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世明;王会欣
我院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州级综合医院,有床位620张,在职职工 1000余人,因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地区经济、交通、信息落后,引进人才困难,原有人才水平较低,医学人才培养成为一大难题.
作者:扎灵丽;徐伊娟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尿脱氧吡啶啉与骨吸收改变的关系.方法:对3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甲亢)患者、38例2型糖尿病患者、2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和27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治疗前及用左旋甲状腺素(L-T4)替代治疗后的甲减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晨尿脱氧吡啶啉(DPD)浓度的测定,同时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L21)、股骨颈(Neck)、Wards区、大转子(Troch)的骨密度(COPD患者只测定了股骨骨密度),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甲亢、糖尿病、COPD、CRF患者尿DPD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分别<0.01,0.05,0.01,0.01),甲减治疗前尿DP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L-T4治疗后尿DP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六组患者骨密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尿DPD是反映骨吸收改变的一个敏感指标.
作者:于湄;王雪;叶志明;柴瑞敏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行直接介入治疗后不同心功能状态的患者早期血浆纤溶活性的差异,为介入治疗后的抗凝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急性心肌梗死发病6h之内成功地进行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时间点采集周围静脉血,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AI-1)的活性,并计算PAI-1/t-PA活性比值,根据心梗后心功能Killip分级标准,比较Killip Ⅰ级组与Killip Ⅱ-Ⅳ级组t-PA活性、PAI-1活性、PAI-1/t-PA活性比值的差异.结果: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梗后心功能为Killip Ⅰ级者40例,Killip Ⅱ-Ⅳ级者40例,前者较后者血浆t-PA活性高,而PAI-1、PAI/t-PA活性低.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者纤溶活性降低更明显,可能需要给予更强抗凝治疗措施.
作者:高晓慧;崔志澄;赵燕君;刘晋伟 刊期: 2002年第17期
近年来,我急救中心收治3起15例肉毒中毒患者,l例由其它地区转入,其中一半在当地医院误诊、误治,现将患者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棣华;郭琳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我科于1999-2001年共收治106例肘部骨折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随机分为功能锻炼组(观察组)和非功能锻炼组(对照组)进行疗效、住院日的比较,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玉美 刊期: 2002年第17期
例1,男,37岁,身高172cm,体重85kg.因上腹部不适呕吐3天、神智不清3h入院.住院前在外院门诊诊断为急性胃炎,使用葡萄糖和庆大霉素治疗3天,无好转而转入我院.住院后追问有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史2月.体检:T:37℃,R:25次/分,BP:60/40mmHg,P:102次/分.呈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右下肺呼吸音减弱,心率:102次/分,率齐,心音弱,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巴彬氏征阴性.
作者:陈晓文;贺冶冰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人种特征的女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诊断标准,为OP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出生并生活在上海市区的50-69岁、绝经1年以上的社区女性1412例为研究对象,DEXA测量BMD,问卷结合胸腰椎侧位X摄片调查骨折发生情况,ROC/AUC系统建立骨折的骨量阈值.结果:不同测量部位的OP检出率不尽一致,L2 4和Ward's为OP检出的敏感部位.绝经后0P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增高,以低于峰值BMD 2.0SD和2.5SD为OP的诊断标准,在55-59岁年龄段,OP的发生率分别达63.0%和53.1%;而到60-65岁则进一步上升为70.3%和60.6%.以L2 4的BMD值来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骨量阈值为0.9681g/cm2,相当于低于峰值骨量值-2.5SD,此时敏感度为70.5%,特异度为53.8%,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此外,如果采用WHO推荐的诊断标准,则OP的诊断界限在60-69岁年龄段,与骨折高发的年龄段相一致;而如采用低于峰值骨量2.OSD为OP诊断标准,则0P的诊断界限在50-59岁年龄段,不符合妇女骨衰老的生理特征,且较骨折高发的年龄段提高10年,作为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的诊断标准可能造成较大的误诊和人力物力的浪费.结论:进行0P的流行病学筛选及临床诊断时,应选择OP检出率较高的部位即L2 4和Ward's区进行骨密度值的测定.同时,可依据WHO的推荐标准,即低于峰值骨量2.5SD作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是适合我国人群特征的.
作者:朱国英;王洪复;王伟华;翁世芳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积极防治对保障妇女健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方法各异.本文通过对应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慢性宫颈炎75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认为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方法简便,疗效满意,可作为治疗慢性宫颈炎之首选方法.
作者:曹至婉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查无高血压病史和有高血压病史患者各100名,检查AMD的发病率;对有AMD者进行P-VEP的检测,同时两组再抽取20名无AMD者做P-VEP检查作对照.结果:有高血压病史其AMD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无高血压者;四组病例P-VEP的潜伏时无显著性差异;四组病例P-VEP的振幅比较以高血压组伴AMD者下降为明显,次之是无高血压有AMD者,无AMD的两组病例振幅均无明显影响.结论:高血压病人比正常人容易发生AMD,一旦产生黄斑变性,对视功能都有显著影响,但是伴有高血压者对视功能损害更重.
作者:杨灵萍;卢奕峰;朱金虎;李元元 刊期: 2002年第17期
宫颈糜烂是常见的妇科疾病,是宫颈癌的好发因素之一.早期宫颈癌临床表现可为宫颈光滑或轻糜,往往不被重视.本文通过对宫颈糜烂病人经阴道细胞学、阴道镜、病理检查结果说明:CCT配合阴道镜病理检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是防止宫颈癌发生的关键.
作者:张虹;愈高志;曹海燕;刘巨英;邓春霞;范淑萍 刊期: 2002年第17期
20世纪,尤其是近50来,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导致了人口结构的改变,出生率及各年龄组死亡率的降低,引起人口老龄化.这些变化,在工业发达国家出现较快,而在贫穷国家则出现较慢,或没有出现[1].21世纪,富裕和贫穷国家在关于健康和老年社会问题上的差异将进一步加大.
作者:刘辉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血糖升高的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方法:11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糖化血红蛋白正常空腹血糖升高组(观察组)37例,糖化血红蛋白正常空腹血糖正常组(对照组)75例).观察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神经缺损功能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FBG均正常,两组FBG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FIns偏高,对照组FIns正常,两组FIns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ISI分别为1.75±1.32,1.43±0.54(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间神经缺损功能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血糖增高患者存在有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作者:徐林新;吴秀芳;詹霞 刊期: 2002年第17期
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人员的根本任务,随着疾病复杂多变,健康教育将成为一些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经过多年的护理实践,认为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展健康教育是我们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将健康教育贯穿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
作者:余芳琴;杨蓉蓉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糖尿病大疱病是糖尿病的一种较少见的特异性皮肤病变,发病机理未完全明了,可能与皮肤微血管病变、神经营养障碍等因素有关[1].我们将近2年来收治的10例糖尿病大疱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爱琴;王爱民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研究白血病细胞株在活化期间,Annexin V(膜联蛋白V)的表达和微小颗粒产生的关系,目的是探讨膜联蛋白V在白血病凝固异常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激活两种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株,CMK11-5细胞株).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膜联蛋白V的表达和微小颗粒数.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细胞内和上清中膜联蛋白V的含量.结果:U937细胞用t-PA活化后,膜联蛋白V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培养细胞上清中的微小颗粒的增加呈正相关系.而CMK11-5细胞未见明显变化.结论:U937细胞受到t-PA活化后,细胞形成微小泡并释放微小颗粒,引起凝固系统亢进,处于高凝状态.同时内生性膜联蛋白V向细胞膜表面表达,调控着凝血系统.
作者:谢桂岚;李志祥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患者,男,55岁.有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病史15年,每于上感而诱发心衰.此次于3天前受凉后,上感而诱发心力衰竭.入院后,给予吸氧、利尿、强心、血管扩张剂、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因水肿严重,疗效不佳,症状未消失,试用中药治疗.根据脉证诊为心肾阳虚,水气凌心之喘证.选用温阳利水之真武汤:方用茯苓15g,白术15g,附子12g,白芍9g,生姜9g,水煎服.服后3小时后患者排尿约1500ml,以后20h内又排尿约4000ml,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明显减轻,并可平卧而睡.
作者:王美红;齐德喜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是严重的急腹症,死亡率在30-40%[1],重视急性反应期的治疗和并发症的救治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选择我院1996年6月-2002年1月救治资料完整的病例21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程小玉 刊期: 2002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对PCOS病人内分泌指标监测,评价二甲双胍对PCOS的治疗作用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1999年11月-2001年5月间门诊诊断PCOS的病人32例作为观察组,并设置对照组20例.观察实验前后性激素六项、空腹胰岛素及血脂各项指标的变化.PCOS患者于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二甲双胍500毫克,日3次,3-6个月后观察临床表现,复查性激素、空腹胰岛素及血脂.结果:LH、LH/FSH、T、INS值明显下降(P<0.01),27例恢复了月经周期,3例妊娠.结论:对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可改善其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逆转由此导致的月经紊乱.
作者:王素改;郭清;陈桂芝;马利欣;王锐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本文收集我院6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利用药物善宁和垂体后叶素两种药物对比观察疗效的护理治疗中,取得良好的观察护理效果,旨在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学术水平,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燕 刊期: 2002年第17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恶化的终结局,主要表现为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引起全身各系档统症状: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对于肾衰晚期需进行透析治疗维持生命,常规血液透析将使用肝素抗凝,但对合并出血患者将加重出血,甚至威胁生命.我院于2002年1月13日为1例尿毒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行无肝素血液透析,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英 刊期: 200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