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血小板膜Fas、Apo2.7、bcl-2阳性表达率改变的意义

邓丕兰;葛林阜

关键词:
摘要:我们从1997-1999年对冠心病52例患者的血浆血小板膜促、抑细胞凋亡的基因阳性表达率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以人工股骨头和髋臼替代丧失功能的髋关节,是目前应用广泛、有效的骨关节手术.每年全世界大约有80万例.临床多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所造成的关节疼痛、强直、活动受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功后,可解除关节疼痛、重建关节活动功能.护理工作在髋关节置换中十分重要,现将术前、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娟;马畅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陈旧性异位妊娠42例分析

    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陈旧性异位妊娠42例,均未能进行早期诊断、手术治疗,造成盆腔粘连,现将其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朱建香;徐英芹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心电阶梯现象1例报告

    患者男,57岁,反复胸闷,心前区隐痛5年,加重15天,来我院就诊.体检:发育良好,BP16/10KPa,心界不大,心率61次/min,心律规整,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肝脾未触及,心肌酶检查正常.超声心动图显示各腔室瓣膜正常.心电图示:P-R间期0.14S,QRS间期0.08S2导联第3、7、8、11、12个QRS波群呈qRS波形,T波倒置0.15mv第1、2、4、5、6、9、10个QRS波群呈RS波形,T波直立0.20mv.

    作者:张登芳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贝络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对照研究

    为观察国产枸橼酸莫沙必利(商品名:贝络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自2000年6月至2000年11月在我院消化科门诊应用贝络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AD)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总结如下.

    作者:惠祥兴;王继晶;赵卫平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1例的CT诊断分析

    1 病例资料患者男,36岁,突发性剧烈腹痛,腹胀、呕血、便血,面色苍白、口干、气促入院,查体:右上腹压痛、叩击痛,腹水征阳性,有乙肝病史.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HBsAg(+)、血红蛋白60-92g/L.B超检查:肝内占位可疑肿块破裂出血,腹腔内积液.CT检查平扫显示:肝右叶下段见7.5×6.0×5mm大小肿块占位,边界不清楚,CT值46Hu,肝脾外缘见有环状低密度影CT值38Hu,小肠内见有均匀性稍高密度影,胃内见有大量液体,CT诊断肝癌自发破裂出血、腹腔内积液积血.

    作者:徐述德;张诚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四孔钢板在浮动胸壁中的应用

    19998年1月至2001年1月我科共收治肋骨骨折病人164例,其中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伴浮动胸壁28例,21例行四孔钢板内固定,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16例,女 5例.年龄 27-58岁,平均41岁.车祸伤17例,塌方砸伤和坠落伤各2例.每例少肋骨骨折5根6处,多15根19处.均有浮动胸壁和血气胸.单侧肋骨骨折固定15例,双侧固定6例.同时胸腔探查7例.急诊手术9例,24小时后手术12例.

    作者:姜亦升;孙家树;曾宪华;杨新峰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自1999年3月-2000年4月,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NS),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NS患者共50例,随机分治疗组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17-52岁.对照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年龄15-58岁.均符合诊断标准[1].

    作者:李政;洪军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甲状腺激素对心衰预后的评价

    人们认识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低T3综合征已有多年,但是直到近人们才对甲状腺激素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研究[1];本文对95例心功能不全患者用常规治疗与用小剂量甲状腺激素合并常规治疗,对其疗效进行了观察分析.

    作者:蒋明华;王晓洪;常华军;韩进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26例难治性肺结核病人的化疗管理效果分析

    我所自1993年1月到2000年1月共管理难治性肺结核病人26例,利用短程化疗(DOTS)复治涂阳治疗方案及氧氟沙星治疗,全程强化督导管理模式,定期随访.报告如下.

    作者:王正运;宋先印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病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与高血压(HT)有很强的相关性.超过半数的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有高血压,而约30-70%的高血压病人有呼吸睡眠暂停[1].但SAS与HT之间的因果关系,两者之间这种相关性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尚不明确,本文就近年来,有关SAS与HT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抗高血压药物对此类合并SAS的高血压的疗效进行了总结.

    作者:孙颖;常志文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早期药液湿化给氧预防新生儿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为探讨早期药液湿化给氧预防新生儿脑损伤(HIE和颅内出血)的效果.方法:我们将140例有宫缩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研究组在宫缩早期接受药液(维生素K1)湿化给氧,第1、2产程(产妇)、第3产程(新生儿).并与传统的宫内窘迫或窒息后给氧组对照比较.结果:两组产妇分娩时限,新生儿Apgar评分,有显著差异.两组母婴血氧饱和度差值比较有极显著差异,两组母血、脐血、血气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发病率(14.29%)与对照组发病率(41.43%)对比显著降低.结论:此法简便、效果满意.

    作者:邢佑敏;董绍华;邱学兰;廉德花;赵崇华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持续感染乙肝病毒e抗原血清转换与基因变异的关系

    目的:了解乙肝病毒慢性持续感染e抗原血清转换中前C基因及C基因启动子变异的关系.方法:HBV-DNA阳性且e抗原/或e抗体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30例,以PCR结合微板核酸杂交-ELIS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前C基因(nt1896、nt1899)及其基本核心启动子(BCP,nt1762、nt1764)变异.结果:不论前C基因还是BCP变异,均与e抗原血清转换相关(P<0.05);不论e抗体阳性组还是e抗原阳性组,BCP变异均高于前C基因变异(P<0.05),但二者均不相关(P>0.05).结论:乙肝病毒C基因启动子与前C基因的变异是随机的,都可下调HBeAg的表达,前者更易于发生变异.

    作者:吕其军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经颅多普勒在I、II级高血压患者中脑血管损伤的研究

    目的:观察I、II级高血压病患者中脑血管的血流变化、血管损伤程度,为脑卒中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60例I、II级高血压患者和60例正常人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颈内动脉系统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高血压I级组:颈内动脉系统各分支血管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加速,脑血管痉挛,PI、RI值正常.高血压II级组颈内动脉系统各分支血管平均血流速度降低,脑供血不足,PI、RI值升高.结论:高血压I级组患者处于高血流动力学状态,脑血管痉挛,以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发生率高,大脑前动脉次之.高血压II级组患者,脑血管血流速度减慢,血管阻力加大,同时伴有脑动脉硬化的图形特征.

    作者:鹿桂兰;张希侠;杜秀娟;乔汉勇;王莹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孟氏骨折50例治疗体会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1814年首先被Monteggon描述,又称孟氏骨折.其复位困难且复位后固定不稳定,治疗方法一直是外科争论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对前臂旋转功能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对尺骨骨折复位要求更加严格.本人总结50例孟氏骨折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正发;徐卓;刘增霞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0例治疗体会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合理而有效的使用阿托品及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自1994年3月-1998年8月共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30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30例均为农民,其中男8例,女22例,年龄16-67岁,16岁2例,22岁-45岁26例,大于45岁2例.

    作者:李积兰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小儿严重烧伤休克期诊治不当38例原因分析

    1989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院共收治小儿严重烧伤267例.其中休克期(伤后48小时内)诊治不当38例,占14.2%,现就其原因作初步分析.

    作者:陈大夫;王晓;牛文化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新达罗与青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评价新达罗和青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将92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用新达罗颗粒剂,每日每公斤体重20mg,分3次口服,疗程5天;对照组44例用青霉素钠,按每日每公斤体重20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中,1次/日静滴,疗程5天.结果:新达罗临床总有效率为79.16%(38/48),青霉素有效率为77.27%(34/44),X2=0.048 , P>0.05,差别无显著性,即两组疗效相等.新达罗杆菌清除率为87.50%(14/16),青霉素杆菌清除率为46.15%,P<0.05,差别有显著性.杆菌对新达罗的敏感率为93.10%,对青霉素的敏感率为34.48%,X2=29.56,P<0.01,差别有极显著性.结论:口服新达罗颗粒剂与静滴青霉素对化脓性扁桃体炎有同等疗效.且新达罗对杆菌清除率和药物敏感率均优于青霉素.可避免打针之苦,儿童乐于接受.

    作者:王纪凤;王梅英;高霞;周恒忠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14例黑蜘蛛螫伤急救与护理

    一般蜘蛛毒性不大,但产于亚热带地区的黑蜘蛛有毒性,其有一对角质螫,分泌少量神经毒素和坏死毒素,神经毒素主要刺激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1],患者除局部红肿,剧烈疼痛麻木,苍白外,全身症状明显,全身无力,肌肉痛,大汗淋漓,严重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肌损害.我们自1998年6月至2000年10月共收治黑蜘蛛螫伤患者14例,将救治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连立红;王桂花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对大鼠肝脏缺氧性损伤中凋亡机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凋亡机制在大鼠肝脏缺氧性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缺氧法制造大鼠肝脏缺氧模型.对肝组织进行原位缺口末端DNA标记技术检测肝细胞的凋亡情况.用原位杂交及RT-PCR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大鼠在连续缺氧(10%O2,8h/d)30天后,缺氧组及对照组肝细胞均有凋亡,但缺氧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bcl-2在缺氧组中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ax在缺氧组中的表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缺氧因素作用下,bcl-2和bax 2种基因表达比例发生变化,使肝脏组织内肝细胞凋亡减少.

    作者:梁桃;马占军;刘铁夫;刘冰熔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206例勘察职工消化性溃疡病调查分析

    消化性溃疡病在勘察单位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地危害人们的健康.为了寻找防治方法,笔者对已经确诊的2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

    作者:蒋艳青 刊期: 2001年第15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