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延贞;袁建喜
痤疮是青、壮年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多数认为与雄激素及微生物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此外,遗传也是本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自2002年3月至2005年6月采用一清胶囊口服、中药面膜结合背部俞穴刺络拔罐治疗276例轻、中度寻常型痤疮,临床上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樊星;王毅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寻找对手指软组织缺损修复的可靠新方法.方法 1999年9月~2002年12月,采用手指血管神经皮岛修复指端及指腹软组织缺损7例8指.结果 7例8指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大面积2.8cm×2.5cm,小2.0cm×1.5cm,皮瓣感觉恢复佳,外形良好,无一例发生坏死.结论 手指血管神经皮岛是采用中指或环指尺侧血管神经岛状皮瓣转移,尽可能保留手指的长度及外形,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重建伤指的感觉功能.
作者:钱春华;张玮;姜笃银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5年1月~12月ICU送检的痰液标本分离培养的细菌,经VITEK 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确诊的细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病原菌中鲍氏不动杆菌占27.6%居首位,真菌占17.1%,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居次要地位.结论 ICU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随时进行细菌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控制感染的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尚鲁强;徐学慧;徐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2例临床上确诊的脑梗死患者和38例正常对照组行颈动脉检测.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硬化及斑块发生率(78.6%)明显高于对照组(18.4%),左侧多于右侧,颈总动脉分叉处(BIF)>颈总动脉(CCA)主干>颈内动脉(ICA)起始段>颈外动脉(ECA)起始段,且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结论 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预测和治疗脑梗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笑;刘慧临;李杰;杨水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护士长:今天我们查房的内容是讨论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有关知识及护理,下面请责任护士作简要病例介绍.
作者:方雪花;俞瑞芝 刊期: 2006年第08期
1临床资料脑出血是指高血压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脑出血虽然可来源于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坏死、破裂,但是以脑内动脉出血多见而且也重要.脑出血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10%~20%.脑出血病人中大约有80%发生于大脑半球及其深部的基底节处,其余的20%左右则发生于脑干及小脑.而大脑半球及脑干同时大量出血的患者实数罕见,现报告2例:
作者:马桂芬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近年来,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0年1月~2005年5月,笔者用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并与奥美拉唑加吗丁啉治疗40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清晖;郭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约占普外手术的1/3.良好的护理方法是促进病人尽快恢复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我科于2004年1月~12月共行阑尾炎手术189例,为避免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采用了术前健康教育,术后早期活动、早期进食的护理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韩冬娇;肖瑞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动态状况下在普通手术间和洁净手术间矿山急救手术空气菌落及洁净手术间择期手术空气菌落的变化,以观察矿山急救手术对空气洁净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平板暴露沉降法,分别对普通手术间、洁净手术间病人入室前、术中60min手术间空气进行采样.结果 矿山急救手术在普通手术间做预处理再进入净化间手术与净化间择期手术术中60min菌落监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矿山急救手术前预处理再进入洁净手术间手术,可有效减少空气菌落含量,保证了手术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卫生学标准,降低了手术切口感染率.
作者:王春梅;姜祥梅;黄春艳;滕云;高永伯;丁学兵;刘翠荣;李慧静;张爱云;高贵芳;刘晶;赵立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在口腔门诊中常遇到患儿不配合治疗情况表现多种多样,有效解决患儿的心理问题,合适的语言及情感的交流,对于消除患儿的心理状态,建立相互信赖的医患关系,积极配合治疗,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由于儿童耐受力差,加上疾病所造成痛苦,会反映出儿童心理特点,其对不适的反应常常是通过不配合的治疗来表现出来,所以对患儿正确的诱导,帮助他们克服恐惧的心理特点是顺利治疗保证.笔者对学龄前儿童心理状态进行归类分析如下.
作者:岳海滨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维持性血透是通过重复地进行血液透析以维持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命,使之尽可能健康生活的主要手段.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除了要忍受疾病的折磨,还要忍受强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痛苦,不仅影响着他们的生理机能,而且影响到个体心理体征.在保证透析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知识宣教,有针对性地解决每个病人的心理问题,对提高血透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和生命质量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尤粒吉;施素华;许树根;梁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DSA多角度投照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用岛津MH-200S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分别行双侧颈内动脉、椎动脉正侧位、正汤氏位、反汤氏位、双斜30°~45°正汤反汤氏位造影.结果 用以上位置造影均能准确的把血管弯折与动脉瘤鉴别开来,清晰显示暴露出瘤体、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并测量其大小.结论 多体位投照对颅内动脉瘤的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瘤体、瘤颈形态及载瘤动脉关系,为临床及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
作者:谢海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血清总胆汁酸的含量变化情况.方法 对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56例患儿的血清总胆汁酸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进行动态的观察和比较.结果 血清总胆汁酸的含量在病程的第5天明显升高,且升至高,第15天回降,第20天接近正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在病程的第5天升高,第10天升至高,第15天回降,第20天接近正常.结论 在病情的早期血清总胆汁酸(TAB)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升高幅度有显著的差异,对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及时的诊断及治疗更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严志;潘敏仪;陆海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总结了2例中暑并发多脏器衰患者的急救护理.认为中暑并发多脏器衰竭患者发病急,病情危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尽早实行急救措施,采取积极而细致的护理,对减轻和治疗多脏器功能衰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冬梅;勾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参蒲汤辨证治疗流产后余血不尽的疗效.方法 对37例余血不尽患者用参蒲汤辨证治疗.结果 随访28例均余血止,无不良反应.结论 参蒲汤辨证治疗流产后余血不尽疗效确切.
作者:毛开奇;陈素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卫生部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由1980年的0.67%上升到目前的3.2%左右,因此对糖尿病的治疗,是目前一项重要的课题,对60例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空腹血糖平均降低幅度为34.9%,餐后2小时血糖平均降低幅度为46%,糖化血红蛋白平均降低幅度为22.3%,血压及男、女体重指数也有相应的降低.
作者:贾东;李周萍;张君曼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医院药库规范化管理.方法 介绍我院根据<医院药学部门建设管理规范>,创建规范化药库的具体做法.结果 与讨论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不断加强药库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可以实现医院药库规范化管理.
作者:张锦林;郭随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弱智儿童脑生物电活动的变化,探讨弱智儿童的认知行为、智能状况与脑的高级神经电活动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42例弱智儿童(实验组)和4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检测,观察其事件相关电位P300波幅和潜伏期长短、脑电图各波分化、分布及脑电地形图δ、θ慢波功率的变化,两组比较结果.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t=3.143,P<0.01),波形分化较差,波幅明显低于对照组(t=2.602,P<0.05).脑电图各波分化较差,分布失正常规律,脑电地形图显示θδ等慢波电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脑的认知功能与其高级神经的电活动密切相关,事件相关电位和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测的结果 ,可以较客观的反映弱智儿童的脑认知功能状况.
作者:王伟;唐可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步长稳心颗粒对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方法 将神经官能症70例随机分成两组:步长稳心颗粒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诸方面无明显差异.步长稳心颗粒组用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步长稳心颗粒1包,每日3次;对照组用谷维素10mg,每日3次.每周随访一次,连用四周为一个疗程.根据观察指标稳心颗粒组的治疗后的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稳心颗粒组的临床疗效明显比谷维素组高(P<0.05).结论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疗效可靠,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兰付胜;崔召红;陈方焘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避免老年男性病人留置尿管尿液外渗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40例老年男性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留置尿管时选用18~20号一次性气囊尿管,对照组选用16号.结果 2组疗效观察,实验组尿液外渗现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老年男性病人留置尿管时选择18~20号气囊尿管,适当增加尿管插入深度,可有效避免尿液外渗情况发生.
作者:黄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