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蛇床子素通过抑制SIRT1的表达增强阿霉素对p53野生型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诱导活性

陈小弟;赵贤宝;骆高健

关键词:蛇床子素,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阿霉素, 前列腺癌, 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活性成分蛇床子素对阿霉素抗前列腺癌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在阿霉素和蛇床子素处理下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 实验检测阿霉素和蛇床子素对LN-CaP细胞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p53、乙酰化p53和Puma的表达水平、细胞色素C的释放水平及caspase-9和caspase-3活化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阿霉素和蛇床子素对LNCaP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蛇床子素联合治疗能明显提高阿霉素对p53野生型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的杀伤力.蛇床子素处理能显著抑制LNCaP细胞中SIRT1的表达,转染SIRT1过表达质粒后,蛇床子素、阿霉素联合治疗对LNCaP细胞的杀伤力受到显著抑制(P<0.05).蛇床子素联合阿霉素显著升高LNCaP细胞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和乙酰化水平,转染p53 siRNA后,蛇床子素对阿霉素的协同作用明显减弱.蛇床子素联合阿霉素显著诱导LNCaP细胞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中,增强细胞中的caspase-9及下游caspase-3的活性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结论:蛇床子素通过下调前列腺癌LNCaP细胞中SIRT1的表达促进阿霉素诱导的p53依赖的细胞凋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相关文献
  • 室旁核内脂肪酸酰胺水解酶上调介导慢性心衰大鼠交感神经兴奋亢进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大鼠室旁核(PVN)内脂肪酸酰胺水解酶(FAAH)表达失衡导致中枢交感传出增加的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结扎8周后,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并通过组织病理学测定心肌梗死面积,鉴定大鼠心衰模型构建成功;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Western blot 测定PVN内FAAH蛋白表达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VN内N-花生四烯酰乙醇胺(AEA)的生成量;PVN微量注射AEA、FAAH抑制剂PF3845或rAAV2-FAAH shRNA病毒,记录交感驱动和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组心功能显著降低,血浆NE显著增加,PVN内FAAH表达量显著上调,AEA生成量显著减少(P<0.05);PVN微量灌注PF3845、AEA或rAAV2-FAAH shRNA病毒后,心衰组交感驱动指标显著降低,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心衰状态下PVN内FAAH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引起AEA生成量的减少,从而增强交感神经兴奋性,恶化心衰.

    作者:王仁俊;周琴;未晓巍;李华;赵永斌;齐云峰;栾剑;周晓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厄贝沙坦通过诱导自噬减轻db/db小鼠肝脏脂肪变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db/db小鼠脂肪肝的影响及自噬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雄性db/db小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厄贝沙坦组,另选取12只db/m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干预16周后,观察体重、肝指数、血脂、肝功能以及肝脏病理的变化,检测肝组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自噬相关蛋白Atg-7、be-clin-1和LC3B的表达情况,并利用电镜观察肝脏自噬小体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应用厄贝沙坦干预后, db/db小鼠的体重、肝指数、血脂、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肝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肝组织p-PI3K、p-Akt和p-mTOR的表达明显减少,Atg-7、beclin-1和LC3B-Ⅱ的表达明显增加,肝脏自噬小体显著增多(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上调自噬相关蛋白Atg-7、beclin-1和LC3B-Ⅱ表达,进而促进肝细胞自噬,减轻db/db小鼠肝脏脂肪变.

    作者:钟娟;青姚;吴曙粤;龚望球;龙海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CD44和NANOG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中CD44及转录因子NANOG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良性卵巢肿瘤和EOC组织中CD44及NANOG的表达,并对EOC中CD44和NANOG的表达水平做相关性分析.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顺铂对卵巢癌SKOV3细胞中CD44及NANOG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CD44和NANOG在EOC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织(P<0.01);EOC中CD44与NANOG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46,P<0.01).CD44在EOC中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病理分级、病理类型和肿瘤位置无关;NANOG在EOC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和肿瘤位置无关.顺铂可诱导卵巢癌SKOV3细胞中CD44和NANOG表达上调(P<0.05).结论:CD44和NANOG在EOC中高表达,且与EOC发生和发展有关.顺铂可诱导卵巢癌SKOV3细胞中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44及胚胎干细胞多能性基因产物NANOG表达升高.肿瘤干细胞的产生可能是促进EOC发生、发展及化疗耐药的潜在机制.

    作者:侯小满;林雪艳;田永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TGF-β/Smads通路参与EndoMT在HHPH中的作用及益气温阳活血化痰方的干预效应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信号通路与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HHPH)中肺动脉内皮-间充质转化(EndoMT)的关系及益气温阳活血化痰方的调控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5组:常氧对照(N)组、低氧高二氧化碳(HH)组及益气温阳活血化痰方高剂量(YH)组、中剂量(YM)组和低剂量(YL)组.N组置于常氧环境下饲养,其余4组置于低氧高二氧化碳(9%~11%O2和5%~6%CO2)环境下饲养4周.各中药组在放入氧舱前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益气温阳活血化痰方灌胃,YH、YM和YL组浓度分别为200 g/L、100 g/L和50 g/L.术中测平均肺动脉压和平均颈动脉压,术毕取右心室游离壁及左心室加心室间隔称重,以此计算右心室肥大指数.HE染色和免疫荧光法观察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采用RT-PCR 和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D31、TGF-β1和Smad2/3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p-Smad2/3的蛋白水平.结果:与N组比,其余4组肺动脉平均压、α-SMA、TGF-β1和Smad2/3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p-Smad2/3的蛋白水平上升,CD3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镜下观察到组织形态学损伤;与HH组比,YH、YM和YL组肺动脉平均压、α-SMA、TGF-β1和 Smad2/3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p-Smad2/3的蛋白水平下降,CD3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升,肺组织形态学的损伤显著减轻.结论:在HHPH中,TGF-β/Smads通路可能参与了EndoMT;益气温阳活血化痰方可通过抑制TGF-β/Smads通路的表达降低肺动脉高压.

    作者:张聪聪;张晶晶;武垣伶;戴雍月;钱小英;王万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PPARs信号通路在小鼠糖尿病肝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及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肝病中的作用.方法:高能量饲料喂养联合多次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菌素(STZ;40 mg· kg-1· d-1,5 d)诱导糖尿病形成后,继续喂养4周,HE染色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检测代表小鼠肝功能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检测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及血清胰岛素水平(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利用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PARs和炎症相关信号通路中相关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给予STZ 7 d后,小鼠FBG持续>11.1 mmol/L,糖尿病形成.4周后,实验结束时血清胰岛素水平及HOMA-IR均明显增加(P<0.01),血脂升高(P<0.01),ALT和AST亦显著增加(P<0.01),病理检查见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提示糖尿病小鼠出现肝损伤.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肝损伤小鼠肝脏PPARα、PPARβ及PP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核因子κB(NF-κB)、环氧合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则明显上调(P<0.01).结论:PPARs下调及NF-κB-COX-2/iNOS信号通路激活可能与糖尿病肝损伤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任凯强;薛莱;黄波;潘文靖;吴堃;蒋青松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黄芩素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和迁移

    目的:探讨黄芩素(BAI)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MGC-803细胞用不同浓度BAI处理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ELISA检测12-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2-HETE)的浓度;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血小板型12-脂氧合酶(p12-LOX)、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ezrin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物蛋白的表达.结果:BAI可显著抑制MGC-803细胞的增殖、平板集落形成及迁移(P<0.05或P<0.01),显著下调p12-LOX代谢产物12-HETE的浓度(P<0.05或P<0.01),并显著下调p12-LOX、VEGF、p-ezrin、vimentin和Snail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上调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BAI可有效抑制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其机制与BAI调控p12-LOX、VEGF、p-ezrin及EMT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有关.

    作者:孙沛林;朴日龙;王莹;任香善;陈丽艳;林贞花;朴英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自身抗体通过上调自噬诱导INS-1胰岛β细胞凋亡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能否引起胰岛β细胞的凋亡,自噬是否参与其中以及其所发挥的作用.方法:10 -6mol/L AT1-AA处理INS-1细胞24 h后,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及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Western blot 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和beclin 1的蛋白水平.使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以及经典的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预处理细胞1 h之后再加入AT1-AA处理24 h,检测细胞凋亡、自噬及存活率的变化情况.结果:10-6mol/L AT1-AA处理INS-1细胞24 h可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P<0.05).与阴性IgG对照组相比,AT1-AA分别处理细胞12 h、24 h和36 h后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增高(P<0.05);此外,LC3及beclin 1的蛋白水平也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且凋亡和自噬水平的升高均可被替米沙坦所阻滞.使用自噬抑制剂3-MA预处理之后,细胞的凋亡率较单独给予AT1-AA处理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AT1-AA可通过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上调自噬来诱导INS-1胰岛β细胞凋亡.

    作者:李丹;王瑾;何金玲;冯艳金;曹竹杰;焦向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在顺铂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卵巢癌细胞SKOV3在顺铂的作用下,对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AMs)的影响.方法:用6 mg/L顺铂处理SKOV3细胞0、12和24 h;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顺铂对active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B 细胞受体相关蛋白31(BAP31)和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1(VDAC1)的共定位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的变化.结果: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顺铂诱导卵巢癌SKOV3细胞中active 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同时也增加了BAP31和VDAC1的共定位;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顺铂可明显诱导细胞凋亡;透射电镜结果表明顺铂增加了线粒体和内质网之间的关联(P<0.05).结论:顺铂诱导了SKOV3细胞凋亡,并伴有线粒体和内质网之间关联的增加,推测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可能参与了顺铂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的过程.

    作者:徐路;于洋;刘师兵;李松岩;徐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蛇床子素通过抑制SIRT1的表达增强阿霉素对p53野生型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诱导活性

    目的:探讨中药活性成分蛇床子素对阿霉素抗前列腺癌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在阿霉素和蛇床子素处理下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 实验检测阿霉素和蛇床子素对LN-CaP细胞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p53、乙酰化p53和Puma的表达水平、细胞色素C的释放水平及caspase-9和caspase-3活化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阿霉素和蛇床子素对LNCaP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蛇床子素联合治疗能明显提高阿霉素对p53野生型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的杀伤力.蛇床子素处理能显著抑制LNCaP细胞中SIRT1的表达,转染SIRT1过表达质粒后,蛇床子素、阿霉素联合治疗对LNCaP细胞的杀伤力受到显著抑制(P<0.05).蛇床子素联合阿霉素显著升高LNCaP细胞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和乙酰化水平,转染p53 siRNA后,蛇床子素对阿霉素的协同作用明显减弱.蛇床子素联合阿霉素显著诱导LNCaP细胞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中,增强细胞中的caspase-9及下游caspase-3的活性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结论:蛇床子素通过下调前列腺癌LNCaP细胞中SIRT1的表达促进阿霉素诱导的p53依赖的细胞凋亡.

    作者:陈小弟;赵贤宝;骆高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干扰HDAC1通过调控STAT3信号通路影响皮肤鳞癌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干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对皮肤鳞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皮肤鳞癌细胞A431分别转染HDAC1小干扰RNA(HDAC1 siRNA)和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iRNA NC),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HDAC1的表达水平,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同时用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作用于转染HDAC1 siRNA的A43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 检测STAT3、p-STAT3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HDAC1 siRNA能够抑制A431细胞中HDAC1的mRNA和蛋白表达.干扰HDAC1表达后细胞活力和细胞中p-STAT3水平下降,而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水平升高.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作用后,转染HDAC1 siRNA的A431细胞活力及p-STAT3水平下降,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水平升高.结论:干扰HDAC1表达可能通过调控STAT3信号通路抑制皮肤鳞癌细胞活力,促进皮肤鳞癌细胞凋亡.

    作者:贾淑青;方锐华;莫金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miR-451通过靶向Psmb8抑制糖尿病肾病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反应

    目的:探讨微小RNA-451(miR-451)对高糖培养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MCs)炎症发生的抑制作用及靶向β型蛋白酶体亚基8(proteasome subunit βtype 8,Psmb8)基因的调控机制.方法:分别将MCs培养于低糖和高糖DMEM培养基中,qPCR检测miR-451的表达水平;qPCR检测过表达miR-451后炎症相关因子IL-18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L-18、TNF-α及Psmb8的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检测低表达Psmb8的MCs中IL-18和TNF-α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高糖组MCs的miR-451表达水平较低糖组明显降低(P<0.01),而Psmb8表达却显著增高(P<0.01).进一步在高糖组过表达miR-451后,Psmb8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炎症相关因子IL-18和TNF-α表达水平亦明显降低(P<0.01).同时,在高糖组中沉默Psmb8后,IL-18和TNF-α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miR-451在高糖培养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靶向抑制Psmb8的表达,降低炎症相关因子IL-18和TNF-α蛋白的表达,从而缓解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炎症反应.

    作者:姜文豪;孙艳;彭睿;彭惠民;张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棕榈酸通过上调脂肪酸转位酶诱导THP-1细胞的炎症反应

    目的:探讨脂肪酸转位酶(fatty acid translocase,FAT/CD36)在棕榈酸诱导的人源单核巨噬细胞THP-1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给予不同浓度棕榈酸(0 mmol/L、0.1 mmol/L和0.2 mmol/L)处理THP-1细胞24 h.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real-time PCR检测CD3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mRNA表达水平;ELISA和Western blot 法检测靶蛋白的蛋白含量.利用RNA干扰技术构建低表达CD36(siCD36)的THP-1细胞模型,观察抑制CD36表达对细胞迁移、炎症及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棕榈酸促进了THP-1细胞CD36的mRNA和蛋白表达,且增强了THP-1细胞炎症/趋化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棕榈酸处理组THP-1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相比,siCD36组炎症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THP-1细胞迁移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棕榈酸通过上调THP-1巨噬细胞中CD36表达,促进了巨噬细胞的迁移,促使细胞产生大量炎症/趋化因子,导致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作者:张畅;罗肖肖;晏勇;钟珊;赵蕾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miR-195对肺癌A54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95对肺癌细胞株A549生长、凋亡及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对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转染miR-195 mimics,分别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周期分布及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调控因子cyclin D1、CDK2、Bcl-2和p-Rb/Rb的蛋白水平;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法预测及验证其可能的靶基因.结果:在A549细胞中过表达miR-195可显著抑制细胞活力并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同时细胞迁移率降低,而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此外,细胞中cyclin D1、CDK2、Bcl-2及p-Rb的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显示MYB可能是miR-195的靶基因,且在过表达miR-195的A549细胞中回补MYB可部分逆转miR-195对细胞活力、凋亡及迁移的影响.结论:miR-195可靶向MYB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和迁移,并促进其凋亡.

    作者:王依;詹蓉;高建生;张冬英;刘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榄香烯通过c-Met信号通路逆转由肝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吉非替尼耐药作用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诱导肺癌PC-9细胞对吉非替尼耐药的作用,并探讨榄香烯逆转此耐药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吉非替尼和榄香烯单独或联合作用于HGF诱导的PC-9细胞株.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吉非替尼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榄香烯对HGF诱导的吉非替尼耐药PC-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C-9细胞中c-Met、AKT及其磷酸化蛋白的水平.结果:榄香烯可以显著抑制肺癌PC-9细胞的活力(P<0.05),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榄香烯对PC-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显著上升,在给药24 h后,其IC50为169.31 mg/L.肺癌PC-9细胞对吉非替尼敏感,随着吉非替尼浓度的增加,其对PC-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断增强,IC50为0.30 μmol/L;外源性HGF(50 μg/L)对肺癌PC-9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诱导吉非替尼耐药.同时,使用c-Met抑制剂SU11274联合吉非替尼作用于HGF诱导的PC-9细胞时,其存活率比吉非替尼单独作用于HGF诱导的PC-9细胞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小室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GF能显著提高肺癌PC-9细胞的侵袭能力;与HGF联合吉非替尼组相比,榄香烯、HGF联合吉非替尼作用能明显抑制肺癌PC-9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GF可显著上调p-Met和p-AKT的蛋白水平;与HGF联合吉非替尼组相比,榄香烯、HGF联合吉非替尼作用能明显下调p-Met和p-AKT的蛋白水平(P<0.01).结论:榄香烯可逆转HGF诱导的肺癌PC-9细胞对吉非替尼耐药,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GF活化的c-Met及其下游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陈琦;李雄英;唐夏焘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LRRK2/NF-κB信号对BCG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应答的调控

    目的:探讨富亮氨酸重复序列激酶2(LRRK2)在巨噬细胞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结核分枝杆菌疫苗株卡介苗(BCG)感染巨噬细胞RAW264.7,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生存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干扰素γ(IFN-γ)表达水平;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相关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BCG感染的巨噬细胞RAW264.7中LRRK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并刺激RAW264.7细胞释放大量细胞因子.此外,沉默LRRK2明显抑制BCG感染巨噬细胞的分枝杆菌存活率;同时,沉默LRRK2降低BCG刺激诱导分泌的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和IFN-γ.更为重要的是,LRRK2可能通过正调控NF-κB通路调节BCG诱导的炎症应答进程.结论:LRRK2/NF-κB信号正调控BCG刺激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应答进程.本研究结果为结核病在基因水平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王启源;徐红艳;姬文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丹酚酸B对糖尿病大鼠血管舒张功能、NF-κB活化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丹酚酸B对糖尿病大鼠血管舒张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血糖>16.7 mmol/L).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al B高剂量(160 mg· kg-1· d-1)组和Sal B低剂量(80 mg· kg-1· d-1)组,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丹酚酸B组每日灌胃给予相应剂量丹酚酸B,共6周.采用离体动脉环实验检测血管舒张功能, HE染色观察大鼠主动脉病理学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色法测定血管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水平.结果:丹酚酸B明显减轻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病变,改善血管舒张功能,提高血管组织总抗氧化能力和NO水平,降低组织MDA以及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P<0.05或P<0.01),并减少主动脉NF-κB p65亚基核转位及ICAM-1和MCP-1蛋白表达水平(P<0.05或P<0.01).结论:丹酚酸B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血管舒张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抑制NF-κB活化而减轻血管炎性病变有关.

    作者:赵梦秋;任尤楠;陶善珺;吴元洁;郑书国;洪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大鼠心功能变化及RAGE表达增强和钙调控异常

    目的:通过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观察糖尿病状态下大鼠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同时探讨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方法:用Zucker糖尿病肥胖(Zucker diabetic fatty,ZDF)大鼠建立糖尿病模型,Zucker lean (ZL)大鼠为对照组.利用超声多普勒法检测ZDF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麦胚凝集素染色计算单个心脏细胞面积;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肥大标志物 β-肌球蛋白重链(β-myosin heavy chain,β-MHC)和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以及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L型钙通道蛋白α1C亚基(L-type calcium channel α1C subunit,CaV1.2)和钙库操纵性钙通道相关功能蛋白Orai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ZL大鼠相比,ZDF大鼠的血糖和体重明显增加,左心室壁增厚,心脏舒张功能明显减弱,收缩功能轻度增强;ZDF大鼠左室心肌细胞表面积明显增大,心肌细胞肥大相关蛋白β-MHC和ANP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增加;ZDF大鼠心肌组织中的RAGE和Orai1蛋白表达增高,CaV1.2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心室肥厚,心功能代偿性增强,其机制可能与RAGE表达增强和钙调控异常有关.

    作者:练飞鸿;饶芳;邝素娟;陈肖燕;杨慧;吴飞龙;张梦珍;麦丽萍;林秋雄;单志新;杨敏;邓春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精胺上调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beclin-1的表达

    目的:探讨精胺(SP)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无复流现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SD 大鼠(220~250 g)随机分为IR组(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IR+SP组(再灌注前15 min静脉注射0.5 mmol/L SP)和假手术对照组(实施开胸手术并穿线,但不结扎).再灌注60 min 后以Evans 蓝和thilflavin S染色测定心肌无复流面积,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改变,同时检测血浆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含量及心肌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再灌注结束时,取左心室肌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beclin-1的蛋白水平.结果:光镜下显示IR+SP组心肌的损伤与炎性浸润减轻;心肌无复流面积、血浆CK-MB和cTnI的含量及心肌组织MPO的活性与IR组相比均减少(P<0.05);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IR+SP组的beclin-1表达较IR组增加(P<0.05).结论:外源性精胺能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eclin-1有关.

    作者:董杰;刘振华;韩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自噬在熊果酸抑制人肺癌PC9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自噬在熊果酸(UA)抑制人肺癌PC9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MTT法和台盼蓝拒染法检测UA对PC9细胞增殖的影响.吖啶橙染色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UA对PC9细胞自噬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及ATG5的表达情况.采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观察UA对PC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UA可以显著抑制PC9细胞的活力(P<0.05或P<0.01),随着给药剂量和时间的增加,UA对PC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显著上升.UA诱导PC9细胞自噬体表达增加,并诱导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和ATG5表达的增加(P<0.01).自噬抑制剂3-MA提高了UA对PC9细胞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UA抑制PC9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发生自噬.UA诱导PC9细胞自噬的机制有可能依赖ATG5细胞自噬途径.自噬抑制剂3-MA能够增强UA对PC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有望为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联合治疗方案.

    作者:罗敏;吴爱祥;郑林龙;邵中一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新生期卡介苗和乙肝疫苗联合接种对哮喘小鼠IFN-γ、IL-4和IL-17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新生期卡介苗(BCG)和乙肝疫苗(HepB)联合接种对哮喘小鼠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7A(IL-17A)表达的影响,探讨BCG和HepB联合接种对气道炎症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BCG和HepB联合接种造模[卵清蛋白(OVA)所致哮喘模型]组(B/H/O组)、BCG接种造模组(B/O组)、HepB接种造模组(H/O组)、BCG和HepB联合接种组(B/H组)、造模组(OVA组)、BCG组、HepB组和生理盐水对照(NS)组,每组6只.B/H/O组和B/H组于第0、7和14天分3次皮下注射1×105 CFU的BCG,同时第0和28天分2次下肢腿部肌肉注射HepB 1.5 μg,其它组单独接种BCG或HepB.OVA致敏和雾化吸入激发建立哮喘模型;末次激发24 h后取肺组织HE染色;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总数计数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和IL-4及肺组织匀浆IL-17A的水平.结果:肺组织病理观察发现,OVA组、B/O组、B/H/O组和H/O组支气管周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气道上皮细胞增生肥大,B/H/O组和H/O组的炎症程度较OVA组重,B/O组则较OVA组轻.B/H/O组、B/O组和H/O组BALF细胞总数与OVA组比较均下降(P<0.05);EOS计数在B/H/O组比B/H组上升(P<0.05),B/O组比BCG组上升(P<0.05),H/O组比HepB组上升(P<0.05).分别与H/O组、OVA组和NS组比较,HepB组的血清IFN-γ/IL-4比值均升高(P<0.05);分别与B/H/O组、B/O组、OVA组和NS 组比较,B/H组的血清IFN-γ/IL-4比值均升高(P<0.05).与OVA组比较,B/H/O组和B/O组的肺组织匀浆IL-17A水平均下降(P<0.05);与B/O组比较,B/H/O组的肺组织匀浆IL-17A水平进一步下降(P<0.05).结论:卡介苗和乙肝疫苗联合接种有助于减轻哮喘模型小鼠肺部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降低IL-4分泌、提高IFN-γ/IL-4水平和抑制IL-17A的表达有关.

    作者:沈雪艳;陈三妹;陈小萍;邢海燕;赵伟英;陈志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病理生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