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贾洪峰;张文明
通过对1例断指行移位桥接再植术患者的护理,深深体会到再植成功的关键取决于三方面的配合:高超的显微外科手术,护理人员细致的观察、精心的护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及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的配合.
作者:李惠兰;于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心衰的诊断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1995年10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23例妊高征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经积极治疗除一例死胎外,无一例产妇死亡,母婴均获良好结局.结论 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本身或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严重的水肿和不恰当的扩容治疗,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生心衰的危险因素.②治疗应在扩血管的基础上强心、利尿,慎用硫酸镁,早期诊断心衰及严格掌握扩容指征.③控制心衰6~8小时应及时终止妊娠.
作者:王迎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优点.方法 选择子宫附件良性疾病而需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20例行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结果 术中平均手术时间80分钟,平均出血量100ml,术后2日内体温>38℃6例,术后肠排气时间平均36小时.结论 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具有术式简单,创面小,术后病率低,恢复快之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唐秀萍;郭素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院于2003年至今,采用液氮冷冻治疗皮肤病取得一定疗效,并对150例病例进行了随访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尹瑛;郭惠娟;徐慧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了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我院105例产后出血病例.结果 同期产后出血的发病率为3.47%,出血原因主要系宫缩乏力(占48.57%)、胎盘因素(占33.33%).90.48%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严重产后出血占29.52%.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分娩方式、产程延长,有多胎、多产、多次人流史等.结论 产后出血是由多种原因和多种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产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不容忽视的阶段,严重产后出血应引起产科医生高度重视.
作者:刘艳;宋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加开塞露综合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治疗的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采用穴位注射新斯的明1mg加开塞露、心理疗法综合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肌肉注射新斯的明1mg.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穴位注射加开塞露综合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更佳.
作者:栗滨;范宜文;沈玉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微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新生儿硬肿症早期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新生儿硬肿症(轻、中度)随机分成微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绍及综合疗法组(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硬肿消退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患儿硬肿消退时间及病程较对照组缩短(P<0.01),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 微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早期,能改变血液的早期高凝状态,对于逆转病情,防治合并症,提高治愈率,有很好疗效.
作者:樊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经济观念及维权意识的增强,追求高生命价值和维护健康权力的意识不断增强.发展中的精神医学还有许多未知数,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这就使医疗纠纷近年来呈现上升的趋势,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作者:韩建生;文素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室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新生儿医源性气胸的效果.方法 17例新生儿经皮囊加压给氧与机械通气引起的医源性气胸均采用12#脑室引流管作胸引管,末端连接输血器作导气管(去除中间的莫菲氏滴管),500ml输液瓶作水封瓶,治疗新生儿医源性气胸.结果 17例新生儿医源性气胸治愈15例,死亡1例,家属放弃治疗1例,总有效率为88.24%.结论 对于由皮囊加压给氧与机械通气引起的新生儿医源性气胸,宜早期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应放略大口径的引流管,12#脑室引流管能够满足此要求.
作者:丁凯;周晓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对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和减少新生儿窒息的作用以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笔者选择2005年1~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时进行胎心监护的4013例产妇(监测组)与2004年1~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时单纯胎心听诊的3476例产妇(对照组),对两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监测组和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是9.79%、6.79%;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是1.99%、4.57%;剖宫产率分别是11.06%、9.75%;阴道手术产率分别是0.97%、1.18%.结论 胎心监护能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明显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提高了产科质量,但并未增加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产率.
作者:劳海陶;龙伟英;陈燕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时不可能都待做电生理检查,明确分型诊断后再进行治疗,一般多根据心电图做出判断,并分析可能发生的机制,较有针对性地予以正确有效的治疗.笔者就我院2004年3月~2005年3月收治疗的12例PSVT患者的治疗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浦湧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CT与普通平片在诊断肺结核及肺部其它疾病的差异,以探讨CT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为明确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55例肺部疾病同时通过普通平片、CT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 本组19例普通平片未发现肺部病灶,经CT检查发现并明确诊断为肺结核;17例普通平片误诊为肺部其它疾病,后经CT确诊为肺结核;5例普通平片误诊为肺结核,后经CT证实为肺其它疾病;其它病例14例.结论 CT在肺部疾病,包括肺结核的诊断、鉴别、早期发现及指导临床用药、决定手术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有条件好做CT检查.
作者:孙建庆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88岁,因突起左侧头痛3天,于2006年1月14日入院.患者自2006年1月11日出现左侧头痛,经中医治疗未见好转,2006年1月14日下午6时头痛加重,无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及肢体抽搐,亦无偏瘫失语,既往无偏听偏头痛及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T 36.9度,P 77/分,BP 147/88mmHg,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3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眼球向左水平眼颤,活动自如.心肺未见明显异常体征.腹部未见异常体征.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指鼻试验(+),轮替试验(+).生理反射存,巴彬斯基征(-),克氏征(-).头颅CT示双侧小脑半球出血,ECG示正常,B超示肝胆脾双肾未见异常.
作者:段召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肿瘤,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以40~50岁多见,主要临床症状因肌瘤的部位、大小、多少而不同,常见症状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尿频、腰痛、阴道分泌物增多、不孕、盆血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1]:子宫肌瘤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和组织中雌二醇含量较正常子宫肌细胞高.因此,我院将甲基睾丸素用于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能有效减少血量,控制肌瘤生长,降低手术率,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明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是指非内分泌异常、代谢障碍引起的热能摄入大于消耗,使体内脂肪积累过多而导致的营养紊乱综合征[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呈迅速扩大趋势.肥胖可造成机体一些器官、系统功性损伤.活动能力和体质水平下降,同时还可对儿童心理造成一定影响,肥胖儿重存在某些有别于正常体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它还是成年期肥胖及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成年期疾病的危险因素.现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观研讨如下:
作者:伞颖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X光胶片纵位上下2分割摄影对婴幼儿胸片质量的影响.方法 观察受检患儿100例,利用10×12吋X光胶片纵位上下2分割后分别曝光两次摄影,选取质量较好的分割片进行诊断并评定其胸片质量.结果 该100例受检患儿的胸片质量达到满意效果,与整张X光胶片一次曝光摄影比较,胸片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X光胶片纵位上下2分割摄影技术应用于婴幼儿胸部摄片,则明显提高了婴幼儿的胸片质量,大大调整了在X片质量监控中形成不利的主要因素,降低了废片率,提高了X片等级,同时为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供了良好客观的科学依据.
作者:王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青岛市市立医院是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之一,集医疗、科研、教学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近年来学会工作坚持常规工作做精做细、创新工作不断突破,在增强学会活力、提高学会实力上不断下功夫,学会工作又有新的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张七一;马海燕;代旭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在螺旋CT机扫描图像中分析肺部孤立性癌性病变的CT征象.方法 采用肺部常规螺旋扫描后对病灶行局部薄层加扫,部份行高分辨率扫描(HRCT)对4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孤立性癌性病变进行CT征象分析.结果 肺部孤立性癌性病变的CT征象:分叶征(40/45,88.8%);边缘毛刺征(36/45,80%);支气管气相、空泡征(26/45,57.7%);血管集束征(27/45,60%);胸膜凹陷征(26/45,57.7%);空洞(3/45,6.6%);蜂窝征(5/45,11.1%);钙化征(3/45,6.6%).结论 肺部孤立性癌性病变具有主要及次要CT征象,准确判断这些征象能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李长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影响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5年12月65例产后出血原因及影响因素.结果 产后出血原因:剖宫产、产程延长、胎盘因素等.影响产后出血因素:分娩方式、产程、胎盘因素、心理因素等.结论 充分认识引起产后出血的各种原因,使产后出血率尽可能降低到低限度.
作者:叶嫦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记录的心率变异性分析在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1月年至2005年12月,对145例体检正常人,141例住院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24小时SDNN、rMSSD、PNN50时域指标明显低于正常人,LF、HFTP等频域指标也明显低于正常人.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损害,交感神经相对占优势.
作者:周正安;张伟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