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壮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吴雨静;王惠珍;李宇瑾

关键词:壮年, 急性心肌梗死,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壮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价值.方法 将93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名,进行常规护理和宣教;实验组47名,配对专职护士,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治疗前后有恐惧等心理特点下降幅度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还发现,实验组所出现的AMI并发症亦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对壮年AMI患者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致残率高,病程长,加强糖尿病知识教育及正确的护理,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匡静芳;李春燕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加强过程质控,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临床教学是整个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可分为教学准备过程、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质量评估过程.在临床教学管理上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分析教学过程,实施过程预防,建立并不断完善质控体系,加强过程质控,及时反馈信息,可以不断提升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何振华;袁满红;张秀峰;何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8例治疗体会

    肺不张在小儿时期比较常见,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肺组织萎缩或无气.若不及时诊治,日久可发生支气管扩张及肺脓肿.笔者讨论8例肺不张患儿均系由肺部感染后产生.

    作者:王淑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小剂量氯胺酮或芬太尼伍用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治疗的比较

    妇科宫腔镜的治疗,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我院以往在局麻下实施完成,由于该方式镇痛不全,病人颇感不适,常会影响手术操作.我科近期对44例此类手术病人采用小剂量氯胺酮或芬太尼伍用丙泊酚静脉麻醉作比较观察,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彦懿;崔广玲;孙志勇;杨铭越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弱智儿童脑电生理活动变化研究

    目的 了解弱智儿童脑生物电活动的变化,探讨弱智儿童的认知行为、智能状况与脑的高级神经电活动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42例弱智儿童(实验组)和4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检测,观察其事件相关电位P300波幅和潜伏期长短、脑电图各波分化、分布及脑电地形图δ、θ慢波功率的变化,两组比较结果.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t=3.143,P<0.01),波形分化较差,波幅明显低于对照组(t=2.602,P<0.05).脑电图各波分化较差,分布失正常规律,脑电地形图显示θδ等慢波电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脑的认知功能与其高级神经的电活动密切相关,事件相关电位和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测的结果 ,可以较客观的反映弱智儿童的脑认知功能状况.

    作者:王伟;唐可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多系统损害

    睡眠医学是一门边缘医学,睡眠疾病还没有为大多数医生所了解和重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0SAS)是由于睡眠时上气道完全或部分阻塞,使呼吸时阻力增加,呼吸浅慢或暂停而引起的反复发作的低氧、高碳酸血症和酸血症,同时胸内压改变及交感和副交感失衡,这些病理生理的改变,可导致机体多系统功能损害,甚至猝死.OSAS是一种综合征,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许多内科疾患可以是OSAS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因此提高对OSAS的认识可以减少漏诊和误诊,现将OSAS在临床各系统的常见表现罗列如下,以引起广大医生的重视.

    作者:吕颖;张立俊;杨林;李晓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无菌塑料粘贴膜在肾脏及腰椎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肾脏手术和腰椎手术常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均需硬膜外导管置管,置管后通常要用麻醉包里的小纱块按压穿刺点再用长条纸制的胶带固定,因麻醉穿刺部位多数在手术消毒范围内,术前消毒手术区皮肤时会把纱块和胶带浸湿,易造成胶带不粘,还有麻醉后摆体位都可能使置管脱出,导致麻醉失败,给麻醉师带来工作上的不便,甚至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开支.经探讨使用固定留置针的面积为7cm×11cm的3L无菌塑料贴膜来固定硬膜外导管,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园珍;贺德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应用

    在介绍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分类及应用的基础上,详细探索了甲壳素、聚壳糖及其衍生物的临床应用和发展前景.

    作者:钱洪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诊断

    目的 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资料结合文献总结CT的影像表现.结果 本组5例有7个病灶,4个位于颞叶,1个顶叶,2个额叶.CT表现:7个病灶均位于皮层内,呈均匀低密度影,边缘清晰,无瘤周水肿和占位效应.2例行增强扫描未见强化.结论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症状及CT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作者:任法云;付克广;王磊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一期手术根治肛周脓肿218例临床分析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十余年来,术者采用一期手术根治方法,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国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急性胰腺炎1例

    1临床资料患儿,女,10岁.因发热1月伴腹痛7天于2003年8月10日入院.患儿1月前无诱因地出现发热,体温38℃~40℃,无皮疹,无关节肿痛,无血尿,无呕吐,无抽风,当地医院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差.7天前又出现腹痛,左上腹为著,伴呕吐,非喷射性,每日4~5次,无腹泻.既往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及遗传病史.体检:T 39.6℃,P 100次/min,R 28次/min,WT 30kg,BP 110/70mmHg.神志清,精神差,轻度贫血貌,无黄染及皮疹,面部无蝶形红斑,心肺未见异常.

    作者:林兰芬;王振太;许云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及处理方法

    通过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对每位职工进行培训,更新观念,强化知识,增强意识,加大管理、监督、检查力度,防止医院感染.

    作者:冯玲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调查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5年1月~12月ICU送检的痰液标本分离培养的细菌,经VITEK 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确诊的细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病原菌中鲍氏不动杆菌占27.6%居首位,真菌占17.1%,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居次要地位.结论 ICU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随时进行细菌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控制感染的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尚鲁强;徐学慧;徐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和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联合测定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方法 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分别采用氧化酶法和一步法.结果 hs-CRP、TC/HDL-C在高血压组、冠心病组(CAD)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而且急性心肌梗死组显著高于冠心病组(P<0.01),冠心病组又高于高血压组(P<0.05).结论 hs-CRP浓度和心血管疾病及其病变程度明显相关,且联合检测hs-CRP和TC/HDL-C可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及危险程度的评估.

    作者:张昌莲;邹洪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浅谈医院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加强成本核算完善成本监控作用,结合对医院系统成本核算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改进医院成本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期医院系统能够通过成本核算,有效控制成本,实行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提高医院的生存能力,使之在竞争中于不败之地.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壮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壮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价值.方法 将93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名,进行常规护理和宣教;实验组47名,配对专职护士,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治疗前后有恐惧等心理特点下降幅度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还发现,实验组所出现的AMI并发症亦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对壮年AMI患者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吴雨静;王惠珍;李宇瑾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培养法及PCR法用于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的分析

    目的 前两种常用检测解脲支原体(UU)方法的结果分析比较.方法 采用培养法和PCR法对患者的标本进行UU检测.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相近,符合率为90%,差别没有显著性(0.5<P<0.75),提示两种方法都是检测UU的有效方法,临床应用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王玉珍;卢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131碘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570例疗效观察

    笔者介绍131碘治甲亢570例的临床体会,从一般资料、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剂量的确定,都具有可行、方便的操作性,并对病型与治疗、甲状腺大小与治疗、治疗后并发症问题作必要探讨,而且对甲亢患者是否接受131碘治疗普遍存在的疑虑给予通俗易懂的心理疏导,从临床效果看,实实在在获益的是患者.

    作者:杨自录;朱胜进;濮志坚;伍明昭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进展

    虽然非药物方式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例如射频消融根治房室结构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速(室速),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可显著改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后,但是,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疗效不确切,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导管消融成功率低或即使接受了ICD治疗也需要长期服药.因此,抗心律失常药物仍然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主线.

    作者:商延贞;袁建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彩超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2例临床上确诊的脑梗死患者和38例正常对照组行颈动脉检测.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硬化及斑块发生率(78.6%)明显高于对照组(18.4%),左侧多于右侧,颈总动脉分叉处(BIF)>颈总动脉(CCA)主干>颈内动脉(ICA)起始段>颈外动脉(ECA)起始段,且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结论 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预测和治疗脑梗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笑;刘慧临;李杰;杨水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