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脾不散精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赵正孝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脾不散精, 胃强脾弱, 中医疗法
摘要:根据《内经》对人体内饮食物质和能量代谢的经典论述,认为胃强脾弱是导致肥胖和脂肪肝的根本原因,脾不散精是肥胖和脂肪肝发病的关键病机.提出从脾不散精辨证分型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思路,并从中医学角度指出预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方法.
新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消斑通络散治疗颈动脉斑块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消斑通络散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以消斑通络散装胶囊治疗;对照组以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9月.结果:治疗后3、6、9月2组总体病情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各时间段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3、6、9月2组斑块所致颈动脉狭窄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各时间段颈动脉狭窄率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消斑通络散治疗颈动脉斑块在改善症状及颈动脉狭窄率等方面均优于阿托伐他汀钙片.

    作者:张正标;高巧云;贾淑丽;翟丽娜;张俊婷;李志勇;简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陈志强教授应用扶正抑瘤法治疗Ⅳ期前列腺癌浅谈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手术与放疗仍然是早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由于前列腺癌的发病临床早期症状较少,80%以上患者就诊时往往已到Ⅳ期,失去了手术根治时机.广州中医药大学陈志强教授根据晚期前列腺癌的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提出了扶正抑瘤法治疗Ⅳ期前列腺癌的学术观点,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显示本治法可提高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生活质量,减少副作用.现就扶正抑瘤法治疗Ⅳ期前列腺癌分析如下.

    作者:傅伟;杨世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三氧穴位注射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观察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氧穴位注射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TNM分期为Ⅲ~Ⅳ期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各30例.3组患者均接受基本的西医对症支持治疗,另外,治疗组采用三氧气体穴位注射,对照1组采用生理盐水穴位注射,对照2组不进行穴位注射治疗,穴位注射选穴:肺俞、中府、太渊、膏肓、气海、神门、脾俞、肾俞.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KPS评分等临床指标,随访生存期.治疗前后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免疫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等血液指标.结果:改善患者症状、提高KPS评分、延长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治疗组均优于2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改善免疫功能(IL-2、TNF-α、EGF、VEGF)方面,治疗组4项指标均优于2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3氧穴位注射治疗中晚期肺癌有一定疗效.

    作者:储永良;陈鹏飞;张欣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对Hunt氏综合征患者面神经电生理及面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对Hunt氏综合征患者面神经电生理、面神经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予药物治疗;针刺组予针刺结合药物治疗,2组均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进行面神经电生理及May面神经麻痹分级系统评价面神经功能.结果:治疗8周后,2组May面神经麻痹分级系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面神经电图潜伏期、波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在Hunt氏综合征患者面神经电生理改善及面神功能恢复方面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陈越峰;雍隹;茅敏;唐卉;牟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细辛脑配合热毒宁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细辛脑静脉滴注配合热毒宁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止咳、平喘、氧疗及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观察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液雾化吸入,并采用细辛脑注射液静脉滴注.监测动脉血气指标,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细胞介素-8 (IL-8)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均明显升高且高于同期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CP及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3、7天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6.0%,对照组84.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细辛脑静脉滴注配合热毒宁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迅速控制患儿临床症状、减轻气道炎性反应,改善患儿的通气换气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万玛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陈皮利咽合剂对急性咽炎模型大鼠白细胞和咽黏膜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陈皮利咽合剂对急性咽炎模型大鼠外周血白细胞和咽部黏膜炎症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简单随机方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银黄片组和陈皮利咽合剂大、中、小剂量组(简称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共6组,每组10只,后5组大鼠每天上、下午各用15%氨水喷其咽部1次,给大鼠连续喷氨水3天造大鼠急性咽炎模型,造模后给药5天,于后1次给药后1h,对咽部黏膜做一般性观察,断尾取血测定外周血白细胞数,取咽部黏膜及组织做病理切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咽部黏膜及组织病理变化显著(P<0.01),说明大鼠急性咽炎模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大、中、小剂量组及银黄片组咽部黏膜及组织病理变化显著(P<0.01),其中以中剂量组作用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白细胞数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大、中、小剂量组及银黄片组的白细胞数低于模型组(P<0.01),中剂量组的白细胞数低于大、小剂量组及银黄片组(P<0.01),可见,以中剂量组作用较好.大鼠咽部黏膜及组织形态学观察,空白对照组大鼠咽部黏膜鳞状上皮、黏膜下结缔组织和血管及黏膜下腺均正常,咽部组织各层结构清晰;模型组大鼠咽部黏膜鳞状上皮、黏膜下结缔组织明显有增生和充血现象,大、中、小剂量组治疗效果优于银黄片组,其中以中剂量组效果较佳.结论:陈皮利咽合剂对急性咽炎模型大鼠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向宇;王新帅;王颖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化痰祛瘀方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调控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方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15只,随机分为3组,大剂量组:化痰祛瘀方大剂量含药血清组,灌服化痰祛瘀方,给药剂量24g/kg(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2倍);小剂量组:化痰祛瘀方小剂量含药血清组,灌服化痰祛瘀方,给药剂量12g/kg;正常血清组:灌服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共计5mL.通过MTT法检测化痰祛瘀方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Western bolt技术、免疫荧光技术观察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化痰祛瘀方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CCLM3的增殖活力,不同剂量时(0g/kg、12g/kg、24g/kg)抑制率分别为1.60%、36.64%、63.92%,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化痰祛瘀方含药血清能使肝癌细胞内的VEGF蛋白表达量下降,且随着化痰祛瘀方含药血清剂量增高(12g/kg、24g/kg),VEGF的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免疫荧光试验显示,大剂量化痰祛瘀含药血清(24g/kg)可以完全抑制VEGF蛋白的表达.结论:化痰祛瘀方含药血清通过抑制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卜凡儒;张超;蒋树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情志护理在人工流产术后的应用分析

    人工流产一般采用手术的方法来结束妊娠,由于大多数患者发生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是无保护的性行为,因此患者心理上的压力一般较大,常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中医心理学体系中的情志疗法可发挥特殊心理干预作用,丰富当前心理救援途径、提高心理救援效率[1].本院对进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采取了情志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戚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肾炎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疗程后比较2组的疗效,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50%,对照组76.2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24h尿蛋白定量、SCr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肾炎,可迅速改善症状,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付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当代中医辨治黄褐斑用药规律

    黄褐斑(Melasma)是一种面部出现褐色斑的色素异常性皮肤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特点是面部对称性色素斑,无自觉症状,常于日晒后加重.中医学称之为黧黑斑、面皯、面尘.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现代医学目前仍未有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收集了当代中医治疗黄褐斑的经验医案,采取数据挖掘技术中关联规则方法对医案中药-药关系、症-药关系、证-药关系进行分析,以期探讨当代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共识和规律.

    作者:李燕红;吴元胜;张冰;禤国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仙灵生白汤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方仙灵生白汤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肿瘤患者按随机加自愿原则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3组各50例,根据病情不同分别给予TP或GP方案化疗,在化疗的基础上同期实验组给予仙灵生白汤、对照组给予地榆升白片及空白组给予安慰剂治疗.化疗完成后观察各组患者的白细胞变化情况及生命质量(KPS评分)情况.结果:各组患者白细胞低值、白细胞上升时间及骨髓抑制分级比较,实验组及对照组明显好于空白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化疗后发生Ⅲ.及以上骨髓抑制,下周期化疗前白细胞低于正常值,需应用G-CSF治疗者,实验组及对照组的例数及总用量均少于空白组,其中实验组用量少,对照组次之;实验组治疗后KPS评分优于治疗前,也明显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及空白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及空白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及空白组治疗后K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仙灵生白汤能减少化疗引起的白细胞损伤,更快地恢复白细胞计数,减少G-CSF用量,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耿平;张学伟;王征;张继鹏;梁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戴西湖教授运用消风散治疗皮肤病3则

    戴西湖曾任南京军区中医中心主任、全军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军区中医学会会长,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与教学50年,以消风散为基础方治疗皮肤病颇有心得.现将其治疗治疗慢性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验案3则介绍如下.1 慢性荨麻疹朱某,女,36岁,2011年12月4日初诊.主诉:产后双上肢丘疹伴瘙痒反复发作12年,多处求医治疗,症状反复,近1周因天气变冷,症状加重,奇痒难忍.诊见:双上肢见密集丘疹,对称分布,色鲜红,豆粒大小,皮温略高,余无特殊,舌淡红、苔黄,脉弦数.诊断:慢性荨麻疹.治以补血凉血,疏风解表.方用消风散合四物汤合桂枝汤加减,处方:紫草、地肤子各12g,白鲜皮、桂枝各10g,蝉蜕8g,荆芥、防风、当归、川芎各9g,生地黄、白芍各15g,甘草69,生姜3片.每天1剂,水煎服.连续用药3周,皮疹及瘙痒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作者:邓伶俐;欧阳学农;李捷;陈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温针灸治疗寒凝胞宫型原发性痛经8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寒凝胞宫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寒凝胞宫型原发性痛经患者80例于月经前3天开始予温针灸治疗,至月经来潮第3天结束,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愈50例,好转2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结论:温针灸治疗寒凝胞宫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刘志霞;龚旺梅;刘志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复骨健步片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骨健步片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复骨健步片治疗,对照组采用骨疏康胶囊治疗,3月后观察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骨密度(BMD)、骨代谢标志物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86.67%,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腰椎、大粗隆、Wards三角区、股骨颈的BMD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上述指标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N端骨钙素、β胶原特殊序列、甲状旁腺素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上述指标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复骨健步片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且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张坚强;祁开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辨证分型研究

    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辨证分型进行探索性研究.方法:收集20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及相关实验室指标,采用系统聚类分析中的变量聚类法(Variables Cluster),再结合《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及专家意见,判定每种分型的代表症状,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出各证型的主要症状,后归纳出中医证型.结果:确定为3类证型:气虚痰瘀、气阴两虚夹瘀、阳虚血瘀.不同证型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并发症之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在证型分布中无差别.不同证型间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多重比较,气虚痰瘀型与阳虚血瘀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气阴两虚夹瘀型与气虚痰瘀型、阳虚血瘀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气阴两虚夹瘀型血糖高于其他两型.不同证型间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多重比较,气虚痰瘀型与阳虚血瘀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气阴两虚夹瘀型与气虚痰瘀型、阳虚血瘀型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气阴两虚型餐后2h血糖高于其他两型.不同证型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多重比较,气虚痰瘀型与阳虚血瘀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气阴两虚夹瘀型与气虚痰瘀型、阳虚血瘀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化血红蛋白高于其他两型.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上常见证型分为气虚痰瘀、气阴两虚夹瘀、阳虚血瘀3个证型,其中以气虚痰瘀为常见,瘀证贯穿整个病程.

    作者:刘志龙;汪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重度颅脑损伤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脑水肿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GCS评分及NIHSS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GCS评分及NIHSS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疗效可靠,能够改善患者昏迷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效减轻脑水肿.

    作者:宋志方;茅尧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土茯苓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土茯苓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患儿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土茯芩汤治疗,2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EOS)、IgA、IgE、IgG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临床痊愈2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治疗后患儿血液EOS计数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血清IgA、IgG、IgE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土茯苓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疗效满意,并可降低患儿血液EOS计数.

    作者:刘洪盼;吉训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感染后咳嗽中医门诊临床路径的管理及构建研究

    目的:评价感染后咳嗽中医临床路径试点管理效果.方法:通过在全国各试点单位开展实施小组建设、路径实施培训、试点推广以及中医门诊路径建设模式探讨等试点工作,对门诊就诊患者实施感染后咳嗽中医临床路径的疗效、安全性、卫生经济情况、满意度、接受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0例患者均接受了中药(包含汤药以及中成药)治疗,仅有10例同时接受了止咳化痰西药口服或是静脉输液治疗,共计有393例(接受治疗人数占总人数的91.4%)接受特色疗法治疗,中药穴位敷贴因为操作简单备受各单位推崇,共操作158例,占总人数的36.7%.430例患者痊愈345例占80.2%,显效51例占11.9%,有效25例占5.8%,总有效率为97.9%.感染后咳嗽的次均费用、日均费用尤其是药物费用低于该单病种的一般门诊费用.患者对路径的整体接受度高,达到99.1%.且对治疗费用、疗程、效果、服务评价各方面的满意度均较高.结论:中医门诊临床路径的实施,既能规范单病种门诊诊疗行为,又能保证中医特色,但在门诊中医医疗资源配置上,尤其在人员配备、环境布置、材料供给等方面需要重新配置资源,以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门诊,保证路径的顺利实施.

    作者:谈馨媛;吴镇湖;林琳;刘良徛;王檀;刘建秋;耿立梅;葛正行;杨桂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慢性鼻窦炎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后行鼻窦灌方冲洗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鼻窦灌方冲洗对慢性鼻窦炎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后的影响.方法:将入院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4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术后治疗组予鼻窦灌方冲洗治疗,对照组予0.9%生理盐水冲洗,2组均治疗3月,分别于术后1月、3月、6月观察2组术后的术腔体征Lund-Kennedy评分、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 (SNOT-20)改善,并观察平均术腔清洁时间、平均术腔上皮化时间.结果:2组组间术前,术后1月、3月、6月SNOT-2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术后1月、3月、6月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术后3月、6月Lund-Kennedy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4周2组平均术腔清洁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2组平均术腔上皮化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月2组鼻黏膜纤毛传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术腔鼻窦灌方冲洗在治疗的中后期更能有效促进术腔上皮化进程、鼻黏膜纤毛传输超微结构与功能的恢复,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刘森平;刘春松;区汉武;丁景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泄泻从肾论治刍议

    临床上对肾司大便的作用有所忽略,泄泻之症多责之于脾而忽略了对肾的调治.而遇肾泄之患,又多以肾阳虚为病机.其实不然,肾泄既有肾阳虚的五更泻,也有肾气虚的久泻,还有肾阴虚的泄泻,当分别论治.

    作者:刘丽;吴杞纳;梁民联;李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新中医杂志

新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