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醉鱼草果实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俞浩;任亚硕;吴德玲;许凤清;张伟

关键词:醉鱼草果实, 黄酮,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摘要:目的:研究醉鱼草果实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RP-18、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手段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醉鱼草果实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小麦黄素(2)、金合欢素(3)、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4)、蒙花苷(5).结论:其中,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为首次从醉鱼草果实中分离得到.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半枝莲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半枝莲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方法:采用菲罗门Gemini 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初步建立了半枝莲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共确定5个特征峰,并对不同厂家的12批半枝莲配方颗粒进行了相似度比较,相似度大于0.89,表明其生产工艺较稳定.结论:该HPLC特征图谱为半枝莲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准确、可靠的方法.

    作者:魏梅;李慧;陈向东;杜兰哲;官永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金银花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

    目的:为金银花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的修订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收集不同商品等级金银花样品39份,用游标卡尺和电子天平对每0.5g花蕾数、每0.5g开花率、杂质含量、褐变、霉变、花营长度、上部直径、中部直径和下部直径等外观性状进行测量;采用HPLC法对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芦丁、木犀草苷、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等活性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对外观性状指标和内在活性成分含量指标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每0.5g花蕾数、每0.5g开花率、杂质含量、褐变为主成分指标.花蕾长度与木犀草苷含量具有极显著相关性,褐变、上部直径与绿原酸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以筛选的指标将金银花商品划分为4等.

    作者:周洁;邹琳;刘伟;边丽华;王晓;张永清;Dan Staerk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ICP-MS测定东南亚进口燕窝无机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目的:研究东南亚进口燕窝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25批燕窝样品中的20个无机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SPSS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评价.结果:主成分分析提取了6个主因子,得出燕窝的特征元素为Na、K、Ca、Mn、57Fe、Co、Zn、Se、Rb;聚类分析将25批燕窝样品聚为2大类,无机元素在不同燕窝样品中存在差异,但在白、红、黄燕窝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燕窝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是燕窝中无机元素含量分析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斌;邓仙梅;王羚郦;刘敬;赖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一测多评法测定茵陈中4种酚酸类成分含量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测定茵陈中4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A)-0.4%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柱温30C;检测波长324 nm.以绿原酸为内参物,建立绿原酸与香草酸、咖啡酸和阿魏酸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其他3种成分的含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这4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采用校正因子计算含量和外标法测定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误差小于5.0%,实验所得的校正因子可信.结论:以绿原酸为内标,采用一测多评法可用于茵陈中酚酸类成分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药区划与中药材GAP和区域经济发展

    结合中药资源、道地药材、中药区划、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以道地药材与中药区划、贵州中药材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为重点,对发展区域经济与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及其产业化的相关性、重要性等问题加以讨论,以供发展区域经济与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及其产业化发展参考.

    作者:冉懋雄;周厚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土壤基本养分及无机元素对栽培太子参药材质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分析土壤基本养分及无机元素对栽培太子参药材质量的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为太子参的合理栽培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地采集全国15个产地太子参药材及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3种基本养分和5种无机元素以及药材太子参环肽B和多糖含量,采用SPSS软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不同省区太子参环肽B含量差异显著,其中福建省区未检测出太子参环肽B;而多糖含量差异较小(≤30%).不同太子参栽培土壤基本养分和无机元素含量分布不均匀,其中贵州土样中以Pb、Cu和有效硼含量高,山东土样以Cr和速效磷含量高,福建土样以Zn和有效钾含量高.参照《土壤质量环境标准》(GB15618-1995),全国大部分地区太子参土壤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从土壤元素与药材质量相关性来看,太子参环肽B和多糖与土壤中各元素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太子参土壤中铵态氮、有效钾、速效磷及Pb、Cr、Cu、Zn、B元素并没有对药材有效成分含量起到直接作用,全国有60%的太子参种植土壤中普遍缺硼.在施肥管理中应适当增加硼元素的比例.

    作者:康传志;周涛;江维克;郭兰萍;肖承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大黄酸对肥胖糖尿病大鼠肾皮质PPARγ和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黄酸对肥胖糖尿病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造模组42只,造模组高脂膳食8 w后一次性腹腔注射2%链尿佐菌素(STZ)25 mg/kg,72 h后以大鼠血糖水平> 16.7 mmol/L,体质量>395 g作为肥胖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标准,达到造模要求的3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雷米普利组(8只)、大黄酸组(8只)、吡格列酮组(8只).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8 w后处死大鼠,采血检测血糖、血脂水平;采集24 h尿液检测24h尿蛋白;取肾组织标本测定PPARs、TGF-β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雷米普利组、大黄酸组、吡格列酮组的FBG、CHOL、TG、LDL-C、HDL-C、24 h尿蛋白定量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黄酸组FBG、CHOL、TG、LDL-C、24 h尿蛋白定量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雷米普利组、大黄酸组、吡格列酮组大鼠肾皮质PPARγ、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黄酸组、吡格列酮组PPARγ mRNA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雷米普利组、大黄酸组、吡格列酮组的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肾皮质PPARγ 、TGF-β11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大黄酸可以上调PPARγ蛋白及mRNA表达,下调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其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之有关.

    作者:陈才铭;张苗苗;胡利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天然药物防治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生物膜是引起临床多种慢性和顽固性感染的原因之一,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药物在生物膜感染治疗中具有极大的优势,并得到了一定的应用.该文主要综合近年来的相关医学文献报道,总结了天然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等6种生物膜的作用及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董士华;曲狄;刘铭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胡颓子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胡颓子是我国优良的林果药兼用型常绿灌木,具有很好的绿化观赏、食用药用经济价值,并且其果实、根和叶含有丰富的药用成分.该文对胡颓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综述,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酮、挥发油、生物碱、萜类、甾体及鞣质等,主要具有止咳平喘、抗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旨在为胡颓子的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陆俊;王珺;成策;程萌;雷小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龙葵果保鲜技术对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龙葵果保鲜技术对其抗肿瘤成分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独特的龙葵果保鲜技术保存龙葵鲜果,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龙葵干果和保鲜处理的鲜果中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进行含量测定,比较保鲜技术对其抗肿瘤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经保鲜技术处理的龙葵鲜果中澳洲茄碱和澳洲茄边碱的含量要比龙葵干果的含量高80%以上.结论:龙葵果保鲜技术可以明显提高龙葵药材中抗肿瘤有效成分的含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秋琼;梅全喜;张锦超;曾聪彦;胡玉良;陈宗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两个产地石菖蒲挥发油质量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广西和四川两个产地的石菖蒲挥发油质量.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MS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以主要成分甲基丁香酚、顺式甲基异丁香酚、γ-细辛醚、β-细辛醚、α-细辛醚的相对百分含量之和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广西和四川两产地各10批石菖蒲挥发油的平均提取率为1.61%、1.72%;5个主要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合计分别为78.19%和88.84%;经t检验,两者无统计学差异.广西产10批石菖蒲样品聚类可分为4小类,四川产10批石菖蒲样品聚类可分为5小类,而两产地均数与两产地20批样品进行聚类均在同一小类里;广西产10批石菖蒲样品的相关系数中有8批在0.9以上,2批在0.9以下,其中1批的相关系数只有0.466,四川产10批石菖蒲样品的相关系数中有7批在0.9以上,3批在0.9以下,其中1批的相关系数只有0.069,而两产地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6.结论:不同批次的石菖蒲挥发油质量差异较大,但与两产地所属省份没有相关性.

    作者:陈小露;袁德俊;吴雪茹;吴启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黄芪注射液对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SPF级雄性Wistar大鼠6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即①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次;②模型组:腹腔注射野百合碱60 mg/kg,第2天开始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3 w;③黄芪注射液低剂量组:腹腔注射野百合碱60 mg/kg,第2天开始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3 mL/kg;④黄芪注射液高剂量组:腹腔注射野百合碱60 mg/kg,第2天开始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6 mL/kg;⑤卡托普利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野百合碱60 mg/kg,第2天开始给予卡托普利7 mg/kg灌胃,1次/d,连续给药3 w.末次给药1h后,麻醉动物,采用右心导管法测定大鼠肺动脉压.测压后在腹腔静脉抽血检测血浆ET-1、TXB2及NO含量.取心脏,分离并称取右心室(RV)和左心室加室间隔(LV+S)的质量,并以RV/(LV+S)比值作为右心肥厚指数.取肺组织做HE切片,观察病理改变并计算肺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结果:黄芪注射液可降低野百合碱致肺动脉高压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右心室肥厚指数、肺小动脉中膜厚度及血浆ET-1、TXB2含量,改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黄芪注射液对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蔡梦婷;王权;韩冰;徐秀杰;王博;陈健文;刘培庆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在大鼠不同肠道中的吸收情况及与药物浓度关系

    目的:研究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在大鼠肠道中不同部位的吸收情况及与药物浓度的关系.方法:取雄性健康Wistar大鼠麻醉后建立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HPLC测定厚朴提取物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浓度变化,计算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在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吸收系数(Papp)和吸收百分率(AR)来研究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厚朴提取物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Ka、Papp和A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不同浓度厚朴提取物中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在同一肠段的Ka、Papp和A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厚朴提取物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在大鼠肠道上段的吸收效果更好,越往肠下端吸收越差,且与提取物浓度无直接关系,其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转移.

    作者:牛晓晨;程林忠;李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滇桂艾纳香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

    目的:探索滇桂艾纳香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佳培养条件.方法:以滇桂艾纳香的嫩茎段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优化增殖培养基,建立组培快繁体系.结果:0.1% HgCl2溶液灭菌10 min效果佳;茎段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以MS+ 6-BA 2.0 mg/L+ KT 1.0 mg/L+ NAA 0.5 mg/L佳,诱导率达90%;6-BA是影响增殖的主要因素,达显著水平,NAA与KT效应不显著;芽增殖的适培养基为MS+ 6-BA 2.5 mg/L+ KT 1.5 mg/L+ NAA0.2 mg/L,增殖系数为7.12;生根培养基用1/2MS+ NAA 0.5 mg/L好,生根率100%,移栽成活率93.33%.结论:该试验得到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可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种苗,并为规模化生产种苗提供技术指导.

    作者:姚绍嫦;谭文明;蓝祖栽;利荣欢;凌征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杜仲药材特异性PCR的鉴定方法研究

    目的:利用杜仲药材及其混伪品的rDNA-ITS序列差异设计DNA特异引物,实现杜仲药材的快速分子标记鉴定.方法:从NCBI数据库下载杜仲药材及其混伪品的rDNA-ITS序列,比对获得差异DNA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PCR扩增条件和检测方法.结果: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荧光反应检测,杜仲药材能扩增400bp的鉴定条带,加入SYBR Green Ⅰ染料后在紫外光下有绿色荧光,而其混伪品不具特异条带和绿色荧光.结论:特异性PCR能有效鉴别杜仲药材及其混伪品,通过条件优化显著缩短PCR扩增时间,荧光染料检测能更直观显示鉴定结果,为杜仲药材的快速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丁铃;赵丹;周涛;江维克;肖承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北越钩藤的性状及显微鉴别

    目的:研究北越钩藤的根、茎、叶的性状、显微鉴别特征,为其真伪鉴别及准确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发现北越钩藤根皮层和韧皮部均较窄且都有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木质部宽广,髓部较小,偏向一侧.茎木栓层由类正方形细胞紧密排列而成,皮层较窄,韧皮部与木质部近等宽,木质部导管径向排列,髓部较大,近木质部有环髓厚角细胞.叶上、下表皮均具有单细胞非腺毛,表皮下方有厚角组织,下表皮可见气孔,栅栏细胞2列,均不过主脉,主脉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近木质部有断续的一圈大型薄壁细胞,木质部U形,导管数个连成一线后排成辐射状等特征.非腺毛、导管为主要粉末显微特征.结论:北越钩藤的性状及显微特征可作为鉴别真伪的参考依据.

    作者:付金娥;涂冬萍;韦树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复方桑忍外洗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复方桑忍外洗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了复方桑忍外洗颗粒中的大黄、黄柏和忍冬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桑忍外洗颗粒中的大黄酸和大黄酚进行含量测定,以甲醇-0.1%磷酸溶液(85∶ 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大黄、黄柏和忍冬藤的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大黄酸、大黄酚分别在1.36~6.80 μg/mL、3.08 ~ 15.4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3%、99.5%,RSD为1.21%、1.0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复方桑忍外洗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李嘉华;冯小映;林静吟;李丽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款冬花的质量评价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款冬花药材以及款冬根茎中款冬酮、绿原酸、芦丁和异槲皮苷4个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根据含量的差异及动态变化得到佳款冬花产地及佳款冬花采收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款冬花中款冬酮、绿原酸、芦丁和异槲皮苷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款冬花药材中4个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甘肃产款冬花的含量普遍高于其他产地;4个不同采收期甘肃产款冬花的含量动态比较结果显示,款冬酮含量在11月份达到峰值,绿原酸、芦丁和异槲皮苷含量在12月份达到峰值;款冬根茎中未检测出芦丁和异槲皮苷.结论:甘肃产款冬花的质量较好,甘肃陇西产款冬花11~12月药材质量较佳,与传统采收期相符.此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为寻找更佳款冬花产地及款冬花采收期提供了依据.

    作者:厉妲;张静;梁鹂;康廷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GC-MS分析4种石斛花挥发性成分

    目的:分析比较4种石斛(铁皮石斛、球花石斛、叠鞘石斛、鼓槌石斛)花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4种石斛花中的挥发性成分,运用GC-MS技术进行测定,同时对成分进行归属与比较.结果:从铁皮石斛花中鉴定出43种成分,占总含量的70.64%;从球花石斛花中鉴定出26种成分,占总含量的95.24%;从叠鞘石斛花中鉴定出31种成分,占总含量的72.85%;从鼓槌石斛花中鉴定出18种成分,占总含量的87.61%.结论:4种石斛花的挥发性成分有较大差异,为石斛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李文静;李进进;李桂锋;张建军;廖俊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基于GIS的全国厚朴质量适宜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厚朴中的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及其比值与产地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考察,进行全国厚朴质量适宜性等级划分,为确定厚朴的优质药材种植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国43个样点的厚朴药材进行质量分析,利用统计方法分析厚朴的酚含量及其比值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全国厚朴质量适宜性等级划分.结果:十月降水量、海拔、十一月降水量等12个生态因子是影响厚朴质量的主要生态因子;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比值具有明显的区域质量特征.结论:湖北和重庆是厚朴的道地产区.

    作者:石磊;张承程;明孟碟;郭兰萍;朱寿东;杨红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