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与诊断标准研究

朱国英;王洪复;王伟华;翁世芳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发生率, 骨折, 诊断标准
摘要:目的:探讨适合我国人种特征的女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诊断标准,为OP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出生并生活在上海市区的50-69岁、绝经1年以上的社区女性1412例为研究对象,DEXA测量BMD,问卷结合胸腰椎侧位X摄片调查骨折发生情况,ROC/AUC系统建立骨折的骨量阈值.结果:不同测量部位的OP检出率不尽一致,L2 4和Ward's为OP检出的敏感部位.绝经后0P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增高,以低于峰值BMD 2.0SD和2.5SD为OP的诊断标准,在55-59岁年龄段,OP的发生率分别达63.0%和53.1%;而到60-65岁则进一步上升为70.3%和60.6%.以L2 4的BMD值来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骨量阈值为0.9681g/cm2,相当于低于峰值骨量值-2.5SD,此时敏感度为70.5%,特异度为53.8%,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此外,如果采用WHO推荐的诊断标准,则OP的诊断界限在60-69岁年龄段,与骨折高发的年龄段相一致;而如采用低于峰值骨量2.OSD为OP诊断标准,则0P的诊断界限在50-59岁年龄段,不符合妇女骨衰老的生理特征,且较骨折高发的年龄段提高10年,作为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的诊断标准可能造成较大的误诊和人力物力的浪费.结论:进行0P的流行病学筛选及临床诊断时,应选择OP检出率较高的部位即L2 4和Ward's区进行骨密度值的测定.同时,可依据WHO的推荐标准,即低于峰值骨量2.5SD作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是适合我国人群特征的.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疆昌吉地区15例肉毒中毒临床报告

    近年来,我急救中心收治3起15例肉毒中毒患者,l例由其它地区转入,其中一半在当地医院误诊、误治,现将患者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棣华;郭琳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介入治疗后早期心功能状态与血浆纤溶活性的关系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行直接介入治疗后不同心功能状态的患者早期血浆纤溶活性的差异,为介入治疗后的抗凝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急性心肌梗死发病6h之内成功地进行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时间点采集周围静脉血,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AI-1)的活性,并计算PAI-1/t-PA活性比值,根据心梗后心功能Killip分级标准,比较Killip Ⅰ级组与Killip Ⅱ-Ⅳ级组t-PA活性、PAI-1活性、PAI-1/t-PA活性比值的差异.结果: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梗后心功能为Killip Ⅰ级者40例,Killip Ⅱ-Ⅳ级者40例,前者较后者血浆t-PA活性高,而PAI-1、PAI/t-PA活性低.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者纤溶活性降低更明显,可能需要给予更强抗凝治疗措施.

    作者:高晓慧;崔志澄;赵燕君;刘晋伟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中医药界面对入世

    1 中西医历史、特点、现状比较1.1 历史中医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若从<黄帝内经>的出现算做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二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医在不断地进行着改进和完善,古代曾出现了大量的著名医著,如<伤寒论>、<千金要方>、<金匮要略>、<针灸大成>、<本草纲目>等,近100多年来中医在临床各科经验的整理总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例如从中药中提纯化学药几十种、新中药剂型的出现等.

    作者:满守哲;马丽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真武汤治疗重症心衰1例

    患者,男,55岁.有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病史15年,每于上感而诱发心衰.此次于3天前受凉后,上感而诱发心力衰竭.入院后,给予吸氧、利尿、强心、血管扩张剂、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因水肿严重,疗效不佳,症状未消失,试用中药治疗.根据脉证诊为心肾阳虚,水气凌心之喘证.选用温阳利水之真武汤:方用茯苓15g,白术15g,附子12g,白芍9g,生姜9g,水煎服.服后3小时后患者排尿约1500ml,以后20h内又排尿约4000ml,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明显减轻,并可平卧而睡.

    作者:王美红;齐德喜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提高护理质量从语言做起

    现今,以病人为中心的新整体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身心护理.其中语言就是基本、直接的心理护理部分.语言应用得好能给患者营造一个良好、舒适、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疗养环境;而且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特殊作用,有利于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从而早日康复.自己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深切体会到语言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总结如下.

    作者:王连瑞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宫颈糜烂行计算机辅助细胞学检测配合阴道镜检查91例分析

    宫颈糜烂是常见的妇科疾病,是宫颈癌的好发因素之一.早期宫颈癌临床表现可为宫颈光滑或轻糜,往往不被重视.本文通过对宫颈糜烂病人经阴道细胞学、阴道镜、病理检查结果说明:CCT配合阴道镜病理检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是防止宫颈癌发生的关键.

    作者:张虹;愈高志;曹海燕;刘巨英;邓春霞;范淑萍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慢性宫颈炎756例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积极防治对保障妇女健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方法各异.本文通过对应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慢性宫颈炎75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认为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方法简便,疗效满意,可作为治疗慢性宫颈炎之首选方法.

    作者:曹至婉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08例治疗体会

    我院于近年来共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08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8例均为口服有机磷农药致急性中毒的住院患者,男25例,女83例,年龄15-61岁,平均30.5岁,服毒量10-200ml.就诊时间30min-2d,其中乐果19例,氧化乐果10例,敌敌畏37例,敌百虫16例,3911中毒11例,1605中毒15例,轻度中毒58例,中重度中毒50例.

    作者:张勇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护生临床实习阶段的心理问题及心理管理体会

    护生实习阶段的心理反应直接影响到护生的实习行为,而临床实习阶段又是学习的重要阶段,其好坏直接影响护生毕业后的工作,所以了解护生实习期间的心理问题,做好实习护生的心理管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基于上述观点,我们对120名护生在临床实习阶段的心理反应进行了调查,并针对护生的心理问题采取了相应的心理管理措施.

    作者:卢世明;王会欣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胃癌手术病人的整体护理

    我科于2001年1-12月共接收胃癌手术病人22例,通过整体护理没有发生口腔炎、褥疮等并发症,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整体护理措施1.1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手术前病人多数有紧张、恐惧心理,常出现失眠、焦虑、血压升高等.病人总希望手术者水平较高,针对此心理,我们要做好手术前宣教工作,主动介绍手术者的特点及资历,认真回答和解释病人提出的问题,使其在精神上有所依托,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作者:刘海澜;宫晶涛;张力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硬膜外麻醉阻滞不全辅助小剂量氯胺酮行剖宫产术50例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如阻滞不全,在辅助用药时存在着一定难度,量少不起作用,量多影响胎儿,主要是抑制呼吸,采用小剂量氯胺酮则可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1 资料与方法选择50例妊娠足月,正常分娩有困难,需要剖宫产的病人,无其它疾病在常规硬膜外阻滞下行剖宫产术,术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如出现阻滞不全,给患者面罩吸氧,备吸引器后,静注氯胺酮30-50mg,如果效果不好,追加15-25mg观察指标,镇痛情况、意识、吞咽反射、睫毛反射、血压、心率、呼吸深度、呼吸频率、胎儿情况,主要是呼吸情况.

    作者:王志林;王忠信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浅谈医学人才培养的方法

    我院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州级综合医院,有床位620张,在职职工 1000余人,因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地区经济、交通、信息落后,引进人才困难,原有人才水平较低,医学人才培养成为一大难题.

    作者:扎灵丽;徐伊娟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误诊2型糖尿病2例分析

    例1,男,37岁,身高172cm,体重85kg.因上腹部不适呕吐3天、神智不清3h入院.住院前在外院门诊诊断为急性胃炎,使用葡萄糖和庆大霉素治疗3天,无好转而转入我院.住院后追问有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史2月.体检:T:37℃,R:25次/分,BP:60/40mmHg,P:102次/分.呈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右下肺呼吸音减弱,心率:102次/分,率齐,心音弱,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巴彬氏征阴性.

    作者:陈晓文;贺冶冰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55例细菌性和结核性脑膜鉴别诊断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研究细菌性和结核性脑膜炎多项实验室指标在鉴别诊断中的量化标准,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入院后1个月内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6例细菌性和29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比较其临床症状、外周血和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测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细菌性脑膜炎从临床症状、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数、脑脊液糖含量、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及脑脊液蛋白含量很难与结核性脑膜炎相鉴别.与结核性脑膜炎相比,若周围血白细胞总数>13.0×109/L、脑脊液自细胞总数>500.0×106/L、脑脊液中性粒细胞数>200.0×106/L、脑脊液红细胞数>400.0×106/L应高度凝诊为细菌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血糖含量显著高于结核性脑膜炎.与细菌性脑膜炎相比,若患者入院后3周内脑脊液氯化物含量呈进行性下降,应高度疑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入院后一个月内死亡与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低于0.23呈正相关.结论:上述指标的量化标准有助于提高细菌性和结核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准确性,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降低对临床预后不良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能够给予早期预测.

    作者:贺斌;靳雪梅;赵忠新;周晖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浴巾在烧伤病人中的应用

    浴巾大多为人们用来洗澡后擦身保暖,或为婴儿夏天使用的毛巾被.多为纯棉制品,吸水性强,柔软舒适,规格齐全,将它用于烧伤病人床上,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张花存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药物疗效观察与护理

    本文收集我院6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利用药物善宁和垂体后叶素两种药物对比观察疗效的护理治疗中,取得良好的观察护理效果,旨在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学术水平,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燕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高原前纵隔神经源性肉瘤1例报告

    神经源性肉癌,又称恶性血旺瘤,恶性神经鞘瘤或神经纤维肉瘤,肿瘤可来自神经鞘和神经纤维的恶变,常见于四肢和躯干的皮下,以四肢和皮下组织多见.纵隔内十分少见,虽然这种肿瘤很少见,但正确的诊断对预后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肉瘤的预后不好.

    作者:王立斌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0.25%过氧乙酸消毒透析器的效果观察

    2001年4月-2001年11月间,我院透析室用0.25%的过氧乙酸溶液替代4%甲醛溶液消毒复用透析器及管路,透析器消毒930次,管路消毒1100套,效果安全可靠,无1例出现寒颤、发热及破膜现象.

    作者:侯翠英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浅淡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

    作者观察了65例重症肺炎患儿的治疗和护理情况.其中治愈62例,死亡3例,1岁以下53例,2岁以上12例,死亡3例均为1岁以下患儿.主要死因为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有1例为呼吸不畅窒息死亡.

    作者:王丽萍;王丽波 刊期: 2002年第17期

  • 幽门螺杆菌致病相关性细胞因子的基因结构特点与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自1983年被发现以来,被确认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之,又被认为是胃癌的I类危险因子,研究也表明其与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但Hp的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有关细胞因子在Hp相关性胃病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

    作者:王孟春;李岩 刊期: 2002年第17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