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痹宁胶囊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张爱旗;苑凤未;陈旭梅

关键词:血痹宁胶囊,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 临床疗效, 耐受性
摘要:目的 观察血痹宁胶囊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加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DPN患者采用随机法分成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DPN的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痹宁胶囊治疗(每次三粒,每日三次),并分别在治疗后8W、16W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肝、肾功能和空腹血糖以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和临床耐受性.结果 观察16W后提示血痹宁胶囊治疗组对改善DPN患者的肢体疼痛、发凉,感觉异常和/或减退的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为97.1%,较对照组88.2%有显著差异(P<0.05),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率为85.3%,较对照组76.5%亦有显著差异(P<0.05),血痹宁胶囊对血糖和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无明显影响.结论 血痹宁胶囊对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疗效,而且可以改善病变神经的传导速度,有良好的耐受性,是治疗DPN的有效方法之一.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非手术疗法治疗外伤性脾破裂体会——附82例报告

    目的 为探讨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保脾临床实用性.方法 笔者从本院近十年外伤性脾破裂的病例中随机抽取资料完整且经一年随访非手术治疗的82例作为分析对象.结果 本组病例82例,其中男性68例(82.9%),女性14例(17.1%).机动车肇事59例(72%);堕落伤17例(20.7%);拳击伤6例(7.3%).经临床体征、B超及CT扫描证实为脾破裂,为浅表的脾实质破裂,脾周及盆腔有少量积液,按外科学分类为I级脾破裂者为本组治疗对象.经绝对卧床静养1周、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给予止血药、抗生素、静脉高营养.保守治疗1周后临床症状消失,B超复查腹腔渗液完全吸收,半月后治愈出院.3个月后恢复体力劳动,观察一年无异常表现.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保守疗法治疗脾破裂,免除切脾是完全可行的.

    作者:张世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腹部多脏器损伤病人的急诊护理

    腹部多脏器损伤是急诊外科常见重症,出血量大,死亡率高.来诊后如能迅速及时有效地抢救与护理,可减少死亡率,并为手术争取时间.

    作者:林金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肝损伤36例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和探讨肝损伤诊治方法.方法 对1995~2005年笔者单位收治的36例肝损伤病人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病人按AAST分级,重度损伤22例,轻度损伤14例;手术治疗30例,非手术治疗6例;36例治愈28例,死亡8例.结论 ①诊断肝损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以腹穿、B超、CT检查为主要辅助检查,其中腹穿尤为重要.腹穿时采用多个穿刺点反复穿刺,以右腋前线肋缘下3~5cm处穿刺点佳,B超和CT检查可以判断肝损伤的程度、部位及有无合并其它腹腔脏器损伤,对决定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有重要意义.②治疗轻度肝损伤在严密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下可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原则是彻底清创,消除胆汁溢漏,切除已失活的肝组织,修补伤口,充分引流.术中根据技术条件,采用全肝阻断法行破裂血管修补,尽量不采用肝动脉结扎术.同时重视合并伤的防治,避免合并伤致病人死亡.

    作者:井晓亮;闫振;李万义;闫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浅谈医院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加强成本核算完善成本监控作用,结合对医院系统成本核算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改进医院成本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期医院系统能够通过成本核算,有效控制成本,实行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提高医院的生存能力,使之在竞争中于不败之地.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12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12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总结12例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的一期吻合治疗经验,12例均采用胸膜外入路,5例需作近端食管肌层切开延长,施行瘘管结扎、切除端侧吻合2例.结果 存活9例,出现吻合口漏1例,死亡2例.结论 早期诊治,重视围手术期呼吸管理及营养支持,选择恰当术式和精细操作仍然是目前提高先天性食管闭锁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徐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孕中晚期血清中NO、UA测定与妊高征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一组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对母婴有极大危害的并发症,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寻找一种能早期预测妊高征的监测指标,可及早发现有可能出现妊高征的孕妇,并早期治疗,减轻其对孕妇及围产儿结局造成的不良影响.有研究表明血清中尿酸(UA)、一氧化氮(NO)与妊娠的预后关系密切[1].为探讨孕期血清中NO、UA能否作为妊高征的预测指标,对到我院定期产检的90例孕妇进行血清UA、N0测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文秀;利育兰;黄良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340例狂犬病疫苗接种者免疫效果分析

    狂犬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死率高达100%.目前全世界还没有特殊治疗狂犬病的方法.因此应用狂犬病毒疫苗对被动物咬伤者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疫苗接种后是否有效,需经过检验血清中的相应抗体.为了解犬伤者接种狂犬病疫苗后的免疫效果,科学有效地指导狂犬病的防制工作,对2002~2004年340例犬至伤者接种狂犬病疫苗后进行免疫效果检测.

    作者:魏忠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后晚期大出血的护理查房

    护士长:今天我们查房的内容是讨论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有关知识及护理,下面请责任护士作简要病例介绍.

    作者:方雪花;俞瑞芝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肾肿瘤并肾包膜下及肾周出血的CT诊断(附4例报告)

    肾肿瘤并自发性肾破裂出血临床少见,有时由于出血量较多,可引起失血性休克.我院自1998年以来,经CT检查诊断4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先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勇;李立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57例精神病人的自杀因素分析

    对57例自杀致死精神病人的资料分析,发现精神病人的自杀是多因素的,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男性多于女性,其生活质量差.医生要注意药源性忧郁自杀.自杀见于精神疾病各阶段,约2/3发生在康复期.绝望感是自杀前的心理特征.

    作者:吴曙华;黄振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浅谈多发性骨髓瘤的护理体会

    多发性骨髓瘤又称浆细胞瘤,是单克隆浆细胞缓慢增长的恶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之间,40岁以下者较少见,男女之比为6∶4,黑人比白人高发,约2∶1.本病病因不清楚.白介素-6是骨髓瘤细胞的生长因子.主要病理改变是骨髓细胞浸润骨骼,尤其易侵犯造血活跃的红髓骨骼.本病临床复杂、多样,病人病情危重,病情变化较快,护理上相对有一定的难度.针对此病的临床表现,对本病的护理笔者有如下体会:

    作者:贺连第;董世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剖宫产手术后应用PCEA的临床观察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是产科镇痛的新技术,具有镇痛效果确切、可控性强、血药浓度更加恒定、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等优点[1],同时也减轻了产科护理工作.我院产科和麻醉科合作,自2002年以来,对自愿接受术后镇痛的剖宫产产妇实施PCEA,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随机选择100例PCEA的临床资料总结汇报如下.

    作者:朱燕飞;李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的现代临床应用进展

    银杏达莫注射液是中草药银杏叶提取物,并加入西药双嘧达莫的复合制剂.随着其药理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其有效成分不断的发现,其作用原理亦不断阐明,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现将近年来的临床应用进展阐述如下:

    作者:茹铁周;钱剑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改良Dewar术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 对9例新鲜肩锁关节脱住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采用改良Dewar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18个月,6例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改良Dewar术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效果优良.

    作者:杨国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出血的临床体会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常见急症,60%的人一生中均发生过鼻出血,发病率占耳鼻喉科门诊的3%(季节不同,发病率也不一样).鼻出血可由局部及全身疾病引起.局部原因包括外伤、肿瘤等;全身因素有急性传染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维生素缺乏等.另有很多病因不明的鼻出血.根据中医理论,鼻出血多为肺经实热、胃火亢盛、肝火上逆、热邪迫血妄行所致.我院近几年来收治鼻出血60例,其中除8例因鼻外伤、鼻腔肿瘤及血液病等原因引起的鼻出血外,其余52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潘淑霞;赵淼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晚期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病人患病后思想极为紧张,悲观失望,对治疗失去信心.同时病人所处家庭和社会环境可直接影响其病情变化,晚期癌症病人尤甚.因此,必须根据晚期癌症病人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加强心理护理,使病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始终处于佳的心理状态,这对提高晚期癌症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赵志静;张树桃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口服地塞米松预防根管治疗期间急症

    笔者将80例患有牙髓坏死和慢性根尖周炎者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根管预备、消毒、充填对两组患牙进行治疗,同时给予实验组口腔地塞米松每次1.5mg,每日3次,共3天,对照组未服药,结果表明,口服地塞米松组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作例数明显少于未服药组(P<0.05).

    作者:曹云飞;张大林;刘兴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5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处理及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1991年6月~2006年6月15年间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54例患者的临床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均经手术或疾病证实,其中良性肿瘤52例占(96.3%);交界性肿瘤2例占(3.7%),无恶性肿瘤,妊娠卵巢肿瘤蒂扭转7例占(12.96%),破裂2例占(3.7%),孕前发现5例,早孕期12例,中孕期15例,晚孕期22例.结论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恶性度低.要早期妇检,B超监测,早期诊断,选择佳手术时机,尽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泽玲;邢允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吻合器粘膜环切术的护理

    痔手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1998年Lango首先采用经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roceduare fro prolapse and hemorrihoids,PPH)治疗严重脱垂性痔,取得较好疗效,随后这一方法迅速在国外推广.我科自2002年3月起应用这一技术治疗严重脱垂性痔,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向双琼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ICU 36例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临床分析与对策

    目的 研究基层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原因并致力改变现状.方法 收集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ICU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36例诊疗全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并采取措施.结果 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是院前抢救不力及与治疗期长短有关,应规范治疗.结论 提出机械通气的对策.

    作者:梁爱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