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平
本文收集两家医院10多年来所收治22例源于十二指肠的消化道出血病例,报告如下.并就其病因及诊断进行探讨.
作者:杨虹 刊期: 2003年第20期
1995年元月-2002年12月,我们对8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姚仁生 刊期: 2003年第20期
目的:介绍一种外科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新方法.方法:交流我院利用这种新方法临床治疗20例的体会.结果:利用这种新方法外科治疗的患者,经6个月-5年的随访,效果满意.结论:应用胃浆肌瓣贲门成形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具有取材方便、组织来源相近、抗返流、防止吻合口狭窄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的术式.
作者:姜志良;王林;朴斐;白黎智 刊期: 2003年第20期
在临床上,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出现并发症不少见,并发症的出现,增加了重型脑损伤的死亡率.为进一步降低病人的病死率,现结合重型脑损伤出现并发症的主要特点、发生机制与治疗等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立军 刊期: 2003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胫腓骨中下1/3骨感染、外露的治疗方法的联合运用,增加手术成功率,缩短疗程.方法:1999年1月2003年1月,采用术前清洁伤口、术前心理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转移软组织覆盖、髓腔持续灌洗、外固定架固定等方法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优选后联合运用,制定一套方案,系统治疗.结果:40例中,使用腓肠肌内侧头转移的14例;局部转移皮瓣术12例;变腿皮瓣2例;趾长伸肌皮瓣术8例;比目鱼肌皮瓣术4例.外固定架固定16例.持续灌洗2例.术后3周伤口愈合良好者30例,占75%.术后6个月内未复发者33例,占82.5%.结论:对胫腓骨中下1/3骨折后骨感染、外露肌瓣覆盖疗效较好,辅以髓腔持续灌洗增加手术成功率.
作者:徐开达;孙洋 刊期: 2003年第20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医学院校实习生的思想状况、价值观和择业观都发生了变化.同时在经济利益驱动下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不愿意从事带教工作,近年来,我院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方法,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扎灵丽 刊期: 2003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因素.方法:分析3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主动及被动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10例开腹病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对严重粘连、出血不止、胆管损伤病例,需及时中转开腹手术,降低LC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少炎;蔡晓棠;陈卫东;吴勇军 刊期: 2003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部分去蛋白脱钙骨(PDDB)复合成骨细胞体内植入的成骨作用.方法:将PDDB与人胎骨膜成骨细胞体外复合培养1周后植骨裸鼠体内,于术后4周及8周取出材料行ALP活性及常规组织学检查,了解其成骨作用.结果:PDDB复合成骨细胞体内植入8周时ALP活性比4周时强,并比单纯植入的材料强得多;实验侧4周见有软骨形成,8周时部分软骨形成骨组织,并见有髓腔,且软骨或新骨形成增多,而对照侧未见软骨或骨形成.结论:PDDB复合成骨细胞体内植入后能形成软骨或骨,并随植入时间的延长,软骨或新骨形成增多;PDDB可用于成骨细胞的支架材料.
作者:李彦林;李林芝;韩睿;陆信;赵晓霞;曾才铭 刊期: 2003年第20期
扁桃体切除术指将患者单侧或双侧的扁桃体全部手术切除.此方法是目前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主要手段之一,虽然手术的技巧和难度并不高,但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屡有发生,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1].
作者:刘丽宁;杨惠芝;马玲 刊期: 2003年第20期
虽然痔是一种常见疾病,但对其发病机理却了解不详[1].1975年,Thomson[2]首次提出,痔是人人皆有的正常解剖结构,即位于直肠下端由黏膜下层的血管、平滑肌和弹力纤维组成的肛垫,奠定了痔的现代概念基础.
作者:恽蓓 刊期: 2003年第20期
人工流产是育龄妇女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近年来人工流产率明显上升.为减轻人流的疼痛,无痛性人工流产应运而生,且方法多种多样.本文探讨的是异丙酚静脉注射无痛人流与普通人流对妇女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80例实施人工流产的妇女进行调查,并与SCL-90全国常模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平 刊期: 2003年第20期
舒适护理是护理活动必不可少的,它使人在心理、生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终目的是让病人身心处于佳状态,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特别是手术后病人.
作者:郭四英 刊期: 2003年第20期
我院自1990年,采用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20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0例,年龄58-95岁,平均69岁.病程3个月-5年.主要症状是排尿困难,夜尿增多.经B超、肛诊、膀胱镜检诊断为前列腺增生.
作者:卜宏民;李保印;王连渠;闫拥军 刊期: 2003年第20期
目的:腋下微创伤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可以达到创伤轻、痛苦小、美观和增强自信心的目的.方法:体外循环组(47例)病儿取左侧卧位,非体外循环组(16例)病儿取右侧卧位,两组分别以右、左第四肋间为中心,腋中线前约1.0cm,作一与其相平行的直切口.体外循环组经右第四肋间进胸腔,显露心脏后行心内直视修补术;非体外组以左第四肋间的胸膜外入路,剥离胸膜暴露动脉导管上、下窗及部分主动脉弓后行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结果:①体外循环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并发症;②非体外循环组剥破胸膜2例;术后第1天创口周围出现少量皮下气肿3例;③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均5-7天出院.结论:腋下微创伤小切口能达到治疗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的目的.
作者:孙善权;张爽;刁伟东;刘桂颖;仲惟华;刑佳铃 刊期: 2003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5例经临床诊断的子宫腺肌病患者行UAE治疗,完成双子宫动脉插管后,PVA颗粒和明胶海绵栓塞.结果:UAE治疗后随访(12.43±2.12)个月经周期,痛经缓解率达96%,术后疼痛评分及评级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月经量减少至术前的52.6±20.1%(P<0.01);子宫体积缩小30.7%-55.4%(P<0.01);病灶体积缩小18.4%-87.8%(P<0.01);彩色超声显示子宫肌层及病灶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结论:UAE可明显地消除或缓解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症状,近期疗效显著.
作者:李鸥;马新华;姜杰 刊期: 2003年第20期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与传统指标对全身性感染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早期鉴别能力.方法:共有58例患者入选,在临床出现炎症表现的初24h内测定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并记录心率和高体温,同时留取血、尿、痰及其它可能感染部位的培养.结果:58例患者全部符合SIRS,其中27例终诊为全身性感染,31例为非感染所导致的SIRS.全身性感染组血清PCT水平升高者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01),而两组间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和高体温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上述指标对全身性感染的鉴别能力,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PCT为0.875(P<0.001).CRP为0.700(P=0.009).同时PCT显示出较其它指标相对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8%和71.0%,其Younden指数高,为0.488.该项研究同时发现,PCT≥2ng/ml的20名患者中10例死亡,而PCT≤0.5ng/ml的28例患者中仅有6例死亡(P=0.015),提示高水平的PCT可能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结论:与传统指标相比,PCT更有助于区分sIRs与全身性感染.
作者:石岩;杜斌;刘大为 刊期: 2003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对上消化道癌肿TNM分期的准确性.方法:对60例明确诊断上消化道癌肿患者术前行超声胃镜检查,与术后病理相对照.结果:超声胃镜对T分期和N分期准确率分别为78.9和73.7%,T分期中有12例与术后病理不符,N分期中有15例与术后病理不符.结论:超声胃镜对消化道肿瘤T分期和N分期价值优于CT检查,与CT检查可互为补充,提高术前TNM分期准确性.
作者:汪全红;陈世耀 刊期: 2003年第20期
头孢曲松钠(简称头曲)又名头孢三嗪钠,属于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临床主要用于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感染.葡萄糖酸钙为补钙药,主要用于缺钙症及过敏性疾病,也可用于镁中毒.
作者:林琴 刊期: 2003年第20期
1对象本组27例患者中男12例,女5例,年龄60-83岁,平均75±4.5岁.本组病例均是以胸痛为主诉入院的内科老年患者,经发作时心电图检查无动态变化或冠脉造影检查无冠脉狭窄,临床症状酷似心绞痛者,即非心源性胸痛患者.
作者:苗丰;于凤歧;张洪颖;纪宏丽;李丽 刊期: 2003年第20期
神经源性肿瘤并不少见,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一般只在生长巨大时产生压迫症状或发生恶变侵蚀邻近组织时才产生相应疼痛或其它症状.
作者:路茗;孙吉宝 刊期: 2003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