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绮媚;李瑞娟;岑慧红
目的 探讨以糖尿病专科护士为主导的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筛查与护理指导的效果.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4月由2名糖尿病专科护士对14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筛查,发现115例患者存在多个糖尿病足危险因素,28例患者存在单个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知识缺乏,视力严重下降,吸烟,震动感觉减弱或消失,保护性感觉缺失,温觉减退,足部皮肤干燥、皲裂,有赤脚走路习惯等.根据筛查的结果,针对患者存在的糖尿病足危险因素,进行个体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足部护理指导.结果 120例患者坚持每天检查足部,10例不能观察自己足的患者,均能定时请家人检查足部,10例有赤脚走路习惯的患者均改正其不良行为,40例吸烟患者中20例已戒烟,其余已减少吸烟量,37例肥胖患者均不同程度减轻了体质量,其中有8例体质量基本达标.随访6~12个月,均无发生足部新的损伤.全部患者掌握糖尿病足部护理知识,提高了遵医行为.结论 糖尿病专科护士对糖尿病知识掌握全面,能够全面评估患者的个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个体化的教育计划,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有效地控制患者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
作者:黄洁微;周佩如;陈伟菊;管秀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病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精神分裂症病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81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测评.结果 本组对象中,不同性别、年龄、病程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组精神分裂症病人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常模(P<0.001);其消极应对显著低于常模(P<0.05),比常模较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提高病人自我效能,将有助于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
作者:徐秋萍;吕春梅;蒋庆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高三男生报考大学时选择护理专业的意向情况,为护理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自设问卷,对93名高三男生在准备报考大学时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护理专业的认知情况和选择护理专业的意向.结果 91%的男生对护理专业不了解或只了解一点,83%对护理专业不感兴趣或仅有一点兴趣,43%认为男生从事护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好或较好,但只有17%有填报护理专业的意向.结论 高三男生对护理专业认识不足,家庭支持不够,是较少男生选择报考护理专业的原因.为此,应加强护理专业的宣传,树立男护士形象,充分认识男性从事护理专业的优势,注重男护士教育,提高男性对护理专业的兴趣.
作者:邓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总结对48例喉癌术后患者进行出院后的综合护理的经验.认为喉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语言功能、进食方式及呼吸通道发生改变,影响其生活方式和生存质量,应进行综合护理.包括:针对患者的恐惧、悲观进行心理护理,争取家庭的支持;成立佛山新声会,让喉切除患者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获得语言康复,重新回归社会;设立喉科护理专科门诊,帮助解决家庭护理中的常见问题,给予日常护理和康复护理的指导.通过院外护理,本组48例患者完全生活自理,有45例(94%)能掌握至少1种发声方法,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肖健香;谢雪颜;刘美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总结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术中配合经验.本组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患者70例,其中肿瘤全切除59例,次全切除11例.提出手术室配置神经外科专职护士,帮助患者准确摆放手术体位,熟悉手术方法步骤,熟练掌握专科特殊器械的使用,术中密切配合操作,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熟悉神经外科医生的手术需求,从而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张春华;张军花;李志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需求,为进一步开展无缝隙护理提供依据,并为拓展医院无缝隙服务提供方向.方法 根据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理论和整体服务理念,从患者住院期间的生理、心理、舒适等方面的需求自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生理方面的需求主要是希望定时进行适合个体的康复训练活动,夜间睡眠时间按时熄灯,病区安静;安全有效的医疗需求方面主要是希望得到正确诊疗;舒适方面主要是希望得到周到服务和舒适的疗养环境;精神心理方面的需求主要是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和关心.结论 以调查所反映的患者需求为导向,创新护理工作,开展无缝隙护理服务,使患者得到了人性化的优质服务,并促进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张镇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临床上,肝癌晚期的患者都会有大量的腹水,特别是到了后期腹水用药物已无法控制.每日穿刺抽腹水患者也很痛苦,为了缓解患者的病痛,一般给予腹腔引流,每日定时放腹水,但由于患者腹胀明显,腹部压力较大,腹水经常会从引流穿刺点渗漏出来,污染敷料、被服,引起患者不适,增加护士临床工作量.我科从2006年9月起采用卫生巾吸收引流处的渗漏液,避免了漏液引起的不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盖绿华;冯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报道2001年10月-2007年2月25例中晚期妊娠并上尿路结石致肾绞痛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护理,对有心理负担的孕妇评估其心理状况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消除心理顾虑;严密观察病情严防各种并发症和意外;正确区分肾绞痛和子宫收缩痛,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孕期重视胎心音、胎动的监测;采用合理的药物治疗,遵守确保孕妇和胎儿安全的为原则,25例患者肾绞痛全部得到缓解,孕妇及胎儿均未发生意外.
作者:周月华;贾颖如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疾病相关的健康行为现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Morisky-Green服药依从性测评表和健康行为量表对12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组102例患者服药治疗高血压,其中依从性高23例,依从性中45例,依从性差34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参与活动、心理应激、生活习惯方面均存在不健康行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心理应激、生活习惯维度健康行为得分明显高于普通老年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与普通老年人群在参与活动维度健康行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疾病相关的不健康行为,促进患者采取健康行为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亟待加强.
作者:张瑞芹;勇琴歌;李湘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气管插管分为经口和经鼻两种插管方式.紧急情况下常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插管后常予牙垫固定气管导管于上下齿之间,防止患者烦躁咬扁管道而影响通气.经口改为经鼻气管插管后出现牙垫碎片误入气道者尚未见文献报道.2007年2月我科1例呼吸衰竭患者行经口改经鼻气管插管后,出现牙垫碎片误入气道,经纤维支气管镜钳取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桂萍;李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总结自体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患者供足的护理经验.32例施行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患者,针对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恐惧心理,术前积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供足皮肤及血管准备;术后严密观察伤口情况,及时有效处理供区并发症,加强供足功能锻练,大限度减少移植对供足的影响.术后随访3个月~1年,除1例供足行走有轻度疼痛外,其余病例供足愈合良好,效果满意.做好患者术前身心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基础,重视术后供足护理及功能锻炼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赖红燕;黎艺芳;尹葵燕;江丽婷;袁红梅;陈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复方双氧水应用在鼻饲病人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 60例留置胃管鼻饲且无口腔并发症的病人按照住院号个位数的单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用复方双氧水、生理盐水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每天2次,连续7 d,并设观察表,记录病人每天的口腔情况,包括口腔pH值、口臭程度、舌苔情况、舒适度及其他.结果 在维持口腔正常pH值、改善口臭和舌苔、增加舒适度方面,复方双氧水与生理盐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防口腔红肿、溃疡、牙龈出血方面,效果无差别(P>0.05).结论 复方双氧水比生理盐水能更有效地使留置胃管病人口腔pH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更好地改善口臭、舌苔,并能使病人感到更舒适.
作者:吕绮媚;李瑞娟;岑慧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对31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及中药神农肝康合剂口服治疗.认为及时消除患者不良心理、给予合理饮食指导、重视服用神农肝康合剂过程中胃肠不适的护理及熟练掌握血浆置换操作规程、注意观察和处理操作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艾书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为大限度调动护士潜能,2005年1月-12月护理部对全院45岁以下护理人员实施了末位淘汰制,制定考核标准,采取自评、互评、管理者评,确定淘汰人数,采取不同的淘汰方式.结果 本次淘汰护士2名,其中转岗1人,辞退1人.提高了文明优质服务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2004年的98%上升至2005年的99.2%;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2004年护理投诉6例,2005年仅1例,护理人员质量意识更强,2005年在全院护理质量检查中,各项指标均较2004年上升;调动了护士的学习积极性,2005年理论及操作考核合格率均较2004年提高,同时报考护理大专及护理本科的护士增多.虽感有压力,但大多认为有利于提高护士整体素质.继续实施,如整体提高,可采取零淘汰.
作者:毛金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2005年5月-2006年5月收治的6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药熨配合中医推拿进行康复治疗及护理.药熨法:取吴茱萸50 g、莱菔子50 g、白芥子50 g、菟丝子50 g、苏子50 g干燥成熟种子放入小布袋内充分摇匀,放入微波炉内(旁边放1小杯水)用高火加热2~3 min,达70~80℃,将药袋放到患肢用力来回推熨;中医推拿:由专业治疗师为患者进行穴位推拿,护士协助其进行坐站走康复练习等.连续施护8周后瘫侧上肢运动功能2级以下7例,2~4级24例,~6级35例;瘫侧下肢运动功能2级以下8例,2~4级12例,~6级46例;治疗后步行能力1级6例,2级15例,3级21例,4级24例.认为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康复护理要做好:(1)非活动时瘫痪肢体需功能位摆放;(2)预防和治疗瘫痪肢体痉挛;(3)掌握患者残存机能的范围和程度,以便指导和训练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药熨时掌握药袋的适宜温度,不可在皮肤病变及破损处行药熨.
作者:林雪霞;黄小丽;罗彩花;姚国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总结协议护理在预防家庭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导管出口处感染的应用体会.采取协议护理方法对71例家庭腹膜透析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随访3个月,即通过举办导管出口处护理知识讲座、小组交流、个别讨论等形式,与病人商讨导管出口处护理的方法,结合腹膜透析护士(PD护士)每月对病人进行随访和不定期考核,3个月后评估病人导管出口处感染发生情况.与常规护理病人导管出口处感染率9%相比,本组病人无出现感染,护理效果满意.运用协议护理可明显降低CAPD病人导管出口处感染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廖玉梅;徐春华;高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在晨会交接班中增加总责任护士交班,以及时纠正护理工作中的偏差或缺陷,提高病区护士病情观察能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在每日后夜班护士进行交班后、床头交接班前,由总责任护士对组内病人进行补充交班,主要分析病人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护理的重点与难点、护理措施和要求,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指导其他护士有针对性地评估与预防.将交接班形式改进前后的病情观察情况、病人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病情观察不到位等缺陷由2006年第2季度(120例病人)的11例下降到2007年第2季度(130例病人)的4例(P<0.05).住院病人满意度由2006年第2季度的93.5%上升到2007年第2季度的99.2%.结论 在晨会交班中增加总责任护士交班能有效提高病区护理服务质量,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促进护士长管理水平提高.
作者:徐赛珠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多帕菲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很低[1],多发生于首次用药,多次用药后发生过敏反应鲜见报道,且报道的均为速发反应,通常发生在滴注的初几分钟[2],迟发反应尚未见报道.因此,若发生迟发过敏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便显得尤为重要.2007年4月2日我科1例肺癌患者出现迟发严重的过敏反应,救治成功,报道如下.
作者:胡君娥;周志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应用BoomerangTM血管封堵器封堵股动脉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心脏介入治疗后采用封堵器的病例60例为观察组,常规手工压迫止血75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及局部血管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全部封堵成功,发生小血肿1例,血管并发症发生率2%;对照组发生各种血管并发症共8例,发生率11%,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oomerangTM血管封堵器应用于心脏介入治疗后,封堵股动脉的止血成功率高,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龚积艳;王艳红;张小丹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