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工作量评估系统在ICU的应用

沙丽;苏兰若;王爱平

关键词:护理工作量, ICU, 工作量评估, 护理
摘要:ICU是医院危重病人集中的治疗单元,病人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监护和治疗的任务重[1].为预防院内感染,ICU不设陪护,所有的护理工作均由护士独立完成.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护理服务质量的高低[2].因此,对ICU护理工作量的准确评估,以设置合理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日益成为护理管理者的一项重要的工作[3].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鼻饲途径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干预

    总结了对48例机械通气患者的鼻饲护理经验,认为在鼻饲中采用小口径胃管,选择泵控持续加温流质饮食,取半坐卧位,据pH值做口腔护理,合理使用胃动力药物等,能有效地预防鼻饲饮食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果 本组仅有8例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作者:孙龙凤;戴春;苏兰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某院护理科研论文发表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某院近两年护理科研论文现况,为护理科研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维普数据库检索该院2004-2005年护理人员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利用SPSS11.5对护理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护理人员两年中共发表论文135篇,发表在18种期刊杂志上,主要有<解放军护理杂志><现代护理><护理研究>等;主管护师共发表论文67篇,占49.6%;本科学历的护理人员发表论文98篇,硕士学历护理人员发表论文28篇,共占93.3%;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的31篇,占23.0%.结论 该院护理科研开展较好,护理论文发表较多,但论著比例较少,进行统计学处理的论文比例较小,应进一步提高护理科研的质量.

    作者:孙惠英;李武平;宋向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提高门诊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管理对策

    为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针对门诊小儿静脉穿刺中存在护士面对众多家长操作,心理压力大,小儿治疗的随意性大,婴幼儿血管细小隐匿不易穿刺,门诊护士的操作技术不佳等管理难题.采取护士院内进修,固定专人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应用连接输液器针头的硅胶管作为训练工具进行小儿静脉穿刺训练,建立静脉穿刺失败登记、分析本,不定期地进行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统计等管理对策.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由2005年1月70%~82%上升为2005年6月的90%~97%;护士解决疑难问题的人数由2人上升到11人;家属和小儿的满意度由60%上升到95%.认为门诊小儿静脉穿刺要满足患儿及家长一针见血的期望,设专人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能缓解护士心理压力,形成良好合作的团队精神,小儿静脉穿刺是一项基础技能与护士心理密切相关的熟练操作,需要坚持长期的训练.

    作者:胡爱清;许爱萍;刘树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临床营养支持中进行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状况、感染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11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营养状况评估、膳食行为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营养干预,监测和判断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营养参数、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患者血清前白蛋白较干预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总蛋白较干预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营养干预前后,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皱厚度、淋巴细胞计数(LY)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护理干预在临床营养支持中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继红;黄蕾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统计学系列讲座第8讲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

    大家一定还记得在本系列讲座第5讲和第6讲中所提到的计量资料的t检验和方差分析吧?它们都有其应用条件:两个样本(t检验)或多个样本(方差分析)都是来自于正态分布总体的独立随机样本;各样本的总体方差相等.

    作者:安胜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对护理本科生《外科护理学》创新性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创新教育融入<外科护理学>教学效果.方法 将188名护理本科生按年级分为对照组(92例)和实验组(9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实验组采取创新的教育方式,从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创新.结果 两组学生学习兴趣、学会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创新能力、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等方面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了全面发展的护理创新人才.

    作者:夏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外社区护理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就国内外社区护理的发展概况、组织机构、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基本原则以及对护理人员的基本专业要求等方面展开比较,强调以护理改革为先导,大力进行社区护理教育和改革,根据社区需要明确社区护理培养和教育目标,调整组织机构和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引进全科医学护理理念,构建社区护理新模式,以推动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

    作者:焦红霞;袁力;焦庆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例高龄反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结肠类癌患者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性坏死.类癌是一种可能发生于全身多种器官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尤以胃肠道常见[1].我科于2005年收治了1例高龄反复心肌梗死合并结肠类癌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海燕;高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新生儿大动脉调转术术后护理

    总结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错位行大动脉调转术的术后护理体会.术后主要护理措施:早期镇静镇痛,循环功能监测,肾功能监测,呼吸道护理,延迟关胸护理,预防感染,保暖与营养支持等.通过对各系统的严密监测,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何振爱;杨满青;曾嵘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一次性输液器及头皮针在鼻腔冲洗中的应用

    鼻腔冲洗法为耳鼻喉科常用的操作方法,适用于日常鼻腔清洁护理;鼻内镜术后的冲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期的鼻腔冲洗;鼻腔肿瘤放、化疗后的鼻腔冲洗;各种鼻炎引起的鼻窦冲洗;职业性吸入粉尘的鼻腔保健冲洗等.

    作者:吴迪;白晶淼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结肠透析机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效果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结肠透析机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的效果及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28例结肠镜检查前病人运用结肠透析机进行肠道清洁.结果 肠道清洁符合要求率为100%、全结肠清洁率为89%.结论 运用结肠透析机行肠道清洁,提高了结肠镜检查的效果.认为护士应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人反应,熟练运用结肠透析机对病人进行肠道清洁.

    作者:李雪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多次化疗病人焦虑抑郁性绪干预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化疗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多次化疗、病程长的病人30例,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根据病人的焦虑、抑郁症状给予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具体措施为:根据病人焦虑、抑郁的表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于情绪低沉、闷闷不乐型的病人,促进病友间的交流,安排亲人、朋友有规律地探视;对于易激动、敏感多疑型的病人,进行音乐放松训练,并加强与病人沟通;对于颓废型的病人,调动起家庭力量,唤起病人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对于胃肠道反应重的病人,建立饮食卡,应用生姜贴敷法预防呕吐,使用止吐药物治疗呕吐.结果 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SAS干预前评分为(57.57±5.11)分,干预后评分为(45.30±4.86)分,t=10.41,P<0.05;SDS干预前评分为(60.57±6.19)分,干预后为(50.80±5.45)分,t=9.69,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缓解化疗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化疗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晓峰;杨海燕;赵爱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护理健康教育应对无效的原因及对策

    总结了儿科护理健康教育应对无效的原因和对策,原因包括病人和护士两方面的因素,表现为病人的个体差异及其对护士的信任度偏低,护士因素表现为认知偏差、缺乏健康教育能力、不能充分利用有效时间.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举措.

    作者:易永红;叶天惠;高汉英;李云葵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例因使用高锰酸钾浓度不当致新生儿Ⅱ度烧伤的报道

    高锰酸钾是一种有强氧化作用而具强杀菌力的黑紫色结晶或颗粒,无臭、味甜而涩、能溶于水,低浓度具有收敛作用,高浓度有刺激和腐蚀作用.我院收治了1例因其家长使用高锰酸钾浓度不当致新生儿全身皮肤Ⅱ度烧伤面积达100%,经过全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后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园芳;焦培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期间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回顾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治疗时出现夜间低血糖66例,分析发生夜间低血糖症状的时间段和常见原因.其中48例发生症状性低血糖中在0:00-5:00,另18例无症状性低血糖发生在3:00.发生夜间低血糖主要原因是胰岛素剂量过大,患者血糖降低后未及时调整;晚餐未按时按量进食;睡前活动量增加而没有及时加餐.所有夜间低血糖患者经及时、有效的补糖措施,纠正血糖成功率为100%,无并发症出现.认为护士要掌握夜间低血糖的观察、预防和护理,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以避免低血糖对患者造成危害.

    作者:高少茹;黄丽容;吕丽雪;郅敏;陈丽醒;誉昭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危重病人护理质量专人监控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实施危重病人专人监管制度后危重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 从2004年7月开始对全院所有危重病人实施专人护理监管,采用<危重病人护理检查评分标准>进行护理质量评分,对实施前(2003年7月-2004年6月)后(2004年7月-2005年6月)进行对比,以评价专人监管前后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结果 护理人员对危重病人病情的掌握程度,护理记录及时、准确、完整、规范性,生活护理落实情况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危重病人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由12.8%下降至11.9%,病人满意度从87.9%上升到90.3%.结论 危重病人专人护理监管制度,对临床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督导作用,确保了护理安全.

    作者:丁小容;罗捷;廖花平;刘翠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高压电烧伤合并肠瘘患者的护理

    高压电烧伤可造成大片皮肤损伤以及深部组织的严重损伤,若并发肠瘘则影响营养物质及水电解质的吸收.而漏出消化液对周围组织具有腐蚀作用,容易造成创面感染,适宜的护理对于此类患者非常重要,我科近5年来收治3例高压电烧伤合并肠瘘患者,结合严密的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瘘口护理及饮食指导,3例患者通过治疗均痊愈出院,住院天数短68 d,长110 d,平均住院893 d.

    作者:谢肖霞;吴丽萍;张慧桢;陈秀浪;杨飞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联合应用紫草油与红霉素软膏治疗长期难愈合创面

    我院15年来外科换药室大胆实践,不断总结,把紫草油与红霉素软膏联合应用于外伤、疥痈、手术切口、烧烫伤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创面迟迟难愈的情况,经过反复观察护理发现,采用此方法换药操作简便,药材取材广泛,患者痛苦减轻,创面愈合时限缩短.

    作者:刘丽华;盖淑芹;李秀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713名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高危行为现状.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山东省、陕西省3所大学,以班级为单位抽取学生共计730名,采取不记名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1)713名大学生对HIV/AIDS相关知识的认知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19.01±5.19)分;(2)大学生对HIV/AIDS的态度总体上属于中等水平,(108.10±9.95)分;(3)大学生HIV/AIDS知识、态度呈正相关(r=0.438,P<0.01);知识、态度得分与行为得分均呈负相关(r=-0.133,-0.136,P<0.01).结论 目前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态度有待改善,对大学生开展艾滋病教育不仅仅要注重知识态度水平的提高,对其进行高危行为的干预也至关重要.

    作者:黄静;绳宇;于荣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临床服务科的实践与效果

    笔者报道了临床服务科的实践经验及效果.介绍了服务科的人员配置及服务内容,规范化管理,制定规范的服务流程.总结运作过程中存在科室与服务科的配合、检查科室与顾客有意见的困惑.采取对策:加强服务科与科室的沟通;加强培训,严格陪检人员职责.赢得病人、家属及医护人员的普遍称赞,2005年1-7月顾客满意度平均达95%以上.降低科内人力成本,服务科工作人员10人,人均成本仅占10名护士人均成本的30%~35%,为医院节约人力成本的支出.增加了专业性护士及直接护理时间,提高管理效果.以顾客为中心,提供让顾客感知并获益的技术和服务质量,医院才能在竞争的医疗市场,收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作者:程晋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