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婕;蔡利琴;肖洁;范亚可;张廷熹
目的为了探讨经右胸、腹正中二切口行食管癌切除的利弊,1998年3月-2003年12月,经此切口行食管癌切除手术236例(胸中段癌151例,胸下段癌63例,胸上段癌22例,病变长度3-8cm),其中男212例,女24例.年龄40-76岁.方法气管插管全麻后,取仰卧位,腹正中切口入腹,常规游离胃体后,钝性扩大膈食管裂孔达3-4指宽,关腹.重新置患者于左侧卧位,右后外侧第四肋间进胸行食管胃胸顶吻合术.结果全组手术切除率100%(其中根治性切除230例,姑息性切除6例),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右胸、腹正中二切口行食管癌切除手术,无颈部及膈肌切口,患者术后咳嗽排痰容易.对呼吸功能干扰小,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韩彪;刘健;何多成;蒋鹏;魏宁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急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均很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介入溶栓治疗是伴随着介入学科的发展而发展的一项治疗手段.本文报告30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经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后予动脉导管下直接给药的溶栓方法.全部病例发病6h以内入院.造影后予50-100万尿激酶超选择性地通过微导管泵入动脉内,并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 q12h皮下注射1周.参照1995年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基本痊愈10例(33.3%);显著进步12例(40%);进步4例(13.4%);无变化1例(3.3%);死亡3例(10%).分析本组30例病人,死亡3例均系主干血管闭塞溶栓后有1例由缺血转化为出血,血流再灌注造成血管损伤所致.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对溶栓前后的病人的评估检查有很大的发展.对我们临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介入溶栓治疗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肖洪波;曹丽丹;张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QT离散度(QTd)是体表12导联心电图各导联Q-T间期的大差值,即大Q-T间期(Q-Tmax)与小Q-T间期(Q-Tmi)之差.研究表明,QT离散度可反映心室肌复极的延迟程度、复极的不均-性和心电不稳定性,并可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恶性心脏事件和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源性猝死关系密切.
作者:王连仁;周晓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痛风(gout)临床表现和诊治规律,尤其是误诊的情况和原因,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分析近3年来住院和专科门诊资料完整的90例原发性痛风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其临床表现,就诊及误诊原因,治疗情况和结果.结果本组病例本院就诊前被误诊者36例,占40%,分别误诊为丹毒、蜂窝组织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误诊原因为对本病缺乏警惕.结论原发性痛风尚未被充分认识,误诊率高,各科医生均对本病保持高度警惕.
作者:王玉粦;肖学吕 刊期: 2004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社会活动逐渐增多,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增大,致使遭受心理刺激的数量增多和强度增大,这就必然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人们会采用一些方法以求摆脱这些心理紧张,这些方法有的是合理的,能够真正解决问题;有的则是不合理的甚至无效的;还有些方法超出了正常心理反应的范畴,而已成为病理心理现象.本研究试图通过探讨影响心理应付方式的因素,以期为改善人们心理应付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凤英;成志;李政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方便、快捷的药品不良反应查询一直以来并没有统一的应用软件,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药物的种类繁多,而且新药不断投入临床应用,各个医院的药品种类有一定差别,很难找到统一的药品库.而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医生和护士有时为了更合理的用药,减少药物的副作用,需要及时了解某些药品的不良反应,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就从我院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我院临床常用药品为基础,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通过翻阅大量资料,反复修改完善,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查询系统,使广大医生和护士可以通过计算机快速查找到各种临床应用药品的不良反应,同时也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作者:杨春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胃癌的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即使是进展期胃癌多数也只有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等,另有少数以腹水作为胃癌首发症状的更是容易被忽视导致漏诊.现就以腹水为胃癌首发症状3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选取工作效率、医疗质量、经济效益、医德医风四项指标,采用综合分析法综合评价1996年-2002年医院的综合效益,找出在医院医疗质量、医德医风存在的不足之处,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作者:叶小玲;谭烁;吕建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骨缺损的修复是骨科的重要课题,也是骨科临床常见的难题之一.随着医学及生物材料的发展,8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的膜引导组织再生(MGTR)技术,用以修复扁平骨及长管状骨缺损获得成功,因为骨组织是以再生方式完成创伤修复的组织之一,故MGTR适用于骨再生过程,即膜引导性骨再生(MGBR)为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现将近年来有关应用MGTR技术修复骨缺损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黄春吉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先进的实验室技术和有计划的培训专业人员,是输血安全的技术保证.较好的血液管理过程,包括献血员的献血全过程、血液产品的适应证、血液保存、血液运输、血液储存、成分血的分离和血液的使用是输血安全的质量保证.
作者:边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活化在中性粒细胞弹力酶(NE)引起气道粘蛋白(MUC)分泌增加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方法健康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动物采用气管内一次性给予后每日雾化小剂量NE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模型;C组在每次NE前预先给予EGFR拮抗剂BIBX1522.上述处理2周后于第3周取实验动物肺组织,分别行阿尔辛蓝-过碘酸雪夫氏染色(AB-PAS)测定杯状细胞数目;免疫组化法检测气道MUC5AC和EGFR的表达.结果B组大鼠气道杯状细胞数和MUC5AC、EGFR的表达强度与A组、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NE可通过气道上皮EGFR的活化使杯状细胞数目增加及MUC5AC过度生成,提示EGFR在气道粘液高分泌过程中具重要的介导作用.
作者:杨捷;周向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法对62例住院肝硬化并发SBP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腹胀、腹痛、黄疸、腹泻、腹水、腹部压痛和腹肌紧张等.腹水培养阳性18例(29.0%),治愈22例(35.5%),好转23例(37.1%),无效17例(27.4%).其中14例(22.6%)死亡,死因为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胃肠道出血、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肝硬化并发SBP临床症状大多不典型,腹水中性粒细胞(PMN)是诊断SBP比较可靠的参数.采取保肝、对症、支持、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作者:张伟华;梁中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为了寻找安全、可靠、有效、反弹率低的减肥方法;方法我科从2000年至今对观察组128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采用电针及穴位埋入可吸收性医用羊肠线减肥,与电针治疗112例作对照观察,并对所有病人作3-6个月的随访观察(电话);结果发现近期疗效观察组123例获得满意效果,占96.10%,对照组106例获得满意效果,占94.64%,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但3-6个月后,观察组24例反弹,占19.51%,对照组78例反弹,占73.58%,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电针配合穴位埋线减肥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无副作用、反弹率低、值得推广的减肥技术.
作者:刘光国;芦丹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中、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分析157例中、青年脑梗死的原因及临床特征.结果青年脑梗死占同期脑梗死病例的7.66%,中、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病仍为主要因素,其次是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及个人生活习惯.结论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可能是中、青年脑梗死危险的因素,个人生活习惯影响亦非常大.
作者:李正军;马维亚;蒲传强;王德霞;李雪梅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由于自身消化引起的胰腺炎症.当胰管受损时使胰腺蛋白过早激活而发病.这种炎症可导致胰腺发生不同程度水肿、出血、坏死,毒性酶放入血液中可破坏血管及重要器官.
作者:王天容;王成凤 刊期: 2004年第09期
脑卒中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大约75%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现代康复治疗的介入极大地改善了这种状况,使相当一部分患者生活自理,重返社会.目前多数学者主张脑卒中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故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锻炼进行探讨.
作者:蔡爱民;慕学荣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我区麻疹的流行特点和疫情动态,为防治麻疹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分析深圳市龙岗区1993年-2002年麻疹疫情资料.结果1993年-2002年龙岗区麻疹年发病率波动于1.47/10万-33.77/10万之间,病例主要集中在3-6月份,男女之比为1:0.70,发病以7岁以下儿童及大于15岁的流动人口为主.结论麻疹的高发与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有关.龙岗区需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管理,着重提高流动人口的麻苗接种率及初免及时率,同时要保证接种质量.
作者:赖浪平;邓建和;谭翠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1].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我院采用奥平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资料 2001年6月-2003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298例,年龄21-50岁,平均34.4岁,均做宫颈刮片排除癌变,阴道分泌物检查排除滴虫、念珠菌感染.1.2宫颈糜烂诊断标准根据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5版的诊断标准,按糜烂面积分为Ⅰ度、Ⅱ度、Ⅲ度;按病理分型分为单纯型、颗粒型、乳突型.随机分三组,A组(奥平栓组)104例,B组(单纯微波治疗组)93例,C组(奥平栓联合微波组)101例,见表1.
作者:薛芝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静脉输液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技术,笔者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在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始终牢记将护理程序贯穿其过程,十余年来未发生一起因静脉输液引起的护理差错及医疗事故.结合妇产科的工作特点,本文就此谈点体会.1 药物的准备与配制过程中,严格遵守查对制度,输液前仔细检查药液有无沉淀、浑浊变色,认真核对药物的有效期、批号、生产厂家.此外,还须仔细检查溶液瓶身有无裂痕,瓶口有无松动.经检查,无上述情况时,该溶液方可使用.
作者:陈燕;陈春娇;李静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我院自1995年1月-2003年1月对外伤性脾破裂共25例进行了非手术处理,其中21例成功,4例中转手术.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5例中,男18例,女7例,其中50岁以上的6例.均有左季肋部及左上腹暴力伤,有脾以外合并伤的8例.就诊时间受伤后2-36h.生命体征均较平稳,心率不超过100次/min,血压不低于90/60mmHg.腹部检查,触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压痛或不适感,移动性浊音不明显.本组病例均行诊断性腹腔穿刺,均抽出不凝血,部分病例B超检查有液性暗区.
作者:张洪明;勾虎平;何养龙 刊期: 200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