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放射科暗室工作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葛成伟;高瑞农;宋良珠

关键词:
摘要:早在60年代末,美国、欧洲等国家就把质量保证应用于放射诊断学中,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到1988年才发布<医用放射诊断的质量保证>标准,其中暗室技术质量保证标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对许多基层医院来说,目前由于缺乏密度计等测量仪器,开展这一工作相对较难.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尼可地尔对离体兔心不同保存时间的超微结构变化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预处理及超极化保存液对离体兔心的保存效果,以及不同保存时间对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大白兔3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Ⅰ组:低温保存2h;Ⅱ组:低温保存6h;Ⅲ组:低温保存8h;Ⅳ组:低温保存10h.每组供心均用超极化心肌保存液进行低温保存.用电镜观察保存后的心室肌超微结构,比较不同保存时间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从电镜观察来看,兔心保存4h时心肌间连接完整,肌丝排列规则,线粒体结构与形态基本正常;在保存6h以后心肌纤维排列尚整齐,线粒体轻度肿胀;在保存8h后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线粒体嵴肿胀,个别线粒体出现空泡化; 10h时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的局灶性肌丝消失,内皮细胞肿胀、血管腔狭窄.结论:超极化心脏保存液在低温保存供心10h后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的超微结构改变.

    作者:段大为;刘维永;王红兵;付勇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新生儿、小婴儿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小婴儿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的诊治体会.方法:本组58例采用控制感染,综合治疗:牵引、关节腔穿刺冲洗、手术、全身治疗等等的措施.结果:随访6-36个月,痊愈39例,有不同后遗病者19例.结论:本组患儿经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立根;王镭;李西荣;葛移繁;杨毅军;吴会军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眼眶肿物的CT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眼眶肿物的CT定性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眼眶肿物60例,均行轴位CT扫描,其中26例同时作了增强扫描,另有10例加作了冠状位扫描.结果:60例眶内肿物中,眼球肿物18例,肌锥内肿物24例,眶内肌锥外肿物18例,本组60例病变CT检出60例(100%),术前定性(区分良恶性,部分作出病理性质诊断)准确48例(80%).结论:CT对大部分眼眶肿物均可作出准确的定性诊断.

    作者:黄新文;唐光才;吕红彬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脑脊液置换在临床中的应用

    脑脊液(CSF)为各脑室脉络丛产生的无色透明液体,充满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内起淋巴作用.当颅内发生病变时,如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各种感染性脑膜炎时,CSF被血液,炎性渗出物,细胞分解物所污染,使CSF循环通路发生阻塞,导致脑积水;血管活性物质刺激血管和脑膜,导致脑血管痉挛(CVS).

    作者:胡良建;陈志坚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无痛人流与普通人流妇女心理健康状况探讨

    人工流产是育龄妇女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近年来人工流产率明显上升.为减轻人流的疼痛,无痛性人工流产应运而生,且方法多种多样.本文探讨的是异丙酚静脉注射无痛人流与普通人流对妇女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80例实施人工流产的妇女进行调查,并与SCL-90全国常模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平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住院老年患者非心源性胸痛的诊治探讨(附27例临床分析)

    1对象本组27例患者中男12例,女5例,年龄60-83岁,平均75±4.5岁.本组病例均是以胸痛为主诉入院的内科老年患者,经发作时心电图检查无动态变化或冠脉造影检查无冠脉狭窄,临床症状酷似心绞痛者,即非心源性胸痛患者.

    作者:苗丰;于凤歧;张洪颖;纪宏丽;李丽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Waardenburg综合征的诊治

    目的:报告一极为罕见的眼白化病伴先天性耳聋(Waardenburg综合征)病例.方法:报告病例,并结合病例对有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仅有眼部色素异常,其左眼有弱视,伴先天性双耳聋.结论:对眼白化病患者应进行相关的检查、治疗及随访,对其家属应进行遗传学检查.

    作者:夏蔚;沈伟;李龙标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系PGE1衍生物,能直接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并使宫颈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溶解,宫颈变软,易于扩张.据此原理,我院在早孕负压吸引流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诱导宫颈成熟,扩张和软化宫颈,使人工流产术易于操作,减轻了受术者的痛苦,临床疗效良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谢立敏;杨淑梅;王利娅;杨莉;李海红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老年尿毒症病人肺部感染病原学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尿毒症患者肺部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01年-2003年老年尿毒症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糖尿病、住院天数长、浮肿、透析充分、贫血、营养不良是导致老年尿毒症患者肺部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结论:积极控制血糖、缩短住院时间、纠正贫血、改善营养不良、有条件者充分透析、加强呼吸管理等,是减少肺部感染的关键.

    作者:孟娟;彭立人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下腔静脉成形术中血管内支架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下腔静脉节段型狭窄和闭塞介入治疗时,血管内支架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防治.材料与方法:本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龄41±8岁;下腔静脉阻塞节段长2.7±1.6cm,行经皮球囊下腔静脉成形术(PTA)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结果:22例PTA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成功,下腔静脉狭窄或闭塞段内径从术前0.1(中位数,0-0.73)cm增至术后1.5±0.6cm(P<0.001),跨下腔静脉狭窄或闭塞端的压力阶差从术前13.6±3.6mmHg降至术后3.7±3.1mmHg(P<0.001).本组随访平均4.2±2.3年,2例临床症状及体征复发.失败1例且出现严重血管内支架置入并发症,紧急外科治疗.结论:①PTA和置入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腔静脉节段型闭塞或狭窄,临床疗效可靠.②置入血管内支架存在一定的严重并发症,应严格选择适应证.

    作者:梅健;屈健;庄爱琴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颈椎管狭窄症68例临床分析

    目的:为了提高对颈椎管狭窄症的诊断能力并对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1984年10月-2002年9月住院期间确诊的68例颈椎管狭窄症病人的临床特征、治疗和转归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四肢、躯干的感觉、运动障碍,以下肢腱反射亢进为主的锥体束征,轻度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颈部活动障碍.手术组比非手术组治疗效果好,急性起病的效果更好.结论:重视颈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对脊髓有损害的患者宜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李颖异;兰丽康;刘兴洲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当前门诊输液室常见的隐患及对策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窗口,是门诊患者在医院停留时间长的场所.不仅患者周转快而且病种复杂,患者年龄跨度大,用药种类多、患者及家属受教育程度及对院方要求也参差不齐.

    作者:张春兰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鼻腔-副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与治疗探讨(附25例报告)

    目的:探讨鼻腔-副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与治疗,进一步提高治愈率.方法:对25例鼻腔-副鼻窦恶性黑色素瘤回顾性分析总结,25例实行了原发灶扩大切除术,其中3例临床N1和12例临床N0患者接受了上颈部淋巴清扫;术后免疫治疗25例;放疗20例;化疗16例.结果:12例临床N0患者术后病检发现有颈淋巴结转移3例(25%),随访中已死亡20例,分别为1年生存者10例(40%);2年生存者6例(24%); 3年生存者4例(16%),现存活5例均健在,其中1例4年;3例2年;1例1年,死亡原因为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应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为首选,原发于鼻腔-副鼻窦者宜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广泛彻底的手术切除可望提高本病的生存率.

    作者:黄健男;张学辉;邹苑斌;魏威;彭树文;占顺堂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多指离断伤的断指再植

    我院自1996年2月-2002年12月,共行多指完全离断伤21例,67指完全离断伤,全部行清创断指再植术,成活62指,成功率92%.

    作者:黄飞;申屠刚;吴水培;俞立新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肝尾状叶胆管结石16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肝尾状叶胆管结石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肝尾状叶胆管结石16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6例术前无1例确诊,术中采用触摸探查和术中术后纤维胆道镜检查才确诊.手术原则是取出结石,解除胆道狭窄,建立通畅胆道引流,不主张行肝叶切除.结论:肝尾状叶胆管结石术前漏诊、误诊率高,术中采用触摸探查和术中、术后纤维胆道镜检查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术后纤维胆道镜应用又是治疗方法.

    作者:章安庆;李家林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多功能电离子治疗传染性软疣108例

    传染性软疣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是由一种传染性软疣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病毒性皮肤病,属直接接触传染,可引起自身接种[1].1999年2002年我院采用广西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制的GX-Ⅱ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治疗传染性软疣10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马红霞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25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5例经临床诊断的子宫腺肌病患者行UAE治疗,完成双子宫动脉插管后,PVA颗粒和明胶海绵栓塞.结果:UAE治疗后随访(12.43±2.12)个月经周期,痛经缓解率达96%,术后疼痛评分及评级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月经量减少至术前的52.6±20.1%(P<0.01);子宫体积缩小30.7%-55.4%(P<0.01);病灶体积缩小18.4%-87.8%(P<0.01);彩色超声显示子宫肌层及病灶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结论:UAE可明显地消除或缓解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症状,近期疗效显著.

    作者:李鸥;马新华;姜杰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本组20例患者年龄在34 52岁,平均43岁;多数以经血量多经期延长而就诊;经妇科与B超检查确诊,单发8例,多发12例,肌瘤大7×9cm,不带蒂浆膜下肌瘤3例,伴糖尿病2例.

    作者:纪宜慧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如何评价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为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患者空腹血糖(free plasmaglucose,FPG)和餐后2h血糖(postprandial plasamglucose,PPG)的关系,以便更精确地描述FPG、P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间的内在联系,明确表明单独测定FPG、PPG或联合测定FPG和PPG哪个更有助于调整治疗,使HbA1c达到理想水平.

    作者:谢荣荣;潘素芳;杜燕芳;杨金奎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NO、神经降压素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原发性高血压(EH)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EH的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在众多认识中,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及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者:辛俊;张建龙 刊期: 2003年第20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