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杨晓东;李文军
对1998-2000年住院的115例脑梗死患者夜间血压变化与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旨在阐明脑梗死患者夜间血压不降的发生机制、并探讨护理与治疗的对策.
作者:徐军 刊期: 2001年第16期
近年来,随着对母乳性黄疸(breastmi1k jaundice,BMJ)认识的提高,诊断率明显增加.我院1994年7月-1999年12月实施母婴同室以来共收治160例母乳性黄疸综合症,现将作一回顾性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杜杰;吴晓红 刊期: 2001年第16期
心理护理是促使病人康复的重要环节.通过心理护理,可以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改善病人接受护理操住所需要的心理状态,以使护理操作顺利进行.进行任何一项护理操作前,首先要向病人解释,说明操作的目的、意义、效果以及作用、注意事项等,并征求病人意见,满足其被认识被尊重的心理需要,提高病人内在条件的适应程度,从而减轻病人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现将心理护理在护理操作中的作用,体会如下.
作者:孔华;孔莉 刊期: 2001年第16期
切实保障妇女儿章的生命安全,提高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利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如何全血推进社区妇幼卫生保健,大力弘扬母乳喂养,完善社区妇幼保健工:作网络,让“爱婴爱母”行动深入家庭、深入社会,宝山区友谊街道一直在探索中前进,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健康促进项目在街道的实施,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妇幼保健的理论水平,实践技能都有很大幅度提高,形成了一定的工作思路.
作者:杨兴堂;陆文英;王慧华;黄锡义 刊期: 2001年第16期
股动脉穿刺是心脏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常见的途径.在术后拔除动脉鞘管并给予局部压迫止血时,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等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表现,称为“拔管综合征”.我院2000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中发生该症状3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石琰;刘杰;崔瑛 刊期: 2001年第16期
忠者女,62岁.头晕头痛,全身乏力、发热5天,加重2天.查体:心率90次/分,律整.BP13/10KPa,心界不大,无杂音,血象、分类、心肌酶谱及彩色多普勒检查未见异常,血钾、钠、氯正常.心电图示:V1导联可见有2种形态的QRS波群,一种为rS波形,且QRS时限0.07秒;另一种呈rSR波,且QRS波群呈逐渐增宽,由0.07秒延长为0.12秒.由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而演变为完全性右导支传导阻滞图形.周而复始出现.同时伴有T波逐渐倒置加深至深.心率与正常RS波时相等.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间歇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与心率无关),③直接显示型文氏现象.
作者:张登芳 刊期: 2001年第16期
患者男,34岁,干部.因夜间打鼾伴憋气逐渐加重4年余,要求手术治疗,于2000年4月7日入科.诉1年来因夜间憋气(每晚数10次,每次可持续1分钟)常至惊醒,清晨头痛、乏力、嗜睡,记忆力及工作效率明显减低.入科查体:Bp148/94mmHg,肥胖、圆脸、小下颌、小口、舌体较胖,双侧扁桃体Ⅰ.,悬雍垂增厚变长、下端覆盖舌根,咽部狭窄,鼻腔正常.全身检查无明显异常,心电图报告T波有改变.诊断:鼾症.2000年4月24日经鼻腔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双侧扁桃体剥离及腭咽成形术.术中发现双侧扁桃体均为包埋型,切除之扁桃体约鸽蛋大,软腭切面厚约0.8-1cm,创面渗血较多,以肾上腺素棉球压迫止血并0/3肠线连续缝合创面后顺利结束手术.
作者:张萍;林武延;姚行齐;周菲 刊期: 2001年第1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因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3天入院.并于当晚7时在全麻下急行“剖腹探查术”.术后诊断:①急性肠梗阻.②肠粘连.术后给予补液、胃肠减压、抗感染等治疗,术后第4大腹部透视:右上腹有固定的液气平面,术后第6天闻及肠鸣音,在此期间采取“针灸、热敷、煎服中药汤剂”等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术后第¨天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第2次“剖腹探查术”,术后诊断:粘连性肠梗阻.术后给予持续胃肠减压、记出入量、用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全血、白蛋白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用抗感染药物.术后第6天试行夹胃管,20个小时后刀口突然渗出大量草绿色液体,经胃管内注入美蓝,2小时后切口渗出蓝色液体,确诊为“肠瘘”.经全胃肠外营养治疗及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患者住院4个月后痊愈出院.
作者:井维霞;李嫒;陈延芬 刊期: 2001年第16期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我院从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子宫肌瘤忠者168例,其中122例有子宫出血症状,绝大多数以子宫出血为主诉前来就诊.现将子宫肌瘤导致子宫出血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邱兰华;朱建香 刊期: 2001年第16期
人才培养、梯队建设已成为医院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我院虽然在人才建设上:想了一些办法,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始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才断档、梯次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为了构造具有医院自我特色的实用型人才队伍,必须规范人才管理机制,做好人才的管理、培养和引进工作.
作者:王忱;龙岩;谢爱国 刊期: 2001年第16期
为探讨颅脑CT在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的实际价值,本文就我院1995年1月至2000年8月间262例神经系统的患儿进行颅脑CT检查,报告如下.
作者:徐秀美;王常鸿;王峰 刊期: 2001年第16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的典型表现为头疼、呕吐、脑膜刺激征及血性脑脊液,就诊时有典型表现者易确诊.但不典型SAH并非罕见,易误诊.而SAH的及时确诊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应高度重视[1].现将我科近10年收治的33例SAH病人的症状特征及误诊情况加以总结分析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张晓莺;飞鲁热;何瑛 刊期: 200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类似物(善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观察组35例首剂用善宁100μ g静滴,继而以25 μ g/h微量泵维持.对照组35例先用垂体后叶素6u同样稀释后静滴,继以垂体后叶素12u/h(0.2u/min)及硝酸甘油6mg/h(0.1mg/min)静脉维持.结果: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7例,无效5例,止血率为85.7%.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17例,止血率为51.4%.二组相比止血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生长抑素类似物(善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止血速度快、止血效率高及无明显副作用等特点.疗效优于垂体后叶素.
作者:范明珠;黄小荣 刊期: 2001年第16期
尸体解剖即可使临床医师了解死者内在病变,有助于提高诊疗水平,又可使病理医师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病理结合临床的好机会,它在医疗教学科研中的重要性已为大家公认.但近年来尸检率为什么一直未能上去?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供同行商讨.
作者:赵宪成;赵月娥;冯正东;颜玉英;蔡莉香 刊期: 2001年第16期
我科自1996年至2000年期间对1000例忠儿应用静脉滴注钙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卫丽霞 刊期: 2001年第16期
我院儿科自1999年6月以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肺炎,缩短了疾病疗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屈霞;王连英;韩光;左小军 刊期: 2001年第16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12岁.第2胎足月顺产,幼年生长发育正常.4岁不慎右侧颢部头皮裂伤,当时神志清楚,无恶心、呕吐等症状.6岁时无明显诱因突发腹痛、呕吐、面色发白,继而神志不清,小便失禁.半小时左右自行缓解.精神萎糜持续1天左右,缓解后不能回忆发作经过.以后每季度发作2-3次,症状同上,白天、晚上均有发作.因影响学习,故来我院门诊就医.体查:未发现阳性体征.精神状况检查:意识清晰,定向、思维、智能及情感无明显障碍,注意力欠集中.
作者:赵宗仁 刊期: 2001年第16期
我们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过期流产,效果满意,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香;李玉琴 刊期: 2001年第16期
目的:从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来了解糖尿病的视网膜血液供应情况.方法:Ⅱ型糖尿病患者144例(277只眼)和正常对照组51例(102只眼)应用Acuson-128型超声电脑仪,测量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情况.结果:①同年龄同性别,糖尿病组双眼CRA的大血流速度、小血流速度、时间平均大流速均低于正常对照纽,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②随着眼底病变程度的加重,CRA血流速度有下降趋势.③经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眼底病变程度与灌注指数、肾病史、病程、吸烟史成正相关(P<0.15),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成负相关(P<0.15).④糖尿病组的CAR血流速度曲线多为馒头状,收缩期上升支曲线圆滑,波峰平钝,舒张未期血流减少.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CRA血流情况,协助了解视网膜缺血状况,为早期糖尿病视网膜损伤的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黄映湘;吕永顺;黎晓新 刊期: 2001年第16期
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是护理学科的又-次革命,它改变了仅限于“病”而忽视人的旧观念,体现了护理工作的整体性.我科开展整体护理2年来,对病人服务采取的分工形式是以组长负责下的小组责任制.现就具体做法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娜艳 刊期: 200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