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导管输氧咽鼓管吹张在鼓室成形术后的应用效果

吴翠良;范西惠;赵明俊

关键词:咽鼓管, 鼓室成形术, 输氧吹张
摘要:目的 观察咽鼓管导管输氧吹张在鼓室成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鼓室成形术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咽鼓管吹张,对照组不进行咽鼓管吹张.术后2个月观察移植鼓膜的愈合情况,复查纯音测听,计算患耳语频气骨导差均值.结果 术后2个月时,观察组移植鼓膜愈合率为87.93%,对照组为6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009,P<0.05).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气骨导差分别为(38.30±9.6),(36.78±10.4) d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1,P>0.05);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气骨导差分别为(16.56±10.3),(22.32±8.6)d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12,P<0.05).结论 鼓室成形术后准确地应用咽鼓管导管输氧吹张,有利于加速鼓膜的愈合和听力的改善.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脊柱外伤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脊柱外伤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住院治疗的脊柱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比较后期DVT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对照组发生DVT 9例(15.0%),观察组1例(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7d,长16 d,平均(8.9±1.1)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短13d,长24 d,平均(17.8±1.7)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改进优化的系统护理方法可有效降低脊柱外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减少住院康复时间.

    作者:李文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导管输氧咽鼓管吹张在鼓室成形术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咽鼓管导管输氧吹张在鼓室成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鼓室成形术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咽鼓管吹张,对照组不进行咽鼓管吹张.术后2个月观察移植鼓膜的愈合情况,复查纯音测听,计算患耳语频气骨导差均值.结果 术后2个月时,观察组移植鼓膜愈合率为87.93%,对照组为6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009,P<0.05).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气骨导差分别为(38.30±9.6),(36.78±10.4) d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1,P>0.05);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气骨导差分别为(16.56±10.3),(22.32±8.6)d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12,P<0.05).结论 鼓室成形术后准确地应用咽鼓管导管输氧吹张,有利于加速鼓膜的愈合和听力的改善.

    作者:吴翠良;范西惠;赵明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职护生心理压力来源及应对措施的调查

    目的 了解不同年级中职护生的压力来源及应对措施,为心理素质教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以新疆某护校不同年级的1323名中职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不同年级护生压力来源及应对措施.问卷Cronbach's α系数在0.8以上,重测系数在0.8以上,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中职护生压力来源主要为学业问题和个人发展问题,所占比例分别为39.7%和40.7%,三个年级中,对学业问题和个人发展问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职护生应对压力措施主要有找班主任和自己解决,所占比例分别为9.4%和43.2%,对应对压力措施方法比较,找班主任和自己解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年级中职护生的压力来源及应对措施不同,应根据不同年级护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认识与矫正不良的应对方式,学习和掌握一些维护心理平衡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鼓励他们更积极地面对现实,迎接挑战,以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作者:白茹;姚慧;白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卧床危重患者体重测量方法

    目的 用安全舒适的方法为卧床、危重及超重患者测量体重,使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护理.方法 选用赛康seca985型电子病床透析秤,配合两人称重法、三人称重法、四人称重法、同一患者多次测量体重法、超重患者称重法为患者称重.结果 测量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安全舒适,适用人群广泛.结论 赛康seca985型电子病床透析秤配合多种体重测量方法解决了危重、卧床及超重患者体重无法测量的问题,并且安全舒适,不影响患者治疗.

    作者:张成芳;霍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腹腔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引流不畅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腹腔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引流不畅的原因,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放置腹腔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的2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冲洗引流时间3d至2个月.结果 共发生引流不畅63次,其中负压因素14例(负压不足9例,负压过大5例),引流瓶相关因素21例(瓶塞未塞紧或漏气9例,引流瓶未及时倾倒12例),管道因素28例(管道打折8例,管道堵塞15例,管道脱出5例),经过处理后,全部恢复有效吸引、引流.结论 临床上冲洗过程中引流不畅时,要按照负压表、负压接口、引流瓶塞、引流瓶、吸引管连接端及吸引管前端的顺序,逐一查找原因,针对问题及时处理,以保障冲洗的有效性,加速患者康复.

    作者:杨秀芳;冯静;陈华;张晓丽;彭南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复合保温法对腹腔镜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合保温法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体温的影响.方法 将98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复合保温组(观察组)49例和常规保温组(对照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入室后10 min,T0)、气腹前10 min(T1)、气腹后10 min(T2)、术毕(放气后5 min,T3)、术后2h(T4)的鼻温数值及术后寒战发生率.结果 入室后,T1,T2,T3,T4时观察组患者鼻温值分别为(36.65±0.30),(36.64±0.42),(36.62±0.15),(36.58±0.17)℃,各时间点与T0 (36.65±0.2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性意义(t值分别为1.12,0.46,0.71,1.07;P >0.05).而对照组T2,T3,T4鼻温开始明显下降,T3,T4仍未恢复至T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6,5.95,3.91;P<0.01).T2,T3,T4时,对照组鼻温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6.64,5.99,3.94;P<0.01).观察组术后寒战发生率为12.9%,低于对照组的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148,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复合保温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保持体温稳定,可避免因体温降低而引起并发症,使患者平稳度过手术期.

    作者:梁素兰;梁进伟;庄嘉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操作与护患沟通一体化模式在耳鼻喉科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操作与护患沟通一体化模式在耳鼻喉科防范护患纠纷的效果.方法 将84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操作与护患沟通一体化模式,对照组遵循常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患纠纷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92.86%和0,对照组的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78.57%和7.1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2.45,56.59;P <0.05).结论 护理操作与护患沟通一体化模式能够减少耳鼻喉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闫金凤;顾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负压封闭引流贴膜方法的改进

    负压封闭引流术是临床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它较普通的引流技术改善了引流效果,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良好的封闭是保证负压引流效果的关键.当实施封闭引流部位比较平坦宽阔时,负压封闭较容易实施,而在有骨折外固定支架的部位,则不容易形成良好的封闭创面,需要依据具体情况灵活操作,这一直困扰着广大医护人员.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自2012年2月对负压封闭引流贴膜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玉辉;魏建民;苗海坤;张希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提高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措施.方法 选择白内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临床路径组40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实行常规专科护理,临床路径组患者围手术期在临床路径下实行专科护理,于住院时、手术前1d和手术后第2天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于出院前1d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对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出院后第2周门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临床路径组患者手术前1d和手术后第2天的HAMD评分分别为(23.4±2.7),(19.5±2.2)分,对照组分别为(30.5±3.1),(25.3±2.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13,2.237;P<0.05).临床路径组患者手术前1d和手术后第2天的HAMA评分分别为(24.1±3.3),(20.3±2.5)分,对照组分别为(31.7±3.6),(26.8±3.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63,2.371;P <0.05).两组健康知识掌握例数与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第2周视力<0.3和视力>0.6的例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路径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白内障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与临床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庞海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全程整体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程整体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为开展全程整体护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择期手术普通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责任包干制全程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程度、术后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47.17±2.67)分,对照组为(46.20 ±2.16)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5,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42.43±2.89)分、术后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为(14.78±4.06)h、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7.83±2.74)h、住院天数为(3.68±0.53)d;术后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为(45.10±1.48)分、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24.00±6.21)h、肛门排气时间(35.33±3.62)h、住院天数(5.00 ±0.56)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09,-7.863,-10.457,-10.966;P<0.01).结论 全程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全程化、全面化、专业化的无缝隙服务,从心理上和生理上减轻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周国秀;黄冬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胰岛素泵巡视表的制作与应用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胰岛素是目前治疗糖尿病比较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而胰岛素泵具有模拟人体胰腺生理分泌功能的作用,使用其来注射胰岛素既避免了使用胰岛素针对患者每日的多次注射治疗,减少患者痛苦,又安全、方便、精确,能有效地控制血糖.目前在我院其他科的糖尿病患者经常需要使用我科的胰岛素泵.因为胰岛素泵价格昂贵,为了加强胰岛素泵在院内使用期间的管理,我科从2012年1月开始,设计使用了全院胰岛素泵巡视情况观察表(以下简称巡视表).将院内每位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进行巡视登记,这样既能及时了解每位患者每天的用药情况及胰岛素泵的运行情况,又能有效地防止胰岛素泵的遗失,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涂静秋;湛又菁;赵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橡皮障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橡皮障(rubber dam)使用是口腔疾病治疗中术野隔离的一种方法,可以提供干燥、清洁和消毒的术野,有效保护患者,避免对器械和污染物的误吞及术中器械和药物的损伤,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同时对预防口腔交叉感染也有着重要意义[1-2].随着临床医生对橡皮障独特、优越性认识的深入,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根管治疗、粘接修复、激光牙齿漂白及下前牙矫治等领域都有研究报道[3-6].但是,由于操作者经验不足和(或)口腔环境的复杂等原因,使橡皮障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困扰,增加了使用难度.为此,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及国内外相关文献,将橡皮障使用常见问题与相应解决方法提供如下,以期为优化橡皮障使用、提高口腔治疗效率提供参考.

    作者:张琳;严红;朱笑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巧用一次性电极片透明贴膜固定床头卡

    床头卡是每位住院患者身份识别的一个标志,同时也能体现出患者的护理级别、医疗诊断等信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笔者发现开放窗式的床头卡容易滑落,尤其是遇到卧床患者外出检查和治疗时,当床尾的床头卡受到护送过程中的外力,或者是护送人员衣物的摩擦碰撞,易导致滑出和丢失.

    作者:温月;张敏;艾霜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巧用玻璃瓶泡沫底座制作临床标本分类归纳盒

    临床上不管是内科、外科、急诊科及手术室等,各种各样的标本盒一大筐,护理要求摆放整齐,所以一排一摞,整齐、好看.可是用起来却很麻烦,需要逐一寻找,应用以后还要重新整理,浪费时间,增加了工作量.自2012年3月开始,我们制作了泡沫底座标本分类归纳盒,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乐;张萍;张凌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富含益生菌酸奶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长期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富含益生菌的酸奶在改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降低发生肝性脑病风险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择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38例和酸奶组36例,常规组患者给予保肝、利尿等常规治疗;酸奶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增加富含益生菌的酸奶,饭后30 min后食用.治疗2周后比较常规组和酸奶组患者慢性肝病问卷评分(CLDQ)、血粪氨含量、粪便pH值以及肠道常见菌群含量.结果 治疗后酸奶组患者CLDQ各项目评分均有提高,尤其在腹部症状、焦虑状况以及乏力方面,治疗后CLDQ评分分别为(5.78 ±0.81),(5.91±0.81),(5.66±0.61)分,治疗前分别为(4.77±0.50),(4.93±0.97),(4.89±0.67)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5,2.46,2.67;P <0.05);而常规组无明显变化.酸奶组患者的血氨、粪氨浓度以及粪便pH值均下降;有益菌得到增长,致病菌菌落数减少.结论 富含益生菌酸奶可以参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长期辅助治疗.

    作者:王芳;井涛;马茹;朱锦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助产责任制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责任制助产模式结合分娩球实施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作用及其在产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2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责任制助产并结合分娩球实施体位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轮班制服务模式及传统的待产接产方式,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为(6.02±1.22)h,第二产程平均时间为(39.18±10.32)min,对照组分别为(9.53 ±2.78)h,(56.02±11.23)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403 0,7.069 9;P<0.05);观察组产后平均出血量为(165±40) ml,对照组为(260±6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70 1,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为2.44%,对照组为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51 9,P<0.05).结论 责任制助产模式结合分娩球实施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结局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有利于保障母婴健康和产科质量的提高.

    作者:袁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连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心血管疾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连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心血管疾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接受连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以及健康行为情况.结果 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血压达标率为80.0%,对照组为7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45,P>0.05);出院后1年,观察组血压达标率为83.3%,对照组为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75,P<0.05).观察组健康行为总评分为(131.67±16.78)分,对照组为(118.03±16.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09 6,P<0.05).结论 连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利于疾病危险因素的控制以及患者健康行为的改变,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闫薇;王铮;李宇萌;黄求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个人数字助理在标本采集及运送中的应用

    目的 评定个人数字助理(PDA)在标本采集及运送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盲指法将需行标本采集的住院患者,双日设为对照组,单日为试验组.对照组检验标本采集及运送使用传统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对检验标本采集及运送等关键环节使用PDA提示和执行.结果 两组标本采集对象错误、标本送错、标本容器错误比较,对照组分别为2,5,12件,试验组分别为0,1,7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646,1.863,1.992,respectively;P>0.05);试验组标本送检不及时8件,标本丢失2件,标本采集量错误12件,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9,10,30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5.071,4.993,10.266;P <0.05).结论 PDA的使用对检验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关键环节起到控制和记录作用,可促进并提高标本检验分析前的质量.

    作者:徐旭娟;沈红五;桑燕;陈宏梅;易萍;顾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气囊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气囊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广泛应用,其并发症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为充分发挥气囊止血带的作用,及时防止可能发生的副损伤,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就气囊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应用范围、袖带长度和宽度的选择、安置部位、绑扎方法、适用压力及使用时限、副损伤及防范措施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郝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家庭照护者压疮预防认知程度的调查

    目的 了解家庭照护者对压疮高危患者压疮预防的认知程度.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选取80名居家主要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采用Braden压疮危险评估表评估后分值≤16分者为压疮发生高危患者,对其主要照护者进行压疮认知程度的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压疮基本知识、相关预防知识和健康教育3个维度,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91,各维度重测信度在0.67~0.84,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系数在3个维度分别为0.72,0.77,0.83.结果 照护者对压疮基本知识认知情况较差,80名被调查者中认知度高者仅有22名,认知度较差者30名,“压疮主要是局部组织受压过久引起的”条目正确率低,只有22.5%的患者认为是正确的.对压疮相关预防知识及健康教育认知也较差,相关预防维度,认知度较高者18名,认知度较差者38名.健康教育维度,认知度较高者13名,认知度较差者48名.两方面得分少条目分别为:“我总是能做到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1次”(18.2%)、“应让患者多进食含维生素C及锌等促进伤口愈合的食物“(22.5%).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家庭照护者对压疮基本知识、预防知识及健康教育的宣教与指导.

    作者:徐慧慧;杨雅;董毓敏;徐黎;刘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