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呼吸功能障碍时SIMV,PSV呼吸器治疗

黄海龙;杨明训;彭寿行

关键词:
摘要:严重的胸部创伤,心脏、肺和食管手术后发生的急性呼吸功能障碍需要应用呼吸器治疗,但在治疗中常遇到棘手的并发症-呼吸器依赖.近1年期间我科应用美国Banetter7200型呼吸器成功地抢救了6例危重病人,在治疗中联合应用SIMV(同步间隙正压呼吸)和PSV(吸气压力辅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京市属医药卫生系统获奖项目10年分析

    奖励科研成果是国家为了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措施之一.通过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来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是对科研机构及科技人员知识水平、技术条件、管理水平等的恰当评估.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市属医药卫生系统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获奖项目10年情况进行分析,了解10年来市属医疗卫生系统医学科研的水平及差距,学科重点分布情况,为今后科研规划,资源合理配置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推动我市科研管理、促进科技进步.

    作者:刘会霞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家庭腹膜透析患者的教育与随访

    腹膜透析(腹透)是一种有效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时的肾脏替代疗法,与血液透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治疗的连续性;②要求患者(或助手)具有自我护理和自行换液的能力;③患者大部分时间在家透析,对医护人员有较大的依赖性.因此,家庭腹透患者较之血液透析患者需要更多的教育培训和监测随访.我们把家庭腹透患者的教育、随访工作列为腹透患者全面、系统管理的重点,在减少感染性并发症,降低住院率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秀林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多节段梯形开窗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目的:探讨多节段梯形开窗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方法:36例病人行多节段梯形开窗术,术中沿相邻两棘突间的间隙做梯形扩大,平均开窗2.3个间隙.按Nahal分级标准统计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人术后3-7天内下地活动.经10-36个月随访,结果优34例,良2例.优悸?00%.结论:多节段梯形开窗既能维持椎管的稳定性,又能充分减压,具体创伤小、操作简单、适应症广的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亮

    作者:高庆涛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大肠癌组织中唾液酸化Lewis X 与PCNA表达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唾液酸化Lewis X 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微波-LSAB法检测90例大肠癌中唾液酸化 Lewis X和PCNA的表达状况. 结果:大肠癌组织中唾液酸化Lewis X和PC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2%和100.0%,唾液酸化 Lewis X和PCNA表达均与大肠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在大肠癌的发展及浸润、转移过程中唾液酸化 Lewis X与PCNA表达强度呈正相关.结论:PCNA是反映癌细胞增殖活性的重要指标,唾液酸化Lewis X是反映大肠癌转移倾向的重要标志,对两者联合检测更能客观、准确地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和生物学特性,唾液酸化Lewis X 和PCNA均呈阳性表达的大肠癌可能具有更强的侵袭转移能力.

    作者:尚培中;谷化平;孙印臣;朱习琴;李世存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经皮髓核摘除术7例总结报告

    经皮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方法,它具有一定优点,手术切口小,损伤组织少,手术时间短,几乎不出血,产生并发症的可能因素少,安全系数大.是介于手术和非手术方法之间的一种方法,可以取得传统手术方法相同的疗效.作者于1998年4月至2001年4月,应用本术式治疗7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路永涛;孙立春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即心肌自律性、传导性或兴奋性发生异常的一组临床症状,表现为心房(室)纤颤、室性早博、心动过缓(含房室传导阻滞)及窦(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时危及生命.本文就近年来报导的有关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黄元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护士应重视院内感染的预防

    在临床上,护理管理和各项护理工作与院内感染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加强医院护理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护理人员在院内感染的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要做好院内感染的预防.护士必须做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

    作者:杨小云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目前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缺陷及对策

    为准确、全面了解我部所属医院目前的医疗质量情况,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我部组织医疗质量管理专家组(由医疗、护理及管理共6名专家组成),于2001年3月用22天时间,对所属6所医院的医护质量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检查.本次检查,将医院的环节质量列为检查的重点,同时兼顾基础质量及终末质量,在听取医院领导汇报的基础上,深入门、急诊和各临床、医技科室,共抽查病历533份(其中归档病历240份,在院病历293份);抽考研究生12名,医生12名,护士30名;对132名住院部队病人和348名地方病人进行了医护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抽查了6所医院的医护综合质量控制情况,对质量讲评会议记录和质控通报进行了检查;逐一审核了6所医院2000年度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358项;抽查了12台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登记情况;抽查了12类常规药品和12种急救药品的有效期及保存情况;为充分摸清科主任查房质量,每所医院还随机选了2-3个科室,每个临床科室选定2名病人,由专家进行跟班查房,向病人调查核对科主任和经治医生查房的质量.检查结果表明:各医院在转业干部量大、收治病人多、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医护质量管理力度大,医疗质量硬件(医疗用房、设备仪器、住院环境)改善明显,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为部队服务满意率达98.9%,对医疗服务满意率达96.9%),科研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医疗质量管理均保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但在检查中出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将存在的问题及有关对策作一简要分析.

    作者:李大同;周咏梅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以病人为中心深化整体护理

    我院自1997年实施整体护理,探索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方法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通过提高认识,更新护理观念;加强理论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减少护理人员的非专业性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星级病房;明确工作目标,调整护理人员组织结构;简化护理表格,减少护士的书写时间;完善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监控,不断完善护理工作内涵建设,逐步深化整体护理,为病人提供更多的直接护理,使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稳步上升,护理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作者:许丽君;周新秋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120例重度妊高症分娩方式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自1992-2000年分娩总数5778例,重度妊高症120例,发病率2.077%,其中先兆子痫63例,子痫57例,发病率分别为1.09%、0.99%.年龄 16-43岁,其中18-28岁93例占77.5%,初产妇74例占61.67%,经产妇46例,占39.79%,围产儿133例孕周在32-36W 27例,占22.5%,孕37-40W 86例,占71.67%,≥42W 7例,占5.835%.

    作者:冯菊兰;郝咏梅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2000-2001年在我科住院的病毒性脑炎患儿100例,应用更昔洛韦治疗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丽影;韩玉兰;王如明;孙文秀;王学禹;温兆春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宫颈裂伤21例临床分析

    宫颈裂伤在产科中属于软产道损伤,在分娩过程中,如果催产药物使用不当,或阴道助产技术不熟练等都可引起宫颈裂伤.本文就我院1997年11月至1999年4月分娩所致21例宫颈裂伤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高艳玲;尉凤琴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无症状脑梗死

    无症状脑梗死目前尚无确定的诊断标准,我们认为是,无卒中病史,而由影像学检查(CT或MR)发现脑梗死灶,即为无症状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ion , SBI).本文对我院68例经头颅CT及临床证实的SBI进行探讨,并结合文献以探讨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任正芝;王琰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妊娠合并梅毒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孕产妇初诊时常规检查梅毒快速血清反应试验(RPR),发现妊娠合并梅毒10例,及时给予治疗.结果:3例经治疗分娩活婴,1例难免流产,1例死胎,1例多发性畸形,3例中期妊娠引产,1例在妊娠中.结论:妊娠合并梅毒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且易引起流产、死胎、胎儿畸形,应在孕产妇中常规化验RPR,以便及早诊断与治疗.

    作者:程海东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医院药师指导患者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药房药师对药物知识的掌握和了解程度以及服务方式、方法的优劣,影响到医院的2个效益和发展,而且关系到患者用药后的疗效.笔者就此提出几点心得,供同行参考.

    作者:高洋;吕雪菲;王振国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8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

    现将我院199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分析,了解其病因,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胡玲灿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肾病患儿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肾病综合征是儿科的常见病,该病在临床上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的浮肿为主要表现.在治疗上多以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为主.由于用药后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使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产生各种心理反应.因此,根据肾病治疗用药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护理,以提高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加速疾病的恢复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作者:王连英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232例药物中毒的临床分析

    我们从1995-2000年期间共收治药物中毒232例,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李达周;张捷;许江兰;梁昌洋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急性呼吸功能障碍时SIMV,PSV呼吸器治疗

    严重的胸部创伤,心脏、肺和食管手术后发生的急性呼吸功能障碍需要应用呼吸器治疗,但在治疗中常遇到棘手的并发症-呼吸器依赖.近1年期间我科应用美国Banetter7200型呼吸器成功地抢救了6例危重病人,在治疗中联合应用SIMV(同步间隙正压呼吸)和PSV(吸气压力辅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海龙;杨明训;彭寿行 刊期: 2001年第17期

  • 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诊治体会

    1 病例资料例1,患者女,32岁,工人,因突发性胸背部撕裂样疼痛3小时入院.既往无高血压及内分泌病史,否认有马凡氏综合症病史,入院后疼痛逐渐扩展到上腹部,肌肉注射杜冷丁等镇痛剂无效.体格检查:血压21/12KPa,双肺呼吸音正常,心界不大,主动脉瓣第2听诊区可闻及III级粗糙收缩期杂音.心脏彩超示升主动脉显著扩张,搏动增强,腹主动脉内径3.0mm,中上段探及一长约120mm膜状回声,两端附于腹主动脉前壁,随血管壁搏动.在治疗上:①给予心得安1mg肌注,4-6小时1次,病情稳定后改为10mg,3-4次/日口服.②控制血压:静滴硝普钠,开始以25-50μg/min逐渐增加剂量,使血压维持在13.3-14.7KPa,患者病情缓解,转外科行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

    作者:姜瑞凤;栾泳静;孙永叶 刊期: 2001年第17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