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熊晓英
目的 预测白内障术后视力,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方法 对拟行白内障手术的83眼术前进行两点分辨力、晶状体混浊程度及其它相关检查,预测结果与术后视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点分辨力值越大,术后视力越差;分辨力值越小,术后视力越好,成反比关系.结论 白内障术前两点分辨力检查预测术后视力简单易行、效果可靠.
作者:李伟;杨海澎;管家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某些脏器病变引发牵涉痛已为临床所熟知,但偶有一侧腹部脏器病变致对侧腹痛未见这方面的报导,因此临床上易导致误诊误治,应引起警惕.笔者自1995年6月~2006年6月共收集了23例这方面的病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孙立新;纪晓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血液标本的采集在临床治疗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其检验结果易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除受病人采血时的情绪、疼痛刺激、药物等影响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作者:贾丽红;曹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3岁前是儿童听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倡导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有效地减少儿童听力语言障碍的发生,加强听力障碍的防治康复,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早期进行治疗干预,根据<母婴保健法>及配套法规和<厦门市儿童听力筛查管理办法>的要求,我院于2004年2月开始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对出生3~5天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2004年9月~2005年2月活产婴儿949人,首次筛查919人,拒绝筛查10人,因新生儿出现病理情况转儿科治疗未能进行初次筛查者17人,3名婴儿因母亲携婴儿私自离院未筛查.919名新生儿中有84人未通过初筛,占9.14%,复查43人,24人未通过.筛查方法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法,人员选派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且考核合格,取得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格证.筛查时机选择新生儿出生后3~5天,使新生儿处于舒适安静的状态下,避免新生儿因饥饿或不舒适而哭闹影响筛查.采取口头宣教及书面资料宣教,宣传动员产妇及其家属同意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履行告知义务,尊重婴儿家长的知情同意权.对拒绝筛查者进行耐心劝说,以转变其观念.对初次筛查未通过者,应对产妇及家属进行耐心的解释,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同情体贴的态度,告知听力筛查并非是一种确诊手段,未通过此筛查程序的新生儿只是需要接受诊断性检查,而不一定就患有听损伤,以免造成婴儿家长心理上的压力,并告知复筛时间及地点.新生儿转科者应告知产妇及家属应在新生儿出院后及时返产科进行听力筛查.听力学研究证明,未能通过此筛查的受试耳患有听损伤的可能性大于通过筛查耳.所以应对未通过筛查的新生儿予以高度重视,保证其及时接受听力的诊断性检查.做好听力筛查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及上报工作.筛查的资料是法律证据,因此,应有科学的态度,规范、准确记录,并妥善保管.
作者:王丽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快速病理切片(即术中病理),它包括冰冻切片和快速石蜡切片.对于基层医院和小型医院多使用快速处理仪进行快速石蜡制片,其设备简单,可时间一般较冰冻制片长(一般40~50分钟).我科经过反复试验,改用电磁炉代替快速处理仪,利用微火隔水煮沸法进行快速石蜡制片,这样缩短了制片时间,制片效果和H-E常规石蜡相同,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新芝;刘怀斌;臧同临;臧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胃扭转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胃扭转的临床表现、分类、诊断和治疗.结果 术前确诊6例(54.5%),手术中确诊5例(45.5%).11例接受手术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结论 胃扭转为外科急诊,发病影响因素较多.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及手术探查,治疗首选手术.
作者:许亮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手术对病人是一种严重的生理创伤,必然产生强烈的心理刺激.不良的心理反应又会影响病人的生理变化,导致不良后果.故术前充分的心理护理对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术前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取得了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徐丽;徐秀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缺血性肠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肠道供血不足而发生的综合征,根据缺血的程度分为梗死性和非梗死性缺血性肠病.多发生于老年人,早期诊断困难,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较高.随着人口老龄化,发病率逐渐增高,为减少误诊误治,现将我院手术确诊的26例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胡琳琳;王永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一般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注射液及生脉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心力衰竭32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昌金;袁建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门诊常见的成人肛门疾病中,痔疮约占60%以上,其便血、脱出、疼痛和分泌物引起肛门潮湿不洁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影响很大.肛门垫下移、直肠粘膜内脱垂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腹压增大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因素,女性多于男性.我科自2003年以来,采用消痔灵四步注射加LC电脑肛肠综合治疗仪治疗混合痔,疗效满意,术后无复发,无术后疼痛、大便困难及出血并发症,较传统外剥内扎及单纯应用消痔灵注射治疗优越性多,且不需要住院治疗,患者更易于接受,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振世;张运卫;杨惠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我科ICU病室自2002年9月~2005年9月共收治气管切开应用机械通气的病人196例.现将呼吸道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周艳霞;杨青丽;吕改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处理及操作技巧对手术安全的意义.方法 89例均经B超检查确诊,有合并症者62例,同一患者并存2种疾病者36例.术前综合评估病人脏器功能,结合病史及病人身体状况拟定出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方案,酌情采取急诊手术或病情平稳后择期手术.结果 顺利完成手术84例,其中急诊手术48例,延时手术41例.中转开腹5例,平均手术时间53分钟.无手术死亡及胆管损伤.平均住院时间3.8天.结论 LC适于老年胆囊切除患者.
作者:井晓亮;李万义;闫振;闫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贫困地区大多是边远、贫穷、落后之地,经济发展滞后.其县级医院基础设施相对较差,护理人员短缺,年龄偏大,且护士素质参差不齐,护理管理处于低水平运转,存在一些与现代医护管理不相适应的问题,给县级医院的全面管理和护理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县级医院的护理管理亟待改革和完善.
作者:杨光敏;杨光慧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输卵管绝育术以其安全、简便、经济、永久等优点,成为生育二孩及二孩以上育龄夫妇的主要绝育措施.绝育术后异位妊娠是绝育失败的一种表现[1],严重危害育龄妇女的健康,应予重视.为此,笔者对绝育术后并发异位妊娠61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从而探讨其病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林素榕;石天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刮宫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6例子宫大小相当于12孕周以内的稽留流产需刮宫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刮宫手术,术前两天空腹分次口服米非司酮150mg,第三天施行手术前2~3小时,空腹口服或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0.6mg,观察子宫颈松弛扩张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全身情况.结果 86例受术者子宫颈明显松弛扩张,易于手术操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全身情况无变化.结论 稽留流产实施刮宫手术前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或阴道放置)可明显松弛扩张子宫颈,增强子宫收缩,有利于手术操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及后遗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宜芹;宋小晶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本文对10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进行了术后反思,指出医生先入为主、主观臆断、临床经验不足以及工作不细致、过分依赖医技检查结果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覃福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笔者探讨了腹腔镜行幽门环肌切开48例的临床效果.共进行了48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行幽门环肌切开术,年龄6天至5月,平均年龄1个月,手术历时30分钟,术后禁食6小时始流质由少渐多,观察72小时无不适症状,平均术后5天出院.术后并发症少.由此可见,腹腔镜行幽门环肌切开术具有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粘连轻、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周平;熊华丽;罗红艳;黄秀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输液速度缺陷管理方法,提高病人输液安全及有效性.方法 对近5年在我院输液过程中存在的输液速度管理缺陷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管理对策.结果 全体护士对输液速度问题都能认真对待,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明显提高,今年未发现输液速度管理缺陷.结论 强化专业理论培训,完善输液巡视管理制度,是控制输液速度管理缺陷的根本方法.
作者:张惠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前,癌症渐渐变成一种普通疾病,处于同样条件下,接触同质、同量致癌因素,有的人发病,有的人则不发病,可见外因虽然很重要,但必须在内因的基础上才能起作用.长期以来,现代医学在研究癌症病因时,都过度强调有形因素,比如化学致癌物质、辐射线、遗传、病毒和病菌、机体老化和免疫缺陷等,却忽略无形因素(心理和性格)对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作者:申丽萍;郭振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输卵管妊娠是常见的异位妊娠,为尽量保留输卵管妊娠患者的生育功能,临床上实施了多种保守治疗的方法.近年来,腹腔镜输卵管妊娠的治疗已经成为异位妊娠的常规术式,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egnancy,PEP)是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成为再次治疗的主要原因.回顾我院收治的89例进行分析.
作者:姜海燕;欧阳普友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