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ICU医院获得性肺炎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彭剑芳;李旭茹;江月娥;陈莹;肖彩莲;张贺琼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获得性肺炎,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ICU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感染情况.分析常见病原体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2月综合ICU病房内发生肺炎42例资料.结果:医院内肺炎感染率为15.27%.其中革兰阴性菌占47.7%,真菌感染达30.2%,革兰阳性菌占20.1%.主要诱因为:病者危重,住院时间长,合并多种慢性病,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侵入性诊疗治疗.结论:综合ICU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是衡量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合理应用抗生素,缩短住院天数,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减少不必要侵入诊疗操作,才能减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出院指导

    老年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临床上有意识障碍、失语、偏瘫等症状,当病人出院时,大多数仍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言语障碍、悲观失望等问题.因此,必须给病人及家属作出院指导,使患者能正确遵照指导继续治疗及护理,有利于病人进一步康复.

    作者:李玉年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并与对照组30例比较,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3%,对照组有效率达68.33%.

    作者:马艳红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工业钻头在难取螺钉中的应用

    随着骨科材料工艺技术和骨科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在临床工作中骨折愈合后内固中以螺钉取出困难而且发生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的病例时有发生,笔者在2001~2007年临床工作中对取出困难的16例病人21个螺钉分析如下:

    作者:柳江;刘挺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

    日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积累临床经验,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衰竭新生儿进行全程规范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中,46例新生儿康复出院,3例经抢救无效死亡,1例放弃治疗.结论:尽早对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新生儿进行规范护理,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谭巧红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研究表明,肿瘤患者几乎都有心理障碍,根据其日常性格、文化修养、家庭背景、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心理活动各不相同,但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的负性情绪,尤其妇科肿瘤患者更为明显.因此,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极其重要.我们对妇科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活动和护理对策进行汇总分析,现将具体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素菊;苗杰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重度低血糖引起呼吸心跳骤停抢救分析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我部家属,于2007年10月11日下午约18时,在整理家务时,突然出现全身酸软无力、大汗,约2min后跌倒在地,嘱咐身边3岁的孩子到门诊部求救.笔者在接到求救后火速赶到患者的家中.当时患者昏倒在地,生命极度垂危,呼之不应,呼吸极不规则,呈潮式呼吸,心率快,140次/min,心音十分微弱,四肢抽搐,呼吸循环似乎到了严重的衰竭边缘.

    作者:李凤河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思密达与橡皮生肌膏合用治疗褥疮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褥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褥疮是临床常见并发症,长期卧床或截瘫病人,由于护理不当或营养不良容易发生褥疮,不仅增加患者躯体的痛苦,加重病情而且对心理产生极坏的影响,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加强褥疮的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我科于2007年8~11月,应用思密达与橡皮生肌膏治疗褥疮,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丽君;杨玉兰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浅谈凝血试验的质量控制

    凝血试验是常用检验项目,做好质量控制是保证结果准确的前提.现就凝血试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浅谈如下:

    作者:裴明淑;王书贵;赵云鹤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抗呼吸道感染药物分析

    随着抗感染药的广泛运用和新的广谱抗生素的不断出现,临床不仅耐药菌株日益增长,而且严重的ADR也日益增多,故抗感染药的合理使用更显重要.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呼吸科是医院使用抗感染药的主要科室,为了了解抗感染药的使用情况,笔者对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病例进行调查分析,以期获得抗感染药与ADR的关系,促进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减少临床ADR的发生.

    作者:张源;吕文辉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

    手术室是施行外科手术及抢救危重病人的场所,是临床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与手术是否顺利完成,与病人的安危及术后病人的恢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手术室护理安全尤为重要.

    作者:周春梅;袁红霞;马兴兰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寒地区官兵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寒地区官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其发病率高的原因.方法:本组156例,男139例,女17例,年龄18~56岁,平均27.8岁,战士115例,干部41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临床治愈92例,显效35例,好转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8.1%.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高寒地区官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方法.

    作者:邓永忠;高文魁;李智刚;王德元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某小学一起腮腺炎暴发流行调查分析

    尉犁县塔里木乡中心小学2001年暴发流行腮腺炎,发病64例,经积极开展防治,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现报告如下:

    作者:热孜完古力·马木提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临床分析、影像诊断与防治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的病因、临床诊断、各种检查方法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7年2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合临床症状、体征、X线摄片、CT检查及生化检查等方法,可对骨质疏松作出准确诊断.结论:可以给临床诊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提供依据.

    作者:崔洪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基层医院胃癌手术治疗的术中配合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手术治疗的手术配合.方法:45例胃癌伴有不同程度贫血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实施胃癌根治术.由专业护士进行手术配合.结果:麻醉及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手术室护士娴熟的配合技术是手术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

    作者:李婧;岳智玲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多发息肉电切术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多发息肉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6例诊断子宫内膜多发息肉患者行宫腔镜下多发息肉电切术的手术成功率、复发率情况.结果:36例均治疗成功,2例复发,复发率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可作为子宫内膜多发息肉的首选治疗.

    作者:陈红岩;吴迪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周围动脉直接穿刺在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中的应用与护理

    建立良好的血液通路是血液透析(HD)和血液灌流(HP)等血液净化的先决条件.临床上可采用创建内瘘或外瘘,或紧急时选择直接穿刺股动、静脉或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等方法建立血液通路,达到治疗目的.但是上述方法有操作复杂、短期内不能使用和并发症多的缺点.2003年以来,我们采用直接穿刺周围表浅动、静脉的方法,建立临时性血液通路对93例患者进行了520例次HD和HP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丽萍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配偶的心理分析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少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这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为广泛,危害性严重的一种传染病.乙肝不仅给患者带来心身巨大痛苦,而且给其配偶带来打击与困扰,几乎与患者承受同样的压力.理解乙肝患者配偶的心理感受,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减轻不良情绪反应,对建立有效抗病毒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向志;孙伟;祝晓萌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偏瘫患者跌倒原因和护理措施

    跌倒是指患者突然或非故意的停顿,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这是偏瘫患者在家或住院时常发生的意外事件之一,也是护理问题的难点之一,大多数患者跌倒之后会造成二次损伤,如骨折、软组织损伤、脱臼等.

    作者:韩立晶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浅谈危重病人的护理体会

    危重患者的特点是病情重而复杂,变化快,随时都有发生生命危险的可能,因此对危重病人必须日夜予以缜密地、全面地观察,及时分析疾病的发展和变化情况,必要时设专人护理,并将严密观察结果和治疗经过详细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以供医生作诊疗参考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由于患者身体极度虚弱,抵抗力低,故护士应加强各方面的护理,以预防并发症,防止感染,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龙兰珍;胡丽玲;龙文敏;肖俊 刊期: 2008年第30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50例疗效分析

    癌性发热的治疗主要常用吲哚美辛(消炎痛)、地塞米松及抗生素等治疗,但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特别是晚期患者应用常引起患者的消化道反应、骨质疏松、电解质紊乱、菌群失调等,易使患者病情加重.因此,癌性发热在临床治疗上一直是个难题.作者于2004年6月~2008年6月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50例,经观察疗效比较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洪运 刊期: 2008年第30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