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诺森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0例疗效观察

吕征;高宇飞

关键词:
摘要:上消化道出血是胃肠疾病的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常可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将我科在2000年1月至2001年3月收治的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用诺森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报告如下: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胃肠道外营养治疗新生儿硬肿症34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我科自1998年11月至1999年11月期间共收治中度以下新生儿硬肿症62例,其中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胃肠外营养疗法,与常规组28例对比,疗效明显改善.我们通过对34例实施胃肠外营养患儿的护理取得了一定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血压计3种位置测量血压的结果观察

    血压计放在患者床上才能保持三者在同一水平面上,但血压计往往难以放稳,特别是在抢救患者时,为了把三者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有时影响了对患者的抢救.为此,我们对血压计3种位置测量血压的结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桂兰;肖丽霞;张倩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对腹股沟斜疝 Shouldice法的手术体会

    腹股沟斜疝为外科常见病,我院自1996-1998年有选择地对12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行Shouldice法疝修补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耿继奎;马宝春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掰腕致肱骨骨折1例

    患者男,17岁.因“右上臂扭伤、疼痛、活动受限4小时”.急来我院.体检:右上臂中下段明显肿胀,内收畸形、压痛,可以触及骨擦感及反常活动.伸腕、伸指功能可.虎口区略麻木.桡动脉搏动存在.X线摄片检查:右肱骨中下1/3交界处粉碎性骨折.骨折端有-6×2.5c一的碟形骨块.急诊在臂从麻醉下行右胧骨中下1/3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弹性钢针、钢丝内固定术.术中将桡神经浅移.术后3天病人虎口区无麻木感,伸腕、伸指正常.

    作者:范锡海;孙旭海;闫勇;周光林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干扰素与病毒唑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40例

    我院于1998年一2000年应用国产α基因工程干扰素(IFN-α 2b)与病毒唑联合苦参注射液(商品名博尔泰力)治疗慢性丙性肝炎40例,取得一定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吴少华;柴玉秀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癌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效果.方法:用硫酸吗啡控释片10-180mg,口服,1次/12h,共10天.结果: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有效率为93.1%,但对神经侵犯性癌痛效果较差,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结论:硫酸吗啡控释片能有效地减轻癌痛.

    作者:吴楠;王寿九;王盛根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危重疾病早期抢救水平的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治已得到多数人重视.1994年美国和欧洲研究者认为ARDS与急性肺损伤有密切关系,是急性肺损伤严重阶段,主张恢复“急性呼吸窘迫征”的名称,以强调ARDS并非局限于成人[1].目前认为ARDS是指各种原因直接或间接损伤肺实质,使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高,毛细血管内液体量渗入肺泡腔,影响肺内气体交换,从而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这一综合征在临床、X线和病理生理方面表现有独特之处,从而区别于其他不同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其主要特征是:①肺内血流右向左分流,导致严重的低氧血征;②肺顺应性降低,尤其是动态肺顺应性;③胸片广泛肺实质浸润.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改变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学改变.近年来临床ARDS患者有增多趋势,早期表现极易被原发病掩盖,因此早期确诊ARDS较困难.由于ARDS起病急早期不易于诊断,治疗缺乏特异性手段,故其死亡率可达50一70%[1 2].

    作者:邓丕兰;马素明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1 健康教育的内容1.1 新入院阶段的教育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热情接待病人,为其介绍病房环境、卫生制度,探视陪护制度,科主任、护士长及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的职责,同室病友,使病人尽快熟悉医院环境,适应住院生活,以佳身心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作者:王荣芳;解静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早期表现心率缓慢的休克32例

    1997年3月-2000年9月,我科收治了休克早期心率缓慢的患者32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安清;刘丰泉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介入诊疗术后拔管压迫与迷走神经反射

    股动脉穿刺是心脏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常见的途径.在术后拔除动脉鞘管并给予局部压迫止血时,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等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表现,称为“拔管综合征”.我院2000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中发生该症状3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石琰;刘杰;崔瑛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心包内肺切除治疗中心型肺癌21例报告

    手术切除是肺癌综合治疗的关键措施,临床上见到的肺癌以中晚期为多,采用标准的术式难以切除.近年开展的心包内肺切除术扩大了肺癌的手术指征,提高了肺癌的切除率.本文总结我科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心包内肺切除术21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手术指征及术中处理进行讨论.

    作者:姜亦升;杨新峰;孙家树;曾宪华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浅谈对近年尸检率未能提高的看法

    尸体解剖即可使临床医师了解死者内在病变,有助于提高诊疗水平,又可使病理医师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病理结合临床的好机会,它在医疗教学科研中的重要性已为大家公认.但近年来尸检率为什么一直未能上去?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供同行商讨.

    作者:赵宪成;赵月娥;冯正东;颜玉英;蔡莉香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心理松弛疗法对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松弛疗法对分娩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临产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心理松弛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临产妇护理,观察产程的时间和产后出血量、24小时内的焦虑和抑郁得分,分析生物学指标和心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实验组第一、第二产程缩短,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焦虑、抑郁分值下降,生物学指标和心理指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22-0.6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心理松弛疗法对分娩有影响,研究对分娩中确保母婴安全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顾炜;岳亚飞;李雪玲;陈芳珍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7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类似物(善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观察组35例首剂用善宁100μ g静滴,继而以25 μ g/h微量泵维持.对照组35例先用垂体后叶素6u同样稀释后静滴,继以垂体后叶素12u/h(0.2u/min)及硝酸甘油6mg/h(0.1mg/min)静脉维持.结果: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7例,无效5例,止血率为85.7%.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17例,止血率为51.4%.二组相比止血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生长抑素类似物(善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止血速度快、止血效率高及无明显副作用等特点.疗效优于垂体后叶素.

    作者:范明珠;黄小荣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超短波加中药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15例

    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和Bell氏麻痹,俗称歪嘴风.我科自1997年10月至2001年5月,采用超短波加中药外敷穴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例,均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詹光宗;钟新民;洛桑曲珍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的发展,长期以来以疾病护理为中心,以执行医嘱为主的功能制护理逐渐被以人为中心,以新的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整体护理所取代.近儿年,我院在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中,首先从健康教育入手,取得了良好效果.全院护士感到开展整体护理显示了护理人员内在价值,密切了医、护、患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医务人员的认可及病人肯定.

    作者:仓孝洁;张凤兰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髁状突骨折的研究进展

    髁状突骨折对牙、颌存在重大影响,特别是可能妨碍儿童面部生长发育,并有发生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潜在危险性.因此,髁状突骨折一直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成为口腔界的焦点课题之一.本文对髁状突骨折的发病情况,分类、检查及治疗等研究状况综述如下:1髁状突骨折的发病情况髁状突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之一,髁状突骨折占下颌骨的比例约为7-35%,各家报道有一定差异.Maclennan等[1]对180例髁状突骨折的统计中,占下颌骨骨折的7.8%.Fridrich等[2]对1067例1515处下颌骨骨折部位进行分析,髁状突骨折占28%.薄斌等[3]对581名交通事故伤颌面部骨折的回顾性研究表明,596处下颌骨骨折中,髁状突骨折占21.26%.郭家平等[4]对98例下颌骨骨折的统计分析表明,髁状突骨折占8.8%.

    作者:郭家平;余小平;王虎中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46例早产儿的护理体会

    早产儿或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出生体重不足2500g的活产新生儿.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形态和生理功能发育不够成熟,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种感染及其它并发症,死亡率高.

    作者:杜爱清;王爱萍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冠状动脉造影术非导管室内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术(冠脉造影术)可以明确冠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对冠心病的诊断达到定量水平,因而被称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我院自1999年12月开展此项检查,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现将此项检查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曹爱华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肝癌围手术期外周血AFPmRNA定量测定的初步研究

    我们通过对肝痛忠者围手术期外周血 AFPmRNA的定量检测,了解围手术期外周血 AFPmRNA水平的变化规律,探讨手术本身是否与肝癌的转移有关.

    作者:杨德利;刘迎娣;程留芳;秦云才 刊期: 2001年第16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