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张晓莺;飞鲁热;何瑛

关键词:
摘要: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的典型表现为头疼、呕吐、脑膜刺激征及血性脑脊液,就诊时有典型表现者易确诊.但不典型SAH并非罕见,易误诊.而SAH的及时确诊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应高度重视[1].现将我科近10年收治的33例SAH病人的症状特征及误诊情况加以总结分析以供同道参考.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思密达糊治疗6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复发性口腔溃疡,常伴剧痛经久不愈,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饮食与语言功能,其病因尚不明确,治疗效果不理想.我院采用复方思密达糊涂敷于患处,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夏青;韩跃进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延期手术治疗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12例

    我院于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对12例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施行近期手术,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勇;刘厚东;杜富波;郑建伟;汪萍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CT扫描在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为探讨颅脑CT在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的实际价值,本文就我院1995年1月至2000年8月间262例神经系统的患儿进行颅脑CT检查,报告如下.

    作者:徐秀美;王常鸿;王峰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漏斗胸的外科治疗

    近5年来,我们为16例漏斗胸病人施行外科手术,其中8例应用胸肋重叠抬举术矫治,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俊东;李庄;李爱民;王福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1 健康教育的内容1.1 新入院阶段的教育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热情接待病人,为其介绍病房环境、卫生制度,探视陪护制度,科主任、护士长及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的职责,同室病友,使病人尽快熟悉医院环境,适应住院生活,以佳身心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作者:王荣芳;解静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病案管理现代化浅析

    目的:探讨我国实现病案管理现代化的途径与必要性.方法:根据多年从事病案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结合典型病案,论述ICD体系和电子计算机在当今病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结果:病案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为医、教、研、防提供优质、快捷和准确的服务,促进了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结论:以人为本,不断提高病案管理工作者自身素质,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基础.

    作者:魏为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肺结核咯血几个重点环节的护理

    在肺结核病人中约有1/3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而咯血往往对患者危害很大,可引起窒息、失血性休克、肺不张等多种并发症,有的甚至引起死亡.所以,加强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它对降低肺结核咯血患者的病死率等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汇报了51例肺结核咯血患者护理的几个重点环节.

    作者:裘灵洁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32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

    工作中如何及时发现患者产后抑郁症并给以正确的心理护理,使忠者顺利康复,是体现产科整体护理水平的-个重要方面.

    作者:聂淑花;张丽华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黄韧带增厚所致的腰椎管狭窄脊髓造影的X线诊断(附20例分析)

    1 材料与方法收集本院从1996-2000年经手术证实的20例以黄韧带增厚为主要原因的椎管狭窄的病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3-69岁,平均48岁,病程4个月至20年.造影方法:采用国产XZ200A型X线机.造影剂为欧扔派克(300mgz/ml).患者取侧卧位腰穿姿势,双手抱膝,常规腰背部碘伏消毒,在L3 4或L1 间行腰椎穿刺.在1-2分钟内缓慢注入造影剂7ml.然后取俯卧位,在透视监控下侧X线床,观察碘水柱分布范围,待造影剂上升至t10 12平面后摄片,然后改取侧卧位,再摄腰骶椎侧位片.取常规摄前后位,后前位,侧位及左右斜位片.因欧扔派克在脑脊液内弥散性好,因而影像的对比率很高,能清楚地显示神经根鞘.欧扔派克对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甚轻,因而本组病例无严重不良反应.采用测量 1 4 5或L5-S1,椎间隙水平碘柱前后径,16例前后径<8mm(80%),4例碘水柱前后径在9-12mm之间(20%).

    作者:尹曰博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整体护理在骨外科的实施

    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是护理学科的又-次革命,它改变了仅限于“病”而忽视人的旧观念,体现了护理工作的整体性.我科开展整体护理2年来,对病人服务采取的分工形式是以组长负责下的小组责任制.现就具体做法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娜艳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先天性巨结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治疗方案,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对6例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例,女1例,有近半数在新生儿期误诊为胎粪堵塞综合征或其它疾病.结果:2例采用保守治疗,仅暂时缓解症状;1例行Swenson术,1例行Rehbein术,4例行Duhamel术,仅1例出现不全性肠梗阻,余随访1-2年.结论:传统的保守治疗仅作为术前准备阶段或暂时缓解症状,Duhamel术与其它术式比较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

    作者:谢恩;徐燕军;郭静芳;万成茂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3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的典型表现为头疼、呕吐、脑膜刺激征及血性脑脊液,就诊时有典型表现者易确诊.但不典型SAH并非罕见,易误诊.而SAH的及时确诊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应高度重视[1].现将我科近10年收治的33例SAH病人的症状特征及误诊情况加以总结分析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张晓莺;飞鲁热;何瑛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急性脑卒中86例早期血糖值与预后分析

    本文回顾性的对急性脑卒中86例早期血糖值与预后关系进行探讨,分析如下.

    作者:马宽;孙顺利;马佳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普外病人合并糖尿病的健康宣教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外科病人合并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外科疾病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和治愈率.术前术后控制好血糖,才能使病人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王静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干扰素与病毒唑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40例

    我院于1998年一2000年应用国产α基因工程干扰素(IFN-α 2b)与病毒唑联合苦参注射液(商品名博尔泰力)治疗慢性丙性肝炎40例,取得一定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吴少华;柴玉秀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早期表现心率缓慢的休克32例

    1997年3月-2000年9月,我科收治了休克早期心率缓慢的患者32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安清;刘丰泉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股动脉穿刺吸毒感染致破裂大出血抢救成功体会(附5例报告)

    我科自1998年3月至2000年4月共收治从股动脉反复穿刺注射海洛因而感染病人37例,其中5例病人继发髂窝脓肿,因脓肿致股动脉破裂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总结如下.

    作者:陈亚强;田建洪;杨平;王万忠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危重疾病早期抢救水平的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治已得到多数人重视.1994年美国和欧洲研究者认为ARDS与急性肺损伤有密切关系,是急性肺损伤严重阶段,主张恢复“急性呼吸窘迫征”的名称,以强调ARDS并非局限于成人[1].目前认为ARDS是指各种原因直接或间接损伤肺实质,使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高,毛细血管内液体量渗入肺泡腔,影响肺内气体交换,从而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这一综合征在临床、X线和病理生理方面表现有独特之处,从而区别于其他不同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其主要特征是:①肺内血流右向左分流,导致严重的低氧血征;②肺顺应性降低,尤其是动态肺顺应性;③胸片广泛肺实质浸润.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改变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学改变.近年来临床ARDS患者有增多趋势,早期表现极易被原发病掩盖,因此早期确诊ARDS较困难.由于ARDS起病急早期不易于诊断,治疗缺乏特异性手段,故其死亡率可达50一70%[1 2].

    作者:邓丕兰;马素明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肘静脉推注缩宫素减少产后出血的体会

    为了进一步探讨减少产后出血有效的方法.本文总结了肘静脉推注缩宫素与肌肉注射缩宫素2种方法进行效果比较,以产后2小时出血量≥400ml作为诊断标准,加强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明英;王秀丽;金芳;韦红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癌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效果.方法:用硫酸吗啡控释片10-180mg,口服,1次/12h,共10天.结果: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有效率为93.1%,但对神经侵犯性癌痛效果较差,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结论:硫酸吗啡控释片能有效地减轻癌痛.

    作者:吴楠;王寿九;王盛根 刊期: 2001年第16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