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胃癌31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王静

关键词:
摘要:我院1994年6月-2000年12月共收治经病理证实70岁高龄病人38例,其中31例行手术治疗.现将手术31例高龄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陈旧性异位妊娠42例分析

    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陈旧性异位妊娠42例,均未能进行早期诊断、手术治疗,造成盆腔粘连,现将其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朱建香;徐英芹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正确认识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越来越广泛受到关注并且得到了普遍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循证医学要求从医人员以理论为基础加个人经验的医学模式向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模式转变.循证医学模式要求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提出问题并通过严格的检索、挑选和评价文献来回答这些问题,加强知识更新.

    作者:何林;王朝华;蒋晓芹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美多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

    心率变异能够反映心血管自主神经的张力及其均衡性,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心率变异性分析对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及其药物干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故本文研究了β受体阻滞剂美多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逸南;马光山;方征;李方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冠心病血小板膜Fas、Apo2.7、bcl-2阳性表达率改变的意义

    我们从1997-1999年对冠心病52例患者的血浆血小板膜促、抑细胞凋亡的基因阳性表达率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丕兰;葛林阜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甲状腺激素对心衰预后的评价

    人们认识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低T3综合征已有多年,但是直到近人们才对甲状腺激素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研究[1];本文对95例心功能不全患者用常规治疗与用小剂量甲状腺激素合并常规治疗,对其疗效进行了观察分析.

    作者:蒋明华;王晓洪;常华军;韩进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消炎痛栓、解痉剂联合治疗肾绞痛的临床观察

    我科从1999年9月-2000年10月,用消炎痛栓、解痉剂联合治疗肾绞痛10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沈杰;俞奇伟;包卫东;汤晓辉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中度妊高症并心衰的术中麻醉处理体会

    患者女,27岁,入院诊断:①孕1产0孕40-2周LoA待产,②中毒妊高症并心衰.血常规(-)、Pro(++)、心电图(-),术前病人已有心衰表现,不能平卧.入室后病人突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自述不能平卧、心慌、气短并大汗淋漓,口周发绀,面色青紫,剧咳并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伴有严重呼吸困难,心率160-180次/分,肺底可闻及湿鸣,积行硬膜外穿刺置管,给2%利多卡因4ml测试平面后,床头抬高并左倾20°消毒铺巾开始手术,静脉给西地兰0.4mg,安定10mg,速尿20mg入壶,此时血压153/107mmHg,SPO2为87%.

    作者:陈智慧;刘丽萍;李桂琴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小静脉逆行穿刺采血法

    对肥胖者、婴幼儿静脉取血是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困难之一,同时避免扎压脉带时给患者带来不适及防止交叉感染,经实践,我们发现经小静脉逆行穿刺采血法,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作者:张胜花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自1999年3月-2000年4月,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NS),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NS患者共50例,随机分治疗组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17-52岁.对照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年龄15-58岁.均符合诊断标准[1].

    作者:李政;洪军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500例尿(阴)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测及临床分析

    我们于2000年4月至2001年4月,对STD门诊500例尿(阴)道分泌物异常者进行淋球菌(NG),解脲支原体(UU)及沙眼衣原体(CT)病原学检测及临床分析,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00例尿(阴)道分泌物异常者均为本院性病科门诊的初诊患者,就诊前1周无服药史.男296例,女204例,病程3天至1年;男性平均病期7天;女性平均病期24天;年龄20-48岁,平均36岁;已婚386例,占77.2%,未婚114例,占22.8%.传染来源:非婚性接触272例,占54.4%,配偶间传染102例,占20.4%;嫖娼者164例,占32.8%;不详12例,占2.4%.1.2 临床表现 50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尿(阴)道红肿,痒痛,排尿困难及疼痛,性交时痒或痛等症状.

    作者:李金辉;于春秀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恢复期并发结肠梗阻分析(附2例报告)

    1 病例资料例1,患者男,51岁.因突发上腹部持续性剧痛伴恶心、呕吐32小时入院.查体:T:38.8℃,P108次/分,R28次/分,BP12.2/8.2KPa.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以右上腹偏重.急查血淀粉酶:1843u/L,尿淀粉酶5082u/L,WBC18.1×109/L,N0.94,L0.06.

    作者:王勇;刘厚东;郑建伟;汪萍;龙飞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病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与高血压(HT)有很强的相关性.超过半数的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有高血压,而约30-70%的高血压病人有呼吸睡眠暂停[1].但SAS与HT之间的因果关系,两者之间这种相关性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尚不明确,本文就近年来,有关SAS与HT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抗高血压药物对此类合并SAS的高血压的疗效进行了总结.

    作者:孙颖;常志文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膀胱腺癌(附19例报告)

    目的:提高膀胱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对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19例膀胱癌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其中脐尿管腺癌2例,原发性膀胱腺癌17例.结果:19例中经尿道电切3例,膀胱部分切除术8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7例,姑息性尿流改道术1例.随访1年生存率45.5%,5年生存率16.7%.结论:提高膀胱腺癌的早期诊断,严格术式选择,术后辅助放化疗等全身性综合治疗对改善预后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马东;杨德全;秦荣良;印强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以人工股骨头和髋臼替代丧失功能的髋关节,是目前应用广泛、有效的骨关节手术.每年全世界大约有80万例.临床多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所造成的关节疼痛、强直、活动受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功后,可解除关节疼痛、重建关节活动功能.护理工作在髋关节置换中十分重要,现将术前、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娟;马畅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118例报告

    我院自1998年1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130个椎间盘经皮穿刺切除,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18例行130个椎间盘行PLD切除术,其中男72例,女46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37岁;病史为3个月-15年;左侧75例,右侧43例;单纯L4-5椎间盘突出98例,两节段同时突出12例,(L3-4 及L4-5),L5S1 8例.

    作者:尹曰博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产后尿潴留的B超观察

    为了及时发现产后尿潴留,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我们对157例生理产及剖宫产的产妇进行了分娩后盆腔B超普查,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新华;程辉;车德刚;段乾梅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输液过程中静脉加药方法的改进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由于病情需要,经常在病人输液过程中往输液瓶内(或输液袋)加药.在以往输液过程中加药,往往自瓶塞处消毒后插入针头直接加入输液瓶(或输液袋内),此方法容易自针头处渗漏,增加院内感染率,笔者采用新的加药方法,则避免了渗漏,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一次性输液器、软包装液体或瓶装液体、无菌空针、针头、需加入药物.

    作者:邓灵芝;白安芳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儿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6例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0例,女6例.年龄6-12岁,平均9.1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0分钟至2天,住院天数8-27天,平均18天.

    作者:吴爱兰;王连英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14例黑蜘蛛螫伤急救与护理

    一般蜘蛛毒性不大,但产于亚热带地区的黑蜘蛛有毒性,其有一对角质螫,分泌少量神经毒素和坏死毒素,神经毒素主要刺激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1],患者除局部红肿,剧烈疼痛麻木,苍白外,全身症状明显,全身无力,肌肉痛,大汗淋漓,严重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肌损害.我们自1998年6月至2000年10月共收治黑蜘蛛螫伤患者14例,将救治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连立红;王桂花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早期药液湿化给氧预防新生儿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为探讨早期药液湿化给氧预防新生儿脑损伤(HIE和颅内出血)的效果.方法:我们将140例有宫缩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研究组在宫缩早期接受药液(维生素K1)湿化给氧,第1、2产程(产妇)、第3产程(新生儿).并与传统的宫内窘迫或窒息后给氧组对照比较.结果:两组产妇分娩时限,新生儿Apgar评分,有显著差异.两组母婴血氧饱和度差值比较有极显著差异,两组母血、脐血、血气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发病率(14.29%)与对照组发病率(41.43%)对比显著降低.结论:此法简便、效果满意.

    作者:邢佑敏;董绍华;邱学兰;廉德花;赵崇华 刊期: 2001年第15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