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养心汤改善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耐受性28例临床分析

吴红;施贝德;黄燕贞;倪敏;吴砚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养心汤, 比索洛尔, 耐受性
摘要:目的:观察养心汤对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对比索洛尔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不适症状(头晕、乏力、心悸等)难耐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2组各28例.对照组以比索洛尔减量治疗,观察组在比索洛尔剂量不变的基础上加用养心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3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不适症状改善情况、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左室射血分数(LVEF)]、静息心率及静息血压.结果:症状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4%,对照组为71.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升高,LVED、LVES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静息心率较对照组低,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压值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养心汤能明显改善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不适症状,改善患者LVEF、LVED、LVES值,提高了患者服用比索洛尔的耐受性.
新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围手术期中医证侯变化特点研究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围手术期的中医证候变化特点.方法:调查81例确诊为心脏瓣膜病并行体外循环术治疗的患者,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1、3、7天采集四诊资料,填写中医证候观察表,进行辨证,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肺气虚证、气阴两亏证病例术前、术后均较多,且前后变化不大.心肾阳虚证病例术后第1、3天较术前1天增多(P< 0.01,P<0.05),至术后第7天减少到与术前1天相当(P>0.05).气虚血瘀证病例术后第1天减少(P<0.01),术后第3、7天有回升趋势,但仍少于术前1天(P<0.01).阳虚水泛证病例术后第1天减少(P<0.05),术后第3、7天回升到与术前1天相当(P>0.05).痰饮阻肺证病例术后第7天较术前1天增多(P<0.05).术前1天无阴竭阳脱证病例,术后第1天增多(P<0.05)、术后第3、7天减少至与术前1天相当(P>0.05).结论:心脏瓣膜病行体外循环术后第1天以心肾阳虚、气阴两亏、心肺气虚为主,术后第3、7天气虚血瘀、阳虚水泛、痰饮阻肺病例逐渐增多.

    作者:陈升恺;林冬群;李旭东;陈晓伟;杜建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肿瘤血管生成是指从已存在的血管床中产生出新生血管系统,涉及多种细胞因子、细胞基质及蛋白质水解酶的相互作用.当肿瘤体积小于1mm3时,主要依靠渗透获得营养,即血管前期,为无血管生长期;当肿瘤体积大于1mm3时,主要依靠血管生成获得营养,即血管期[1].1971年Folkman J[2]就提出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血管的生成,因此抑制血管生成能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目前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而抗转移的途径主要有:①阻断或抑制促血管生成因子通路以阻断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增殖和肿瘤血管的生成;②抑制基底膜降解.

    作者:包钰杰;陈培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姚氏芪薏四君子汤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观察姚氏芪薏四君子汤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均予控制饮食和体育锻炼,治疗组应用姚氏芪薏四君子汤,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治疗,疗程1年.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体重、胰岛素敏感性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脂联素(APN)、瘦素(Leptin)、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等指标.结果:2组均能明显改善多项生化指标及BMI,治疗后BMI、HbA1c、LDL-C、TC、TG、Fib均下降(P<0.05),HDL-C、PT、APTT上升(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均能提高APN水平,降低Homa-IR、Leptin、FINS,明显改善IR各项指标(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胃肠道不适者8例(13.6%),肝功能异常者3例(5.1%),肾脏损害者3例(5.1%);治疗组胃肠道不适者2例(3.4%),肝功能异常及肾脏损害者均无.结论:姚氏芪薏四君子汤较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疗效更显著,且副作用较少.

    作者:唐奇志;张燕华;陈聪;刘剑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NC)组、模型对照(DM)组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DMS)组.成模后DMS组给药12周,留取血标本检查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血浆胰岛素(Ins)水平,麻醉后经颈动脉插管观察心功能的变化,用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变化.结果:DM组大鼠FPG、血浆Ins、TG及TC水平均高于NC组(P< 0.01);DM组与DMS比较,各指标均有下降,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DM组大鼠12周时心脏大舒张期压力变化速率(-dp/dtmax)、大收缩期压力变化速率(+dp/dtmax)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降低,与NC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DMS组经干预治疗12周后-dp/dtmax、+dp/dtmax及LVEF均有上升,与DM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DM组大鼠心肌疏松、淡染,心肌纤维肿胀、排列紊乱、空泡变性、有炎症细胞浸润,DMS组心肌细胞排列趋于整齐,结构接近正常.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够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对糖尿病大鼠的心肌起到保护性作用.

    作者:于涛;杨海玉;李筱颖;刘冠英;廖晓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重度颅脑损伤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脑水肿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GCS评分及NIHSS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GCS评分及NIHSS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疗效可靠,能够改善患者昏迷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效减轻脑水肿.

    作者:宋志方;茅尧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三氧穴位注射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观察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氧穴位注射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TNM分期为Ⅲ~Ⅳ期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各30例.3组患者均接受基本的西医对症支持治疗,另外,治疗组采用三氧气体穴位注射,对照1组采用生理盐水穴位注射,对照2组不进行穴位注射治疗,穴位注射选穴:肺俞、中府、太渊、膏肓、气海、神门、脾俞、肾俞.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KPS评分等临床指标,随访生存期.治疗前后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免疫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等血液指标.结果:改善患者症状、提高KPS评分、延长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治疗组均优于2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改善免疫功能(IL-2、TNF-α、EGF、VEGF)方面,治疗组4项指标均优于2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3氧穴位注射治疗中晚期肺癌有一定疗效.

    作者:储永良;陈鹏飞;张欣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7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四君子汤合五苓散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缓解率56.25%,总有效率89.58%.对照组临床缓解率35.09%,总有效率80.70%.2组临床缓解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腹水和改善肝功能,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作者:邓雪梅;郭松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补肾健脾化瘀中药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4种证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化瘀中药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不同证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肾阳虚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和气滞血瘀型4种证型分组,患者均予基础治疗加服用补肾健脾化瘀中药方,治疗6月.对患者的骨密度、生存质量以及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4种证型的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6月时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种证型生存质量改善在3月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6月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种证型间总体生存质量改善率在6月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其中以脾肾阳虚型、气滞血瘀型为主;而各纬度分析:躯体疼痛在3月、6月时以气滞血瘀型改善明显(P<0.05);自理能力在3月时以肾阳虚、脾肾阳虚、气滞血瘀型改善为主,而到6月,肾阳虚型改善明显(P<0.05);日常活动在6月时以脾肾阳虚型改善明显(P<0.05);精神状态肾阳虚、脾肾阳虚及肝肾阴虚型在6月时较气滞血瘀型改善明显(P<0.05);其余纬度无统计学差异.满意率肾阳虚型66.7%、脾肾阳虚型73.3%、肝肾阴虚型64.3%、气滞血瘀型84.6%,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总体满意率气滞血瘀型优于其他各证型.结论:补肾健脾化瘀中药能有效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改善其生存质量,中医4种证型治疗效果各有偏重,总体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敖威;薛文武;杨伟毅;谭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对Hunt氏综合征患者面神经电生理及面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对Hunt氏综合征患者面神经电生理、面神经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予药物治疗;针刺组予针刺结合药物治疗,2组均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进行面神经电生理及May面神经麻痹分级系统评价面神经功能.结果:治疗8周后,2组May面神经麻痹分级系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面神经电图潜伏期、波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在Hunt氏综合征患者面神经电生理改善及面神功能恢复方面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陈越峰;雍隹;茅敏;唐卉;牟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感染后咳嗽中医门诊临床路径的管理及构建研究

    目的:评价感染后咳嗽中医临床路径试点管理效果.方法:通过在全国各试点单位开展实施小组建设、路径实施培训、试点推广以及中医门诊路径建设模式探讨等试点工作,对门诊就诊患者实施感染后咳嗽中医临床路径的疗效、安全性、卫生经济情况、满意度、接受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0例患者均接受了中药(包含汤药以及中成药)治疗,仅有10例同时接受了止咳化痰西药口服或是静脉输液治疗,共计有393例(接受治疗人数占总人数的91.4%)接受特色疗法治疗,中药穴位敷贴因为操作简单备受各单位推崇,共操作158例,占总人数的36.7%.430例患者痊愈345例占80.2%,显效51例占11.9%,有效25例占5.8%,总有效率为97.9%.感染后咳嗽的次均费用、日均费用尤其是药物费用低于该单病种的一般门诊费用.患者对路径的整体接受度高,达到99.1%.且对治疗费用、疗程、效果、服务评价各方面的满意度均较高.结论:中医门诊临床路径的实施,既能规范单病种门诊诊疗行为,又能保证中医特色,但在门诊中医医疗资源配置上,尤其在人员配备、环境布置、材料供给等方面需要重新配置资源,以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门诊,保证路径的顺利实施.

    作者:谈馨媛;吴镇湖;林琳;刘良徛;王檀;刘建秋;耿立梅;葛正行;杨桂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三金颗粒剂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14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金颗粒剂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44例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口服三金颗粒剂治疗,对照组135例单纯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治疗2~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7.92%,总有效率为99.31%;对照组治愈率为78.52%,总有效率为81.48%.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金颗粒剂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适合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林谋清;赵冬;翟胜;黄正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仙灵生白汤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方仙灵生白汤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肿瘤患者按随机加自愿原则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3组各50例,根据病情不同分别给予TP或GP方案化疗,在化疗的基础上同期实验组给予仙灵生白汤、对照组给予地榆升白片及空白组给予安慰剂治疗.化疗完成后观察各组患者的白细胞变化情况及生命质量(KPS评分)情况.结果:各组患者白细胞低值、白细胞上升时间及骨髓抑制分级比较,实验组及对照组明显好于空白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化疗后发生Ⅲ.及以上骨髓抑制,下周期化疗前白细胞低于正常值,需应用G-CSF治疗者,实验组及对照组的例数及总用量均少于空白组,其中实验组用量少,对照组次之;实验组治疗后KPS评分优于治疗前,也明显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及空白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及空白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及空白组治疗后K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仙灵生白汤能减少化疗引起的白细胞损伤,更快地恢复白细胞计数,减少G-CSF用量,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耿平;张学伟;王征;张继鹏;梁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骨愈灵胶囊治疗Colles骨折3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骨愈灵胶囊对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2组均行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口服钙片以及功能锻炼,治疗组加用骨愈灵胶囊.观察骨折愈合时间、骨痂生长情况、肿痛消失时间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肿胀疼痛消失时间以及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骨痂生长情况方面,治疗组第14天、第28天出现骨痂的例数比对照组多,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结合口服骨愈灵胶囊对Colles骨折愈合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何家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温阳法治疗阳虚型失眠症疗效观察及生存质量研究

    目的:观察温阳法治疗阳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阳虚型失眠症患者,采用温阳法方药四逆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进行干预,1月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选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WHOQOL-BREF量表作为评定工具,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第1月、第2月及停药后随访第1月评价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结果:与干预前比较,总有效率干预后第1月为37.5%,干预后第2月为70.0%,停药后随访第1月仍为70.0%.干预后第1、2月及停药后随访第1月患者生存质量各领域评分均有改善(P<0.05).结论:运用温阳法治疗阳虚型失眠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疗效良好.

    作者:黄春华;周雯;杨小波;杨志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李双蕾从中医体质分型论治糖调节受损经验介绍

    李双蕾教授,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名中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广西内科学会常委.李教授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20余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注重传承和发展中医,创新中医治疗手段,确定中医药特色明显的重点病种,优化个体治疗方案的设计.尤其是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各种慢性并发症、骨质疏松症、痛风等方面取得确切疗效.

    作者:张望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升白膏方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3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健脾补肾立法升白膏方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为2组,治疗组36例根据辨证分为气血两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和肺脾气虚4型,以升白膏方加减治疗;对照组38例以利血生片合十一味参芪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改善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外周血白细胞均明显提高,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7.8%,对照组为57.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血、健脾补肾立法升白膏方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显著.

    作者:徐伟刚;钱振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针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中的应用

    脑卒中目前在我国的年发病率约为(1 20~180)/10万,而在病后存活的患者中,偏瘫率高达75%,因此康复治疗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以现代康复技术为主,采用运动康复训练效果较好.而近年的研究发现,针刺结合运动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躯体运动功能,起到良好的康复效果.笔者着重研究针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作者:夏美杏;辜娜;邵衡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消斑通络散治疗颈动脉斑块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消斑通络散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以消斑通络散装胶囊治疗;对照组以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9月.结果:治疗后3、6、9月2组总体病情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各时间段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3、6、9月2组斑块所致颈动脉狭窄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各时间段颈动脉狭窄率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消斑通络散治疗颈动脉斑块在改善症状及颈动脉狭窄率等方面均优于阿托伐他汀钙片.

    作者:张正标;高巧云;贾淑丽;翟丽娜;张俊婷;李志勇;简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针刺治疗眼睑下垂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电针结合标本根结理论取穴治疗眼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眼睑下垂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结合标本根结理论取穴治疗,常规针刺组采用《针灸治疗学》中眼睑下垂的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10次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常规针刺组4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标本根结理论取穴在针刺治疗眼睑下垂中有肯定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陈晞;曹莲瑛;张伟;虞莉青;冷锋强;吴庆红;金玺;袁燕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舒肝调肾消癖方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病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舒肝调肾消癖方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加用他莫昔芬片治疗,观察组加用舒肝调肾消癖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乳房疼痛及肿块的变化,检测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泌乳素(PRL)、睾酮(T)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乳房疼痛、乳房触痛、肿块硬度、肿块分布范围、肿块大小等积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6.33%,观察组为93.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6.33%,观察组为91.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H、E2、PR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舒肝调肾消癖方口服配合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乳腺增生病患者的疼痛、肿块等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并能调节患者内分泌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魏忠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新中医杂志

新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