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浴巾在烧伤病人中的应用

张花存

关键词:
摘要:浴巾大多为人们用来洗澡后擦身保暖,或为婴儿夏天使用的毛巾被.多为纯棉制品,吸水性强,柔软舒适,规格齐全,将它用于烧伤病人床上,收到良好效果.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五种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方法的评估

    目的:评估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组织学、HP培养、C14-呼气试验和HM-CAP测定对HP感染诊断价值.方法:120例消化道疾病的患者进行了以上5种方法检测.其中,HP培养阳性者或其余四项中二项阳性者认为有HP感染.结果: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组织学、HP培养、C14-呼气试验和HM-CAP测定5种方法的敏感性依次为81.0%J、91.1%、82.3%、97.5%和94.9%.特异性为90.2%、95.1%、100%、95.1%、92.6%,诊断符合率为84.2%、92.5%、88.3%、96.7%、94.2%.结论:5种诊断方法中,以敏感性及诊断符合率来看,C14-呼气试验是好一种方法.特异性以HP培养为佳.HM-CAP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临床筛选HP感染的重要检测方法,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组织学也是诊断HP感染较准确的方法.

    作者:朱敏;沈江帆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10例糖尿病大疱病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大疱病是糖尿病的一种较少见的特异性皮肤病变,发病机理未完全明了,可能与皮肤微血管病变、神经营养障碍等因素有关[1].我们将近2年来收治的10例糖尿病大疱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爱琴;王爱民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17例先天性肾发育不良的临床及病理回顾

    目的:探讨先天性肾发育不良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近10年共17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并从其病因、病理发病特点、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先天性肾发育不良以滴尿、高血压、尿路感染等非特征性表现、X线表现和B超检查提示肾异位、体积缩小、肾显影不满意或不显影.多可伴有肾动脉及输尿管等其他泌尿系畸形.病理检查见大量初生的未成熟的扩张导管,管腔内衬以柱状或立方上皮,及未成熟的肾小球和肾小管,周围幼稚的间质成分,炎症细胞浸润.结论:结合病史、查体、IVU检查及B超检查可确诊,手术切除发育不良的肾是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李剑敏;徐纪为;陈国荣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内源性类洋地黄因子的改变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内源性类洋地黄因子(EDLF)的改变.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42例2型糖尿病患者EDLF.结果:糖尿病患者EDLF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检验具非常显著差异,P<0.01;糖尿病并发症组EDLF明显高于糖尿病无并发症组,t检验具显著性差异,P<0.01;EDLF与糖化血红蛋白(GHb)、空腹血糖(FBG)呈正相关,r分别为0.498、0.395,P均<0.01;与病程无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EDLF高于正常人,有并发症者更明显增高,说明EDLF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作者:王雪;信中;杨丽萍;叶志明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提高护理质量从语言做起

    现今,以病人为中心的新整体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身心护理.其中语言就是基本、直接的心理护理部分.语言应用得好能给患者营造一个良好、舒适、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疗养环境;而且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特殊作用,有利于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从而早日康复.自己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深切体会到语言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总结如下.

    作者:王连瑞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针钻一体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多见于老年人.由于起病慢,病程长,症状不典型,常易误诊误治.我科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19例此类病人,全部采用针钻一体的微创技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戢太红;戢运福;曾立志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护生临床实习阶段的心理问题及心理管理体会

    护生实习阶段的心理反应直接影响到护生的实习行为,而临床实习阶段又是学习的重要阶段,其好坏直接影响护生毕业后的工作,所以了解护生实习期间的心理问题,做好实习护生的心理管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基于上述观点,我们对120名护生在临床实习阶段的心理反应进行了调查,并针对护生的心理问题采取了相应的心理管理措施.

    作者:卢世明;王会欣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第一产程活跃期胎心监护与胎儿预后

    目的:探讨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胎心监护与胎儿预后的关系.方法:2000年10月-2001年5月对我科100例临产妇进行胎心监护,分别观察胎心正常者新生儿情况与胎心超出正常范围者、伴晚期减速者、晚期减速伴胎心率变异减少或消失者、晚期减速伴基线胎心率<100次/min或>180次/min者新生儿情况之差异.结果:胎心正常的新生儿评分明显高于胎心异常者(P<0.05),特别是与晚期减速伴胎心率变异减少或消失、晚期减速伴基线胎心率<100次/min或>180次/min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第一产程活跃期的胎心监护与胎儿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朱剑文;张艳;万盈璐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浅淡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

    作者观察了65例重症肺炎患儿的治疗和护理情况.其中治愈62例,死亡3例,1岁以下53例,2岁以上12例,死亡3例均为1岁以下患儿.主要死因为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有1例为呼吸不畅窒息死亡.

    作者:王丽萍;王丽波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硬膜外麻醉阻滞不全辅助小剂量氯胺酮行剖宫产术50例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如阻滞不全,在辅助用药时存在着一定难度,量少不起作用,量多影响胎儿,主要是抑制呼吸,采用小剂量氯胺酮则可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1 资料与方法选择50例妊娠足月,正常分娩有困难,需要剖宫产的病人,无其它疾病在常规硬膜外阻滞下行剖宫产术,术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如出现阻滞不全,给患者面罩吸氧,备吸引器后,静注氯胺酮30-50mg,如果效果不好,追加15-25mg观察指标,镇痛情况、意识、吞咽反射、睫毛反射、血压、心率、呼吸深度、呼吸频率、胎儿情况,主要是呼吸情况.

    作者:王志林;王忠信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p53基因、PCNA在大肠癌中的异常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旨在探讨p53蛋白与大肠癌发生及发展的关系,并结合细胞增殖相关抗原PCNA的表达,进一步探讨p53基因在细胞周期调控中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切除大肠标本63例,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p53基因及PCNA抗原的表达.结果判断:p53和PCNA表达均以细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作为阳性细胞.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大肠癌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68%,PCNA阳性71.4%,大肠癌p53和PCNA在高中分化组42%及46%,低未分化组88.5%及91.4%,p53突变表达时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增殖活性,而当p53表达明显增高时,PCNA表达也增高.结论: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与p53异常密切相关,p53过度表达和PCNA过度表达者肿瘤分化程度低,转移率高表明预后不良,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作者:陈萍;张玉华;潘玲;韩影;刘涛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PCOS病人内分泌指标监测,评价二甲双胍对PCOS的治疗作用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1999年11月-2001年5月间门诊诊断PCOS的病人32例作为观察组,并设置对照组20例.观察实验前后性激素六项、空腹胰岛素及血脂各项指标的变化.PCOS患者于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二甲双胍500毫克,日3次,3-6个月后观察临床表现,复查性激素、空腹胰岛素及血脂.结果:LH、LH/FSH、T、INS值明显下降(P<0.01),27例恢复了月经周期,3例妊娠.结论:对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可改善其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逆转由此导致的月经紊乱.

    作者:王素改;郭清;陈桂芝;马利欣;王锐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新形势下护理工作中医疗纠纷的防范

    随着医学知识和法制观念的普及与增强,如何预防护理工作中医疗纠纷的发生,如何理顺和解决已出现的纠纷,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作者:王晋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肾上腺素治疗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我院皮肤科用肾上腺素治疗荨麻疹,效果佳,介绍如下.10例病人均为面部发红,全身扁豆大小的皮疹,即给肾上腺素0.5mg皮下注射,10%葡萄糖酸钙20ml、VitC2.0,氟美松5mgiv,3min后皮疹消失.2 15例病人均为颈项、前臂、大腿处有扁豆大小的皮疹,给0.2-0.5mg肾上腺素皮下注射,5min后皮疹消失.

    作者:赵桂灵;梁茂洪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钾通道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a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的主要特征是肺血管收缩反应增强和肺血管重建.在这些病理生理过程中,钾通道通过控制膜电位在调节肺血管张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1].缺氧抑制钾通道,使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去极化,达一定阈值后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胞浆内游离钙浓度([Ca2+])升高.相反钾通道的激活可使PASMCs超极化,从而抑制诱发的[Ca2+]升高[1,2].

    作者:樊再雯;张珍祥;徐永健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处理及并发症治疗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是严重的急腹症,死亡率在30-40%[1],重视急性反应期的治疗和并发症的救治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选择我院1996年6月-2002年1月救治资料完整的病例21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程小玉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老年Guillain-Barre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目的:对老年Guillain-Barre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以发现其某些特点.方法:将18例60-76岁的Guillain-Barre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与44例19-59岁成人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和结论:老年组发病率低,前驱症状为上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症状,早期表现不典型,脊髓、颅神经易受累,并发症多.脑脊液免疫球蛋白IgG升高显著.控制肺感染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张健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ATP、心律平联合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体会

    1 资料及治疗方法我院自1997年9月-2001年5月共收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2例,年龄4个月-1岁,男5例,女7例,既往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均无器质性心脏病史.临床表现:阵发性哭闹不安6例,阵发性面色苍白4例,拒食、精神不振5例,阵发性口周发绀、意识丧失1例,无明显不适1例(系因腹泻入院,查体发现).所有病例均行心电图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后立即给予ATP0.04-0.05mg/次,2秒钟内快速静推.

    作者:孙雁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以学生为中心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目的: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方法: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拔与培训,素质教育为先导,训练与指导相结合,建立经验实习日记,确定重点要关心的学生.结果:106位护士学生实习成绩平均93分.结论:老师不但要满足学生的教学要求,而且要兼顾学生的需要.

    作者:刘雪晴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脑脊液置换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4年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病人80例,按有无进行脑脊液置换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在年龄、性别、Hunt病情分级上无差异,比较两组间在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再出血发生率上有无差异.结果:治疗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率分别为(6.25%、9.38%)显著低于对照组(29.17%、31.95%),在再出血的发生率上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脑脊液置换可以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的发生.

    作者:边红 刊期: 2002年第17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