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瑞丰
目的:观察改良挂线加中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0例肛瘘患者采用改良挂线加不定时橡皮筋取出术治疗,并配合中药内服及外敷.结果:250例全部治愈,1次挂线治愈216例,2次挂线治愈34例.随访2年未见1例复发.疗程短12天,长33天.结论:改良挂线加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肛瘘疗效可靠.
作者:陈映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杨豪教授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病机以气虚为本,痰、瘀为标,治疗以益气为主.根据气虚的类型及标本缓急辨证论治,在益气升阳基础上,分别采用利水渗湿、化痰行水、辛润通络、逐瘀破结、化痰行瘀法,临床以经验方颈康细粒剂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程少丹;安丙辰;杨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给予口服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更年益肾汤(药用熟地黄、菟丝子、枸杞子、山药、山茱萸、当归、白芍、泽泻、茯神、女贞子等).结果: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52.38%、90.47%,对照组分别为31.58%、71.0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
作者:张松林;潘启明;伍彩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活血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以活血益胃汤(处方:黄芪、白术、山药、北沙参、丹参、三七、莪术、川芎、蒲黄、延胡索、香附、枳壳、白芍、甘草)治疗;对照组30例以胃复春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及胃镜下胃黏膜的病理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愈显率治疗组为73.33%,对照组为23.3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经胃镜病理检查比较:胃黏膜萎缩、异型增生、肠化生的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活血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叶慧宁;关趣婷;曾冬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应用白及连冰粉治疗口疮,效果显著,介绍如下.方药组成与用法白及15g,黄连9g,冰片2g.上药碾成极细粉末,过130目筛后装瓶备用.令患者先用蒸馏水或淡盐水漱洗口腔后,取药粉约2g,分撒在口腔溃疡处,每天1~2次,5天为1疗程.
作者:张秋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郝小波教授认为干眼症多因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津液亏损;或风热郁久伤阴化火,上攻于目,灼津耗液;或嗜烟酒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致脾胃蕴积湿热,气机不畅,目窍失养.治疗上应益气养阴,生津润燥,清利湿热为主,重建完整泪膜,治愈形成上皮.分为3个证型辨证论治.
作者:张彩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从中医文献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辨证分型论治、专方专药、针灸、按摩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中医药在防治IBS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还须提高研究和设计的科学性.
作者:曾益宏;战晓农;陈志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是妊娠期常见合并症.本病据临床表现属中医学胎气上逆、子嗽范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妊娠合并哮喘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林玲;夏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李清文教授认为眼内出血证应针对病因以止血为先,滋阴降火、育阴潜阳、行气活血、补气摄血为常用治法;血止后用行血法为主,消除瘀血促进视力恢复.临床辨病与辨证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疗效显著.
作者:白世淼;戎曙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陈锐深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肿瘤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广东省中医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将其以中医药治愈乳腺癌术后卵巢囊肿1例,报告如下.
作者:黎壮伟;陈锐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对胃黏膜损伤大鼠的细胞保护作用与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cl-2、Fas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足三里组、非穴组、模型组和空白组,每组10只.用无水乙醇灌胃,造成胃黏膜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胃黏膜细胞Bcl-2、Fa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细胞凋亡指数模型组与空白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足三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足三里组与非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足三里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cl-2基因蛋白阳性表达:模型组与足三里组、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Fas基因蛋白阳性表达:非穴组、模型组与足三里组、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对胃黏膜损伤后的细胞保护作用可能的机理是由于降低胃黏膜细胞凋亡,促进了Bal-2基因蛋白表达,抑制了Fas基因蛋白表达,并具有腧穴相对特异性.
作者:周国平;严洁;李江山;邓常青;刘健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慢性咽炎中医学称之虚火喉痹.多因脏腑亏损,耗伤阴液,虚火上炎于咽喉,或因风热喉痹,风热乳蛾失治或治疗不彻底,令阴液耗损,虚火上炎所致.笔者根据前人经验,结合临床体会将慢性咽炎分为5个证型辨治,伴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者,配合外治烙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谢瑞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采用尿石通丸配合西药治疗肾、输尿管结石6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礼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54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26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42.9%、75.0%,对照组分别为30.8%、53.9%,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平均缓解时间(5.0±2.2)月,对照组平均缓解时间(8.0±3.6)月,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总复发率治疗组为19.1%,对照组为78.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毒副作用发生率治疗组为32.1%,对照组为61.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作者:陈秋月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出血性中风发病及死亡与时间的关系.方法:对353例出血性中风患者用圆形统计分析法,分析其中263例非死亡病例的发病时间及90例死亡病例的发病时间与死亡时间.结果:353例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时间在中午11~13时间段有明显集中趋势(P<0.01),发病高峰时间点在12时11分21秒.其中90例死亡病例发病时间在中午末时13~15时间段有一定集中趋势(0.05<P<0.1),发病高峰时间点在13时59分31秒,死亡时间在上午6~8时间段有相对的集中趋势(P>0.10),死亡高峰时间点在7时5分35秒.263例非死亡病例发病时间在中午11~13时间段有明显的集中趋势(P<0.01),发病高峰时间点在11时46分12秒.结论:日中午未时是出血性中风的发病易发时段,出血性中风患者相对死亡高峰期在上午6~8时间段,提示应加强该时间段的治疗和护理.
作者:高振和;何明丰;梁章荣;莫少庸;张继平;张英俭;申放;陈子星;蔡丽云;香卫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症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各33例.治疗组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经前期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经期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经后期治以补肾温阳、活血化瘀.对照组用丹那唑治疗.结果:治疗组不孕症治愈14例,治愈率42.42%;对照组不孕症治愈6例,治愈率18.18%.2组不孕症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对缓解盆腔疼痛、盆腔包块等症状、体征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尤其对内异性不孕症效果较好,且无毒副作用.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滋阴熄风颗粒治疗帕金森病(PD)早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PD早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用滋阴熄风颗粒(由炙龟板、丹参、鹿角霜、山茱萸、山药、杜仲、川芎、生地黄、珍珠母、白芍、天麻、炙甘草等组成)治疗;对照组30例,用美多巴治疗.2组均以2月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2组疗效相当.但在改善症状方面,治疗组震颤改善进步率为91.5%,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进步率为84.1%,对照组分别为78.1%、67.4%,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期间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结论:滋阴熄风颗粒治疗PD早期的临床疗效与美多巴相当,并且安全有效.
作者:汤湘江;雒晓东;蔡业峰;黄培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疳证为儿科四大证之一,多因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根据疳证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笔者认为疳证多为脾阴不足,主张以滋脾养阴法贯穿于治疗始末,辅以消食导滞、益气诸法,浅析如下.
作者:董秀兰;吉训超;章文平;陈治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冲剂治疗老年高血压病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口服补肾活血冲剂(由何首乌、天冬、赤芍、丹参、地龙、桑寄生、山茱萸、生地黄、川芎、红花等组成)治疗;对照组60例,口服牛黄降压丸治疗.8周为1疗程.观察主要症状疗效、降压疗效及治疗前后24小时平均血压、左室肥厚参数、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症状疗效:治疗组显效55例,有效35例,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1.11%、100%.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30例,无效29例,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67%、51.67%.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降压疗效: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58.89%、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31.67%、73.33%),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左室肥厚各项参数、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补肾活血冲剂治疗老年高血压病肾虚血瘀证临床疗效确切,症状改善明显,可逆转左室肥厚,阻止血栓形成,减少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作者:田军彪;苗华为;耿丽梅;刘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阿霉素穴位注射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阿霉素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无水酒精亚甲兰复合液穴位注射治疗.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2年,治疗组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7.7%;对照组有12例复发,复发率为50.0%.2级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阿霉素穴位注射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东雁;陶玉东;贺天喜;张国忠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