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卵管妊娠开腹、腹腔镜、阴式手术临床探讨

肖秋萍;欧阳巧灵;傅琼裙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 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阴式手术, 异位妊娠, 输卵管切除术, 主要方法, 手术治疗, 手术切口, 患者, 急腹症, 妇产科
摘要: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中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的95%[1].目前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包括开腹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因没有大的手术切口患者痛苦少恢复快,面 民为近年来治疗异位妊娠的主要方法,而我院对3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成功施行阴式输卵管切除术.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胎儿碎片残留宫腔致十年不孕1例报导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农民.婚后8+年未孕,先后于几家医院反复治疗无效,2005年4月来我院医治.准备在B超下行双氧水子宫输卵管造影时,B超探测见宫腔内有一2.4cm×2.0cm强光团,疑宫内节育器,即用取环钩入宫腔,无金属感,似鸡蛋壳滑感,改诊刮,刮出鸡蛋壳样骨片3小块,双氧水冲洗宫腔,B超示宫内强光团消失.

    作者:张春香;汪九红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降纤酶联合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

    目的 观察降纤酶联合川芎嗪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降纤酶联合川芎嗪治疗组与川芎嗪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川芎嗪80mg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降纤酶10U连用3d.治疗前后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26.6%,显效率79.9%,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15%,显效率50%,总有效率90%,两组治愈率和显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总有效率相近.结论 降纤酶联合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作者:万绍兰;彭玉琴;周俊杰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女扎术中发现T形IUD异位小肠壁1例

    1 临床资料受术者29岁,孕2产2.以产后2mo自愿接受输卵管结扎术,于2006年8月10日入站.受术者2001年2月第1胎产后4mo在个体诊所放置T形IUD,术中感下腹部剧烈疼痛,术后因下腹痛就诊原诊所,按盆腔炎进行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

    作者:刘俊飞;王军华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超声乳化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51例(56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乳化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戚晓园;戈伟中;张矛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门诊输液室护理安全相关性探讨

    静脉输液是临床普遍应用的给药方式,近年来门诊输液人次逐年增加,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病人对自己就医权利的保护意识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其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利益保护观念也不断增强.病人一进入医院大门,就想到要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由于门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在语言、行为、接待等方面稍有疏忽大意,就会造成病人的不满和投诉,造成护患之间的矛盾和护理纠纷,因此,门诊护理人员要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将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护患纠纷.

    作者:李萍;张在英;赵洁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三联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万托林和爱全乐三联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06年3月~2007年6月儿科的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儿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联合应用三联药物压力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则不吸入药物,给予综合治疗.结果 三联药物压力雾化吸入治疗效果优于不吸入组,P《0.01,急性发作期三联药物压力雾化吸入治疗疗效满意.结论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三联压力雾化吸入治疗是目前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理想、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凌征涛;刘裕芳;李伟光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4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伴惊厥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惊厥的病因.方法 选择2004年、2005年秋冬季(每年10月~次年1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189例轮状病毒性肠炎病例,对其中44例伴发惊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热惊厥11例,良性惊厥18例(低热或无热),电解质紊乱10例(低血钠2例,低血钙7例,低血糖1例),病毒性脑炎5例.结论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伴发惊厥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除常见的高热、电解质紊乱以外,肠道外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亦是主要病因之一,惊厥患儿大多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作者:徐凯虹;程保金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病例分析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脑实质内的动静脉、毛细血管的自发性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其中动脉出血常见.脑出血是病死率、致残率高的疾病之一.高血压是脑出血常见的原因,约占脑出血的85%[1]

    作者:周晓;吴清波;杨旭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浅谈中晚期癌症患者的护理

    癌症是一种常见病,死亡率很高,由于此病早期发现较为困难,待发现已到中晚期.因此,一旦患者诊断为此病,即会情绪低落、心灰意冷甚至丧失理智.在癌症治疗期和以后的康复期都必须得到具有专业知识和高度责任感的护理工作者的医治、指导,通过特殊心理护理,使患者能正确认识癌症和对待癌症,树立占胜癌症的信心.

    作者:林亚芝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终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护理体会

    蛛网膜下隙出血(SAH)系指颅内脱离脑外(特别是脑底动脉环周围)非外伤性动脉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它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并可有暂时的意识障碍或抽搐.

    作者:李素美;谢素彬;林进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燥湿化痰法治疗偏头痛42例

    2000年1月~2007年6月,笔者应用燥湿化痰法治疗偏头痛42例,并与氟桂嗪、扶他林、麦角胺治疗39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淑英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人参补心汤治疗缓慢心律失常60例

    缓慢心律失常大多是器质性心脏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治疗棘手,用人参补心汤治疗有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云勇;肖莉;陈永在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2型糖尿病急性脑梗死85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脑梗死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对85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DAC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110例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NDACI)作对比分析.结果 DACI组与NDACI组相比在病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CT检查结果以及预后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 糖尿病为脑梗死的重要致病因素.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对减少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龚兵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1例痴呆合并外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对痴呆合并外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本例患者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护理,在护理过程中灵活运用健康教育、关爱护理.结果 对痴呆合并外伤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使患者得到个体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护理;提高了此类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结论 整体护理的实施,能使痴呆合并外伤患者得到全程优质服务.

    作者:李银喜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早期信号及防治

    糖尿病(DM)是冠心病患者发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男性糖尿病病人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危险是正常人的2倍,而女性患者则高出正常人的5倍.CHD的性别保护作用在患有糖尿病时消失.糖尿病病人80%的死因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其中75%是CHD导致的.在所有因糖尿病并发症住院治疗的患者中,77%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刘淑娣;付海英;刘艳辉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静脉滴注阿拓莫兰致过敏反应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因双下肢浅静脉扩张10余年后,右下肢疼痛1mo,于2007年1月11日收住院,入院当天静滴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药物,于2007年1月12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双侧大隐静脉剥脱术,于18∶ 00返回病房,术后当日静脉滴注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阿拓莫兰等药物,在静滴完阿拓莫兰药物后,病人感轻度胸闷、憋喘,未做处理,半小时病人自行缓解,次日继续应用以上药物,当再次静脉滴注阿拓莫兰药物30min后,患者即出现头晕、胸闷、憋喘明显、呼吸困难、喉头有异物感等症状,立即停止静滴阿拓莫兰药物,更换输液管道,并改用静滴NS 250ml,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肌肉注射非那根25mg吸氧,1h后症状消失.

    作者:张淑媛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肝硬化腹水病人的护理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的一个常见的并发症,腹水形成的基本原因是腹腔内液体的产生和吸收之间失去平衡.肝硬化腹水病人由于肝脏门脉压力增高,导致静脉压力升高,加之肝硬化病人伴有低蛋白血症,胶体渗透压降低,使肝淋巴液生成增多,从而使液体漏出,形成腹水.由于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闫玲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喜辽妥软膏治疗药物外渗

    儿科静脉输液是常见的护理操作,由于小儿皮肤薄嫩,皮下脂肪少,药物的特殊作用及固定欠妥当均可导致液体外渗.局部出现红肿、苍白,一旦处理不当,可发生静脉炎,严重者导致皮下组织坏死.我科从2005年4月~2006年12月采用喜辽妥软膏外用,治疗药物外渗68例,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敬红;李长香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门诊急诊不合格处方分析

    目的 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药典、药品说明书及公开出版的医学书籍,随机抽查我院2007年度1月~6月的处方进行分类和分析.结果 共检查处方10860张,合格处方9294张,不合格处方1566张(14.42%).结论 处方书写欠规范,合理用药也有待提高,需加强《处方管理法》和常用药物知识的再教育.

    作者:薛文仲;王熠 刊期: 2007年第35期

  • 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

    目的 比较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脑脊液方法和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66例脑室出血患者分别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联合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脑脊液方法(A组,34例),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B组,32例),比较2组的存活率、死亡率和脑积水发生率.结果 A组死亡4例(11.76%),B组死亡11例(34.38%),2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A组中无交通性脑积水,B组则为5例.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优于单纯侧脑室外引流.

    作者:陈绪才;刘丽华;朱迎春;王国成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