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椎管狭窄症68例临床分析

李颖异;兰丽康;刘兴洲

关键词:颈椎管狭窄症, 临床特征, 诊断, 预后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对颈椎管狭窄症的诊断能力并对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1984年10月-2002年9月住院期间确诊的68例颈椎管狭窄症病人的临床特征、治疗和转归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四肢、躯干的感觉、运动障碍,以下肢腱反射亢进为主的锥体束征,轻度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颈部活动障碍.手术组比非手术组治疗效果好,急性起病的效果更好.结论:重视颈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对脊髓有损害的患者宜早期手术治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诱导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策略及机理的新进展

    临床器官移植的目标在于探索安全、易行且病人能够承受的同种异体特异性耐受策略.本文就诱导器官移植特异性耐受策略与机理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慕宁;高毅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决定中转开腹的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因素.方法:分析3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主动及被动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10例开腹病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对严重粘连、出血不止、胆管损伤病例,需及时中转开腹手术,降低LC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少炎;蔡晓棠;陈卫东;吴勇军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多指离断伤的断指再植

    我院自1996年2月-2002年12月,共行多指完全离断伤21例,67指完全离断伤,全部行清创断指再植术,成活62指,成功率92%.

    作者:黄飞;申屠刚;吴水培;俞立新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无痛人流与普通人流妇女心理健康状况探讨

    人工流产是育龄妇女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近年来人工流产率明显上升.为减轻人流的疼痛,无痛性人工流产应运而生,且方法多种多样.本文探讨的是异丙酚静脉注射无痛人流与普通人流对妇女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80例实施人工流产的妇女进行调查,并与SCL-90全国常模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平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源于十二指肠的隐源性消化道出血22例临床分析

    本文收集两家医院10多年来所收治22例源于十二指肠的消化道出血病例,报告如下.并就其病因及诊断进行探讨.

    作者:杨虹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本组20例患者年龄在34 52岁,平均43岁;多数以经血量多经期延长而就诊;经妇科与B超检查确诊,单发8例,多发12例,肌瘤大7×9cm,不带蒂浆膜下肌瘤3例,伴糖尿病2例.

    作者:纪宜慧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巨大蝶窦粘液囊肿的MRI影像特征和手术治疗1例报告

    目的:提高临床对侵入颅中窝巨大蝶窦粘液囊肿的诊疗水平.方法:报告经蝶窦穿刺、手术和病理确诊的1例侵入颅中窝内的巨大蝶窦粘液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1.5年.鼻内镜下检查见蝶窦粘液囊肿腔已上皮化,并与鼻腔建立了永久性通道,头痛症状消失,突眼症状有恢复.结论:对发生于枕部、颞部、球后部、顶部或额部处头痛并伴有突眼、复视、视力下降症状的患者,应考虑巨大蝶窦粘液囊肿的可能.根据CT或MRI检查和经鼻腔蝶窦穿刺抽出粘液可确诊.首选术式为鼻内镜下切除蝶窦粘液囊肿前壁并建立永久性囊肿鼻腔引流通道.

    作者:赵小冬;刘海生;孙宇新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浅谈做好冰冻切片的体会

    冷冻切片是病理科常用的快速制片方法之一,它是借助低温使组织达到一定的硬度进行切片的一种方法.由于各种原因均可影响到冷冻切片的质量,延长制片时间,直接影响着病理诊断的及时性、准确性,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那么,如何才能制备优质冷冻切片呢?现将我室多年的经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冬玲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及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P300改变、认知障碍和5-HT再摄取抑制剂对卒中后情感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130例脑卒中患者中,经HAMD、MMSE评测后分组并行听觉P300检测.PSD患者加用帕罗西汀治疗后复查.结果:PSD的总发生率为46.92%,PSD伴认知障碍发生率为26.15%;PSD伴认知障碍患者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PSD患者(P<0.05),MMSE评分显著低于无抑郁的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P<0.05);PSD伴认知障碍患者的P3成分与PSD患者、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PSD患者P3潜伏期显著缩短、波幅显著增高(P<0.05),PSD伴认知障碍患者的P3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且波幅显著增高(P<0.05),MMSE评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卒中后的抑郁和认知障碍可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抗抑郁治疗可改善PSD患者的抑郁情绪和认知能力.

    作者:宋永斌;徐江涛;郝舒亮;郝玉洁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人工肛门患者自我护理支持

    目的:为人工肛门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缺陷提供高效系统的自理教育,使其掌握自我护理知识,保持情绪稳定,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的压力.方法:用美国护理专家奥伦的自理学说[1],将4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0例,进行一般性指导教育,观察组20例在一般性指导教育的基础上,运用奥伦的自理学说,对病人进行系统性的自护指导,并对出院的病人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内容包括:自护技巧,合理营养,健康信息,角色适应等.结果:应用奥伦的自理学说进行系统指导的病人,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一般性指导的病人.结论:系统的自我护理支持,是提高人工肛门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胡帆;李建群;刘莎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胆肠吻合术后胆道及肠道内蛔虫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在胆肠吻合术后胆道及肠道内蛔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胆肠吻合术后胆道及肠道内蛔虫病患者的声像图表现,总结其声像图特征.结果:①胆道及肠道内同时可见一条或多条带状或双线状蛔虫的回声,位于肝内胆管者多呈带状,无明显蠕动;位于残留肝外胆管及肠道内者多呈双线状,有蠕动、尤以位于肠道内者明显.②近吻合处肠道有不同程度扩张.结论:超声可清晰显示蛔虫的部位、多少、有无蠕动,可为临床快捷、准确地诊断该疾病提供帮助.

    作者:苏光明;张少炎;李相荣;董晓明;夏隽;祝莉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双黄连致严重皮肤过敏1例

    双黄连为中成药,具清热解毒,轻宣透邪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咳嗽、气促、咯痰色黄、咽红肿痛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003年3月用双黄连粉剂静脉滴注后致严重皮肤过敏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佑龙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老年尿毒症病人肺部感染病原学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尿毒症患者肺部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01年-2003年老年尿毒症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糖尿病、住院天数长、浮肿、透析充分、贫血、营养不良是导致老年尿毒症患者肺部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结论:积极控制血糖、缩短住院时间、纠正贫血、改善营养不良、有条件者充分透析、加强呼吸管理等,是减少肺部感染的关键.

    作者:孟娟;彭立人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骨窗减压中草药治外伤性横窦血栓1例分析

    外伤性横窦血栓,临床甚为罕见,我科收治1例,用中草药治愈,收到可喜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永涛;席小果;史航宇;李武学;韩建林;常树林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浅谈教学医学护理指导教师的工作方法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长期一来担负着护理院校临床教学任务.笔者作为指导教师,对其工作方法作了较全面的总结,并在我院广泛推广.浅谈教学医院护理教师的工作方法,供各位同仁参考.

    作者:陈勋;岳凤霞;邵爱恒;孙文贞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机械通气的维护

    机械通气是临床抢救,治疗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随着机械通气在临床上的应用,呼吸衰竭的病死率降低.但是,如果应用不当,不仅会给病人带来一些有害的影响,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作者:关键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上颌窦内巨大含牙囊肿1例

    含牙囊肿好发于下颌第三磨牙区及上颌尖牙区,与未萌出牙或正在发育的牙冠有关,发生于上颌窦,以上颌窦腔形成囊腔并扩张的巨大含牙囊肿临床上少见报道,我院于2003年6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绍萍;雷家彦;王哲宇;蔡永斌;田兴华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左耳乳头状瘤癌变经咽鼓管向鼻咽部生长1例

    中耳借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但中耳肿瘤经咽鼓管向鼻咽部生长少见.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萍;杨后民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发热门诊的地位和作用

    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北京有123家医院成立了发热门诊,2003年5月6日以后保留了6家条件较好的医院发热门诊,床位1007张.我院发热门诊于2003年4月-5月共诊治发热患者2107人次,留观896人次,甄别出非典及疑似非典各6例.患者无交叉感染,无1例死亡,医务人员实现零感染.现就发热门诊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

    作者:马全福;林美雄;李红;韩忠 刊期: 2003年第20期

  • 泪道探通术在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应用

    目的:探讨鼻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994年5月-2003年1月共280例(297眼)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7号腰穿针行鼻泪道探通术,术中辅以鼻腔抗炎、鼻粘膜收缩剂滴鼻.术毕以抗生素眼液和激素配成的冲洗液经上泪小点入路冲洗泪道.结果:280例(297眼)除4例先天性腭裂伴新生儿泪囊炎患儿,估计有广泛的鼻骨畸形,为骨性阻塞,探通失败,余全部治愈.25例(27眼)行2次探通术后治愈.结论:鼻泪道探通术是治疗那些对局部滴药、泪囊按摩、反复加压冲洗泪道等方法无效的顽固性新生儿泪囊炎有效的方法.手术是否成功与探通的时机、技巧及对鼻腔的处理密切相关.

    作者:皮练鸿;胡康;肖军;刘勍;陈智华 刊期: 2003年第20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