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兰华;朱建香
目的:探讨心理松弛疗法对分娩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临产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心理松弛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临产妇护理,观察产程的时间和产后出血量、24小时内的焦虑和抑郁得分,分析生物学指标和心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实验组第一、第二产程缩短,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焦虑、抑郁分值下降,生物学指标和心理指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22-0.6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心理松弛疗法对分娩有影响,研究对分娩中确保母婴安全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顾炜;岳亚飞;李雪玲;陈芳珍 刊期: 2001年第16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的典型表现为头疼、呕吐、脑膜刺激征及血性脑脊液,就诊时有典型表现者易确诊.但不典型SAH并非罕见,易误诊.而SAH的及时确诊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应高度重视[1].现将我科近10年收治的33例SAH病人的症状特征及误诊情况加以总结分析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张晓莺;飞鲁热;何瑛 刊期: 200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胰岛素和糖代谢变化,并探讨依那普利对CHF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CHF患者69例依那普利(n=37)10mg,1次/日和地高辛(n:32)0.25mg,1次/日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出FPG/FINS比例、IAI值[IAI=-1n(FPG×FINS)]作为机体胰岛素敏感性评价指标,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胰岛素敏感性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依那普利组CHF忠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显著增加,而地高辛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无显著变化.结论:依那普利有改善CHF患者IR的作用.
作者:王晓洪 刊期: 2001年第16期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均占全身各部分骨折的3.5%,好发于老年人[1].为使高龄患者能够早期下地活动,减少各种并发症,恢复一个有用而不痛的髋关节,我院自1990年以来,采用人工:骨股头置换术治疗3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病人,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福文 刊期: 2001年第16期
实性肿瘤的生长是血管依赖性的,血管为肿瘤提供营养和转移的途径,在新血管形成以前,肿瘤只能生长到卜2mm,不会发生转移,新血管形成以后肿瘤则呈指数倍增长.转移的机会随之增高[1].因此,探讨新血管形成的调节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研究表明:新血管形成是由一些肿瘤细胞或非恶性细胞产生并可以渗入肿瘤的因子来诱导.血管生成有赖于一系列正性因子和负性因子之间的平衡,前者如基质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转移因子(TGF)、肿瘤坏死因子(TNF-A)以及胸苷磷酸化酶(TP).后者如肿瘤和/或与肿瘤相应的炎症细胞释放的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和血管抑制素(angiosatin)[2.3].
作者:王英;徐小蓉 刊期: 2001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R)、血脂异常与缺血性中风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不同病程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脂蛋白(a)[Lp(a)]、胰岛素(RI)、载脂蛋白A1(apoA1)、空腹血糖(FPG)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在急性期组、高危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或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ISI、Lp(a)、apoAl在各组分别与各个监测指标无相关.在脑梗死不同发展阶段总胆固醇(CH0)、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载脂蛋白B(apoB)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或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IR、高Lp(a)血症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相互独立的危险因素,HDL下降、apoB水平升高均为缺血性脑血管病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廖俊龙;郭林翠;马竹仙;马坚;洪涤因;雷骄阳 刊期: 2001年第16期
为探讨颅脑CT在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的实际价值,本文就我院1995年1月至2000年8月间262例神经系统的患儿进行颅脑CT检查,报告如下.
作者:徐秀美;王常鸿;王峰 刊期: 2001年第16期
患者女,30岁,住院号238273,因腹痛2天,加重1天伴恶心呕吐入院,入院前曾间断性腹痛,时有阵发性加剧,呈钻项样痛,疼痛时恶心呕吐,未吐出蛔虫,口服去痛片后症状稍有减轻,因疼痛加剧而就诊.查体,中上腹压痛明显,不局限,其他均无异常.入院当日B超:胆囊大小如常,肝外胆管上段宽1.2cm,管腔内见“=”状强回声光带,仔细观察有蠕动,提示胆道蛔虫.第3天再次B超复查,肝外胆宽1.1cm,右肝管扩张,胆总管腔内“=”状强光带延续至右肝内胆管处长约4.8cm,酷拟蛇类的爬行状,超声提示胆道蛔虫,(蛔虫体钻入肝右叶小胆管).
作者:杨丽萍;王希全 刊期: 2001年第16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胃肠疾病的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常可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将我科在2000年1月至2001年3月收治的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用诺森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征;高宇飞 刊期: 2001年第16期
我科自1998年11月至1999年11月期间共收治中度以下新生儿硬肿症62例,其中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胃肠外营养疗法,与常规组28例对比,疗效明显改善.我们通过对34例实施胃肠外营养患儿的护理取得了一定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01年第16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72岁.临床诊断:结肠癌,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晨起小便后,突然出现心慌、心悸、胸闷并呼吸急促,继而呼吸困难,口唇紫绀,血压测不到,心跳骤停.未用任何药物,只是加大氧流量心跳恢复.测血压24/16KPa,心率130次/min,心律不齐.血钾低,血清钾2.01mmol/L,血清钙2.10mmol/L,心电图示:P-R间期0.16秒Q-Tc间期0.58s,T波倒置,U波明显增高.心电图上开始出现成对的室性早波,而后QRS波群振幅高低不一,形态不同,QRS波方向以基线为轴上下改变.心电图诊断:①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②低血钾.
作者:郭小平 刊期: 2001年第16期
患者男,17岁.因“右上臂扭伤、疼痛、活动受限4小时”.急来我院.体检:右上臂中下段明显肿胀,内收畸形、压痛,可以触及骨擦感及反常活动.伸腕、伸指功能可.虎口区略麻木.桡动脉搏动存在.X线摄片检查:右肱骨中下1/3交界处粉碎性骨折.骨折端有-6×2.5c一的碟形骨块.急诊在臂从麻醉下行右胧骨中下1/3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弹性钢针、钢丝内固定术.术中将桡神经浅移.术后3天病人虎口区无麻木感,伸腕、伸指正常.
作者:范锡海;孙旭海;闫勇;周光林 刊期: 2001年第16期
1958-2000年我院共收治1次3例以上的成批烧伤825例,就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旨在为早期救治的组织与实施提供参考.
作者:张宏;杨晓东;李文军 刊期: 2001年第16期
目的:定量测定病毒性肝炎血清蛋白电泳和补体C:值.方法: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比色法测C:3值.结果:各型肝炎的γ-球蛋白(在慢性活动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炎后性肝硬化中)升高者分别占91.67%,90.90%.与其它类型肝炎相比,P<0.01;C3值测定在慢性迁延性肝炎相比和重症肝炎中分别有40.31%,54.53%病人下降.与其他肝炎C3值相比,P<0.01.结论:血清蛋白电泳和补体C3值的定量对肝病的诊断预后有临床意义.
作者:李敏丽;曹杰贤;李桂萍 刊期: 2001年第16期
股动脉穿刺是心脏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常见的途径.在术后拔除动脉鞘管并给予局部压迫止血时,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等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表现,称为“拔管综合征”.我院2000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中发生该症状3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石琰;刘杰;崔瑛 刊期: 2001年第16期
为了进一步探讨减少产后出血有效的方法.本文总结了肘静脉推注缩宫素与肌肉注射缩宫素2种方法进行效果比较,以产后2小时出血量≥400ml作为诊断标准,加强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明英;王秀丽;金芳;韦红 刊期: 2001年第16期
尸体解剖即可使临床医师了解死者内在病变,有助于提高诊疗水平,又可使病理医师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病理结合临床的好机会,它在医疗教学科研中的重要性已为大家公认.但近年来尸检率为什么一直未能上去?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供同行商讨.
作者:赵宪成;赵月娥;冯正东;颜玉英;蔡莉香 刊期: 2001年第16期
患者女?33岁,孕3产2。末次月经为1998年5月18日,孕期无特殊情况,未行产前检查。妊娠4114周,于1999年4月26日19时开始出现规律宫缩,在家待产,产程进展不佳,已破水6小时,于4月28日7时因滞产、胎儿宫内窘迫急诊入院。
作者:张红丽;张怡;王春梅;王君 刊期: 2001年第16期
早产儿或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出生体重不足2500g的活产新生儿.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形态和生理功能发育不够成熟,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种感染及其它并发症,死亡率高.
作者:杜爱清;王爱萍 刊期: 2001年第16期
在肺结核病人中约有1/3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而咯血往往对患者危害很大,可引起窒息、失血性休克、肺不张等多种并发症,有的甚至引起死亡.所以,加强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它对降低肺结核咯血患者的病死率等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汇报了51例肺结核咯血患者护理的几个重点环节.
作者:裘灵洁 刊期: 200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