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儿脑积水致子宫破裂1例

覃祖英

关键词:
摘要:1病例报告患者,女,24岁,回族,孕1产0.孕足月临产在乡卫生院待产时,突然出现阴道大量出血,随即出现失血性休克.即由乡卫生院转入我科.追问病史;继往体健,月经规律,此次妊娠经过顺利.未做产前检查,孕期否认有放射线及毒物接触史.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眼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对于眼科患者来说,由于视力障碍,生活能力下降,就诊时常常缺乏自信心,适应力差,感情脆弱.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心理需要,给予针对性护理,使其在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以取得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阿丽娅;热米拉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外耳肿瘤46例临床分析

    目的:综合分析外耳肿瘤的临床特征和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46例外耳肿瘤的分布、种类、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结果:耳廓肿瘤16例、外耳道肿瘤30例;良性肿瘤29例、恶性肿瘤17例;本组病例分别随访29个月-13年,术后复发4例(良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2例);1例外耳道癌患者于术后15个月死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失访5例(按死亡计);结论:早期诊断、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带血管蒂岛状肌皮瓣转移修复缺损面,是降低外耳道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率、提高5年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陈劲海;梁健新;张学辉;黄健男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外科病人夜间睡眠的护理

    在外科疾病的治疗和修复过程中,病人机体所处的佳状态是睡眠状态,中枢神经系统和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机能得不到足够的休息导致机体处于低能状态,从而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和战胜疾病的能力.因此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措施.

    作者:周淑英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头痛与儿童病毒性脑炎

    目的:探讨发热性疾病的头痛症状在诊断儿童病毒性脑炎中的重要性.方法:将20例以头痛、发热为主诉入院患儿的临床表现、脑脊液(CSF)常规、病毒病原分离及脑电图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儿均有头痛,伴呕吐6例、惊厥5例、脑膜刺激征4例.CSF中6种病毒病原检测阳性者16例.随访6-8个月,17例患儿学习成绩优良,2例癫痫、1例发作性头痛.结论:应重视儿童发热性疾病时伴有的头痛症状;CSF中多病毒病原检测是早期诊断病毒性脑炎的主要辅助指标.

    作者:朱彦丽;蔡虹;吕凌云;万乃君;徐光芝;王立文;朱汝南;邓洁;赵林清;钱渊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低分子右旋糖酐过敏致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低分子右旋糖酐可以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微循环,因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引起过敏反应者少见,导致死亡则更少.我院1999年1月一病人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过敏性休克、死亡.现报告如下,并对有关文献进行复习.

    作者:王红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中细胞因子IL-6、IL-10的变化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 6、IL 10在各种不同类型心绞痛患者血中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5例不稳定心绞痛及20例稳定心绞痛患者血中细胞因子IL-6、IL-10进行测定.结果: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中细胞因子IL-6水平比稳定心绞痛患者明显升高(P<0.001),不稳定心绞痛与稳定心绞痛患者血中细胞因子IL-10水平无显著变化(P=0.089).结论:炎症反应过程中细胞因子的释放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起作用.

    作者:陈燕;常志义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15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诊治体会

    我科在1999年1月-2003年1月期间共收治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NHDC)15例.现把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梅;冉中兴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利用远程胎监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临床研究

    孕妇足胎儿直接、密切、有效的监护人之一.孕妇家庭自我监护是预防发生母婴严重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围产保健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建平;刘传永;封维娜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红锌搽剂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红锌搽剂,并验证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研磨法制备混悬剂,选择临床适应证观察其疗效.结果:所得产品为白色混悬液,临床应用总有效率78.7%.结论:本品配制方法简便,对皮肤刺激性小,质量控制方法可靠,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唐冰;迟翠华;尚北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24例

    下颌骨骨折在口腔颌面外伤中是常见急症之一.我科近几年用肽板内固定治疗此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建本;刘荣光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机械通气治疗老年呼吸衰竭28例分析

    对我院近3年来用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呼吸衰竭28例进行分析探讨.1临床资料1.1对象急性呼吸衰竭28例,其中男25例,女3例,年龄60-90岁,平均73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17例,支气管肺癌2例,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肺部感染5例,心力衰竭4例.28例患者中伴发糖尿病10例,高血压病8例,冠心病9例,老年性退化性心脏瓣膜病3例.

    作者:董玲;徐亚平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联合检测端粒酶和癌胚抗原对于癌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端粒酶活性和癌胚抗原(CEA)水平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和酶免疫分析法(EIA)分别检测30例恶性胸腔积液和30例良性胸腔积液端粒酶活性及CEA水平.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端粒酶阳性率及CEA增高的分别为90%和73.3%,而良性胸腔积液分别为6.7%和6.7%.结论:检测胸液端粒酶活性及CRA水平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测更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刘晓芳;张沪生;陈东宁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骶管注药治疗儿童遗尿症105例

    目的:探讨骶管注药疗法治疗遗尿症的疗效.方法:本组105例遗尿症儿童,均采用骶管注药疗法,骶管注入2%利多卡因3-5mg/kg体重,强的松龙1mg/kg体重,加生理盐水稀释为10-15ml.6次为1疗程.2个疗程间隔1周.结果:本组患儿经治疗后全部有效,1个疗程治愈78例,治愈率为75%.2个疗程治愈21例,治愈率为20%.另外6例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经随访2-10年,治愈患儿未有复发.结论:治疗儿童遗尿症方法众多,其疗效均不太满意,并且治疗后复发率较高.骶管注药疗法治愈率较高,停止治疗后,经随访未见有复发,目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遗尿症的方法.

    作者:郭付臣;徐雪萍;张铁军;吴修身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门诊急诊手术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与护理

    随着人群的日益增多及交通科技的日益发达,车祸及各种社会问题对人身的伤害也逐渐增加.在门诊急诊手术室就诊病人的主要特点是外伤,患者家属能直观地看到外伤处大量出血,他们又常不具备这方面的急救知识.因此常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心理紊乱及情绪改变.而他们的这种表现又会直接影响到病人,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帮助患者家属正确面对此类突发事件,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王愿;程平芳;王爱琳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重症胆管炎术后胆道残留结石的原因分析(附80例报告)

    目的:分析重症胆管炎术后胆道残留结石的原因.方法:术后T管造影;术前、术后CT、B超的对比;近期再次手术(半年以内).结果:胆道残留结石为胆石症常见并发症,重症胆管炎病人发生率较高,本组高达33.33%.结论:由胆石症引起的重症胆管炎应明确结石的数量、部位,术中需彻底清除结石,以降低胆道残石发生率.

    作者:李广波;程树杰;陈冰;米会平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髖部骨折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8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合并症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与结果:22例80岁以上髋部骨折,4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2例为新鲜骨折,2例为DHS内固定术后,18例股骨颈骨折.均采用半髋骨水泥型假体置换术.其中合并症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脂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经过处理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平均住院天数22.1天.下地13.2天.随访13-47个月,疗效按Harris评分优良率90.%.结论:80岁以上髋部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只要正确防治合并症,并发症,并加强康复治疗,它是治疗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诗军;王维光;张树栋;刘克贵;毕海勇;安秀娜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MRU在泌尿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MRU在泌尿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重T2加权技术,对17例不同病史的患者进行MRU检查,原始图像均经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技术处理.结果:17例病人,3例输尿管占位,4例输尿管结石,2例膀胱结石,1例直肠癌术后受侵,2例输尿管良性狭窄,5例正常病例.结论:MRU对于病变定位100%,定性较高;与常规MRI结合,清楚显示尿路梗阻部位、梗阻原因;病变形态、病变与周围关系及病变性质.MRU是一种无创伤、无辐射、无需造影剂的新兴检查技术,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志茂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小儿解热药的合理使用

    1小儿解热药的使用原则1.1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是疾病的一种表现,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独立的疾病.发热是机体的抗感染机制之一.

    作者:颜景红;刘运祥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脑脊液中端粒酶检测对颅内肿瘤的诊疗价值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患者脑脊液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TRAP法对46例颅内肿瘤患者和12例脑外伤患者脑脊液中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23例恶性颅内肿瘤和23例良性颅内肿瘤患者脑脊液中的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73.9%(17/23)和13.0%(3/23);12例脑外伤患者脑脊液中未检出端粒酶.结论:检测脑脊液中的端粒酶活性可作为颅内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指标.

    作者:肖创清;姚兴发;赵绪忠;蒋立;黄志红;兰时安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科玛嘉培养基在念珠菌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在念珠菌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70份被检标本中分离的真菌分别接种在沙保罗培养基和科玛嘉显色培养基上,培养后观察其生长,并进行鉴定.结果:在570份被检标本中,共检出133株真菌,其中念珠菌128株,其它真菌5株,科玛嘉培养基可鉴定117株(占91.4%),沙保罗培养基可鉴定112株,两者符合率为95.7%.结论:科玛嘉培养基在念珠菌检测中的应用优于沙保罗培养基检测法,适合于在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江秀爱;黄卫青;侯祖强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