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宾客化服务在急诊分诊中的效应

王青丽;张希洲;郑昌林

关键词:
摘要:急诊分诊工作是医院工作的前沿阵地,分诊护士是集分诊、导医、公关、咨询,集参与观察、护理及抢救、护送病人、管理于一身,是医院的形象代表,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血友病伴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

    目的:研究血友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方法:对62例血友病患者(均为男性)的外周血常规检查,并观察血涂片血小板形态,同时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凝血像检查(TT、PT、KPTT)以及KPTT延长的纠正试验.结果:62例血友病患者中>3岁发病36例占58.1%,22例血友病伴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者有瘀点15例占68.2%,有42例伴失血性贫血占67.7%.PAG测定结果是:62例血友病患者中有40例正常,其中血友病甲33例、血友病乙7例;22例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者,其中血友病甲17例、血友病乙5例.凝血象检查:62例TT及PT测定均正常,KPTT均延长,纠正试验,正常血浆全部纠正,正常血清12例纠正、50例不纠正,BaSO4吸附血浆50例纠正、12例不纠正.结论:血友病属先天遗传性疾病,经发现患者随年龄增长发病明显增高,>3岁发病超过1半(58.1%);血友病除典型临床外,伴有瘀点者要特别注意是否有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研究发现有相当数量的血友病合并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尤以血友病乙为甚.

    作者:王世一;徐酉华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急性重型脑外伤急诊早期气管插管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急诊急性重型脑外伤病人的治疗质量.方法:比较临床急性重型脑外伤病人(GCS<8分)对照组(A组)12例与早期气管插管组(B组)13例的治疗效果.结果:早期气管插管组病人预后良好率61.5%,对照组预后良好率41.7%,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重型脑外伤的病人急诊早期行气管插管能明显提高救治生存率及预后良好率.

    作者:李大鹏;陈晓雄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头颅CT及临床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严重危及新生儿生命及易造成各种后遗症的常见疾病.对其作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十分重要.CT可以明确HIE脑损伤病变部位和范围,作出定性、定量、定位诊断.本文对75例HIE患儿的头颅CT结果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峰;王慧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48例临床分析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并非罕见,但误诊率高.本文选择经外科手术及病理诊断为该病的患者48例,对其就临床表现及诊断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增加术前确诊率.

    作者:姚媛;赵瑞力;王敏;马荣炜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50例甲状腺瘤病人的护理体会

    我科于1997年12月-2002年12月收治甲状腺瘤50例,采用手术治疗,经精心治疗护理,并发症少,病者顺利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红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浅谈新形势下对新上岗护士的规范化培训

    自从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各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发生率仍有上升的趋势.如何从每个环节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已成为各医疗机构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在此:加强对新上岗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也是做好医疗纠纷防范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卢红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炎症反应与冠脉狭窄程度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炎症和冠状动脉狭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UA患者(UA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SA组),以及25例非冠心病患者(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α1-酸性糖蛋白(AAG)水平.同时对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按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UA组患者血浆CRP、AAG水平显著高于SA组(P<0.01)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SA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于UA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UA组患者血浆CRP、AAG水平与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无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196和0.153,P均>0.05).结论:UA组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可能与其粥样硬化病变的不稳定性有关,在预测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方面,CRP和AAG血浆水平可能较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更为重要,且其血浆CRP、AAG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无相关性.

    作者:王轩;徐荣;张海滨;张学坤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吉妮环302例社会接纳度调查

    吉妮宫内节育器(GyneFix IN IUD)是一种新型宫内节育器,我院在提供吉妮IUD的服务时,首先给准备放环的妇女看图文并茂的吉妮IUD介绍,包括节育器示意图,临床效果、适宜人群等.再进一步解释吉妮IUD的特点,放置步骤、价格等.

    作者:王兰芳;邹维霞;王美莲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本科于1999年10月-2002年9月,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疗效好.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邱昌群;罗政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小剂量米索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以下简称米索)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首先选择有引产指征,宫颈Bishop评分≤4分的低宫颈评分的足月妊娠孕妇300例,分成米索组150例,催产素组150例,米索组给予米索25 μ g阴道放置,6-8h 1次,每日2次,多连用3天;催产素组每日静滴0.5%催产素,连用3天.其次再在上述试验中选择经小剂量米索促宫颈成熟后宫颈评分≥6分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人工破膜+静滴0.5%催产素诱发宫缩;对照组继续阴道放置25 μ g米索诱发宫缩.结果:首先米索组促宫颈成熟和直接引起临产的例数明显高于催产素组,而未使宫颈达到成熟的例数,米索组也明显低于催产素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其次在米索促宫颈成熟的基础上配伍人工破膜+静滴催产素组(观察组)和单一米索组(对照组)比较,引产成功率、顺产率、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但是新生儿窒息率和羊水粪染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小剂量米索促宫颈成熟的效果较小剂量催产素好;在宫颈成熟的情况下,配伍人工破膜+催产素引产较单一米索组的引产效果相同,但羊水粪染率较单-米索组低,新生儿预后较好.

    作者:刘继红;章小琴;夏丽滨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手术室材料管理的探讨

    我院是一家综合性三级乙等医院,承担着繁重的医疗、科研和教学任务,手术室每年要配合完成不同学科的手术近万例.为确保手术和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根据我院手术室的特点,制定了手术室室内的材料管理制度,使材料管理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潘儒鸿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干扰素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办法.我院1998年6月-2000年2月对10例应用强的松、氨肽素及长春新碱治疗无效后,改用干扰素治疗,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昱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100例铁质性角膜异物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笔者从2000年10月至今的2年眼科门诊工作中,诊治了100例角膜铁质异物患者,发现该病的发病率高,尤其对电焊工作人员,发病后对其角膜损伤较大并影响工作.现就角膜铁质异物的特点、100例病例的分析和讨论浅谈对角膜铁质异物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王艳霞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卡介苗素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介苗素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了100例门诊确诊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人,用卡介苗素,每周2次,每次1mg肌肉注射,3个月为1疗程.结果:所有病例经用药1疗程后显效65例,占65%,好转29例,占29%,无效6例,占6%.总有效率为94%.结论:卡介苗素是有效的免疫调节剂,能调节患者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达到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作者:李梅娟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阑尾内套叠诊治

    阑尾内套叠临床罕见,我院2002年5月发现完全阑尾内套叠1例,对其临床诊治报道如下.

    作者:顾春林;盛援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在移植肾纤维化中分子病理机制的研究

    目的:为探讨TGF-β1在同种异体肾脏移植后慢性排异反应所致肾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意义,揭示其发病机制.方法:32例慢性排异反应失功的移植肾,经手术切除后,取肾组织做常规病理观察和原位杂交,以正常肾组织为对照.结果:纤维化的肾组织TGF-β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TGF-β1可能参与了肾脏移植后慢性排异反应所致肾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

    作者:崔飞伦;陈兵;王德文;彭瑞云;高亚兵;方秀斌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宾客化服务在急诊分诊中的效应

    急诊分诊工作是医院工作的前沿阵地,分诊护士是集分诊、导医、公关、咨询,集参与观察、护理及抢救、护送病人、管理于一身,是医院的形象代表,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王青丽;张希洲;郑昌林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新鲜冷冻血浆治疗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及消化性溃疡出血,其失血量数小时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丢失20%以上,直接造成血容量锐减,以致不能充盈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使机体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周围循环衰竭,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应给予积极抢救,在积极补充血容量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以达维持患者生命的目的.

    作者:常江;杨晋辉;琚坚;尤丽英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104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例分析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SARS临床特点,并总结其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在北京协和医院东院治疗的104例临床确诊SARS病人临床记录.结果:104例病人中,男55例,女49例,年龄15-81岁,平均37±12岁.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97.1%)、咳嗽(75.0%)、胸闷憋气(45%)、腹泻(25%).实验室检查以白细胞下降,特别是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的降低为主要特征.多数病人出现与年龄不相符合的低氧血症.X线胸片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浸润影.临床治疗上应当以综合治疗、合理用药为原则.适时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减轻SARS的临床表现有重要作用.预防激素引起的并发症和全身支持治疗是SARS的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作者:王仲;李太生;徐作军;刘正印;杜铁宽;刘继海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血管紧张素Ⅱ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月龄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2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AngⅡ预处理组(APC组).观察缺血再灌注心肌凋亡细胞阳性率,Bcl-2及Ba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结果:APC组凋亡细胞阳性率及Bax蛋白表达率较I/R组明显降低(由10.32%±4.68%及19.40%±3.21%降为4.68%±1.07%及9.42%±3.68%,均P<0.01),而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较I/R组增高(由6.78%±2.78%增高为14.21%±2.78%,P<0.01).结论:AngⅡ预处理有抑制I/R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并可影响与调控细胞凋亡有关的Bcl-2及Bax蛋白表达.

    作者:陈颖苇;邓元明;柯传尊;柯琴梅;冯义柏 刊期: 2003年第18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