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花
目的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CAI)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在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39名00级七年制临床医学学生作为试验组,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CAI)为教学手段,以应用传统教学方法的29名99级七年制学生作为对照组,选择两组学生心电图平时和期末考试成绩加以比较.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电图教学平时成绩(满分20)分别为18.5±0.85分和16.8±1.34分(P<0.01),期末考试成绩(满分20)分别为12.8±2.93分和11.8±3.96分(P<0.05).结论将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CAI)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心电图教学可明显改善教学质量,学生成绩有所提高.
作者:刘晓芳;王天佑;王虹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国外合资、独资医院参与我国医疗市场竞争,给我们军队医院,特别是疗养院的发展既提出了挑战,又带来了机遇.本文对加入WTO后,疗养院在各个方面迎接何种挑战进行了探讨,如:人才竞争,病员减少,医疗设备落后等.并在以下四方面就疗养院采取的应对措施提出了建议:①疗养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新型的医患关系;②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在创新中求发展;③深化疗养院体制改革,向管理要效益;④平民化的发展道路与高档次的特需服务齐头并进.
作者:李萍;王丽伟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耐链霉素(SM)和利福平(RFP)的耐药分子机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同时检测rpsL基因、rpoB基因突变在结核分枝杆菌耐链霉素(SM)和利福平(RFP)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CR-SSCP技术对12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rpsL基因、rpoB基因突变同时进行检测,即首先用PCR方法同时扩增RFP、SM的rpoB基因和rpsL基因,然后进行SSCP分析.结果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为对照,48株药物敏感株的rpsL基因、rpoB基因均未见SSCP图谱异常.特异性为100.0%,74株同时耐链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株中,59株(79.7%)有rpsL基因图谱异常;69株(93.2%)有ropB基因图谱异常.结论ropB基因突变和rpsL基因突变分别是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和链霉素的主要分子机制.应用PCR-SSCP技术可同时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和利福平耐药性.
作者:范梦柏;张小刚;张吉平;何秀云;陈红兵;董亚俊 刊期: 2004年第14期
1临床资料患者69岁,住院号0445782,因发现腹部包块3年,尿频一年余,伴阴道脱出物5个月.于2004年3月29日入院.该患者3年前自扪及下腹部包块,如手拳大小,可以活动,无疼痛,无发热等不适感觉,未曾就诊治疗.近1年来自觉腹部包块增大,伴尿频,无尿急、无消瘦.于5个月前发现阴道内脱出一肿物,休息时回缩,咳嗽或重体力劳动时加重,偶有胸闷,无气短、无腹胀、腹痛.食欲、睡眠正常.入院诊断:盆腔占位:①卵巢实质瘤?②带蒂浆膜下肌瘤?子宫脱垂Ⅱ度重,阴道前后壁脱垂Ⅱ度.
作者:赵小兵;凌明 刊期: 2004年第14期
外治法特别是中药外治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治法在中医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以其独特的方法和神奇的疗效,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医药学,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一棵奇葩.
作者:李晓君;李永明;张财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葛根素注射液与临床6种常用药物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考察了葛根素注射液与6种药物配伍后的含量变化,并观察了其外观和pH的变化.结果在室温下各配伍液在0-4h内,外观、pH没有明显改变,含量稳定.结论葛根素注射液与6种药物可以配伍应用.
作者:刘杰;陈作忠;赵东坤;赵群;司继刚 刊期: 2004年第14期
循证医学近年来已受到广泛的重视,对于循证医学的发展,有必要进行系统的探讨.
作者:李东军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阑尾肿瘤的诊治问题.方法结合国内外文献,对1970年-2003年收治的32例原发性阑尾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粘液性囊肿13例,类癌13例,阑尾腺癌3例,粘液囊腺癌2例,恶性淋巴瘤1例.50岁以上中老年人占90.6%,术前误诊率93.8%.结论阑尾肿瘤无特异表现,术前误诊率极高.应重视术中冰冻切片及术后病理检查.手术方式采用右半结肠切除或阑尾切除术.
作者:胡兰;孔宪炳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患者,女,22岁,停经8+个月,发现腹部包块1月余,腹痛1天来诊,患者平素月经规律,LMP2003年8月25+日、EDC2004年6月2+日,孕程顺利,1个月前发现右下腹部包块,曾在外院行B超检查示腹腔囊肿,未确诊.于昨日出现持续性下腹痛,较剧烈、急来诊,患者既往体健.查体:BP130/85mmHg,腹部膨隆、软、腹形较实际妊娠月份大,宫底剑脐之间,有不规律宫缩、胎心140次/分,律齐,先露头、浮、右肾区叩击痛、左肾(-)、B超示右肾体积增大约19×16cm形态正常,皮质回声因受压变薄,内部被液区占据,左肾未见明显异常,胎儿双顶径约8.1cm,股骨长约6.6cm,羊水指数15cm,示右肾积水(重度),单胎,晚妊、头位.
作者:相琴;杨立荣 刊期: 2004年第14期
为使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具有综合、探索的功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阐述了如何将医学物理中的知识引入物理实验,实践证明效果是十分令人满意的.
作者:桂维玲;姚建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综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疗效.方法HBO治疗组38例,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BO治疗,压力2.2ATA,经面罩吸纯氧20min,换吸空气5min,共吸氧80min,1次/天,10天1疗程;对照组给常规药物治疗.结果HBO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治愈52.6%,有效47.4%,无效0.对照组11例,治愈45.5%,好转45.5%,无效9%.结论HBO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义成;王佳惠;林娜 刊期: 2004年第14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我科自1998年10月开展这项技术以来,受到护理工作者和病人家属的承认和欢迎,从而克服了静脉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改善了护患关系,也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玉臻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细胞调亡(apoptosis)亦称为程序细胞死亡,是机体在自身基因控制下的细胞有序死亡方式,它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且细胞凋亡的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前沿活跃的领域[1,2].近年来大量、深入地研究创伤性脊髓损伤与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及其机制,对法医检案和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封宇;阎军;刘云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p19和MDM2基因在神经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本实验应用敏感而特异的免疫组化S-P法,对66例神经胶质瘤中的p19和MDM2蛋白进行检测,应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19蛋白在神经胶质瘤Ⅰ级阳性率为57.89%,Ⅱ级阳性率为26.92%,Ⅲ-Ⅳ级阳性率4.76%,各级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M2蛋白在神经胶质瘤Ⅰ级阳性率为5.26%,Ⅱ级阳性率为30.77%,Ⅲ-Ⅳ级阳性率66.67%,各级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9和MDM2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p19和MDM2基因可能参与了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其蛋白的检测有可能作为判定其恶性程度的一个辅助指标.
作者:梁君;张久伟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凝血、纤溶活性的变化及意义.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89例(无血管并发症者56例,有血管并发症组33例),正常对照组30例,用酶标法(ELISA)测定D-D,VWF,PAI-I,t P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VWF显著升高(P<0.05),D-D,PAI-I,t PA无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有并发症组D-D,VWF显著增高(P<0.05),PAI-I非常显著降低,PAI-I非常显著增高(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凝血活性的亢进和纤溶活性的下降,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导致血栓形成.通过对凝血、纤溶的有关指针的检测有利于识别血栓前状态,及时治疗,可防止进一步加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文;庄海平;张雪涛;孙帼娣 刊期: 2004年第14期
通过对310例急性喉炎患者包括急性声门上喉炎及小儿急性喉炎实施金霉素加地塞米松鸭嘴雾化吸入,表明:急性喉炎在严格控制感染的前提下,局部应用金霉素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可明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效果显着.
作者:李会琴;张惠荣;孙发珍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我科自2001年10月-2003年3月,用共享美解眠治疗乙醇中毒47例.6例在用美解眠治疗中导致抽搐情况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旭;曲艳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现将我院8年间诊治的23例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资料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1995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共收治经过手术和病理确诊的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3例.年龄23-29岁,平均26岁,病灶大小为1.5-4.5cm,单发病灶20例,多发3例.
作者:张翠英;孙慧冰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类型、阴道出血状况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前置胎盘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1996年-2000年5年间在我院分娩的126例前置胎盘,对其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前置胎盘发生率为1.13%.其中,有人流及清宫史者85例,占67.5%,平均人流清宫次1.17次,平均孕次2.65次,平均产次1.49次,均高于同期胎盘位置正常者.前置胎盘组中早产56例,占44.4%,新生儿体重小于2500g者39例,占31.0%,围产儿死亡17例,产后大出血20例,剖宫产120例,均明显高于胎盘位置正常者.前置胎盘重度组初次出血时间及诊断时孕周均明显小于轻度组,有产前出血者其诊断及分娩时孕周显著低于无出血者.结论前置胎盘与多次流产、分娩有关,妊娠结局有很大差异.以剖宫产为主要分娩方式.
作者:易念华 刊期: 2004年第14期
近年来我院妇科门诊绝经后妇女就诊率显著升高,是由于绝经后妇女进入老年期有10多年时间,体内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逐渐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故做好绝经后妇女卫生指导及保健工作尤为重要.
作者:马秀娟 刊期: 200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