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婧义;安秀平
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7年6月至1999年10月共有300例中晚期肺癌接受化疗.其中术后化疗60例,单纯化疗240例,年龄20-76岁,男性204例,女性96例.完全缓解60例,部分缓解97例,总有效率达94%.
作者:彭敏;丁亚民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求医者艾滋病危险性行为情况.方法:对451名性病门诊求医者进行了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及求医行为问卷调查.结果:65.6%的患者接触过商业性性伴;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者仅占30.6%;20%的患者在安全套的使用过程中,发生过避孕套破裂或滑脱;60.9%的患者在发生症状之后与一个以上的人有过性接触.结论:性病门诊求医者普遍存在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应及早开展行之有效的行为干预工作.
作者:周华;周昆;曾序春;洪福昌 刊期: 2000年第10期
为探讨微量元素与疾病的关系,我科于1998年12月-1999年12月对儿保门诊及儿科门诊小儿进行了头发6种微量元素锌、铁、钙、铜、镁、锰的检测,结果分析如下:1对象及方法1.1对象随着对儿保门诊小儿进行头发微量元素检测,并按年龄、性别及健康状况分类,共449例,男322例,女127例,年龄半月-14岁.并选择儿科门诊厌食5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PRI)41例与儿保门诊43例健康小儿对照分析,在年龄、性别上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桂兰;姜玉萍;苏芹;郑宏;李素先 刊期: 2000年第10期
通过52例外伤性脾破裂手术治疗,探讨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组52例,男42例,女10例,年龄7-61岁,20-30岁30例,占本组的59%.
作者:李小宝;刘勇峰;王长印 刊期: 2000年第10期
脑室内出血的死亡率很高,特别是高血压全脑室积血,死亡率可高达100%[1].我们应用尿激酶(UK)引流术救治1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男6例,女5例,年龄35-69岁,有高血压病史8-25年.入院时血压18-30/13-18Kpa.意识状态按GCS评分:9-10分3例,6-8分6例,3-5分2例.单侧瞳孔散大2例,双侧瞳孔散大1例,单侧或双侧病理征(+)8例,脑膜刺激征(+)10例.
作者:胡孝品;张遂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临床资料本组29例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11-52岁,平均31岁.首发症状:头痛23例(另6例发现时已昏迷).查体:意识障碍17例,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13例.既往有癫痫史3例.血肿部位:额叶7例,额顶叶4例,顶叶5例,顶枕叶4例,枕叶4例,基底节区1例,胼胝体偏侧1例,小脑半球3例.病变范围:小型(病变范围<3cm)16例,中型(病变范围3-6cm)10例,大型(病变范围>6cm)3例.供血动脉:单支供血19例,2支供血6例,多支供血4例.
作者:费昶;衡雪源;孟凡国;蒋洪涛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992年9月至1999年5月对我院住院的26例老年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心肌梗塞(MI)后再次梗塞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NIDDM的诊断标准根据1980年WHO暂行标准.2种病同时合并共78例,其中26例再次发生心肌梗塞,男性20例,女性6例,(性别差异为我院主要男性老年病人为主)平均年龄65.32±5.25岁.
作者:李杰;尹燕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儿HBV携带者重叠HCV、HDV复制干扰作用.方法:对136例小儿HBV携带者同时进行了抗-HCV、HD-Ag、抗HD、HBV-DNA的检测.结果:发现136例受检者中HBV与HCV、HBV与HDV二种病毒重叠感染22例(16.17%),HBV与HCV、HDV3种病毒重叠感染2例(1.47%).HCV重叠HBV感染容易发生在HBV-DNA阴性及抗-HBe阳性者中.结论:小儿HBV携带者中存在HCV、HDV重叠感染.重叠HCV感染对HBV复制有明显抑制作用,而重叠HDV对HBV干扰作用不明显.
作者:朱朝敏;张爱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我院消化科自1998年6月至2000年1月期间选择因消化道症状而就诊,并经过内镜检查的患者共230例,用快速尿素酶法、组织Giemsa染色法及幽门螺杆菌培养法确定其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并同步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以观察其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断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运贵;王健平;姚桂芹;张纲锋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糖尿病病史5年.近半年来反复出现阵发性心慌,伴出汗、饥饿、乏力.曾于多家医院治疗,但疗效不佳.于2000年1月18日入院住院治疗.查体:T37.3℃,BP21.3/10.7KPa,形瘦,无突眼征,甲状腺不大,无颈静脉怒张,心率99次/分,律整,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Ⅵ级收缩期杂音.腹部查体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1.4mmol/L,血T32.6mmol/L,T4130mmol/L,其他血生化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狄丽霞;王学俊;衣萍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我院于1999年12月10日,成功抢救1例老年性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昏迷病人,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护理观察包括①生命体征观察:脉搏、呼吸、血压观察变化,并做好记录.②皮肤观察;③保护静脉,准备好静脉通路.④尿量观察.
作者:刘海荣;叶振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Dieulafoy病变是上消化道出血较为罕见的病因.我院近8年来诊治5例,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29-61岁.均有呕血,兼便血者4例,上腹痛1例.患高血压病及慢性肝病史各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1例.出血期平均血红蛋白值为6.4g/dl.
作者:何正在;郭良忠;江应平;陈友平 刊期: 2000年第10期
近年来,根据其药理作用,雷尼替丁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现综述如下:1循环系统1.1防治休克并发应激性胃肠出血王立毅等[1]报道,休克患者分甲组48例和乙组46例,两组均按休克常规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及升压药物等治疗.甲组同时补充雷尼替丁和654-2,均静脉滴注.结果显示:应激性胃肠出血发生率甲组为6.25%,乙组为23.91%,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胃肠出血死亡者甲组1例(33.3%),乙组6例(54.5%),两组比较P<0.05.
作者:宋庆臣;宋勇;闫芳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患者,男,25岁.因干部健康查体听诊闻及有期前收缩进行动态心电检查.体检:体温36.5℃,脉搏7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10Kpa.口唇无紫绀,呼吸平稳,心界无扩大,可闻及频发期前收缩,无长间歇,无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给予佩带美国Pi公司产全息电子硬盘式24hHolter记录盒采样,佩带记录期间否认有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将24h记录器获得的心电信号,回放经计算机软件处理,自动分析、人机对话后数据统计.
作者:刘守宪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我院自1991年1月-1998年12月,共收治肺心病呼吸衰竭118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及复方丹参治疗,疗效满意,分析如下:
作者:兰成孝;项在栋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应荷兰国家管理合作项目(NMCP)之邀,笔者于1999年7月14日-8月26日,在荷兰ISALA,KLINIEKEN医院进行短期护理培训.荷兰医院非常重视病人的基础护理,使我受益很大,现重点介绍营养支持及饮食护理.1医院概况ISALA,KLINIEKEN是一所知名的综合性医院,该院资本雄厚,医疗设施先进,各种护理设备齐全.
作者:何梅;刘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了解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兔外阴VX2鳞癌对其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经HIFU治愈的兔外阴VX2鳞癌10只,观察其动情周期,在动情期雌雄交配,进行生殖功能及生长发育毒性的检测,10只正常雌兔做为对照.结果:HIFU组与对照组发情周期,发情持续期、合笼交配成功率、受孕率、妊娠期、正常分娩率、每胎产仔数、产后阴道、外阴完整性、仔兔死亡率,畸胎率、出生体重及顶臀径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109W/cm2声强HIFU辐照兔外阴VX2鳞癌对其生殖功能及仔兔生长发育均无影响.
作者:阮祥燕;顾美礼;王智彪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少儿颅脑MR图像分析.探讨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组资料为我院自1992-2000年间经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证实的37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所有病例均经颅脑MR检查.结果:37例患者均见两侧脑室三角区的脑白质呈对称性的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异常改变.所有病例病变均累及胼胝体压部及脑干皮质脊髓束.除此之外,病变累及枕叶者3例(占8.1%),病变累及顶枕叶者有19例(占51.4%),病变累及顶枕颞叶者15例(占40.5%).结论:MRI能准确反映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病变累及的范围和程度,并且有典型的特征性MR表现,MRI是当今诊断该病的佳影像手段.
作者:杨贞振;史浩;苏桂芝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方法取一次性输液器一付,用无菌方法打开,放入手术台,去掉排气针和保护套,用剪刀剪去茂非氏滴管的下端,口径大小与一次性吸引器头内芯口径基本一致,直径约6毫米,吸引器头内芯插入墨非氏滴管内,与上端衔接紧密,然后打开吸引器,穿刺针就可顺利进行穿刺减压,此种方法也可用于需减压的其它手术.
作者:李荣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胃癌及癌前病变胃粘膜端粒酶RNA与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有粘膜活检标本共150例,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CSG)32例、肠上皮化生(IM)36例、不典型增生(AH)34例、胃癌(GC)48例,分别采用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上述胃粘膜端粒酶RNA与端粒酶活性.结果:原位逆转录PCR检测胃粘膜活检标本的端粒酶RNA阳性率为55.3%(83/150),显著高于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检出率(40.0%、60/150,P<0.05).在不同胃粘膜病变中,IM、AH及GC的端粒酶RNA阳性率分别为47.2%、52.9%、100%,而CSG胃粘膜中未检出端粒酶RNA;IM、AH组端粒酶RNA阳性率亦明显低于GC组(P<0.05).端粒酶RNA主要分布于胃粘膜癌细胞及癌前病变上皮细胞的胞核内.结论:端粒酶RNA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原位逆转录PCR检测胃粘膜端粒酶RNA对胃粘膜癌变的早期诊断和预测有重要价值,而且可能是较端粒酶活性更灵敏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方向明;熊碧芳;陈晓红 刊期: 200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