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小儿静脉输液药量准确性的因素及对策

王迎梅

关键词:
摘要:1影响静脉输液药量准确性的因素小儿输液量及用药剂量均按体重计算,要求非常准确,但实际操作中,因某些因素静脉输液用药剂量的准确性往往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其中护士的责任心就是因素之一,因护士工作忙碌,或有些患儿家长对输液有恐惧感,担心输液袋内液体少会造成空气栓塞,所以,当液体还剩10余毫升时就要求换袋或拔针,因而影响了用药剂量的准确性.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整体促进护理发展,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开展健康教育,促进整体化护理,实现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相结合,是未来护理学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者:肖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无痛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85岁,以呼吸困难,不能平卧3d,于2007年3月5日9:00急诊就诊.查体:体温36.8℃,脉搏84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60/?mmHg.胸片示:肺纹理稍粗.患者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但无介入治疗史,无吸烟史.遂复查心电图示:除aVR导联以外的导联均表现为ST压低0.4~0.5 mV,T波倒置.

    作者:代金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基层医院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的探讨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群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消除或降低患病的危险因素,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并获得自我保健意识.要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应把握的关键因素:①转变服务观念是做好健康教育的关键;②护士应明确健康教育的目的与作用;③灵活应用健康教育的方法;④拓宽专科护理知识面,为实施健康教育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⑤加强监控力度,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陈建霞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影响IFMA效果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IFMA法是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测定的简称,是继免疫吸附试验和放射免疫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酶技术.它以免疫学反应为基础,将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与金属铕标记抗体作用相结合,再加入增强液将复合物标志记抗体上的Eu3+解离到溶液中,并与增强液中有效成份形成高荧光强度的螯合物,其荧光强度与溶液中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作者:陈雪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15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诊治心得

    目的:总结15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治疗的经验.方法:根据临床患者的具体情况拟定先进准确治疗方法.结果:治愈率达9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治疗得当其止血快,疗效好.

    作者:章德伟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

    健康教育是实现整体护理的重要措施.骨折患者具有治疗时间长、恢复慢、并且易出现并发症等特点.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骨折病人选择适宜的时间,采用共性问题以集体授课方式宣教,个性问题以单独重点讲解方式宣教,并结合病情进展的不同时期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现将粗浅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田洪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960例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操作简单,便于追踪复查,有利于早期宫颈癌即癌前病变的筛查,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春鸽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桂枝芍药知母加生石膏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患,主要侵犯关节滑膜,其次为浆膜、心、肺、动脉、神经、眼等结缔组织.临床上表现复杂多样.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致残率高.至今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近年来,我们在研究经方治疗现代免疫系统疾病的临床实践中,采用张仲景《金匮要略》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方加生石膏,治疗各类风湿病患者数百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专门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现将有关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新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选择性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体会

    胆总管探查,常规放置T管,曾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兼有多种功能的措施.随着胆道外科技术的发展,选择性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本文就我院2002年1月~2007年5月期间,胆道探查一期缝合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涂胜;汪蝉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防尘螨减少过敏

    过敏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提及过敏性疾病,就不能不说一说其罪魁祸首--过敏原,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能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有几百种,通过吸入呼吸道、食入消化道、注射入体内和皮肤接触等多种方式使机体致敏,其中屋尘螨是引起过敏性疾病的主要过敏原之一.

    作者:张成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对外科术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效果

    健康教育不仅是连接卫生知识与行为改变的桥梁,对临床各种诊疗有增效作用,而且也是一种治疗方法[1].对手术病人来说,手术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源,应激时可以通过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的作用发生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一系列变化,影响手术进行和术后恢复,为此我院外科开展了系统手术前健康教育,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曲延文;范伟;薛爱香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孕妇暂时性骨关节功能障碍100例分析

    妊娠期发生的暂时性骨关节功能障碍(如腰痛,腕管综合征,耻骨联合变宽、分离)的大部分孕妇的症状自行缓解后能完成妊娠,但也有一部分孕妇必须经过治疗症状才能缓解,现将在本院就诊的发生暂时性骨关节功能障碍孕妇100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虹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的几点看法

    近年来,妇女的各种阴道疾病呈上升趋势,阴道分泌涂片直接镜检是医院妇产科病人必查的常规项目,该法简便、快速,在对489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涂片常规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冉瑶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尿潴留40例诊治体会

    尿潴留是我院门诊、急诊常见问题,可分为急、慢性两种.其发生原因多数为机械性梗阻,动力性梗阻比较少见.作者统计40例机械性梗阻所致尿潴留的病人,就门诊、急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郜美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发热研究进展

    目的:为提高对发热疾病诊断的认识,强调发热并非等于体温升高.发热是机体体温调节中枢正、负调节失控的结果,与一般机体体温升高有本质区别.方法:复习相关文献,综述近年来对发热病因、发病机理研究的一些进展.结果:不同的原始病因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热,可能是内生性致热原(EP)引起发热介质释放改变调定点位置,从而使体温在比较高水平上进行调节的结果.结论:发热并非是单一的体温升高,而是由致热性细胞因子介导机体一系列生理、内分泌、免疫功能激活的综合反应.

    作者:雷伟华;刘丽萍;刘自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采血护士

    血液一直被视为活力与健康之源,输血更是现代医学治病救命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科学技术还不能制造出人造血液的今天,临床用血只能来自健康的人体.

    作者:段付莲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治糜灵栓联合丹黄祛瘀胶囊治疗骶韧带炎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骶韧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月将诊于我院妇科门诊确诊为骶韧带炎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治糜灵栓联合丹黄祛瘀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丹黄祛瘀胶囊治疗.结果:联合用药组比对照组见效快、治愈率高、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值的推荐.

    作者:刘秀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31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微创外科是外科学发展的方向之一,近十几年在我国蓬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006年6月,我院外科引进了德国Stori电视腹腔镜全套设备,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至2007年5月共完成LC 312例,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程红英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进展型脑梗死疗效观察

    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2004年12月~2007年1月间我科收治的椎基底系统进展型脑梗死98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作者:温利剑;扈林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手辅助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肺部疾病方面的应用

    目的:探讨手辅助下电视胸腔镜手术(HVATS)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操作时做一小切口将手指或一只手伸入胸腔内,协助胸腔镜操作器械作探查、解剖分离、切割或钳夹等操作,来完成一些较复杂的内镜手术.结果:HVATS 342例,其中左全肺6例、右中肺袖状切除1例,肺叶切除276例,合并部分心房切除11例,淋巴清扫250例,肺大疱切除43例,肺良性肿物楔形切除16例.结论:与传统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相比,HVATS可安全快速地完成一些较复杂的、用胸腔镜不能单独完成的手术,尤其在肺癌手术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使VATS应用范围进一步加大,也可减少一次性耗材的使用.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HVATS可以减轻病人术后的痛苦,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

    作者:赵志毅;张波;张峰 刊期: 2007年第15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