻胆管患者口鼻及咽喉部不适的方法.方法 将90例ENBD术后留置鼻胆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薄荷水进行咽喉喷人,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喷入.比较两组患者鼻胆管置入术后6,30,54 h口咽干燥、咽喉疼痛、吞咽不适、口咽并发症、鼻腔不适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ENBD术后6h吞咽不适、鼻腔不适、口咽并发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33±1.29)比(5.67 ±1.11)分,(5.20±1.47)比(7.60±1.24)分,(0.80 ±0.56)比(1.27 ±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30,4.823,2.214;P<0.05);术后30 h吞咽不适、鼻腔不适、口咽并发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33±0.90)比(4.87±0.64)分,(3.73±1.39)比(6.13±1.25)分,(0.53±0.64)比(1.07±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379,4.985,2.172;P<0.05);术后54 h吞咽不适、鼻腔不适、口咽并发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47±0.83)比(4.53±0.92)分,(2.87±1.19)比(5.27±0.96)分,(0.27±0.46)比(0.93±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464,6.085,3.076;P <0.01).在咽喉疼痛方面,术后6,30 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时间推移,薄荷水的优势更加明显[术后54 h(2.93±0.96)比(4.06±1.22)分;t=2.822,P<0.01].在口咽干燥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自制的薄荷水进行咽喉喷入,对减轻患者ENBD术后留置鼻胆管的口鼻咽部不适效果明显.

    作者:周姝;吴茜;厉文宇;项桂英;朱建英;陈蓓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供血骤然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缺血与缺氧,并导致心肌坏死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胸骨后疼痛为典型临床表现,是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之一.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临床表现不一,常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心脏骤停而导致死亡[1].有报道约40%~60%的AMI死亡病例在发病1h内死亡[2],而院前猝死的主要原因大多是可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这说明在现实中心肌梗死患者从发病到来院救治之间,存在着治疗干预延误[3].院前急救是近20年来发展的新学科,是指患者从发病现场到医院之前的就地抢救以及监护、运送到医院的过程[4].若能对AMI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院前救治就能明显降低病死率及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1,5].因此,护理在院前急救AMI患者的成功与否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6].现将AMI患者院前急救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晓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美国Methodist医院手术室运行概况及借鉴

    美国Methodist医院位于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医学中心,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一流的管理模式、优秀的医疗人才.笔者于2011年11月前往Methodist医院手术室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临床护理学习,其手术室装备齐全的硬件设施、合理的工作流程,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学习和借鉴.

    作者:陈红;赵体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排痰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氧疗湿化管路(RT 308管路)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T管雾化器进行气道湿化,观察比较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痰液黏稠度、气道湿化效果、清理呼吸道痰液间隔时间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痰液黏稠度Ⅰ度、Ⅱ度及Ⅲ度分别为65%,30%,5%,优于对照组的10%,5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P<0.05);观察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P<0.05);观察组呼吸道清理间隔时间为(3.32±1.72)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 1.2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2,P<0.01).结论 使用RT 308管路气道湿化的患者痰液的黏稠程度较低,湿化效果满意,清理呼吸道痰液间隔时间延长,优于T管雾化器的气道湿化效果,减少了由于反复吸痰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作者:宋新颖;李维先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简易造口袋的制作及应用

    结肠造口术后的患者,大多会使用造口袋来收集造口排泄物,以保持造口及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市售造口袋种类繁多,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例如:底盘长期粘在皮肤上,易导致局部皮肤发痒、发红,甚至溃疡;由于器件大,夏季佩戴时向外突出影响外观;常要清洗更换,外出时有诸多不便;一次性造口袋价格相对较高,经济困难患者难以承受;排泄物稀时易从四周溢出;睡眠时常因造口袋与排泄物流向不一致,致使排泄物向外溢出;患者弯腰活动时极易导致渗漏等.为此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于2011年1月研制了一种简易造口袋,有效地解决了以上困难.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海燕;谢玉波;周波;张芬;李蕊;马海燕;杨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心律失常的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中心律失常发生的特点及术中护理对策.方法 以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施行OPCAB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术中发生的心律失常原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术中心律失常发生为房性期前收缩21例次(15.9%),心房颤动15例次(11.4%),室性期前收缩63例次(47.7%),室性心动过速16例次(12.1%),心室扑动2例次(1.5%),心室颤动1例次(0.8%),房室传导阻滞8例次(6.1%),窦性心动过缓6例次(4.5%).结论 OPCAB术中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有术前心脏基础疾病,术中患者体温下降,出血较多,输注过多库存血制品,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术中移动心脏等,而术中采取有效的医疗护理措施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田利静;秦晔;陈树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瘢痕子宫产妇经阴道试产的护理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产妇经阴道试产的观察及护理要点,积极预防可能发生的风险,确保母婴安全.方法 对38例瘢痕子宫妊娠经阴道试产产妇的阴道试产条件、产程观察、护理及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瘢痕子宫产妇阴道试产成功29例,成功率为76.31%;剖宫产率为23.69%,其中出现先兆子宫破裂1例.结论 产前的可行性评估、心理护理,严密的产程观察,早期识别先兆子宫破裂,是瘢痕子宫产妇阴道分娩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珠丽;李唐春;邓云清;刘川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减少骨科老年髋部骨折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通过对149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提出循证问题,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寻找循证支持,并与以往的护理经验和知识及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佳的护理方案.结果 本组149例患者住院期间15例并发肺部感染,占骨科患者总人数的0.85%,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同期院肺部感染率(2.43%).结论 通过循证护理的方法可以减少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徐卫红;惠为清;陈艳;王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中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516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行泪道探通术中出现的53例并发症进行分析,查找其发生原因.结果 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并发症为窒息、假道及泪道撕裂,通过护理干预,减少了泪道探通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新生儿泪囊炎探通术中并发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发生原因,采取有针对性护理,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或将并发症的危害减少到低程度.

    作者:阎雪梅;田素斋;张俊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新时期医院护理工作的内外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医疗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医院护理管理的模式必须与之相适应,必须要有创新和发展[1].绩效评价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激励员工和提高工作效益[2].护理管理是保证协调和提高护理工作的关键[3],如何实施科学、系统、全面、有效、可操作性强的护理管理模式,是护理管理学面临的新课题之一[4].科学地评价护理工作绩效也是护理管理者一直关注的课题[5].临床实践证明,通过绩效考核,形成了良好的管理导向,规范了护理管理,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现将绩效考核在我国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龙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专题片联合护理专科博客在胸腔置管患者自护教育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专题片联合护理专科博客对胸腔置管患者自护能力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口述方式进行自护知识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专题片联合护理专科博客进行自护教育.于患者胸腔置管后1周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表(CESCA)评价其自护能力;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胸腔置管后1周(CESCA)评分,对照组患者自护技能(19.0±3.7)分、自护责任感(10.3±3.8)分、自我概念(15.9±4.0)分、健康知识水平(31.9±5.1)分、总分(77.4±9.5)分;观察组患者自护技能(31.5±3.3)分、自护责任感(22.3±2.6)分、自我概念(27.0±3.9)分、健康知识水平(41.0±3.4)分、总分(121.6±6.8)分,两组患者(CESCA)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45.023,204.254,172.358,56.568,410.463;P<0.01).对照组共发生9例并发症,观察组仅发生1例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3,P<0.01).结论 健康教育专题片联合护理专科博客可提高胸腔置管患者自护能力,降低胸腔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岷;谷小燕;付雪娇;黄巧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于胎龄儿发育支持护理的研究进展

    发育支持护理(developmental supportive care,DSC)[1]是一种改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环境和照顾方式的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预先估计新生儿生长发育所面临的应激压力,采用一系列支持性护理措施来减轻应激压力,减少能量消耗,旨在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从而使NICU医护人员的工作性质由保证新生儿的存活发展,变为促进其发育过程和改善其预后.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又称宫内生长迟缓[2],是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或低于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的新生儿,包括早产SGA、足月SGA、过期SGA,常见为足月SGA,是指出生时胎龄为38~ 42周,而体重低于2 500 g者.由于SGA生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而且关系着以后的生长发育及智力水平,因此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3].DSC开始于欧美,而且近年来各种评价其确切效果的临床实验及总结性研究文献也开始出现,但与国外相比,我国DSC的应用尚处于小样本的临床研究阶段,现就我国DSC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董建英;高广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医综合护理对骨刺颗粒联合消炎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在膝骨关节炎(KOA)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133例骨科住院KOA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75例,对照组58例.观察组接受中医综合护理(包括内服中药护理、外用中药护理、情志调节、康复指导、饮食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治疗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易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治疗后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骨痹”的评价标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体能、精神影响、社会活动、心理健康、体能影响、精力、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等指标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6.22±11.35)比(67.62±11.53)分,(54.22±11.38)比(48.73 ±9.40)分,(77.49±12.50)比(65.22±10.62)分,(68.33±10.72)比(60.31 ±11.55)分,(42.53 ±6.21)比(37.41 ±8.05)分,(61.61 ±9.54)比(50.27±5.62)分,(70.22±10.08)比(63.72 ±8.58)分,(66.95±9.31)比(59.27 ±8.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03 5,2.972 0,5.987 8,4.1363,4.141 8,8.0345,3.9309,4.905 2;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之“骨痹”疗效标准,观察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98.67%比93.10%),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综合护理及治疗可明显提高KOA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力宇;卓俐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护理干预.方法 回顾性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临床资料1 146例,分析引起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66例,发病率为5.76%,住院(15.9±4.8)d时发生真菌感染.不同胎龄、出生体重、给予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及是否母亲有合并症、患儿窒息、机械通气、胃肠外营养、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早产儿真菌感染发生率不同(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低、进行机械通气、使用广谱抗生素、静脉营养时间>1周是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出生体重低、进行机械通气、使用广谱抗生素、静脉营养时间>1周,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其发病率.

    作者:孙献梅;任香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表格式治疗单的优化设计及应用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共有36张床位,临床工作分3组,每个小组至少由1位护士负责,每组各有1个夹子,内含该组患者的治疗、注射、输液单.一般各组重症患者的部分治疗工作、早晨的特殊治疗及操作,均由夜班护士完成.当重症患者数量增加、特殊时间治疗项目增多时,往往需要反复翻阅的单子多达十几页,且白班与夜班所承担的治疗项目均混合在一起,无特殊标志,很容易出现漏项.针对此问题,笔者设计了一种方便夜班护士工作的表格式治疗单及表格式记录单,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妍;冯蕊;张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肥胖患者手术专用护手板的制作与应用

    手术床床宽一般为50~ 55 cm,为了便于手术医生术中操作,防止患者上肢过度外展损伤臂丛神经,在仰卧位手术中一般患者是用中单将一侧或双侧手臂固定于体侧.但对于肥胖患者,手术床宽度不够,即使勉强将手臂用中单固定,也极有可能触及手术床的金属部分引起皮肤压红,且术中使用电刀会导致灼伤.若直接将手术床配备的搁手板紧贴床缘放置,则妨碍了手术医生的操作.据此笔者特设计出肥胖患者手术专用护手板,经临床试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姚明;曾爱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同静脉穿刺方法对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长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降低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减轻患者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减少护士重复操作的工作量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2012年4-6月的65岁以上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132例次作为对照组,2012年7-9月采用浅静脉留置针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采用两种穿刺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非计划性拔管率及拔管原因.结果 对照组患者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为78.03%,高于观察组的4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40,P<0.01).观察组患者因导管堵塞、局部红/疼痛/肿胀、穿刺点渗漏拔管为4,54,3例次,均低于对照组的15,78,10例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6.86,8.73,3.96;P <0.05).结论 对老年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在穿刺、固定、封管等方面进行改进,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减小患者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护士重复操作的工作量.

    作者:赵雪颜;夏伟冰;陈洁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烧伤翻身床床挡的研制与应用

    大面积烧伤患者常采用翻身床治疗,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翻身床较窄,患者躁动、意识不清等情况易发生坠床,为翻身床加设床挡可有效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2010年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联合某医疗器械生产单位为翻身床设计安装了床挡,现介绍如下.1.制作和使用:参照GSX FH2型翻身床(南阳国防科技工业电器研究所)材质及铺板长度,选用不锈钢材料,设计床挡,设计图纸,其中绿色管径采用25 mm的不锈钢管,其余管径采用19.2 mm的不锈钢管,按图纸要求对不锈钢管采用弯管机进行折弯,然后,在焊接工作台上对各件不锈钢管进行组装点焊并按图纸要求校正后,用氩弧焊机进行焊接,后对护栏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在翻身床的床体两端分别设计4个脚手架滑铁,根据患者需要,将安全护栏插入脚手架滑铁中,调整适合高度后用手轮止紧即可.见图1,2.

    作者:吴巍巍;张晓杰;单新刚;赵秋雁;王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行为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健康行为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广州市1家三级甲等医院病情稳定准许出院的和门诊治疗的69例COPD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健康行为量表(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HPL)和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esearch scale,SSRS)对患者的健康行为与社会支持进行测评.结果 69例COPD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0.580士5.097)分,社会支持程度均处于中等水平;健康行为总分为(130.710±16.348)分,健康责任感、躯体活动、营养、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压力调解6个维度得分均低于33%,为低等水平.69例COPD患者社会支持的各维度得分与健康行为的健康责任感、躯体活动、营养、心理健康及压力调解各维度评分均存在相关性(r值为0.239 ~0.533,P<0.05);而社会支持的客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维度得分与健康行为的人际关系维度尚不存在相关性(P >0.05);COPD患者的健康行为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存在显著相关性(r =0.371,P<0.01) .结论 COPD患者健康行为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提示今后改善COPD患者健康行为的状况,可以从提高患者社会支持的水平着手.

    作者:邹小芳;刘青;于书慧;李嘉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