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芳
2006年3月7日,全市卫生工作会议在泰城隆重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了全国、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2005年全市卫生工作情况,表彰了农村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安排部署了2006年全市卫生工作任务.
作者:高广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因抑制延髓的催吐化学感受区而止吐,是儿科常用的止吐药.我院自2004年6月到2005年4月共收治由于甲氧氯普胺治疗呕吐引起锥体外系症状者10例.
作者:苏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各地逐步展开,加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医疗文书的书写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勇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外阴白色病变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它是由外阴皮肤粘膜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临床上主要症状是外阴奇痒难忍,并易发生皲裂和溃疡,患者常不能忍受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作者:袁秀青;李秀青;马兴玲;张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输精管结扎术为男性绝育术中常用而又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术后致输精管残端皮下粘连,也偶有所见,我院及计生站自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10例.
作者:李珍;宋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如耳源性眩晕(美尼尔氏病)、脑性眩晕(脑动脉硬化症、高血压脑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病、低血压、阵发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颈性眩晕-颈椎病等.
作者:窦红兰;桑秋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精神科病房,与患者接触多的是护理人员.精神病患者不同于一般患者,其病史的获得、病情变化、治疗及护理的合作性等诸多方面都要依靠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因此,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是精神科护士的必修课.护患沟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无声语言和有声语言.
作者:李庆霞;代景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青年心肌梗塞患者是指50岁以下无论如何原因所致的急性心肌梗塞者.据文献报道年轻人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我科自2005年1月~2005年12月,1年共收治心肌梗塞年轻患者共78例,针对心肌梗塞不同的心理特点,施予针对性护理,对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早日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现将护理报告介绍如下:
作者:马倩;毕研玲;张云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疥疮系疥虫寄生于人体皮肤表皮内所致的慢性传染病.疥虫又称疥螨,种类很多,可寄生于人和动物.
作者:王勇;邹本宪;朱学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997年5月至1999年7月,我科采用0.5%碘伏湿敷褥疮创面,配合电磁波治疗仪(TDP)局部照射治疗褥疮27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自1994年1月始采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液(ILIB)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并与综合治疗的30例作对照,近期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增慧;王秋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终患者亲属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亲属应激量表、自评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癌症晚期患者的家属进行评分,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在心理痛苦等方面均是P<0.01,有高度差异.结论:临终患者亲属存在着焦虑、抑郁等多种心理障碍性反应.
作者:李翠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急性病人,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过去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急性病人病势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佳的技术和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须实施心理护理.
作者:邹秀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消毒管理办法>,加强对我市托幼机构的卫生管理,了解托幼机构消毒状况,现对2000~2002年消毒检测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吕志刚;王冬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观察的内容及护理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帮助.方法:对患者进行及时而有效的病情观察,在做好对患者的一般护理的同时.对可能继发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严密观察与护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及时得当的护理,提高了病人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致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候继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回顾分析6例弥漫性肝癌的磁共振成像表现,探讨磁共振成像对弥漫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6例弥漫性肝癌中5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40~58岁,平均48岁.磁共振成像应用日立MRD-7000AD0.3TMR系统和体部线圈,均有自旋回波序列(SE)T1WI、T2WI和脂肪抑制序列(STIR).结果:SE序列T1WI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呈略高或等信号,STIR呈明显高信号.结论:SE序列和STIR磁共振成像是诊断弥漫性肝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的中心也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心身整体护理,改变了多年来护士执行医嘱加常规的被动局面.本文就这个问题浅谈个人的看法.
作者:郑海青;黄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多数乡镇卫生院都处于夹缝中生存的境地,发展十分缓慢,作为乡镇卫生院一部分的检验科自然也是步履艰难.我作为一名乡镇卫生院检验师深有体会.
作者:刘培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以人为本的内涵是指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存在的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珍视和关注的思想[1],健康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医疗服务以人为本[2].
作者:刘桂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事业和医疗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保险意识逐渐增强.投保人参加保险期间,因发生疾病或受到意外伤害而住院治疗.
作者:宁四姣;刘英姿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