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曾科思;陈日炳;邓忠慧;黄伟强
高锰酸钾是一种有强氧化作用而具强杀菌力的黑紫色结晶或颗粒,无臭、味甜而涩、能溶于水,低浓度具有收敛作用,高浓度有刺激和腐蚀作用.我院收治了1例因其家长使用高锰酸钾浓度不当致新生儿全身皮肤Ⅱ度烧伤面积达100%,经过全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后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园芳;焦培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不同温度、湿度环境下,存放布类包装医用压力蒸汽灭菌物品的有效期,减少物品器材的损害,延长使用寿命,节省人力和资源.方法 选择双层平纹纯棉外包布、内包布,包装医用手术器材包共440个.经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后,放置在各科室Ⅱ类、Ⅲ类环境的无菌物品柜内,每天测量存放环境的温度、湿度,保存15 d、16 d、17 d、18 d、19 d、20d分别采样,进行实验室细菌培养,以确定灭菌物品使用的有效期限.结果 440个灭菌包保存15~20 d,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 布类包装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存放在温度为13~32℃,相对湿度为44%~93%的环境中,使用期限可以延长至20 d.
作者:杨芳;曾科思;陈日炳;邓忠慧;黄伟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性坏死.类癌是一种可能发生于全身多种器官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尤以胃肠道常见[1].我科于2005年收治了1例高龄反复心肌梗死合并结肠类癌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海燕;高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丙炔醇是一种除锈剂,具有腐蚀性,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高浓度丙炔醇对眼睛,皮肤黏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中毒表现为烧灼感、咳嗽、喘息、头痛、恶心和呕吐.本科2006年4月收住1例丙炔醇中毒致肝功能衰竭,随后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的患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芳;陈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健康教育对哮喘儿童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总结3年的实践体会,认为教育对象应以初发哮喘、文化程度低或年龄较小的患者为主;教育时机选择在入院和出院时;宣教的重点为哮喘的预防保健知识,如诱因避免、饮食指导、吸入器正确使用、体育锻炼、病情监测;宣教方法以集中口头教育结合文字、示范教育;宣教以护士为主.
作者:韩明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某院近两年护理科研论文现况,为护理科研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维普数据库检索该院2004-2005年护理人员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利用SPSS11.5对护理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护理人员两年中共发表论文135篇,发表在18种期刊杂志上,主要有<解放军护理杂志><现代护理><护理研究>等;主管护师共发表论文67篇,占49.6%;本科学历的护理人员发表论文98篇,硕士学历护理人员发表论文28篇,共占93.3%;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的31篇,占23.0%.结论 该院护理科研开展较好,护理论文发表较多,但论著比例较少,进行统计学处理的论文比例较小,应进一步提高护理科研的质量.
作者:孙惠英;李武平;宋向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实施危重病人专人监管制度后危重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 从2004年7月开始对全院所有危重病人实施专人护理监管,采用<危重病人护理检查评分标准>进行护理质量评分,对实施前(2003年7月-2004年6月)后(2004年7月-2005年6月)进行对比,以评价专人监管前后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结果 护理人员对危重病人病情的掌握程度,护理记录及时、准确、完整、规范性,生活护理落实情况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危重病人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由12.8%下降至11.9%,病人满意度从87.9%上升到90.3%.结论 危重病人专人护理监管制度,对临床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督导作用,确保了护理安全.
作者:丁小容;罗捷;廖花平;刘翠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笔者报道8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术后护理.通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患肢的末梢血运、伤口引流情况;针对患者病史长、求治心切,术后恢复期较长,患者易出现烦躁、焦虑心理,对治疗的信心不足,这种心理变化及时与患者沟通、安慰、鼓励、健康教育;术后正确体位的放置对于防止术后股骨头脱位、骨瓣缺血坏死、髋关节脱位并发症非常重要;术后给予患者腹带外固定,控制疼痛、及时控制腹内压增高症状,有效防止了腹疝的发生;指导患者进行功能煅炼,有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及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全组患者无股骨头脱出及合并症的发生,患肢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孟德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临床营养支持中进行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状况、感染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11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营养状况评估、膳食行为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营养干预,监测和判断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营养参数、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患者血清前白蛋白较干预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总蛋白较干预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营养干预前后,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皱厚度、淋巴细胞计数(LY)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护理干预在临床营养支持中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继红;黄蕾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后系统康复训练的作用.方法 随访1998年4月-2004年4月75例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后行系统康复训练的患者.将术后分别随访达2年、3年、5年以上的病例分成2年组(32例)、3年组(27例)和5年组(16例).观察术后2年、3年、5年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和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2年、3年、5年,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后行系统康复训练患者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分别为15°、13.7°和8.8°,临床疗效的优良率均超过90%.来出现因腰背肌训练而导致的脊柱不稳或假体移位.结论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后行系统康复训练安全易行,将有助于提高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远期效果.
作者:林岩;丁悦;谭淑芳;潘丽芬;黄东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总结对术前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信息支持的方法和意义.术前1 d,手术室巡回护士到病房熟悉病人病情,访视病人及其家属,了解病人术前的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信息支持,减少或降低其对手术的不确定感.通过术前访视,给予病人和家属及时的信息支持,不仅降低了病人对手术的焦虑、恐惧感,增强了抗病能力,而且体现了人文关怀,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加了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
作者:唐静;娄安华;李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妇女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诱因,寻求护理对策,以降低妇女冠心病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对确诊冠心病心绞痛发作者152例(女性76例,男性76例)发放问卷调查发作诱因,分析男女患者的差异.结果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诱因女患者与男患者的选择构成比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6.8320,P=0.0004).妇女选择心理因素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而饮食、运动、感染3项因素的比例则显著低于男性(P<0.05).结论 妇女冠心病发作受心理因素、感染及劳累等影响较大,护士给予心理支持及有效干预,对提高该病妇女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涂国红;李艳敏;金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结肠透析机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的效果及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28例结肠镜检查前病人运用结肠透析机进行肠道清洁.结果 肠道清洁符合要求率为100%、全结肠清洁率为89%.结论 运用结肠透析机行肠道清洁,提高了结肠镜检查的效果.认为护士应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人反应,熟练运用结肠透析机对病人进行肠道清洁.
作者:李雪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分析102例心内科老年患者基本情况及疾病情况,找出住院期间导致安全隐患的原因包括:跌倒,治疗延误中断,护理干预滞后,患者外出检查时计划不周全,运送方式不当,等候时间过长,护士依赖仪器、陪伴,药物对老年人造成伤害.提出减少、消除安全隐患的对策:正确评估患者状况,做好药物护理,关注患者出科检查、活动,严格操作流程,规范签名制度,采用适合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等.
作者:韩清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总结了儿科护理健康教育应对无效的原因和对策,原因包括病人和护士两方面的因素,表现为病人的个体差异及其对护士的信任度偏低,护士因素表现为认知偏差、缺乏健康教育能力、不能充分利用有效时间.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举措.
作者:易永红;叶天惠;高汉英;李云葵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我院15年来外科换药室大胆实践,不断总结,把紫草油与红霉素软膏联合应用于外伤、疥痈、手术切口、烧烫伤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创面迟迟难愈的情况,经过反复观察护理发现,采用此方法换药操作简便,药材取材广泛,患者痛苦减轻,创面愈合时限缩短.
作者:刘丽华;盖淑芹;李秀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鲁米那是巴比妥酸的衍生物,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作用[1],是麻醉室常见用药.1999-2005年,我科4800例手术病人在术前肌注鲁米那后,6例患者分别于术后8~24h出现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发生率为0.13%.
作者:陈美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方法.方法 将155例行桡动脉采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触摸法和目测法行桡动脉穿刺,观察两种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平均采血时间等.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目测法采血时间短于触摸法(P<0.05).结论 目测法行新生儿桡动脉采血可代替触摸法,是一种更为方便、快捷的采血方法.
作者:黄华梅;潘小英;钟燕芳;尹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ICU是医院危重病人集中的治疗单元,病人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监护和治疗的任务重[1].为预防院内感染,ICU不设陪护,所有的护理工作均由护士独立完成.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护理服务质量的高低[2].因此,对ICU护理工作量的准确评估,以设置合理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日益成为护理管理者的一项重要的工作[3].
作者:沙丽;苏兰若;王爱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笔者介绍了产科构建家庭化护理模式的历史背景、构建和实施.构建背景:生育观的认识和改变;产时服务模式的改变;护理理念的更新.构建和实施:优化服务环境;规范护理行为;深化护理服务内涵;注重护理服务意识.认为产科家庭化护理模式是可行的,是符合当前孕产妇、家庭及社会需求的护理模式.
作者:孙香玲;王灵宣;王碧云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