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肺癌误诊临床分析

陈一伟;赵映生;高春强

关键词:
摘要:老年人由于存在多种基础疾病,肺癌的临床症状在诊断方面缺乏特异性,常易造成误诊.我院从1992-2000年收治了674例老年肺癌患者,本文对其中46例误诊病例进行了原因分析,供临床参考.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内胆管蛔虫症超声动态观察及临床意义

    患者女,30岁,住院号238273,因腹痛2天,加重1天伴恶心呕吐入院,入院前曾间断性腹痛,时有阵发性加剧,呈钻项样痛,疼痛时恶心呕吐,未吐出蛔虫,口服去痛片后症状稍有减轻,因疼痛加剧而就诊.查体,中上腹压痛明显,不局限,其他均无异常.入院当日B超:胆囊大小如常,肝外胆管上段宽1.2cm,管腔内见“=”状强回声光带,仔细观察有蠕动,提示胆道蛔虫.第3天再次B超复查,肝外胆宽1.1cm,右肝管扩张,胆总管腔内“=”状强光带延续至右肝内胆管处长约4.8cm,酷拟蛇类的爬行状,超声提示胆道蛔虫,(蛔虫体钻入肝右叶小胆管).

    作者:杨丽萍;王希全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1 646例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为调查了解住院病人的死因,为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数据.本文对医院1991-2000年10年间1646例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0年来,住院病人病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肿瘤、脑病及心脏病成为第3位死因,肿瘤及心脏病病死呈上升趋势,应给予高度重视.分析如下.

    作者:李清荣;杜杰;邱梅英;吴凤英;王淑琴;潘京海;李宁华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先天性巨结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治疗方案,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对6例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例,女1例,有近半数在新生儿期误诊为胎粪堵塞综合征或其它疾病.结果:2例采用保守治疗,仅暂时缓解症状;1例行Swenson术,1例行Rehbein术,4例行Duhamel术,仅1例出现不全性肠梗阻,余随访1-2年.结论:传统的保守治疗仅作为术前准备阶段或暂时缓解症状,Duhamel术与其它术式比较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

    作者:谢恩;徐燕军;郭静芳;万成茂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危重疾病早期抢救水平的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治已得到多数人重视.1994年美国和欧洲研究者认为ARDS与急性肺损伤有密切关系,是急性肺损伤严重阶段,主张恢复“急性呼吸窘迫征”的名称,以强调ARDS并非局限于成人[1].目前认为ARDS是指各种原因直接或间接损伤肺实质,使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高,毛细血管内液体量渗入肺泡腔,影响肺内气体交换,从而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这一综合征在临床、X线和病理生理方面表现有独特之处,从而区别于其他不同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其主要特征是:①肺内血流右向左分流,导致严重的低氧血征;②肺顺应性降低,尤其是动态肺顺应性;③胸片广泛肺实质浸润.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改变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学改变.近年来临床ARDS患者有增多趋势,早期表现极易被原发病掩盖,因此早期确诊ARDS较困难.由于ARDS起病急早期不易于诊断,治疗缺乏特异性手段,故其死亡率可达50一70%[1 2].

    作者:邓丕兰;马素明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和护理体会

    自1997年至2000年对48例AMI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THROM BOLYTIE THERAPY),并采取了积极的监护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靖;尹爱菊;李仁美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对腹股沟斜疝 Shouldice法的手术体会

    腹股沟斜疝为外科常见病,我院自1996-1998年有选择地对12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行Shouldice法疝修补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耿继奎;马宝春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21例超高热患者的护理

    我们对5年间所收治的21例超高热患者,通过实施积极全面的护理,收到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彭妙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肺结核咯血几个重点环节的护理

    在肺结核病人中约有1/3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而咯血往往对患者危害很大,可引起窒息、失血性休克、肺不张等多种并发症,有的甚至引起死亡.所以,加强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它对降低肺结核咯血患者的病死率等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汇报了51例肺结核咯血患者护理的几个重点环节.

    作者:裘灵洁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早期表现心率缓慢的休克32例

    1997年3月-2000年9月,我科收治了休克早期心率缓慢的患者32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安清;刘丰泉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慢性乙型肝炎a-2b干扰素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附62例报告)

    近几年来,国内外试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庆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对62例慢性乙型肝炎采用a-2b干扰素治疗,并对影响其疗效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治辉;线吉敏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实验猪急性心肌缺血不同时间内心肌组织坏死的动态变化

    目的:研究实验猪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组织坏死的动态变化及肌钙蛋白-T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10头猪行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于结扎后2mi n,20min,90min及180mi n活杀,取出心脏固定于中性福尔马林(96h),分别从心尖、左室前壁及后壁中部各取材5块(3×2×0.3cm),石蜡包埋,4 u m连续切片,作HE,碱性复红-苦味酸组织化学及肌钙蛋白-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用真彩色图像体视学分析系统对组织切片定量分析.结果:各组心肌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病变及明显的炎症反应.体视学分析提示,LAD结扎后,心肌细胞坏死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P<0.01),且不同部位的心肌细胞对缺血的耐受程度明显不同,以心尖为差(P<0.01),次为左室后壁(P<0.01).资料还同时显示,肌钙蛋白-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灵敏度明显优于组织化学染色(P<0.01).结论:本实验提供的心肌细胞坏死面积量化指标,不仅为影像学成像技术提供了病理学依据,而且也表明检测血清肌钙蛋白-T是有理论根据的,故较有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作者:陈文笔;田瑞霞;严家春;徐长江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胃肠道外营养治疗新生儿硬肿症34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我科自1998年11月至1999年11月期间共收治中度以下新生儿硬肿症62例,其中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胃肠外营养疗法,与常规组28例对比,疗效明显改善.我们通过对34例实施胃肠外营养患儿的护理取得了一定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依那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胰岛素和糖代谢变化,并探讨依那普利对CHF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CHF患者69例依那普利(n=37)10mg,1次/日和地高辛(n:32)0.25mg,1次/日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出FPG/FINS比例、IAI值[IAI=-1n(FPG×FINS)]作为机体胰岛素敏感性评价指标,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胰岛素敏感性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依那普利组CHF忠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显著增加,而地高辛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无显著变化.结论:依那普利有改善CHF患者IR的作用.

    作者:王晓洪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CT扫描在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为探讨颅脑CT在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的实际价值,本文就我院1995年1月至2000年8月间262例神经系统的患儿进行颅脑CT检查,报告如下.

    作者:徐秀美;王常鸿;王峰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漏斗胸的外科治疗

    近5年来,我们为16例漏斗胸病人施行外科手术,其中8例应用胸肋重叠抬举术矫治,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俊东;李庄;李爱民;王福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的某些心电图异常表现

    一般认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文氏型Ⅱ度窦房传导阻滞、结性心律多数是由于心脏受到器质性损伤所致.笔者在工作中遇到卧位心电图出现这些情况时,应用某些降低迷走神经张力的方法进行试验,如取直立位描记心电图或让病人活动后心率加快时再卧位描记心电图,发现部分病人心电图能立即恢复正常.这部分病人多为儿童,症状较轻,有的表现为深呼吸或叹息样呼吸,心脏超声、胸部X线、心肌酶谱等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笔者认为这部分病人的心电图异常表现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而直立位或病人活动后心率加快都能使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心脏的自律性、传导性恢复正常.因此,在遇到上述异常心电图时,可用降低迷走神经张力的方法及其他检查,与器质性心脏病进行鉴别,以免给病人和家属造成思想负担.下面将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的某些心电图异常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王令德;吴红;孟宪梅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青年良性黑棘皮病1例

    患者女,22岁,因双侧腋下、肘窝、窝及颈后黑色色素沉着斑7年入院.患者7年前夏季,颈部先出现“花斑”,渐渐累及腋下,在多家医院就诊均诊断为“花斑癣”,分别给予外用5%水杨酸酒精、美克霜以及复方土槿酊等药物治疗,疗效差.7年间皮疹处无明显不适症状,皮疹颜色渐加深,并且双侧腋下、肘窝、窝、外阴等处部有损害.患者自诉发病前瘦弱,之后体重有增加,其家族中父亲、大们和堂弟也有相同皮疹,并且体型肥胖.

    作者:姜莉;雷鹏程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低血钾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患者女,72岁.临床诊断:结肠癌,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晨起小便后,突然出现心慌、心悸、胸闷并呼吸急促,继而呼吸困难,口唇紫绀,血压测不到,心跳骤停.未用任何药物,只是加大氧流量心跳恢复.测血压24/16KPa,心率130次/min,心律不齐.血钾低,血清钾2.01mmol/L,血清钙2.10mmol/L,心电图示:P-R间期0.16秒Q-Tc间期0.58s,T波倒置,U波明显增高.心电图上开始出现成对的室性早波,而后QRS波群振幅高低不一,形态不同,QRS波方向以基线为轴上下改变.心电图诊断:①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②低血钾.

    作者:郭小平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分析

    冠心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而心肌缺血是冠心病诊断标准之,由于糖尿病人常合并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故糖尿病伴发冠心病时起病隐袭,症状不典型.现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40例作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黎冰;王国君 刊期: 2001年第16期

  • 动力性主动脉成形术辅助循环的研究进展

    动力性主动脉成形术(Dynamic aortormyoplasty,DAM)即以带蒂自体骨骼肌包裹升/降主动脉,经过抗疲劳训练后刺激其在心脏舒张期收缩,挤压所包裹的主动脉,以达到主动脉外反搏的目的,其适应症较宽,操作简单,在心衰的外科治疗中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者:高志;王天佑 刊期: 2001年第16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