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富集矿质元素桦纤孔菌总三萜含量研究

于妍;郭晓帆;王玉峰;王亮;刘冰雁

关键词:桦纤孔菌, 富集矿质元素, 总三萜
摘要:目的:以桦纤孔菌为材料,研究不同矿质元素(钙、铁、锌)在其菌丝体中的富集及其对生长的影响,并探究富集矿质元素对桦纤孔菌总三萜含量的影响.方法:对桦纤孔菌进行矿质元素富集,并对总三萜的提取、测定方法进行优化,测定富集矿质元素的桦纤孔菌菌丝中总三萜物质含量.结果:在PDA培养基中添加1 000 mg/L的Ca(NO3)2能明显促进菌丝体生长和产量提高,钙的富集率可高达0.07%;适宜的铁源是Fe2(SO4)3,添加浓度为300 mg/L,铁的富集率高为0.29%;当添加ZnSO4浓度为175 mg/L的处理菌丝长势强,锌的富集率高可达0.57%.富集钙元素的桦纤孔菌中总三萜含量高,可达0.058 mg/mL,比对照提高5.45%;富集铁的桦纤孔菌总三萜含量低,仅为0.04 mg/mL.结论:富集矿质元素钙的桦纤孔菌中总三萜含量较高,该研究为桦纤孔菌工厂化生产开辟了新途径并提供了基础数据.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山胡椒根化学成分及其生物碱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研究

    目的:对山胡椒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分离得到的生物碱成分对4种肿瘤细胞株增殖抑制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RP-18和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并结合MS、NMR等波谱解析技术及与文献数据对比,鉴定山胡椒根中生物碱及萜类成分,对分离得到的生物碱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从山胡椒根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兰箭毒碱(1)、N-甲基樟苍碱(2)、樟苍碱(3)、波尔定碱(4)、去甲异波尔定碱(5)、去甲异紫堇定碱(6)、对盖烷-反式-3,8-二醇(7)、对盖烷-顺式-3,8-二醇(8)、eudesm-4(15)-ene-7,11-diol(9)、4β,6β-dihydroxy-1α,5β(H)-guai-9-ene(10).化合物2~4对4种肿瘤细胞HT-29、SGC-7901、SMMC-7721和A549增殖均具有抑制活性.结论:其中,化合物1~6为生物碱类成分,化合物1、9和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具有强烈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特别是抑制结肠癌细胞HT-29、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在中、高浓度给药情况下,甚至优于同浓度的阳性对照药物依托泊苷VP-16.

    作者:刘婷;李文艺;刘小文;齐成媚;袁志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当归历史资源分布本草考证

    该文通过整理和考证现存本草与历代古籍文献,大致标明甘肃道地药材当归的历代道地产区,并从历史与地理的角度综合分析当归品种和产地混乱问题,考证古代当归道地产区,并为现今当归栽种基地的优选提供参考.

    作者:张瑛;王亚丽;潘新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殷商甲骨文中所载药物史料考证

    殷商甲骨文中有不少涉及到药物史料.卜辞中记载的药物包括草木类药、果实类药、动物类药、矿物类药、药酒和以食物为药等6种.这些史料反映了殷商时期药物学的初步发展水平.

    作者:石开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黄芩石榴皮面霜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黄芩石榴皮面霜的处方及其制备工艺.方法:以基质的外观、稠度与涂布性、物理稳定性、pH值为考察指标,筛选基质的油相组成、乳化剂的用量,并对乳化温度、乳化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确定的处方组成和工艺为:黄芩提取物1.5%、石榴皮总多酚部位2%、白凡士林8%、硬脂酸2%、十六醇4%、十八醇4%、甘油6%、丙二醇6%、十二烷基硫酸钠1%、单硬脂酸甘油酯2%、依地酸二钠0.1%、羟苯乙酯0.1%、加纯净水至100%;乳化温度为80℃、乳化时间为15 min.制备的产品均匀、细腻、稠度适中、易涂布、物理稳定性好.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可行性高,产品质量稳定,拓宽了纯天然中药用于皮肤护理的应用前景,适用于该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推广.

    作者:范鹏举;张春虎;李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四川麦冬质量评价研究

    目的:对四川地区生产、流通和临床应用的麦冬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四川地区麦冬药材质量监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四川地区不同产地、市场、饮片厂、药店的麦冬药材样品105份,采用药典方法对水分、总灰分、浸出物、麦冬总皂苷、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残和二氧化硫含量进行测定,采用HPLC法对麦冬皂苷D、甲基麦冬黄烷酮A和甲基麦冬黄烷酮B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05份麦冬药材样品的水分含量在5.7%~17.9%,总灰分含量在0.9% ~3.4%,浸出物含量在68.7%~95.1%,总皂苷含量在0.12% ~0.57%,二氧化硫超标率为23.81%,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均符合限量要求,3种有机农药均未检出,麦冬皂苷D的含量在0.04~ 0.30 mg/kg,甲基麦冬黄烷酮A的含量在0.0170 ~0.0837 mg/kg,甲基麦冬黄烷酮B的含量在0.0049 ~0.0370mg/kg.结论:105份麦冬药材样品均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但法定标准不健全,特别是在安全性监控方面尚缺乏标准,建议四川地区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加强安全性方面的控制,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吴发明;杨海燕;杨瑞山;李敏;包小红;周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一点红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一点红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的降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6~7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72只,实验分成6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糖尿病成模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150 mg/kg)阳性对照组及一点红提取物低(1 g/kg)、中(5 g/kg)、高(10 g/kg)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28 d.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LDL-C、FBG、MDA显著升高(P<0.05),HDL-C、Fins、C-P、SOD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血清TG、TC、LDL-C、FBG、MDA显著降低(P<0.05),HDL-C、Fins、C-P、SOD显著升高(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模型组胰岛数目减少、细胞排列紊乱、胞浆减少、胰岛内细胞边界不清、不规则.一点红各组大鼠随着药物剂量升高,组织病理学改变逐渐改善.结论:一点红提取物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并能提高模型动物血清SOD水平,降低血清MDA及血脂水平,对胰岛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田培燕;陈应康;杨小军;刘大腾;叶劲松;周丽琴;赵洪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肺复苏模型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肺复苏模型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参附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采用抑制呼吸合并冰氯化钾停跳液制备心搏骤停大鼠模型,各组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12 h检测各组大鼠心脏功能,抽取动脉血检测血清SOD、MDA、CK-MB、cTnI水平,处死大鼠后检测心肌SOD、MDA水平以及Caspase-3、Bcl-2、Bax mRNA的表达.结果:(1)ROSC 12 h时参附注射液可剂量依赖性降低心肺复苏模型大鼠LVESD,升高LVEF和FS;(2) ROSC 12 h时参附注射液可剂量依赖性降低心肺复苏模型大鼠血清MDA含量,升高血清SOD活性;(3)ROSC 12 h时参附注射液可剂量依赖性降低心肺复苏模型大鼠血清CK-MB、cTnI水平;(4)ROSC 12 h时参附注射液可剂量依赖性降低心肺复苏模型大鼠心肌组织MDA含量,升高心肌组织SOD活性;(5) ROSC 12 h时参附注射液可剂量依赖性降低心肺复苏模型大鼠心肌组织Caspase-3、BaxmRNA表达,升高心肌组织Bcl-2 mRNA表达.结论:参附注射液对心肺复苏模型大鼠的心脏功能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并可减轻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和心肌损伤,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作者:童世君;马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HPLC研究夏桑菊颗粒配伍成分变化规律

    目的:应用HPLC建立夏桑菊颗粒的特征图谱,研究配伍对夏桑菊颗粒中夏枯草、桑叶和野菊花特征图谱的影响.方法: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1.0%冰乙酸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柱温为35℃.结果:确定夏桑菊颗粒中的14个特征峰,且对特征峰进行了相应归属:其中6个来源于夏枯草,5个来源于野菊花,3个共同来源于桑叶和野菊花;同时利用对照品指认了夏桑菊颗粒中绿原酸、异迷迭香酸苷、迷迭香酸、蒙花苷4个成分,明确了配伍对这4个成分有较为显著的影响.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夏桑菊颗粒中各单味药夏枯草、桑叶和野菊花特征成分在配伍后变化规律的研究.

    作者:夏伯候;皮胜玲;周亚敏;谢嘉驰;林丽美;李亚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五味子种子性状与药材质量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五味子种子性状与药材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果实中木脂素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应用Cellsens standard软件对种子性状指标数据化处理.结果:野生和栽培五味子种子千粒重、性状指标(长、宽、投影面积)两类样品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种子千粒重和性状指标-长、投影面积、种脐深,均与果实木脂素类指标成分含量呈负相关,且与五味子醇甲、五叶子醇乙、五叶子乙素、五叶子丙素和6种指标成分总含量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饱满、粒小的五味子种子作为种源,对于选育高木脂素含量的五味子种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郑艳超;马琳;张坚;王海英;王丽芝;李先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化香树果序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化香树果序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化香树果序的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三十二烷(1)、熊果酸(2)、二十六烯(3)、β-谷甾醇(4)、胡萝卜苷(5)、2,5,8-三羟基-3-甲氧基-1,4-萘醌(6)、3,3'-二甲氧基鞣花酸(7)、鞣花酸(8)、4'-羟基异黄酮-7-O-β-D-半乳糖苷(9)、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木糖苷(10)、没食子酸(11).结论:其中,化合物1、3~6、9、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贾晓妮;王军宪;成昱霖;支媗;王茂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渐尖毛蕨总黄酮通过miR-29/TGF-β1调控慢性镉暴露诱导的大鼠肾脏损伤

    目的:研究渐尖毛蕨总黄酮对慢性镉暴露诱导大鼠肾脏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暴露于含250 mg/L氯化镉饮水16 w的方式诱导大鼠慢性肾损伤模型,灌胃渐尖毛蕨总黄酮干预.实验周期结束后检测大鼠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含量、肾脏胶原沉积情况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并检测肾脏TGF-β1和微小RNA (miR)-29a/b/c的表达.结果:渐尖毛蕨总黄酮能显著改善镉诱导的大鼠肾脏胶原沉积,降低血清Cr、BUN、MDA水平,提高血清SOD和GSH-Px活性,抑制肾组织TGF-β1表达并上调miR-29a/b/c表达.结论:渐尖毛蕨总黄酮对慢性镉暴露诱导的大鼠肾脏损伤具有潜在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氧化应激,调控肾脏TGF-及miR-29a/b/c表达有关.

    作者:武欣迎;陈镜楼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博落回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博落回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半制备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博落回根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质谱、核磁等波谱手段确定了结构,分别鉴定为:6-氰基二氢白屈菜红碱(1)、6-氰基二氢白屈菜黄碱(2)、二氢白屈菜玉红碱(3)、6-甲氧基去甲白屈菜红碱(4)、二氢血根碱(5)、6-丙酮基二氢血根碱(6)、豆甾醇(7).结论:其中,化合物1、2为新的天然化合物,化合物4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余坤;彭懿;卿志星;杨鹏;左姿;曾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紫金龙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目的:研究紫金龙种子的萌发特性,了解其适萌发温度、种子吸水性、种子萌发抑制性,获得有效的打破休眠、提高种子萌发率的方法.方法:观测不同处理后紫金龙种子的萌发率.结果:紫金龙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25℃,种子吸水快时间是浸种后6~12h,种子含有抑制萌发的物质,在50~400 mg/L范围内随着GA浓度的升高对紫金龙种子萌发促进作用随之增强,98%浓硫酸处理5~10 min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提早种子萌发时间.结论:紫金龙种子存在种皮障碍和含有抑制萌发物质,采用400~500 mg/L GA浸种或98%浓硫酸处理种子10 min能打破种子休眠.

    作者:郭乔仪;鲁菊芬;杨美权;王洪丽;张金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白附子不同炮制品药理作用评价研究

    目的:综合评价白附子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作用差别.方法:采用小鼠自主活动试验、睡眠试验、回苏灵惊厥试验考察白附子不同炮制品的镇静和抗惊厥作用;以醋酸扭体法、甲醛致痛法、二甲苯耳肿胀法来考察其抗炎镇痛作用;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白附子不同炮制品的药理作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白附子能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延长惊厥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舔足时间和耳肿胀度;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样品综合作用顺序从强到弱依次为白附子姜矾制品、矾制品、生品、姜制品.结论:白附子生品及炮制品具有不同程度的镇静、抗惊厥及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熊成成;蔡婉萍;林嘉娜;陈文政;聂容珍;李书渊;陈艳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温肺化痰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肺化痰汤联合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70例在广东省惠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寒哮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肺化痰汤.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的临床控制率及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eNO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FeNO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CT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肺化痰汤联合西医治疗对支气管哮喘“寒哮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车蕙芳;徐慧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化疗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化疗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广东省龙川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58例化疗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掷骰子方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予盐酸格拉司琼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K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炙甘草加减治疗化疗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胃肠道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国栋;黄紫锋;邓上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心脑健片中3种儿茶素的含量测定

    目的:考察HPLC法同时检测心脑健片中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为BenetnachTM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A:水:乙腈:磷酸=95.0∶4.5∶0.5,B:水:乙腈:磷酸=49.0∶0.5∶0.5,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25℃;进样量:20 μL.结果:4个批号的心脑健片中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的含量分别为24.1~27.7 mg/片、15.9~ 18.5 mg/片和12.2~17.3 mg/片.结论: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的HPLC同时检测为心脑健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作者:张晓群;赵荣诚;张洪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金钗石斛提取物对家鸽呕吐模型及家兔浆膜胃电活动的影响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提取物对家鸽呕吐模型及家兔浆膜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建立硫酸铜口服和顺铂静脉注射致家鸽呕吐模型,观察金钗石斛提取物对呕吐的防治作用及对脑组织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家兔麻醉后将胃电电极与RM6240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连接,观察金钗石斛提取物对家兔胃电活动的影响.结果:金钗石斛提取物对硫酸铜口服和顺铂静脉注射致家鸽呕吐模型均可延长其呕吐潜伏期,降低呕吐频率,降低脑组织中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并能减弱家兔胃电活动的振幅和频率.结论:金钗石斛提取物对呕吐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脑组织中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减弱浆膜胃电活动有关.

    作者:肖迅;杨燕;张红;梁刚;刘明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党参原产地及其迁地引种后AFLP与HPLC指纹图谱分析

    目的:探讨自然环境对不同基原党参原植物遗传和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AFLP分子标记与HPLC指纹图谱技术分别对3个种群24个居群和10批党参药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UPGMA方法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4个居群按照物种分类聚为3类.自甘肃文县和四川九寨沟县迁地引种的素花党参居群聚为第Ⅰ类.自湖北省板桥镇引种的川党参居群单独归为第Ⅱ类.迁地引种的党参居群与山西不同地理分布的野生及家种党参居群聚为第Ⅲ类.迁地引种的3个基原10批党参药材与对照图谱之间的相似度大于0.8,其化学成分趋于相似,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包括原产地及其迁地引种的不同基原党参种群间遗传差异由其物种内在的遗传特性引起,党参种内居群间遗传相似性与地理分布又呈一定相关性,而3个基原党参药材的化学成分则更易受到栽培环境因素的影响.

    作者:谷聪;曹玲亚;苏强;关琳静;杨静;高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于“化学基础”探讨新风胶囊方中雷公藤配伍减毒作用

    目的:通过对新风胶囊进行拆方,观察方中雷公藤配伍其他药味前后雷公藤甲素的含量变化,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揭示方中主要影响雷公藤毒性的药味.方法:结合“组分剔除法”采用HPLC法测定各拆方组雷公藤甲素的溶出,并对雷公藤与主要影响其毒性的药味配伍前后进行全成分分析.结果:雷公藤与黄芪配伍可明显减少雷公藤甲素的溶出(P<0.01),与薏苡仁、蜈蚣配伍对雷公藤甲素溶出无显著影响;雷公藤配伍黄芪,通过对峰面积的比较,配伍后有10个峰的峰面积不变,除去4个未能归属的峰,有20个峰的峰面积发生变化,其中17个峰的峰面积减小,3个峰的峰面积增大.结论:从其化学成分的变化可以推断,雷公藤与黄芪配伍,可以降低雷公藤的毒性作用,且药物之间的配伍不仅是成分的简单加和,还包括质和量的变化.

    作者:孟楣;张静;江莹;许坡;唐利宇;戴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