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李继云;袁忠治;汤晨逢;杨昀焯
杨培根主任医师治疗不寐症,归纳为抓主症,辨虚实,注重调心肝脾及辨神色情志等.并喜用经验方丹龙枣寐汤(由丹参、地龙、炒酸枣仁、鸡内金、乌药组成),临床辨证加减,疗效显著.
作者:李艳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活血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NS)脾肾两虚型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益肾健脾活血法(处方:黄芪、益母草、山药、玉米须、葫芦瓢、三七、白术、茯苓、海马、巴戟天、砂仁)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激素标准疗程治疗.主要观察近期、远期疗效及治疗前后尿蛋白(PRO)、血白蛋白(Alb)、血胆固醇(T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3%,对照组为95.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远期疗效:随访1年后,复发率治疗组为10.2%,对照组为44.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共2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治疗组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益肾健脾活血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型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无毒副作用.
作者:梁如庆;林开亮;梁德;潘国辉;黄道雄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脑醒喷鼻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脑醒喷鼻剂高剂量组(高剂组)、脑醒喷鼻剂中剂量组(中剂组)、脑醒喷鼻剂低剂量组(低剂组)、尼莫通腹腔注射组(对照组)、生理盐水喷鼻剂组(NS组)、溶酶喷鼻剂组(溶酶组)、假手术组(正常组)共7组,每组10只.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建立左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并进行再灌注.在造模前3天及再灌注期间,脑醒喷鼻剂高、中、低剂组分别以含川芎嗪和石菖蒲生药5.4mg·kg-1·d-1和1.08g·kg-1·d-1、2.7mg·kg-1·d-1和0.54g·kg-1·d-1、1.35mg·kg-1·d-1和0.27g·kg-1·d-1的剂量滴鼻;NS组以生理盐水0.18ml·kg-1·d-1滴鼻;溶酶组以溶酶0.18ml·kg-1·d-1滴鼻;对照组用尼莫通注射液0.8mg·kg-1·d-1腹腔注射;正常组按常规饲养.检测血清TNF-α和IL-1β.结果:高剂组、中剂组可降低血清中IL-1 β和TNF-α含量,与NS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低剂组虽然也能降低TNF-α和IL-1β含量,与NS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醒喷鼻剂能抑制TNF-α和IL-1β的表达,使血清中TNF-α和IL-1β生成减少,从而阻断其介导的炎症反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李荣;吴伟;刘煜德;洪永敦;陈宏珪;黄衍寿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痰瘀是肺癌的基本病机,贯穿于整个病程的始终,临床治疗以除痰祛瘀为基本治则,根据肺癌的早中晚期进行辨证施治,以加味苇茎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同时就肺癌的化、放疗与中医药疗法相结合以及手术后抗转移、防复发的中医药疗法进行探讨.
作者:吴玉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消渴目病的证候分布特征及主要临床证型.方法:对245例消渴目病患者从证候组合形式、证型分布进行分析归纳.结果:消渴目病证型组合分布频次中以3证组合形式多,占47.35%;气阴两虚、阴虚内热、脾虚湿热、脾虚痰湿、阴阳两虚5证的合并证,占总例数的98.37%.结论:消渴目病证候组合形式复杂多样,而气阴两虚证、阴虚内热证、脾虚湿热证、脾虚痰湿证、阴阳两虚证与各兼夹证的组合证型为消渴目病的主要证型.
作者:易细香;余杨桂;李景恒;詹宇坚;黄仲委;王舜杏;李志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食管癌内窥镜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11622例电子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观察食管癌内窥镜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点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确诊食管癌116例,食管癌病变部位、病变大小、镜下分型与恶化程度之间无相关性(P>0.05),但病变部位和病理类型有相关关系(P<0.01),其中食管癌多位于中段,中上段鳞癌占89.06%,下段鳞癌、腺癌分别占43.90%、51.22%.内窥镜分型与中医证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早期食管癌中医证型以痰气交阻型为主,进展期以痰瘀互结型和津亏热结型为主.中医不同证型在病变大小、恶化程度上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痰气交阻型以高分化和中分化、占据管腔<1/3为主,津亏热结型以中分化和低分化、占满整个管腔和管腔1/3~2/3为主,痰瘀互结型以中分化和低分化、占满整个管腔和>2/3管腔为主,气虚阳微型以低分化、占满整个管腔为主.结论:食管癌中医证型与病变大小、恶性程度相关,重视早期临床症状和内窥镜检查是提高食管癌诊断水平的主要方法.
作者:黄烈平;周正;罗琦;吴惠英;劳绍贤;周福生;黄志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蠲痹汤联合肩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采用蠲痹汤(处方:羌活、姜黄、防风、桂枝、当归、赤芍、黄芪、党参、杜仲、海风藤、伸筋草、续断、徐长卿、乳香、没药、附子、生姜、大枣、甘草)联合肩关节内注射玻璃钠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消炎镇痛药物戴芬胶囊或西乐葆胶囊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肩关节前曲、外展、后伸功能均明显改善,并可明显减轻关节疼痛,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也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蠲痹汤联合肩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肩周炎,可明显减轻关节疼痛,对肩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刚;李继云;袁忠治;汤晨逢;杨昀焯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治疡液局部外敷创面治疗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创面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局部外敷治疡液(组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虎杖、连翘).对照组25例创面用生理盐水清洗后,采用呋喃西林湿敷.结果:总有效率、治愈率治疗组分别为94.29%、85.71%,对照组分别为76.00%、48.00%,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治疡液具有清热解毒、祛腐生肌作用,能够促进慢性溃疡创面的愈合.
作者:黄春梅;黎建义;黄星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玻璃体积血属于中医学眼科云雾移睛、暴盲等范畴,为内障眼病,患者患眼外观端好,自觉眼前似有蚊蝇、云雾,随目珠移动而飘浮,或眼前骤见黑花或烟云渐升,继之视力下降,轻者视物如隔绢纱、如浓烟密雾,重者突然视物不见而成暴盲.
作者:陈兹满;邱波;李振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肺炎汤治疗肺炎球菌肺炎(痰热壅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1例,口服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的肺炎汤(基本方:生石膏、麻黄、枳实、紫菀、款冬花、厚朴、法半夏、茯苓、桔梗、苦杏仁、黄芩、瓜蒌皮、莱菔子、橘红、甘草)配合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49例,口服头孢拉定胶囊配合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均以14天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04%,对照组为88.7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肺炎汤口服加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肺炎球菌肺炎证属痰热壅肺型疗效显著.
作者:赵仕伟;莫激勤;赵小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熏洗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取穴:患侧内膝眼、外膝眼、血海、梁丘、足三里、阳陵泉、陷谷、太白);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处方:伸筋草、透骨草、生艾叶、木瓜、川牛膝、独活、杜仲、狗脊、川芎、当归、花椒、制乳香、制没药、鸡血藤).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9%,对照组为70.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中药熏洗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种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三七片配合三苯氧胺(TAM)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子宫内膜及血液黏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服用TAM治疗,治疗组加服三七片.2组治疗前后均检测血纤维蛋白原浓度、红细胞比积,每6月行妇科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结果:完成治疗情况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诊刮次数较对照组少,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均未发现子宫内膜癌.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浓度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且纤维蛋白原浓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无显著增厚,但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增厚明显(P<0.05).结论:三七片配合TAM治疗能减轻和延缓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服用TAM子宫内膜增生,减少子宫内膜病变,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减少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黄梅;杨海燕;谢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尿路清治疗解脲支原体(Uu)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9例以尿路清(由白花蛇舌草、土茯苓、崩大碗、黄柏、黄芪、旱莲草、地肤子等组成)治疗,B组35例以强力霉素治疗,C组45例以尿路清加强力霉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A组为71.8%,B组为48.6%,C组为88.9%,A组与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Uu阴转A组20例(51.3%),B组15例(42.9%),C组33例(73.3%),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尿路清治疗Uu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陆原;陈达灿;禤国维;李鸣九;范宝剑;赵季文;汪宁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不完全性肠梗阻邢某,女,48岁,2003年10月5日初诊.曾行阑尾切除术6年余.术后2年每年腹痛发作1~2次,痞满,不思饮食,予以灌肠、输液治疗,疼痛可缓解,此次突发腹痛,急诊入院.诊见:腹胀痛拒按,心烦,发热,大便3天未解,舌红、苔黄燥,脉浮紧.腹部X线透视示:中腹有胀气,少量液平.
作者:李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舒肝活血调冲法配合乳腺磁疗袋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7例以舒肝活血调冲法组方(基本方:柴胡、当归、王不留行、泽兰、山慈菇、丹参、橘核、夏枯草、路路通、鹿角霜、淫羊藿等)内服,配合佩戴乳腺磁疗袋治疗.对照组56例口服乳癖康片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56.14%,总有效率为96.49%;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23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治愈率为12.50%,总有效率为83.93%.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舒肝活血调冲法配合乳腺磁疗袋治疗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罗秀兰;侯年秀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安神汤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安神汤(处方:炒酸枣仁、柏子仁、麦冬、桑椹、郁金、龟板、珍珠母、茯苓、五味子、川芎)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予安定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停药2周后睡眠障碍及治疗前后主要伴随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睡眠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停药后第2周,睡眠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要伴随症状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安神汤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并可显著改善患者主要伴随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黄淑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主要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牙龈指数变化及疼痛缓解时间.结果: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1.43%,91.07%;对照组为45.24%,71.43%;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牙龈指数评分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疼痛及触痛缓解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冠周炎疗效显著.
作者:蔡君;彭植锋;谢春回;叶笑妮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笔者自1995~2004年,运用自拟经验方茵陈紫草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收到满意疗效,介绍如下.方药组成与用法茵陈20g,土茯苓、紫草、玄参、青天葵、生地黄、牡丹皮、连翘、白及、板蓝根各10g,牛膝15g,大黄3g.每天1剂,水煎服.治疗期间忌食辛辣食物.
作者:谢琼忠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湿阻证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湿阻证患者70例为观察组,以健康人70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CD4/CD8比值)、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尿木糖排泄率测定及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等指标的情况.结果:湿阻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红细胞免疫指标RBC-C3bRR均下降,T淋巴细胞亚群CD8、红细胞免疫指标RBC-ICR、SIL-2R均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湿阻证患者尿木糖排泄率及红细胞Na+-K+-ATP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指标间相关性分析:CD4/CD8与SIL-2R呈负相关,与RBC-C3bRR呈正相关(P<0.01,P<0.05);尿木糖排泄率及红细胞Na+-K+-ATP酶活性与RBC-C3bRR呈正相关,与RBC-ICR呈负相关(P<0.01,P<0.05).结论:湿阻证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的紊乱与机体营养吸收障碍及能量代谢不足有关.
作者:王斌;严灿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120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均选用达美康、美迪康控制血糖水平,并根据病情选用降血压、降血脂药物,配合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活血祛瘀、益气养阴中药(处方:熟地黄、黄芪、山药、生地黄、玄参、泽泻、桃仁、赤芍、大黄、丹参、甘草).观察治疗后6~12月患者视力、眼底病变、眼底荧光造影及血管内皮因子(VEGF)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视力提高比对照组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VEGF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较好疗效.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可减少和避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严重视力损害和致盲.
作者:蔡国华;李光;洪雪云;陈启诚;李宁榕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