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芩百清肺浓缩丸含药血清对肺炎支原体感染RAW264.7细胞NLRP3炎性体表达的影响

张涵;索绪斌;张云凌;马晶;张树明;许庆瑞;王伟明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NLRP3, 炎性体, 芩百清肺浓缩丸, 含药血清
摘要:目的:观察芩百清肺浓缩丸含药血清对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RAW264.7细胞NLRP3炎性体及IL-1β的影响.方法: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芩百清肺浓缩丸含药血清组.常规培养RAW264.7细胞、肺炎支原体菌株,制备芩百清肺浓缩丸含药血清,用10 MOI MP感染RAW264.7细胞,分别于8、16、24 h收集细胞.FQ-PCR检测NLRP3、ASC、Caspase-1 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NLRP3、ASC、Caspase-1 p20 蛋白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IL-1β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P感染RAW264.7细胞后8、16、24 hNLRP3、ASC、Caspase-1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或P<0.01);感染后16、24 h NLRP3、ASC、Caspase-1 p20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 <0.05或P<0.01);感染后24 h细胞上清液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芩百清肺浓缩丸含药血清可显著下调MP感染RAW264.7细胞16、24 h NLRP3、ASC、Caspase-1 mRNA的表达(P<0.05或P<0.01);显著降低感染后24 h NLRP3、ASC、Caspase-1p20蛋白表达和细胞上清液IL-1β的分泌(P <0.05或P<0.01).结论:芩百清肺浓缩丸抗肺炎支原体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下调NLRP3炎性体表达有关.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土茯苓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和现状分析

    目的:阐明土茯苓的加工炮制机理,为土茯苓加工炮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来源考证、采收时间、产地加工、炮制和饮片规格5个方面的历史沿革和现状进行分析.结果:采收与品质相关性、产地加工加热处理与否、是否去皮、产地鲜切、加工工艺、加工与饮片规格相关性等方面研究存在不足.结论:建议今后加强相关方面研究,丰富饮片形式,促使产地鲜切饮片合法化,实施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从源头确保饮片质量.

    作者:杨俊杰;陆兔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正交试验优化卜芥凝集素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卜芥凝集素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比活力为指标,通过与传统浸提法比较研究超声波法、各缓冲体系的优劣,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及硫酸铵饱和度对卜芥凝集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L9(34)正交法优选出佳提取工艺.结果:确定了提取方法为超声处理,提取溶剂为PBS;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240W,超声时间10 min,料液比1∶8(g/mL),硫酸铵饱和度为90%,其中料液比对提取效果影响显著(P<0.05).结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经济、简单、稳定、可行.

    作者:黄嘉维;郝亚娟;彭求贤;麦婉盈;马嘉镁;蔡红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太子参两种类型花繁殖特性的研究

    目的:探究太子参两种类型花繁殖特性.方法:采用盆栽方式,设计了开放花异交与自交及去除开放花(简称异交组、自交组和去花组)3组实验,调查各组的花数、果数和种子数量,统计开放花和闭锁花的坐果率和结实率.结果:开放花异交坐果率和结实率为55%和43%,自交坐果率和结实率为53%和44%;3组闭锁花的坐果率和结实率,异交组为84%和58%,自交组为86%和60%,去花组为77%和52%,去花组与异交组、自交组存在较大差异;去花组闭锁花的花数比异交组和自交组多59 ~ 68朵,果数多28 ~ 32个.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太子参生产栽培和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黄胜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柴胡颗粒的多波长HPLC图谱及药材-制剂谱峰匹配分析

    目的:对小柴胡颗粒制剂的多波长HPLC图谱及药材-制剂谱峰匹配进行分析.方法:对来自3个生产厂家的9个批次(每厂3个批次)及自行配制的3个批次的小柴胡颗粒进行多波长HPLC图谱分析;采用HPLC法检测不同厂家及批次小柴胡颗粒中相应成分的含量.结果:在220、260、280、320 nm 4个波长条件下,3个生产厂家及自制小柴胡颗粒的3个批次之间制剂的HPLC图谱相似度相比差异相对较小,而不同厂家的制剂之间,甲厂制剂与自制制剂在4个波长下相似度在0.9以上,乙、丙两厂制剂除了在280 nm波长条件下相似度在0.9以上,在其他3个波长条件下相似度均低于0.9.在220、260、280、320 nm 4个波长下,甘草、柴胡、黄芩和党参与小柴胡颗粒HPLC图谱分别有5、5、18、2个色谱匹配峰;小柴胡颗粒制剂来源不同,制剂中的黄芩苷和甘草酸含量之间也存在差异.各种小柴胡颗粒制剂中均未检测到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苍术内酯Ⅲ、阿魏酸、党参炔苷.结论:该研究采用多个波长下评价药材与制剂HPLC图谱谱峰匹配及活性组分相似度,为全面实现中成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作者:王德强;常凤鸣;王宇辉;赵鹏;王宇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宁前胡中3种香豆素含量影响因素的考察

    目的:考察影响宁前胡中3种香豆素含量的主要因素.方法:以安徽宁国产前胡(宁前胡)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栽培模式、不同干燥温度及根部分叉程度不同的宁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乙素和E素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321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栽培模式是影响宁前胡中3种香豆素含量的主要因素;根部分叉越明显,宁前胡中3种香豆素的含量越低;宁前胡应在50℃以下干燥.结论:选择合适的栽培模式、降低根部分叉程度和低温干燥可提高宁前胡中香豆素的含量.

    作者:邱晓霞;张玲;岳婧怡;王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白花蛇舌草真伪鉴别研究

    目的:建立白花蛇舌草及其伪品水线草的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进行真伪鉴别.方法:建立白花蛇舌草和水线草的UPLC指纹图谱,对主要色谱峰进行化学指认及快速检识,利用两者化学成分差异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开展真伪鉴别.结果:分别建立了两者UPLC指纹图谱方法并评价了多批次的相似度;白花蛇舌草22个共有峰中的10个、水线草16个共有峰中的5个及4个非共有峰得到了指认或检识;主成分分析(PCA)可将真品、伪品分为两组;而偏小二乘法分析(OPLS-DA)显示车叶草酸甲酯等5个色谱峰是分组的主要原因;白花蛇舌草中的(E)-6-O-阿魏酰鸡屎藤次苷甲酯、(Z)-6-O-香豆酰鸡屎藤次苷甲酯,水线草中的槲皮素-3-O-桑布双糖苷可作为两者的3个特征差异峰用于白花蛇舌草真伪鉴别.结论:将UPLC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相结合,可用于白花蛇舌草真伪鉴别,从而为提高白花蛇舌草整体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姚志红;周先强;温丽荣;龚海标;林培;戴毅;姚新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学衷中参西录》大剂量用药组方考略

    张锡纯自制方中大剂量用药组方情况较为普遍,占汤方总数的36.4%,占所用药物总数的60.7%,运用大剂量药物组方占自制方总数的85.1%.张氏大剂量用药组方体现的胜病为要、不拘剂量、法度严谨、顾盼周全、用药精简、功专力宏,注重食疗、举重若轻等主要规律值得借鉴.

    作者:朱云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多目标同步优化黄马缓释喷雾膜剂的基质处方

    目的:优选黄马缓释喷雾膜剂的基质组成,测定体外释放度及透皮性能,考察其释药规律.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聚乙烯醇(PVA17-88)、乙醇和甘油的用量为因素,以成膜性能、士的宁和盐酸小檗碱在8h内的累积释放率为指标,确定优基质处方组成;用Franz扩散池法测定体外释放度及体外透皮渗透率.结果:优选得到的优基质处方为PVA17-88 5%,乙醇15%,甘油6%;黄马缓释喷雾膜剂的成膜性能较好,8h内的体外释放良好,具有一级动力学特征.结论:该喷雾膜剂处方和制备工艺可行;制剂可以喷涂均匀,药物释放缓慢,成膜后对溃疡面具保护作用,对创面刺激性小;药膜的黏附性、柔韧性均较好.

    作者:高倩;刘新;杨敏;刘梅;陈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鳖甲生、制品中氨基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鳖甲生、制品中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方法:采用酸水解法制备鳖甲生、制品的氨基酸样品溶液,以邻苯二甲醛(OPA)和9-芴甲基氯甲酸酯(FMOC)为柱前衍生化试剂,采用C18色谱柱,梯度洗脱.结果:18种氨基酸在38 min内得到较好分离,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鳖甲生、制品中检出的16种氨基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0.43% ~ 110.69%之间,RSD在0.76% ~5.89%之间(n=6).结论:该方法分离效果较好,可用于测定鳖甲生、制品的氨基酸含量.

    作者:廖彭莹;周利琴;廖丹葵;孙丽霞;孙建华;韦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3S技术在区域中药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区域范围中药资源普查中3S技术的运用模式,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全面展开提供技术应用层面的参考.方法:借助GPS定位仪、单反相机等硬件设备和Google Earth、HOLUX ezTour for Logger、XT-Tools等处理软件,在区域中药资源普遍调查实施中实现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选择适合区域资源普遍调查的3S技术应用模式.结果:通过实地调查总结出的3S技术运用模式可在区域中药资源普查过程中有效完成样地、样线调查任务,实现地理信息采集并将其与调查物种一一对应,以及后期数据的统计分析.结论:3S技术在区域中药资源普查中的运用,可提高普遍调查的效率,且能获取更为准确的资源地理信息,有利于中药资源信息的共享和动态监测.

    作者:徐蔚;施宽伟;姚欣;杨义雄;林燕华;胡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补阳还五汤复方颗粒对脑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考察补阳还五汤复方颗粒对脑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8只雄性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另抽取8只实施假手术作假手术组.其他大鼠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建立脑缺血模型,将模型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模型组、脑心通阳性对照组及补阳还五汤复方颗粒高(生药30.4 g/kg)、低(生药15.2 g/kg)剂量组,各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7d后腹主动脉取血,观察补阳还五汤复方颗粒对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补阳还五汤复方颗粒高、低剂量均能降低脑缺血模型大鼠异常升高的血小板因子-4(PF4)、β-血栓球蛋白(β-TG)、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的含量,改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降低血小板总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结论:补阳还五汤复方颗粒对脑缺血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胡夏逢;胡锐宁;朱承科;周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虎眼万年青总皂苷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虎眼万年青总皂苷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虎眼万年青总皂苷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Cyt-C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酶标仪检测细胞内Caspase-3活性.结果:虎眼万年青总皂苷对HepG-2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IC50为(79.80±0.18) μg/mL;虎眼万年青总皂苷作用细胞后,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变圆,折光性减弱,悬浮细胞增多;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随着虎眼万年青总皂苷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细胞内Cyt-C表达水平及Caspase-3的活性均显著升高,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虎眼万年青总皂苷可显著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并可通过启动线粒体途径诱导HepG-2细胞发生凋亡.

    作者:曲中原;石鑫;邹翔;季宇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血浆蛋白结合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与血塞通分散片协同作用

    目的:以抗血小板聚集效应物质人参皂苷Rb1为对象,研究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血塞通分散片血浆蛋白结合率影响.方法:首先建立PBS透析外液、健康受试者空白血清中人参皂苷Rb1的HPLC测量方法,选用平衡透析考查血塞通单用和联合氯吡格雷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差异;以家兔血清白蛋白(PDB ID 3V09)为模板选用同源模建方法构建受试者空白血清白蛋白(HSA)三维空间结构,用PRO-CHECK和ERRAT方法对两种蛋白合理性进行评价,采用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上述药物与HSA结合情况,多层面考查血塞通及氯吡格雷在血浆蛋白结合率方面的作用特征.结果:血塞通在高(人参皂苷Rb1含量5.0 μg/mL)、中(人参皂苷Rb1含量1.0 μg/mL)、低(人参皂苷Rb1含量0.4 μg/mL)下与健康受试者空白血清蛋白结合率分别为(58.17±3.82)%、(57.43±3.21)%、(55.63±3.42)%,当合并加入含2.0 μg/mL硫酸氢氯吡格雷的片剂后血塞通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下降为(46.54±3.35)%、(49.25±3.56)%、(48.15±3.76)%,分子模拟结果显示化合物均与健康受试者空白血清白蛋白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结合效应.结论:氯吡格雷对血塞通血浆蛋白结合率存在影响.

    作者:马世堂;戴国梁;毕肖林;龚美蓉;熊友谊;居文政;谈恒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复方葛根桂枝汤中葛根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葛根素及复方葛根桂枝汤中葛根素的药动学特点,评价该复方中其他药物对葛根素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灌胃给予葛根素对照品及复方葛根桂枝汤提取物,眼眶后静脉丛采血,分离血浆,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为内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测定血浆中葛根素的浓度,采用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灌胃葛根素与复方桂枝葛根汤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具有明显差异.复方葛根桂枝汤中葛根素在大鼠体内的消除半衰期(t1/2)平均驻留时间(MRT)延长,提示葛根桂枝汤中葛根素在体内停留时间比葛根素对照品长,达峰时间稍微缩短,吸收加快.结论:复方桂枝葛根汤中复杂成分的存在能影响其有效成分葛根素的体内药动学行为.

    作者:吴惠妃;邓继锋;杨雄健;刘志立;全世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野鸡尾与易混品乌蕨的生药鉴别

    目的:为建立野鸡尾药材的质量标准,对其进行生药鉴定研究,并与易混品乌蕨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生药学传统方法对药材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定性鉴别,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孢子的形态.结果:确定野鸡尾根茎的性状鉴别特征、根茎与叶柄基部横切面的显微结构特征、粉末主要显微鉴别特征、薄层定性鉴别特征以及孢子在扫描电镜下的形态特征,并明确了野鸡尾与易混品乌蕨的主要区别是野鸡尾根茎与叶柄基部横切面中分体中柱为2个,乌蕨叶柄基部横切面维管束为1个;野鸡尾的孢子为四面体形,并可见三叉状裂隙,乌蕨的孢子正面观呈内凹形,背面观为椭圆形.结论:野鸡尾与乌蕨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定性鉴别以及扫描电镜下的孢子形态方面均不同,本研究为鉴别2种药材以及野鸡尾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方玉;程佩佩;夏叶;张明高;张秀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亚麻叶中5种成分含量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亚麻叶中绿原酸、荭草素、异荭草素、牡荆素、异牡荆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InertSustain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溶液(B),梯度洗脱;柱温为40℃;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5μL;检测波长为350 nm.结果:绿原酸、荭草素、异荭草素、牡荆素、异牡荆素分别在4.00 ~40.02 μg/mL(r1 =0.9998)、3.44 ~34.44 μg/mL(r2=0.9999)、3.53 ~35.34 μg/mL(r3 =0.9999)、2.55~ 25.50 μg/mL(r4 =0.9999)、4.33 ~43.32 μg/mL(r5 =0.9998)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01%(RSD为0.64%)、98.85%(RSD为1.13%)、98.65%(RSD为2.62%)、98.29%(RSD为2.34%)、103.06%(RSD为3.38%).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亚麻叶中这5种成分的含量.

    作者:赵爱萍;王振宇;魏晓慧;辛敏;鲁安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僵蚕的人工养殖研究进展及思考

    僵蚕作为一种常用动物类中药,其人工养殖方面存在优质蚕种及菌种缺乏、蚕饲料未实现产业化、GAP基地未建立等问题.笔者在对僵蚕的人工养殖及产地加工研究进展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思考与建议,旨在为僵蚕的规范化人工养殖及产地加工提供参考与借鉴,以提高僵蚕的质量与产量.

    作者:胡美变;刘玉杰;肖禾;吴纯洁;张俊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消炎利胆片对ANIT致肝内胆汁淤积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消炎利胆片对α-萘异硫氰酸酯(α-naphthylisothioc,ANIT)致胆汁淤积大鼠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70 mg/kg)组及消炎利胆片低(85 mg/kg)、中(175 mg/kg)、高(350 mg/kg)剂量组,连续给药7d,给药第5天给予ANIT(80 mg/kg)复制胆汁淤积大鼠模型.末次给药后lh开始收集胆汁,计算胆汁流量;采血制备血清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鳞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水平.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胆汁流量显著减少,血清AST、ALT、ALP、TBIL、LDH、MDA、TNF-α及ICAM-1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胆汁流量显著增加,血清AST、ALT、ALP、TBIL、LDH、MDA、TNF-α和ICAM-1水平均显著降低,组织病理学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结论:消炎利胆片能显著降低ANIT致大鼠胆汁淤积的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作者:刘方乐;林朝展;赵威;祝晨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茅苍术麸炒前后胃黏膜保护作用的变化研究

    目的:比较茅苍术生品和麸炒品对胃溃疡大鼠的胃黏膜保护作用.方法:以乙酸诱导大鼠胃溃疡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及胃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和三叶因子2(TFF2)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胃组织中EGF和TFF2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组织中EGF和TFF2的蛋白表达.结果:茅苍术能够明显升高血清及胃组织中EGF和TFF2的含量,上调胃组织中EGF和TFF2mRNA的表达和二者的蛋白表达量,麸炒品的作用优于生品.结论:麸炒能增强茅苍术对乙酸致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作者:于艳;才谦;贾天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俄色黄酮分子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目的:研究俄色黄酮分子胶囊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冷冻干燥法,通过Box-Behnken试验,以包合物收率和包合率为指标,优选俄色黄酮分子胶囊的制备工艺;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法(TG)、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及溶解度试验对其性质进行表征.结果:俄色黄酮分子胶囊佳工艺为:包合时间3.3h,包合温度81℃,β-环糊精(β-CD)与俄色黄酮的投料比1.9∶1.俄色黄酮分子胶囊的溶解度是俄色黄酮的15倍.结论:饱和水溶液-冷冻干燥法可用于制备俄色黄酮分子胶囊,该制备工艺方法简单易行,且β-CD明显提高了俄色黄酮在水中的溶解度.

    作者:沈睿娟;毛羽;舒莎;林灵敏;徐作军;雷敏;杨学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