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

保佑锐

关键词:口腔修复膜材料, 牙种植, 引导骨再生, 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04例牙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在牙种植中采用不同的口腔修复膜材料进行引导骨再生进行治疗研究,并对治疗后的评价指标内容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采用可吸收修复膜材料治疗的观察组在骨厚度、植骨厚度、修复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修复满意率均显著优于采用不可吸收修复膜治疗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达92.4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7%、修复满意率达88.89%,所有比较差异值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可吸收修复膜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中效果较好,修复成功率高,有效促进骨和植骨的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中心摆药发放错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护士中心摆药发放错误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保障了患者安全。方法将我科2013年护理系统上报的10例护士中心摆药发放错误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0例给药差错中,以班次发错,服药方法弄错居多,各占40%。以1~2年护士发生错误概率高,占70%。中心摆药发放错误的常见原因有:1.护士工作懈怠2、思维被中途打断3、对药物作用不知晓4、摆药盘床号不够5、护士未宣教到位。结论应加强护士队伍业务素质建设,强化中心摆药发放工作流程,加强护理队伍的自律监管,并提倡不良事件无责上报制度,同时我们也要鼓励低年资护士去主动学习,不断进步。

    作者:程红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ICU简要病情介绍单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ICU简要病情介绍单在ICU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ICU简要病情介绍单应用到ICU临床护理中,对责任护士进行患者病情掌握率的考核,随机选取使用前123例责任护士病情考核成绩与使用后114例病情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7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ICU简要病情介绍单后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考核成绩在平均水平上均高于运用前。结论 ICU简要病情介绍单的应用,内容精简且具有针对性,提高了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严谨性,有利于护士自身能力的提高及对病人的观察处理和病情掌握,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曹晓莉;步惠琴;徐笑月;王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时使用胺碘酮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共90例,均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90例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35例室性早搏患者、2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16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高,提示胺碘酮的疗效显著。结论:在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胺碘酮的疗效显著,尤其是对室性早搏和阵发性房颤患者而言,经胺碘酮干预后预后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会阴无保护分娩技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使用会阴无保护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4年6月到2016年5月于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1021例临床资料,将采用会阴无保护分娩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会阴保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产后出血及会因侧切等情况。结果:经过分析统计,观察组的会阴裂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0%vs61.61%),产后出现尿潴留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5%vs2.9%)结论:采用会阴无保护技术对自然分娩的产妇进行助产,可以有效提高产妇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口腔病变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经综合护理干预的患儿的口腔疼痛缓解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以及恢复饮食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口腔护理质量,缓解患儿口腔病变的程度,促进患儿的恢复,同时患儿家长的满意度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体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院前急救常见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院前急救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其成为高风险的医疗行为。为提高急救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确保院前急救工作快捷、准确和安全,回顾性分析总结了我院院前急救科5年来院前急救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强化风险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龚杨;朱小芳;梅祖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析增生性瘢痕治疗中硅酮凝胶治疗的效果

    目的:分析增生性瘢痕给予硅酮凝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4例增生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医用弹力套治疗)、试验组(硅酮凝胶治疗)各27例,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瘢痕组织的改善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77.8%;瘢痕组织瘙痒、刺痛、充血、厚度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硅酮凝胶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确切,有利于缩短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书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护理中的推广与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对于急诊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临床质量,评价患者的心里情况、满意度及其它临床指标情况,为提高急诊科的护理效果研究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将200例急诊科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100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100例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待护理疗程后,进行遵医行为评定,对两组患者行满意度评分和SCL-90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依从性情况更为平稳,SCL-90评分更优,满意度更优。结论在常规护理中适时地引入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是有益的,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漆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挂线技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和浅挂线技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5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9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切开引流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浅挂线技术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合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48人,有效4人,无效1人,痊愈率为90.56%,对照组患者痊愈12人,有效25人,无效7人,痊愈率为28.57%,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取切开引流结合挂线术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较高,且患者所受痛苦相对较小,并且术后复发率较低,适合在临床肛肠科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方面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石义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临床路径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护理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80例笔者医院自2015年1月份到2016年1月份接收的自然分娩产妇。随机性分组,设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予以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予以临床路径护理。汇总产妇的护理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第一产程时间比对照组短,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相仿,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剖宫产率比对照组低,数据比较满足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结论:对自然分娩产妇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护理效果以及自然分娩率,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

    作者:杨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其预防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其预防对策。方法:收集的72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根据血液标本是否出现溶血现象进行分组,溶血组和非溶血组各36份血液标本;使用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查常见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包括碱性磷酸酶(ALP)、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酸(UA)、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氨(BUN)、肌酐(Cr),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差异性。结果:溶血组的ALP、GLU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溶血组,TBIL、DBIL、γ-GT、ALT、AST、UA、LDH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溶血组;上述两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N、GLU、Cr表达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可影响大多数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临床生化检验中应合理处理血液标本,避免血液标本出现溶血现象。

    作者:朱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43例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复发疝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43,应用开放后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和观察组(n=43,应用TEP),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与参照组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P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

    作者:郑赟;林斌;肖吓鹏;李翰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泼尼松用于麻风神经炎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分析将泼尼松应用到麻风神经炎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接收治疗的麻风神经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泼尼松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均坚持完成了治疗。结论:将泼尼松应用到麻风神经炎治疗可实现理想的临床效果,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且不会有严重不良反应出现,安全性较为理想。

    作者:张贵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混合痔剥扎术后肺栓塞一例体会

    患者,女,52岁,本院职工,患者因“大便后肛门肿物反复脱出3年”于2015年2月04日入院。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专科检查:截石位:肛缘11点见皮赘生长并延及肛内,指诊未及肿物,指套无血染,肛镜下见3、7、11点齿线上粘膜隆起充血。心电图提示预激综合征。胸片未见异常。各项生化检查未见异常。肠镜结果提示:痔疮。无手术禁忌症,于2015年2月5日在肛周局麻+强化下行混合痔剥扎+美兰皮下注射术。手术顺利,术后安返病房,予磺苄西林联合奥硝唑抗感染,卡络磺止血,四磨汤通便,聚维酮碘液便后坐浴及换药等处理。2月9日上厕所过程中患者出现肛门疼痛较前增加,心悸不适,稍感呼吸困难,予卧床休息及吸氧、口服葡萄糖液后好转,追问患者,术后因肛门区疼痛活动较少,大便困难。次日患者再次出现前述情况,请呼吸科会诊后予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回示:双侧肺动脉双侧多个分支栓塞。急转呼吸科治疗,完善胸部CT提示右肺下叶小片状不规则密度增高影似成结节状,肿瘤性病变不能除外。D-二聚体阳性,颈动脉彩超提示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后壁中膜增厚,双侧椎动脉管径变小左小腿肌静脉多只血栓形成。考虑急性肺血栓症(低-中危组),嘱其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揉搓双下肢,抗凝、溶栓及改善循环,血栓通150mg ivgtt qd,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q12h。华法林5mg po qd并监测凝血功能,预激综合征暂无特殊处理。根据凝血功能情况调整华法林剂量,经过治疗,患者心悸不适及呼吸困难好转,3月10日复查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未见异常,于2015年3月12日办理出院。

    作者:曹萌;秦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责任护士名片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责任护士名片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住院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按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责任护士名片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责任护士和健康教育的知晓率达98.95%以上,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责任护士名片的使用方便患者随时联系责任护士,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马媛;莫鹏;张立峰;马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儿内科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及处理探讨

    支气管异物是小儿常见的急诊之一,本病已经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相关文献资料报道,在婴幼儿意外死亡事件中有大约有7%是气管支气管异物导致。异物存留在肺内进一步引起炎症、气胸以及肺气肿和纵膈和支气管扩张等严重并发症。本次研究主要从儿内科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及其处理对策出发,目前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的主要方法有喉镜检查、影像学检查(主要有胸部X线平片检查以及多层螺旋CT检查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同时临床可结合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诊断,并进一步通过硬质支气管镜手术取出,术后予以抗炎、止咳以及排痰等对症治疗。

    作者:伍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针刀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刀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30例,A组采用针刀治疗,B组采用玻璃酸钠填充治疗,C组采用针刀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观察三组疼痛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经八周治疗,三组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且C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另外两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另外两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针刀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文强;尚凤关;刘文升;施永才;尹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全部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并针对其产后出血原因实施相应护理对策,评估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102例产妇由于子宫收缩乏力所致出血72例(70.59%),由于软产道裂伤所致出血21例(20.59%),由于胎盘因素所致出血6例(5.88%),由于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3例(2.94%);102例产妇出血症状全部改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6.09%(98/102)。结论:准确评估产后出血产妇的出血原因,并针对其原因实施科学护理的临床护理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明显改善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保证产妇生命安全,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曾勇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人文关怀理论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理论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104例手术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3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联合人文关怀护理。记录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满意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可得观察组在设备管理、器械准备、消毒隔离、配合技能各项指标以及总分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满意度调查,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理论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有效改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尿Smad1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指标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尿Smad1的排泄水平,探讨尿Smad1对糖尿病肾病诊断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和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166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他们按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U)、低值白蛋白尿组(LAU)、高值白蛋白尿组(HAU)、极高值白蛋白尿组(VHAU)。其中,LAU、 HAU和VHAU作为糖尿病肾病组,NAU作为糖尿病非肾病组,并以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标本中Smad1浓度,并以尿Smad1与肌酐比值(SCR)作为标准数值,SCR取对数值。结果1.糖尿病肾病组SCR较糖尿病非肾病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非肾病组SCR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LAU组SCR与NAU组没有明显差别(P>0.05)。3.VHAU组SCR较HAU组和LAU组高,HAU组较LAU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尿Smad1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新型指标,但不能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

    作者:李巧;李佳萦;朱章志;冯烈;万晓刚;黄开颜;张创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