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同宝;张征;蔚敏;黎敬波
糖尿病肾病(DN)肾小球硬化由肾消迁延日久发展而来,提出肾小球硬化的病理改变与中医学积证相类,可归属肾积范畴.认为气阴两虚、肾络亏虚日久,化生痰瘀,变生肾积,为肾小球硬化之本.痰瘀痹阻肾络,为肾小球硬化之质;痰瘀互生互结,又为病情恶化之因.临证防治宗且攻且补之则,立益气养阴、祛瘀泄浊之法,以康肾片治疗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冯天保;谢桂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阿霉素穴位注射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阿霉素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无水酒精亚甲兰复合液穴位注射治疗.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2年,治疗组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7.7%;对照组有12例复发,复发率为50.0%.2级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阿霉素穴位注射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东雁;陶玉东;贺天喜;张国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放化疗法配合艾灸神阙穴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放化疗法配合艾灸神阙治疗;对照组采用放化疗法配合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6%,对照组为92.9%,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比较CD3、CD4、CD8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外周血WBC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放化疗法配合艾灸神阙穴治疗晚期鼻咽癌有一定的抗肿瘤和抗放化疗损伤作用.
作者:成拯;姜翼;陈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开心胶囊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5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溶栓治疗、静脉点滴硝酸甘油、口服肠溶阿斯匹林、倍他乐克、开博通、降脂药等);治疗组2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开心胶囊(由西洋参、黄芪、麦冬、蒲黄、川芎、山楂、白芥子、浙贝母、栀子等组成).疗程为3周.主要观察治疗前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内皮素(ET)等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变化,并经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容积(LVEDV及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E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AngⅡ、ALD、ET等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尤以AngⅡ和ET较为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ET的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以LVDd、LVESV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开心胶囊通过抑制AngⅡ和ET释放的作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神经内分泌失调,具有一定的抗心室重构作用.
作者:赵静;刘南;左俊岭;黄小平;陈镜合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门氏活化汤配合手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以门氏活化汤(由当归、丹参、鸡血藤、穿山甲、水蛭、地龙、红花、桃仁、黄芪、桂枝、白芍、木耳、天麻、僵蚕、全蝎、甘草等组成)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24例,单纯用手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2月.主要观察近期疗效及复发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2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随访6月后,治疗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20.0%;对照组复发14例,复发率为73.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疼痛紧张指数(VAS)、步行至疼痛发生所需时间(t)、奥氏功能丧失指数(ODI)等指标均有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2组治疗后比较,除VAS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外,t、ODI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36项健康调查(SF-36)各项积分值均有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其中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GH)、社交功能(SF)、情绪角色(RE)等积分值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氏活化汤配合手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在减少复发及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单纯手法治疗.
作者:梁伯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甘草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功效.主治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两胁胀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症.笔者用于治疗因肝血虚所致的黧黑斑、喜唾涎沫及不寐证,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作者:马红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赖振添教授认为,毒蛇咬伤中医辨证可分为风毒、火毒、风火毒.根据不同类型的毒蛇咬伤后出现不同症状,进行辨证论治.风毒(神经毒)者,治宜活血祛风;火毒(血循环毒)者,宜清热解毒、凉血解毒;风火毒(混合毒)者,则活血祛风、清热解毒和凉血止血合用.同时重视急救处理,及早注射抗蛇毒血清.临床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方咏;张晓波;赖振添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人参、黄芪、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炙甘草组成.主治脾胃气虚下陷所致之发热、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等病症.笔者临证灵活运用此方治疗各种杂病,均获良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熊竹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郝小波教授认为干眼症多因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津液亏损;或风热郁久伤阴化火,上攻于目,灼津耗液;或嗜烟酒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致脾胃蕴积湿热,气机不畅,目窍失养.治疗上应益气养阴,生津润燥,清利湿热为主,重建完整泪膜,治愈形成上皮.分为3个证型辨证论治.
作者:张彩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手汗李某,女,23岁,2002年5月初诊.手汗5年,伴口渴引饮,每天饮水超过2 000ml,仍觉口干口渴,小便量少,每天1~2次,手汗甚多,四季皆如此,恶寒,两手发凉,饮食可,二便调,舌暗、苔白,脉紧.证属肾阳不足,卫阳不固.治以温阳化气利水.方用栝萎瞿麦丸合当归四逆汤加减.处方:炮附子、通草、炙甘草各6g,黄芪、瞿麦各12g,茯苓15g,知母、当归各10g,桂枝8g,赤芍、白芍各5g,细辛3g,浮小麦30g.7剂,每天1剂,水煎服.药后渴减尿增,手汗明显减少,守方又进7剂,病愈.
作者:郑虎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杨豪教授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病机以气虚为本,痰、瘀为标,治疗以益气为主.根据气虚的类型及标本缓急辨证论治,在益气升阳基础上,分别采用利水渗湿、化痰行水、辛润通络、逐瘀破结、化痰行瘀法,临床以经验方颈康细粒剂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程少丹;安丙辰;杨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应用白及连冰粉治疗口疮,效果显著,介绍如下.方药组成与用法白及15g,黄连9g,冰片2g.上药碾成极细粉末,过130目筛后装瓶备用.令患者先用蒸馏水或淡盐水漱洗口腔后,取药粉约2g,分撒在口腔溃疡处,每天1~2次,5天为1疗程.
作者:张秋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从中医文献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辨证分型论治、专方专药、针灸、按摩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中医药在防治IBS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还须提高研究和设计的科学性.
作者:曾益宏;战晓农;陈志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对照组单纯以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内服和灌肠等综合疗法治疗.2组均以10天为1疗程,共治疗1~3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愈49例,显效22例,有效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25例,有效23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7.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且内外兼治,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无副作用,安全可靠.
作者:林秀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54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26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42.9%、75.0%,对照组分别为30.8%、53.9%,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平均缓解时间(5.0±2.2)月,对照组平均缓解时间(8.0±3.6)月,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总复发率治疗组为19.1%,对照组为78.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毒副作用发生率治疗组为32.1%,对照组为61.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作者:陈秋月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疏肝解郁益阴汤组成;当归、白芍、茯苓、白术、丹参、赤芍、银柴胡、熟地黄、山药、生地黄、枸杞子、神曲、磁石、栀子各9g,升麻、五味子、甘草各3g.每天1剂,水煎服.
作者:庞赞襄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清热软坚合剂治疗反复发作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用清热软坚合剂(处方:蒲公英、金银花、连翘、败酱草、鱼腥草、延胡索、川楝子、昆布、天花粉、甘草)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B超影象学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对照组为72%,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肠系膜淋巴结大小、减少程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软坚合剂治疗反复发作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显著.
作者:樊永凤;杨亚超;白红梅;王媛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予以常规控制颅内压、调控血压、防治感染等西药治疗;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活血通络方(药用黄芪、当归、石菖蒲、赤芍、地龙、红花、甘草、水蛭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对照组为72.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比黏度低切值、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全血比黏度低切值、红细胞比积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全血比黏度高切值、低切值、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TG、TC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
作者:邹先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慢性咽炎中医学称之虚火喉痹.多因脏腑亏损,耗伤阴液,虚火上炎于咽喉,或因风热喉痹,风热乳蛾失治或治疗不彻底,令阴液耗损,虚火上炎所致.笔者根据前人经验,结合临床体会将慢性咽炎分为5个证型辨治,伴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者,配合外治烙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谢瑞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采用尿石通丸配合西药治疗肾、输尿管结石6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礼坤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