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肢静脉穿刺输液患儿液体滴注不畅的解决方法

张萍

关键词:小儿, 静脉输液, 滴注不畅
摘要:在儿科静脉输液过程中,常会遇到以下情况:穿刺时回血通畅,而松解止血带准备固定胶布时却发现输液滴注不畅且予调整针头斜面及转变肢体位置后,效果不佳,返折挤压输液管末端不见回血或回血少许且阻力不大,也无渗漏表现.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龙血竭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性湿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龙血竭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放射性湿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3例鼻咽癌患者按湿性皮炎发生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1例,观察组从出现放射性湿性皮炎开始用龙血竭粉末外涂皮损区.用药后暴露创面,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上敷料,每天涂1~2次,7 d为1个疗程,直到创面愈合;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将纱布浸湿后湿敷创面30 min,每天2~3次,7 d为1个疗程,直到创面愈合.第1疗程结束比较两组放射性湿性皮炎的治疗效果及放疗平均中断时间.结果 龙血竭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所致放射性湿性皮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放疗平均中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颈部放射性湿性皮炎患者使用龙血竭涂抹局部刨面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放疗中断时间.

    作者:侯再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气管切开患者不同沐舒坦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应用不同沐舒坦气道湿化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5例气管切开患者按入院日期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应用沐舒坦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沐舒坦间断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刺激性咳嗽发生率和气管套管拔管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刺激性咳嗽发生率和气管套管拔管时间分别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沐舒坦持续气道湿化能有效降低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率,减少患者刺激性咳嗽.缩短拔管时间,效果明显优于沐舒坦间断气道湿化.

    作者:黄少娅;罗秀娟;詹若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成人教育理论在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成人教育理论在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先评估学员学习需求,根据评估调整教学内容;课堂学习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课后学习以完成任务为中心的小组合作性自主研究性学习;教师为学员提供更多帮助及学习资源.结果 93%学员对开展成人教育理论的课程满意,95%学员认为培训中应用成人教育理论能满足学习需求,教学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结论 应用成人教育理论使专科护士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作者:李惠萍;王维利;房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机械通气老年患者咪唑安定镇静治疗的护理

    观察咪唑安定在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镇静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护理措施.27例60岁以上的患者.用药后血压、心率逐渐稳定,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亦有明显改善(P<0.05),护理要点包括: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预防一过性低血压;动态监测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及时进行镇静深度评估,合理调整药物的输注速度和浓度,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玲;储有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某校护理本科生对精神病患者受贬低/歧视的感知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对精神病患者受贬低、歧视的感知状况.方法 运用贬低一歧视感知量表对北京某医科大学护理本科1~4年级的277名学生进行对精神病患者受贬低、歧视情况感知的调查.结果 144名护理本科生认同人们会看不起精神病患者,216名护生认同大部分人不愿意和患过精神病的人做好朋友,194名护生认同很少有人会雇用精神病患者为他们服务,158名护生认同人们对待精神病患者和普通人是不同的.不同年级、有无精神科临床见习经历和有无学习过精神科护理专业课程的护理本科生,其对精神病患者贬低/歧视态度的感知状况不同(P<0.001).结论 具备一定精神科专业知识、与精神病患者有过直接接触的护理本科生对患者存在消极认识.因此有必要对此开展相应的干预,针对性的反歧视项目值得探讨和研究.

    作者:徐晖;李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聚丙烯网片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合并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护理

    报道22例压力性尿失禁合并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进行改良的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加聚丙烯网片阴道前壁加固术治疗的护理经验:术前多沟通、多交流、多关心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方法、麻醉方式和预后;术后严密观察排尿情况,做好导尿管护理,做好网片侵蚀护理、便秘及会阴体疼痛护理;康复期以盆底肌功能训练为重点,认真详细地进行出院指导和随访.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2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1~18个月,疗效满意.

    作者:李小萍;徐肖文;邱笑飞;吴娇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老年病房基础护理班次改革的做法与效果

    目的 改革基础护理班次和工作流程,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方法 某老年病房自2007年6月将传统的基础护理展晚班(6:00-10:00,18:00-22:00)和中午班(8:00-15:00)改革为基础护理早班(6:00-14:00)和晚班(14:00-22:00),并调整工作流程.使用基础护理质量效果评价表对护士完成的基础护理工作进行评价.结果 基础护理质量得分由改革前的(94.68±1.38)分提高至(97.70±1.43)分(t=10.75,P<0.01).结论 基础护理早班和晚班的设立,满足了老年患者对基础护理的需求.

    作者:张俊红;王阳;付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留置尿管患者拔管方法的改进

    临床上留置尿管患者中,大多使用双腔气囊尿管.笔者在临床观察中发现,患者拔管后排尿疼痛和拔管后血尿症状多见.2007年1-8月,我院对留置尿管患者的拔管方法进行分析、改进,通过临床实践与观察,效果满意,减轻了拔管疼痛和拔管引起的尿道损伤.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金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骨科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内容的研究

    目的 提高骨科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使骨科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通过成立骨科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小组.采取书写、修改、临床应用、再修改、定稿的方式完成了共性与专病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及落实检查登记单.结果 经临床试用,每种疾病的路径表针对性强,既有文字又有图片,有利于患者的学习,也对护士的工作起指导作用,一方面提高教育的知晓率,另一方面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结论 研制科学、统一的骨科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内容,能够为护士提供一条有效的教育途径,为骨科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作者:杨骏;吴丽心;杨芳;陈培能;李春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人员掌握5项护理核心制度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对护理核心制度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 在某三级甲等医院87个护理单元中抽取215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核心制度相关知识的现场考核,包括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输血制度、患者告知制度和护理缺陷、纠纷登记报告制度.结果 护理人员对各项护理核心制度基本掌握和全面掌握的占53.0%~93.5%,掌握情况好的是护理缺陷、纠纷登记报告制度,差的是输血制度;不同职称护理人员中,护师的掌握情况好,护士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对护理核心制度的掌握情况不佳,应针对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加强护理核心制度学习,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肖柳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药外敷配合穴位按摩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腹痛症状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而发生胰腺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临床上通常具有急性上腹痛和血清胰酶升高.大多数患者为轻型,以胰腺水肿为主,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严重,胰腺出血坏死而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作者:李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护理学报》第4期继续教育思考题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社区护理干预降低小学生近视眼/沙眼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降低小学生近视眼、沙眼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择丽水市莲都区丽阳门社区内某小学1~4年级小学生200人,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人,干预组进行为期3年的针对近视和沙眼的综合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没有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小学生近视、沙眼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经过3年的护理干预后,近视眼、沙眼发生率分别为32.0%、2.0%,较干预前的54.0%、6.0%明显下降(P<0.01或P<0.05);干预前两组近视、沙眼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近视、沙眼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对小学生近视眼、沙眼的防治具有明显的效果,应大力推动社区护理发展.促进儿童健康发育.

    作者:应碧荷;朱莉;朱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患者不同尿管牵引重量止血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尿管牵引止血的有效牵引重量.方法 186例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62例,各用200 g、350 g、450 g重量牵引尿管,观测尿液中红细胞计数、发生尿管堵塞的情况,评价牵引的效果.结果 术后48 h,用200 g重量牵引的患者,其冲洗液中红细胞计数多,平均每高倍视野52个,发生尿管堵塞9例;用350 g和450 g重量牵引的患者,平均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分别是25个和23个,尿管堵塞发生率均为0.在冲洗液中红细胞计数方面,200 g牵引组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350 g牵引组和450 g牵引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患者牵引尿管止血的效果不是随牵引重量增加而提高,其佳牵引重量为350 g.

    作者:卢玉贞;王燕红;林云;林硕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手术室舒适护理的实践进展

    由Kolcaba氏首先提出概念、台湾萧氏继而制定模式的舒适护理,其目的是使人在心理、生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愉快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促进健康及疾病的康复.

    作者:雷陈丽;申黎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引起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科2005年7月-2007年7月住院治疗的653例急性白血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填写统一的个案登记表.其中386例为医院感染组,267例无任何感染者为非医院感染组,对两组资料进行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59.1%,多因素分析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有5项,分别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用糖皮质激素、肛周疾患、血红蛋白量、血小板计数.结论 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率高.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用糖皮质激素和肛周疾患是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量及血小板计数是医院感染的保护因素.

    作者:徐慧颖;李亚洁;赵洁;廖晓艳;谭琳玲;钟小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对糖尿病足患者溃疡愈合的影响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对糖尿病足溃疡疗效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提供参考.方法 75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检测下肢动脉血管情况.根据检测结果分为两组:有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30例为观察组,无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45例为对照组.两组在相同病变程度和相同治疗手段的情况下,溃疡局部清创后.用敏感抗生素+普通胰岛素+生理盐水混合液换药.观察两组溃疡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及截肢率.结果 PAD组溃疡面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截肢率达16.6%;而对照组截肢率为0.结论 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不仅是糖尿病足溃疡的主要原因,而且也是影响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因素.提示在处理有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糖尿病足溃疡时,可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改善下肢动脉血流及微循环,促进局部溃疡愈合.

    作者:郭春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对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课堂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课堂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8-9月拟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的208例患者为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课堂进行健康教育;2006年6-7月同类患者203例沿用病区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为对照组,采用问卷分别对干预组(在课后)、对照组(术前1 d)进行教育效果评价;在介入诊疗期间,管床护士对两组的配合性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组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介入诊疗期间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开展健康教育课堂,患者遵医行为程度、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明显提高,同时护理人员专科护理和健康教育水平得到提高.健康教育课堂是一种好的健康教育方式.

    作者:裴大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巧防留置针和输血器脱离

    留置针套管柔韧,可以避免手术中病人体位改变和躁动时引起针头脱出、渗漏、堵塞等故障.同时.留置针流量大,可保证病人大量失血时能迅速补充血容量.因此,在手术室,留置针已完全取代了头皮针穿刺.

    作者:陶在平;矫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巧用一次性注射器暂时封管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在临床上,经常需按时用药,在输液量不多时,输液结束与需严格按时用药的时间距离又短,若拔针则需再次静脉注射,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又增加护理工作.本科室从2006年10月起,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做短暂封管,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戴显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