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分子右旋糖酐过敏反应的护理体会

贺咏飞;谢立荣

关键词:
摘要:我院1990-1999年以来,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血栓性脉管炎280例,心肌梗塞350例,失血性休克83例,脑血栓102例,脑梗塞92例,面瘫86例,突聋52例,眼底出血35例.其中有6例发生过敏反应,输液1小时内发生全身皮肤瘙痒、荨麻疹、胸闷、呼吸困难,其中1例输液后5分钟内发生过敏性休克,因处理及时,未造成生命危险,现报告如下: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抓人才培养促医院发展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历来作为福利事业单位的医院逐步进入市场.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医学院校及附院并入综合大学,医院集团的建立,医院之间的联合、药品公开招标、集中采购,患者选医生等改革措施,使医院间的竞争更趋激烈,迫使医院加快改革步伐,提高服务质量.医院间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医院要生存、要发展,关键在人才.作为大型综合性医院,要出色完成繁重的医教研任务,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培养人才,尤其是21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建立合理的学科人才梯队,是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近年来,医院坚持科教兴院战略,十分重视这一问题,陆续制订了一些政策和具体措施,为加快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吸引了人才,稳定了队伍,提高了医院的综合实力,增强了竞争力,促进了医院的建设与发展.

    作者:蔡执敏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按摩针刺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92例

    笔者自1992年-2001年,采用按摩针刺TDP照射治疗该病92例,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詹光宗;钟新民;伍云贵;谢挺杉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结合临床巩固提高-实习医生带教体会浅谈

    临床实习是由医学生向医生过渡的必经阶段,也可以说是一个临床医生真正的起点.经过4年理论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较多基础和临床知识,但这种掌握只是机械和表面的.能否在实习过程中将所学的书面知识消化,吸收并加以丰富,同时在临床工作中灵活应用,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不仅取决于学生本人,带教老师的正确引导和言传身教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经验,汇报一下带教实习医生的点滴体会.

    作者:齐立行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病历书写现状与分析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而病历质量又是衡量医院医疗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病历是医务工作者在诊疗工作中的一份全面记录和总结.它反映着医疗质量和学术水平,在临床教学、医学科研和司法诉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高病历书写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探讨其对策,以促进病历质量提高.

    作者:李欣;尉真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晚期肝癌患者终末危重期的抢救与护理

    临终护理是指病人的疾病处于晚期或垂危状态,此时护理人员如何减轻临终病人的痛苦,使患者在心理上、感情上遭受痛苦时受到关怀并控制症状,减轻痛苦,使患者获得人生的满足,以平静保持尊严地死去.如何做好这一工作是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我们在抢救晚期肝癌终末危重期患者的体会是:思想敏捷沉着冷静,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及时洞察判断准确,交待严谨心中有数.决不会因半点疏忽而延误抢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现将晚期肝癌终末危重期的抢救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曹勤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后并发带状疱疹1例

    患者男,64岁,胸片发现右肺门肿块,右肺中叶肺不张,痰检找到恶性细胞,诊断右肺中央型肺癌。血象、肝功、肾功均正常。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卡铂针剂400mg,表阿霉素针剂40mg后2周,患者右侧胸壁和背部出现带状疱疹。

    作者:偰利宇;庞瑞麟;金银慧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沙培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6例疗效观察

    恶性胸腔积液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晚期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的标志之一.1997年12月至2000年12月,我们对收治的3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胸腔穿刺抽液应用沙培林胸腔内注射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运启;王东升;何宗战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玻璃注射器成本与收费调查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成本与收费,投入与效益的矛盾目益突出,相当程度地阻碍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只有对具体问题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大限度地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

    作者:黄凯珊;朱晓宁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造影82例临床分析

    本文就我院自2000-2001年收治的82例冠状动脉造影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林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检测组织标本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指标诊断胃癌

    目的:评估检测组织标本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CEA-mRNA)指标在诊断胃癌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胃癌和良性胃病组织为检测标本,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CEA-mRNA.结果:CEA-mRNA的检出率在32份胃癌标本为81.2%(26/32)、在32份良性胃病标本中为12.5%(4/32),两者检测结果的差别具有显著性(X2test , P<0.001).结论:检测组织标本CEA-mRNA指标诊断胃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薛承岩;胡建功;申兴斌;白海洋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结肠镜在大肠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随着大肠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对大肠疾病诊治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我院近年来共进行结肠镜检查221例;通过对该组患者的检查解决了以前一些在外科临床上不认识或不易解决的问题,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双俊;杨进山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前列腺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防止和减少前列腺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置入术的并发症.方法:对42例网状支架置入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列腺出血3例,支架管脱落3例,尿道狭窄1例.因支架管结石、膀胱刺激症状严重取支架2例,尿失禁1例.结论:严格掌握前列腺网状支架置入的适应症,精确测量膀胱内口至精阜距离及正确放置支架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王克明;于大海;王军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老年冠心病、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生化仪采用标准酶法分别对老年冠心病组、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各30例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并与健康老人组作对照.结果:冠心病组、2型糖尿病组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冠心病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冠心病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尤其是血清总胆固醇浓度无明显增高者,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已明显下降,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下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云;常志文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皮肤癌的整体护理-1例右足底鳞癌伴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护理查房

    时间:2001年4月20日地点:护士站主持人:王惠芬王惠芬护士长:皮肤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愈率在我国约94%,这与我们的护理工作是分不开的.下面由黄金萍主管护师介绍皮肤癌有关知识和1例皮肤癌病人的情况,希望大家积极提出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以便我们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作者:徐雪晴;黄金萍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胆镜保胆取石防石复发术

    我院自1994年5月至2001年5月施行微创胆镜保胆取石,防石复发术400例,认为此技术安全可行,报告如下.

    作者:范玉杰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我院处方药房与非处方药房的管理

    处方药房主要完成门诊及住院病人的药品,住院病人的处方2次/周,各科分成4批,每星期一、二、四、五早上取药,当天早晨医生开好处方,所有处方实行层层审查核对制度.当处方由护士送到药房时,处方上必须有医生签名,然后药剂师审查处方,审查药品剂型、剂量,所用药品是否合理,如有疑问马上打电话给医生,询问并修正.处方审查合格后,赶在门诊病人拥挤之前取完住院病人用药.如处方临时更改则进临时处方,马上取药,取完药后,取药者划价签名,然后送到住院部登记盖章.

    作者:沙尼亚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腹部切口医院感染因素分析

    本文对我院818例住院病人的腹部手术切口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喻可娟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疾病

    1 单味蜈蚣汤治疗腺源性颌下蜂窝组织炎蜈蚣[1]:性辛温,能镇惊熄风、安神、祛风散结、止痛消肿、凉血解惊.经动物试验煎服无毒副作用.用法及用量:取干标本样蜈蚣适量,温火焙量(即放饼称内,或炉台铁片上烘之,不要焦糊)杯凉水煎之(如煎中药),其汤分2次服之.早晚各1份,加白糖凉服,热服有腥味.

    作者:呼云之;李敏英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Purtscher氏视网膜改变7例临床分析

    远距离损伤引起的Purtscher氏视网膜改变于1910-1913年首次由Purtscher描述,故又名Purtscher氏病.现将我科治疗的7例(11只眼)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7例均为男性,年龄17-28岁,平均21.5岁.有头部震荡伤史,均无眼部外伤史.单眼发生3例,双眼发生4例,共11只眼.自述受伤前视力均在5.0以上.

    作者:陈从麟;聂海燕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新生儿窒息血糖异常50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窒息新生儿血糖变化特点,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1998年1隆?000年5月共收住窒息新生儿204例进行血糖分析.结果:204例中发生血糖异常50例(24.51%),其中低血糖14例(6.86%),高血糖36例(17.65%).高血糖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低血糖的发病率.高血糖的发生与窒息程度有关,重度窒息血糖水平高于轻度窒息.结论:对窒息新生儿应严密监测血糖,掌握输糖速度,避免血糖异常加重脑损伤.栽

    作者:马晓丹;马坚;舒蕾;王美清 刊期: 2001年第17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