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兰;孔宪炳
血管内皮细胞是组成所有血管内表皮的连续单层细胞,在血管功能调节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陈思峰[1]建立的组织块法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避免了化学和机械的损伤,使用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来研究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的实验更加准确可靠.但国内目前掌握这种技术方法的人很少,再将用此方法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成功的经验体会总结一下.
作者:秦芳;郑广娟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总结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15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术前、术后监测血压的方法.结果14例术后随访5个月-3年,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严密监测、控制血压,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是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保证.
作者:柳芳芹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救治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毒鼠强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HP)与既往常规治疗的8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HP患者意识清醒时间和抽搐停止时间以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心肌酶谱明显下降.结论HP治疗毒鼠强中毒较常规方法有效.
作者:许祥贵;陈佩华;周令芳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比较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疗效.方法采用SAS、SDS及自编心身症状量表作为比较工具,对49例FD患者实施心理治疗,对33例实施药物治疗并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接受心理治疗的49例患者有42例好转,好转率85.71%,接受药物治疗的33例,只有8例好转,好转率为24.24%,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后的SAS、SDS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心理治疗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作者:杨世祥;张迎红;许建红;路兰;徐晶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钙剂佐治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62例喘息型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葡萄糖酸钙静滴,对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待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缓解喘憋、缩短疗程及咳嗽持续时间,改善肺功能等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钙剂佐治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可能缩短病程,改善临床症状及体症,疗效确切,且方便、安全,可作为佐治喘息型支气管炎的辅助用药.
作者:黎达均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提高对Castleman病的认识,总结诊治经验.方法报告1例Castleman病伴发副肿瘤性天疱疮(PNP)的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分析其发病机理和诊断方法.结果肿瘤切除后PNP症状消失.结论Castleman病嘱于良性病变,可伴发天疱疮,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潘东亮;李汉忠 刊期: 2004年第14期
为使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具有综合、探索的功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阐述了如何将医学物理中的知识引入物理实验,实践证明效果是十分令人满意的.
作者:桂维玲;姚建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我科自1986年6月-1995年5月,收治慢性病毒性肝炎中有蛋白倒置者116例,随机抽取57例采用活血疏肝中药组方,进行治疗,经对照观察,治疗组纠正蛋白倒置效果,经统计学处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作者:周慧斌;皮志杰;钱佐林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我院2000年1月-12月共分娩新生儿3116例,本文仅就新生儿窒息原因进行分析探讨.1临床资料我院2000年1月-12月共分娩新生儿3116例,新生儿窒息达124例,窒息率为3.98%.其中轻度窒息81例,重度窒息43例.
作者:关兰荣;张林红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HBV-M)与HBV-DNA的关系.方法21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ELISA法测定HBV-M,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HV-DNA,同时测定肝功能各项指标.结果血清标志物HBsAg,HBeAg,HBcAb阳性组HBV DNA定量结果分别与HBsAg,HBeAb,HBcAb阳性组,HBsAg,HBcAb阳性组,HBsAb,HBeAb,HBcAb阳性组比较,均有差异显著性(P<0.001);在HBsAg阳性患者中,肝功能正常与否与HBV-DNA定量结果无关.结论不同类型血清标志物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HBV复制;肝功能正常与否与HBsAg阳性患者HBV DNA定量结果高低无明显影响;HBV-DNA是评价HBV活动理想的指标,其定量检测对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观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筠 刊期: 2004年第14期
顺铂是常用的肿瘤化疗药物,亦是有效的药物之一,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化疗,但其所致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达90%以上.目前,对于顺铂所致的急性呕吐反应多用5-HT3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控制,效果较好,但对于其发生的延迟性呕吐、恶心和食欲减低反应尚无特殊有效办法.我们于2003年1月-2004年2月观察了46例病人含顺铂方案化疗的病人,采取短期应用大剂量醋酸甲羟酮口服控制其延迟性呕吐、恶心的情况,现总结如下.
作者:郝新萍;崔秀萍;田丑恒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耐链霉素(SM)和利福平(RFP)的耐药分子机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同时检测rpsL基因、rpoB基因突变在结核分枝杆菌耐链霉素(SM)和利福平(RFP)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CR-SSCP技术对12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rpsL基因、rpoB基因突变同时进行检测,即首先用PCR方法同时扩增RFP、SM的rpoB基因和rpsL基因,然后进行SSCP分析.结果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为对照,48株药物敏感株的rpsL基因、rpoB基因均未见SSCP图谱异常.特异性为100.0%,74株同时耐链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株中,59株(79.7%)有rpsL基因图谱异常;69株(93.2%)有ropB基因图谱异常.结论ropB基因突变和rpsL基因突变分别是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和链霉素的主要分子机制.应用PCR-SSCP技术可同时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和利福平耐药性.
作者:范梦柏;张小刚;张吉平;何秀云;陈红兵;董亚俊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p19和MDM2基因在神经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本实验应用敏感而特异的免疫组化S-P法,对66例神经胶质瘤中的p19和MDM2蛋白进行检测,应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19蛋白在神经胶质瘤Ⅰ级阳性率为57.89%,Ⅱ级阳性率为26.92%,Ⅲ-Ⅳ级阳性率4.76%,各级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M2蛋白在神经胶质瘤Ⅰ级阳性率为5.26%,Ⅱ级阳性率为30.77%,Ⅲ-Ⅳ级阳性率66.67%,各级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9和MDM2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p19和MDM2基因可能参与了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其蛋白的检测有可能作为判定其恶性程度的一个辅助指标.
作者:梁君;张久伟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脑膜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31微血管计数与瘤周水肿(PTBE)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膜瘤术后59例石蜡切片VEGF表达,CD31微血管计数以及根据肿瘤术前MRI和/或CT片计算瘤周水肿指数.结果分析结果显示:VEGF和CD31的表达正相关且与PTBE密切相关(P<0.05).结论脑膜瘤VEGF表达在微血管形成与瘤周水肿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吴启华;钟志光;罗坚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葛根素注射液与临床6种常用药物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考察了葛根素注射液与6种药物配伍后的含量变化,并观察了其外观和pH的变化.结果在室温下各配伍液在0-4h内,外观、pH没有明显改变,含量稳定.结论葛根素注射液与6种药物可以配伍应用.
作者:刘杰;陈作忠;赵东坤;赵群;司继刚 刊期: 2004年第14期
目的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CAI)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在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39名00级七年制临床医学学生作为试验组,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CAI)为教学手段,以应用传统教学方法的29名99级七年制学生作为对照组,选择两组学生心电图平时和期末考试成绩加以比较.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电图教学平时成绩(满分20)分别为18.5±0.85分和16.8±1.34分(P<0.01),期末考试成绩(满分20)分别为12.8±2.93分和11.8±3.96分(P<0.05).结论将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CAI)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心电图教学可明显改善教学质量,学生成绩有所提高.
作者:刘晓芳;王天佑;王虹 刊期: 2004年第14期
对96例异位妊娠患者应用甲氨蝶呤协同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本文总结了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适应证,具体用药方法及用药后的效果观察.文章提出了护理要点,健康指导的内容及出院后注意事项.
作者:朱爱玲 刊期: 2004年第14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我科自1998年10月开展这项技术以来,受到护理工作者和病人家属的承认和欢迎,从而克服了静脉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改善了护患关系,也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玉臻 刊期: 2004年第14期
通过对310例急性喉炎患者包括急性声门上喉炎及小儿急性喉炎实施金霉素加地塞米松鸭嘴雾化吸入,表明:急性喉炎在严格控制感染的前提下,局部应用金霉素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可明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效果显着.
作者:李会琴;张惠荣;孙发珍 刊期: 2004年第14期
我们自1999年6月-2003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逆行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18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言杰;徐德太;吴金全 刊期: 200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